劉備三顧茅廬,前兩次諸葛亮為什麼避而不見呢?

煩躁


觀點:諸葛亮在劉備前兩次來拜訪時,對劉備避而不見,主要原因出於諸葛亮對自己前途的慎重考慮,考察劉備是否誠心邀請其出山輔佐。

1、劉備前兩次拜訪諸葛亮時,諸葛亮並未下定決心追隨劉備。

首先要了解“三顧茅廬”的背景,當時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其中以北方的曹操和東南的孫權勢力最強,劉備兵少將寡,而且屢屢打敗仗,常人絲毫看不出劉備有與各路諸侯爭雄的能力。

作為剛剛27歲的諸葛亮來說,急需追隨一位明主來施展自己所學與抱負,面對狼狽不堪且沒有任何背景的劉備,諸葛亮此時並沒有看清劉備的未來,因此當劉備兩顧茅廬之時,諸葛亮並未下定決定追求劉備,因此對劉備避而不見。

2、諸葛亮通過“三顧茅廬”考察劉備的求賢之心。

在諸葛亮對劉備瞭解尚未不清的情況下,聰明謹慎的諸葛亮想通過“三顧茅廬”來試探劉備對於求賢之心的飢渴程度,假若劉備兩次拜訪諸葛亮遭拒,從而放棄,那麼諸葛亮就會認為劉備缺乏韌勁,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並非徐庶所言的那麼高,那麼諸葛亮就會考慮放棄劉備。

3、諸葛亮在考察關羽、張飛對劉備做決策的影響程度。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拜兄弟,其中關羽與張飛個個驕傲自大,諸葛亮擔心此二人以後影響劉備做各種決策,以關羽和張飛的脾氣,兩次拜訪諸葛亮而不得見就已經開始暴怒,開始遊說劉備放棄諸葛亮,如果劉備聽了這兩位結拜兄弟話,那麼諸葛亮就會料到即使出山輔佐劉備,自己的謀略及策略也不一定能夠得到劉備的完全執行,那麼輔佐劉備則大事難成,歷史證明,劉備最終由於關羽和張飛的任性而損兵折將,丟失城池。

總結:以上3條原因則是諸葛亮在劉備前兩次來拜訪時避而不見的原因。


曉看歷史


在三國時期,特別是經過《三國演義的》的渲染,諸葛亮可以說是一哥的存在。奇謀巧智、層出不窮,幾近妖化,可以說諸葛亮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嫣然已經成為中華智慧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而諸葛亮和劉備這對CP,更是讓後人津津樂道。但諸葛亮是在劉備經過一番真誠的邀約後,第三次才出來應約的。一個是求才若渴的一代雄主,一個是懷才不遇的一代智囊,按理說,他們兩個應該是乾材遇烈火,一碰就燃燒的。但為何諸葛亮還是故意讓劉備多次請他才出山呢?這裡面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嗎?其實原因很簡單。

一、劉皇叔三顧茅廬

劉備剛開始的時候,身邊只有關、張、趙等人可用。按理說,關、張、趙都是當世猛將、武功蓋世,可怎麼卻連打敗仗呢?劉備帶著這樣的疑惑被曹操一路趕到了新野。正巧有個隱士點撥了他,打天下光憑武功是不行的,要有謀士才行。於是劉備很巧的碰到了徐遮,並召之麾下。在徐庶的謀劃下,劉備軍大破八門金鎖陣,大敗曹仁,直取樊城。可以說徐元直讓飽受逃跑之苦的劉備嘗到了勝利之果的滋味,那種感覺就像,飛上天。

消息傳到許昌,曹操大為吃驚,問明原由後,用計把徐庶騙到了曹營中去。這對初嘗勝果的劉備來說,那可受不了了,這等於是挖了他的心頭肉啊,氣得劉備命人慾把徐元直所經路途兩邊的樹都砍了。所幸徐元直回過神來,策馬回頭向劉皇叔推薦了諸葛亮,否則三國不知要少了多少精彩。

在聽了徐元直的建議後,第二天,劉備就帶著關、張二人,心急火燎的去拜訪智囊中的智囊:“臥龍”,也就發生了被後來傳為一段佳話的“三顧茅廬”。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第一次,劉備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去南陽郡鄧縣隆中拜訪諸葛亮。不巧諸葛亮剛好出游去了,書童也說不知什麼時候回來。劉備失望而歸。

過了幾天,劉備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雪第二次來到諸葛亮的家。劉備看見一個青年正在讀書,急忙過去行禮。可那個青年是諸葛亮的弟弟。他告訴劉備,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劉備非常失望,留下一封渴望得到諸葛亮的幫助的信後,三人怏怏而回。

轉眼過了新年,劉備選了個好日子,又一次來到隆中。這次,諸葛亮正好在睡覺。劉備讓關羽、張飛在門外等候,自己在臺階下靜靜地站著。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醒來,劉備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

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業,和曹、孫成三足鼎立之勢。”劉備一聽,非常佩服,懇請他出山相助。諸葛亮應允了。那年,諸葛亮27歲。後來我們都知道,在諸葛亮的輔助下,劉備從此走了上坡路,建立了蜀國。

二、諸葛亮三請而出的原因

大家可能有疑慮,縱觀歷史,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是主動去領導那毛遂自薦的,都想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況且諸葛亮還是個成大事的智謀者。為什麼他這次這麼婆婆媽媽,故意讓劉備多次請他呢?有人說,諸葛亮避世於隆中,“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他只想要一個安穩的生活,並沒有想過在諸侯裡面聞名顯達,諸葛亮是被劉備一而再再而三的誠意打動了。有這種觀點的人其實是被諸葛亮的客氣話迷惑了。如果一個高人真的想避世於林中、置身於世外,豈會總是把自己的才華自比於管仲、樂毅?又豈會與好友辯時局於草廬中?

但為何諸葛亮還是故意讓劉備多次請他才出山呢?這裡面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嗎?其實原因很簡單。

1、抬高自己的身價,突顯自己的價值,讓自己變得更值錢。

可以說諸葛亮在經過前人對自己的包裝,可以說在劉備心裡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讓劉備對自己有種渴求的慾望。如果此時諸葛亮很容易就被劉備請出了山,反而會在劉備心裡形成一個落差。因為人都是這樣的,認為太容易得到的東西,也不會是什麼珍貴的東西。前面那麼多人說把你誇上天了,怎麼你很好得,一得就得到了?前面是不是隻是噱頭而,是刻意引起我的注意呢?所以這時的諸葛亮必須把自己端起來,吊足了劉備的胃口,牢牢抓住劉備的心,讓自己在劉備心中分量更大些。

那諸葛亮就不擔心劉備打退堂鼓?因為此時的劉備,可以說身邊沒有好的謀士,他是求才若渴,久旱盼甘霖啊。而且經過前人的推薦,此時的諸葛亮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也是相當高了,諸葛亮料定劉備一定會再來尋找自己的。

2、諸葛亮也想驗驗劉備的成色。

雖說劉皇叔寬厚仁慈、禮賢下士的美名天下皆知,但百聞不如一見,是真是假,當面驗驗貨,比道聽途說來的真切,畢竟是自己要 “託付終身”之人。作為一個頂級謀士,諸葛亮故意讓劉備三顧茅廬,實際上也是在考驗劉備的耐心,檢驗劉備的人品。畢竟如果以後輔佐了劉備,但是劉備如果跟袁術之輩一樣,壓根不聽自己謀士的話,那麼自己的諫言不但得不到採納,反而有可能丟了“卿卿性命”。所以諸葛亮在考驗劉備是否可以給予他足夠的信心,讓他可以一直效忠於劉備。正是因為劉備的三顧茅廬才讓諸葛亮看明白了他的為人處世,讓他願意一直跟在劉備身邊輔佐他。

而且當時的劉備,要人沒人,要地盤沒地盤的,還在諸侯裡面被大家叫做英雄,在民間聲望很高,足以見劉皇叔的為人處世是非常的寬仁和忠懇,對待老百姓也是非常的慈祥,受到了許多人的愛戴,就是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君主願意多次前去拜訪,這一點也是讓諸葛亮甚是感動。

3、越容易得到的,越不會被珍惜。

生活中人們可能都有這樣的感受,如果是你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哪怕是一分錢,你在用的時候都會很諦慎;而如果是意外之財,是撿到的錢,你就會毫不猶豫地用掉它。這就是人們都知道的一個道理: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不被珍惜。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在人們所追尋的慾望中,他們常常會認為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越是容易得到的往往越不去珍惜。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也是一樣的道理,人們對於那些太容易得到的感情,或是送上門來的感情,通常都是不屑—顧的,在他們看來,沒有感受追尋的過程就得到的感往往是廉價的。

所以如果諸葛亮太容易被請出山,就會在劉備心裡產生“徒有虛名、追名逐利”的疑慮,哪怕是有一絲絲的這種想法,都會對寸功未建、寸威未立的諸葛亮來說,後期劉備集團對他的計謀的執行,都會大打折扣。所以,可以說諸葛亮在這裡用了一點欲擒故縱的技巧,適當地給自己放一個度,讓劉備更加珍惜自己,對自己絕對地信任,對自己的計謀,有絕對的執行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三、總結

“三顧茅廬”可以說不僅僅是體現出了諸葛亮欲擒故縱的智慧及試探誠心的謹慎,也體現出來了劉備的禮賢下士、不恥下問、求賢若渴、虛心求才的優秀品質。劉備雖說一直寄人籬下,但好歹也是皇叔,也是曹操口中的“英雄”,能做到如此禮賢下士,也是難能可貴了。所以,劉備從一個集市賣草蓆的,變身成一方諸侯,最終建立蜀國。他的成功,也是有其必然的原因的。

參考文獻:《三國志》。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歷史隱藏的真相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咱們看下小說當中寫到的為什麼沒有見到。

起因是因司馬徽,在劉備躍馬檀溪到他家避難時告訴他“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只是沒有說明是諸葛亮。然後就是徐庶走馬薦諸葛,才有了三顧茅廬。

小說中第一次是恰巧這天出去閒遊,劉備三兄弟只得迴轉。

第二次為回來又出去閒遊,無奈三兄弟又只得迴轉。

有人說,這是諸葛亮故意考驗劉備,看看劉備是否有誠意。

那是不瞭解諸葛亮,他只想靜下心來學習。襄陽城南有一所業堂,據考證其遺址在今襄陽南陽湖賓館一帶,在當時這裡北靠城牆,南面是西南諸峰,山,水,城相圍繞,是一個讀書的好去處,諸葛亮初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襄陽時,便在學堂讀書。

叔父去世後,諸葛亮決定從襄陽城搬出去,另尋一處住所,繼續潛心學習和積累。諸葛亮在荊州城西北20找到了一處理想的地方,此地就是隆中。諸葛亮與弟弟諸葛均二人來到隆中,在這裡修建了一處簡單的草廬,整理出來十來畝耕地,住了下來。

諸葛亮沒有用這個小環境來封閉自己,相反,他積極與外界溝通,隨時掌握外部世界的變化,廣泛的拜師交友就是他居住在隆中這10年所做的主要事情之一。

除了這些師友,諸葛亮這一時期交往的摯友還有崔州平,石韜,孟建,徐庶等人,他們經常在一起切磋聚會。

《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在隆中並不是死讀書,別人讀書求精通,熟練,而諸葛亮獨觀其大略。為的是積累和思考。

在個人努力方面,時局的動盪,家庭的不幸,讓諸葛亮比同齡人更顯得成熟。戰亂和琉璃失所增添了他的閱歷,生活的不幸鍛鍊了他的堅強,他知道抓緊時間積累和充實自己。

這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日積月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自17歲來到隆中算起,諸葛亮在此隱居學習長髮10年。

可以相見,這10年裡諸葛亮每天都很忙碌和充實,劉備來了兩次都沒能見到他。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

存屬於個人觀點,沒有任何科學,法律大眾的觀點。望各位學者,朋友。以不在乎,不較真的心態觀看。謝謝!


拖拉機CC


劉備瞎貓碰到了死耗子

當年劉備閒居劉表處,被劉表安個閒置。對於劉備來說,從黃巾征戰開始,人家曹操成了曹丞相,虎踞北地,孫家雖然死孫堅孫策,可小孫孫權卻也也佔據了江東,反觀自己呢?出了兄弟義氣跟隨著的關於張飛外,也就空有皇叔名號,連個安身之處都沒,二十年征戰,一事無成

所以啊,劉備雖求賢若渴,但卻沒有平臺給人施展,怎麼辦?能做的,只有一顆誠心,管他有沒有才,多跑幾趟看看唄,反正也無事,閒著也是閒著,在劉表處兩年,早已閒出鳥來了

諸葛亮呢,他們諸葛家早已定計分散,哥哥去了東吳,族人去了曹地,自己和弟弟留在南陽觀望,看看有無明主投靠。其實,他早想出山了,只是劉表老了不行了,公子們又不成事,西蜀劉璋那邊呢也成不了什麼氣候,曹操那邊有族人,孫權那邊有諸葛瑾,一顆出山心一身屠龍技,卻無平臺施展,很是鬱悶

所以啊,對於劉備的到來,諸葛亮是開心的,但劉皇叔雖然名聲在外,不過知人知面不知心,誰知道他到底怎麼樣呢?萬一投靠了,卻是一坨屎咋辦?到時候離劉而去,自己不就成了背主小人了麼?在名聲大過天的年代,還是得考察一二

所以,對於劉備的到來,諸葛亮的一躲二躲,那是真心試探劉備的耐心與誠意

有人說,難道不是正好錯過麼?

真不是錯過,諸葛亮不出茅廬能知三分天下,可不是憋屋子裡看書憋出來的,而是他的信息渠道極其通暢。就說劉備吧,諸葛亮是荊州坐地戶黃家女婿,堂堂皇叔去拜訪諸葛亮,難道黃家人不會去提前通知?

當然,諸葛亮也不是傻的幹躲,第二次劉備不是遇到了崔州平了麼?真以為崔州平是隨意遇到的?那是諸葛亮特意找來考察劉備的

可惜,諸葛亮智慧遇到了劉備的歪打正著,從此上了賊船,不過皇叔倒也厚道人,並無埋沒自己一身才華


靈石蘊珠寶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下面我跟大分享一下吧。

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為什麼前二次不見諸葛亮?

諸葛亮出生於181年到230年10月8號去世。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丞相他是徐州琅琊陽都也就是現在的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曹操在別人那裡聽說了徐庶是一個非常的有才華,之後曹操就想得到徐庶為自己所用所以就讓手下的人模仿徐庶的母親的筆跡於是給徐庶寫了一封信。信封內容的大概意思就是說徐庶的母親被曹操困在了許都想要加害他的母親讓徐庶見到信的時候快點回復。因為知道自己的的母親有難徐庶不得不去。於是在徐庶和劉備分別的時候把諸葛亮介紹給了劉備徐庶說諸葛亮是天下奇才,要是能夠得到諸葛亮的輔佐肯定能平定天下之後諸葛亮就被劉備聘請為軍事。在下面就要講到三顧茅廬的由來。

後來關羽就和劉備加張飛三個人第一次來到臥龍崗草廬的時候,當時就沒有見到諸葛亮,就在他們幾個人在回去的路上看見了崔州平也就是諸葛亮的好朋友。當崔州平知道了他們是來找諸葛亮的也大概知道了他們來找諸葛亮什麼事情。於是就跟劉備他們說自古以來天下都是很太平到了後面才動亂,動亂過後又開始太平就這樣太平和動亂來回之間變化著。而現在這個時候真是處在動亂時期你們覺得諸葛亮會幫你們平頂天下麼,別想了你們還是回去吧。而且在劉備來草廬之前的時候,司馬懿就跟劉備說過天數難違就算諸葛亮再聰明在有才在能幹也是不能違背天數而且諸葛亮也不一定能幫你平定天下。你要考慮好了。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肯定會明白天數的道理,只是不想這樣做而已。其實諸葛亮並不想出上,至於到後來諸葛亮為什麼出山原因很簡單。有三個很重要的願意。第一是被劉備的誠心所感動。畢竟他們冒著狂風大雪那樣的情況下還來找諸葛亮。第二,諸葛亮他自己也想學以致用,建功立業。第三,諸葛亮是一個很明白事裡的人就算天數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他也相信人定勝天的道理。

這時候諸葛亮拋開這些天數的的時候也就是諸葛亮出山建立成功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就想到劉備到底是不是想傳說中的那樣那麼是明事理的人呢?劉備到底能不能讓諸葛亮去輔佐自己呢這一系列事情要讓劉備自己去向並且諸葛亮也要想劉備是不是值得他這樣做他也要去考察。之後劉備他們三個人冒著下著狂風暴雨的情況下來到草廬,這時候就聽見諸葛亮在讀詩句詩的大概意思就是說當諸葛亮出山的時候想幹一番事業。也就是說當時諸葛亮不在家而在外地他需要考察和認真選擇主人也就是諸葛亮不在家第二次避開劉備的原因。

第三,後來諸葛亮知道了劉備是個好明主就回去了,決定輔佐劉備於是就在家仔細的分析研究了當時天下的形式,於是就把天下分為三分天下分別是天時,地利和人這三個方面而為劉備想到了決策。

之所以劉備三顧茅廬為什麼前兩次而沒有見到諸葛亮是有原因的剛剛也說了,第一是因為天數難違第二是要親自去外地考察看看劉備是不是明主第三做好出山的準備也好輔佐劉備。




輝仔娛樂


三顧茅廬是演義裡面的故事,之所以有這段插曲,是因為三國演義始終是以劉備的蜀漢集團為正統,諸葛亮為核心,一可以突出劉備求賢若渴,禮遇人才的性格,不愧為一代明君;二可以增添諸葛亮的傳奇色彩,烘托人物的神秘感。至於諸葛亮前兩次避而不見的原因,我們可以從書中的細節來進行推敲。

欲揚先抑,增加出山的難度。大家都知道,輕易得來的東西人們不會太過於重視,曹操帳下謀士無數,但真正倚重的無非是荀彧,郭嘉幾個,大事上根本不會重視其它人的意見,否則就沒有赤壁之敗了。劉備前兩次拜訪諸葛亮雖然沒有見到本人,但在路上和客店中都遇到了孔明的親朋好友,各個談吐不俗,讓劉備驚歎,甚至直接相邀想收歸帳下。那些人的回答也基本都一致:孔明之才如星空浩海,吾不才,遠不及矣。這就更讓劉備打定主意,無論拜訪多少次,一定要獲得諸葛亮的輔佐。

考驗劉備的誠意和品德。在劉備之前,曹操也聽聞了諸葛亮的才學,想要招至麾下,但並沒有親自前往,只是差人送禮來請。吃了閉門羹之後,此事便不了了之。徐庶走後,劉備麾下幾乎無謀士可用,勢單力薄。能打動諸葛亮的除了漢室血脈之外,只有誠意。再加上劉備素有仁義美名,諸葛亮無非就是想親自驗證下劉備的決心。

有難言之隱。根據演義裡面對諸葛亮能力的描述,通天文,曉地理,知人事,參玄機。不會不明白多年的群雄割據,中央王朝式微,漢室氣數已盡的道理。但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還是告訴劉備可以匡扶漢室,還於舊都。此舉已是逆天而行,不可能成功。諸葛亮知道自己出山不是時機,但依舊被劉備的真誠感動。

以上算是諸葛亮前兩次迴避劉備的主要原因,當然人物內心肯定還有其它想法。對此感興趣的讀者可以一起在評論區討論~


泠喃


三顧茅廬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為了求賢,劉備親自去諸葛亮隱居的小山村登門拜訪,但前兩次都撲了個空,“凡三往,乃見”。

看來諸葛亮經常喜歡外出,這似乎又與諸葛亮的性情和追求有些矛盾,正是因為不願意住在繁華的襄陽城裡,諸葛亮才來到了山村居住,為何又總是頻頻外出呢?

有人說,這是諸葛亮故意考驗劉備,看看劉備是否有足夠的誠意,這樣想就把諸葛亮的格局縮小了,他不是那樣的心機男。

有人說,或許諸葛亮未必喜歡清靜,也許是襄陽城裡房價太高,因為買不起房,他才到山村裡自建了個茅草屋居住的呢!

那是不瞭解諸葛亮的顯赫家世,當時荊州有“七大家族”,分別是蒯氏、蔡氏、龐氏、黃氏、馬氏、習氏、楊氏,相當於富豪榜上的前7名,個個身家億萬,諸葛亮幾乎與他們都有非親即友的關係。

來看一看諸葛亮的“朋友圈”:大姐嫁到蒯家,二姐嫁到龐家,夫人出身於黃家,岳母出身於蔡家,習家的習幀、龐家的龐統、向家的向朗都是同學,馬家的馬良和馬謖、楊家的楊儀是好朋友……

諸葛亮可以和弟弟依附兩位姐姐生活,以兩位姐夫隨便哪一家的實力,他們的生活肯定都不會差。除此之外,諸葛亮岳母姓蔡,她的姐姐就是劉表的妻子蔡氏,劉表是諸葛亮的姨夫,諸葛亮也可以利用這層關係到劉備那裡謀一份職。

但諸葛亮沒有這樣做,他只想靜下心來學習。襄陽城南有一所學業堂,據考證其遺址在今襄陽南湖賓館一帶,在當時這裡北靠城牆,南面是西南諸峰,山、水、城相圍繞,是一個讀書的好去處,諸葛亮初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襄陽時,便在學業堂讀書。

隆中雖然離襄陽城很近,卻是一處幽靜的山村,山的名字叫萬山,不高,崗巒起伏,其間風景優美,四季松柏常青,鳥語花香,水聲潺潺,周邊山形環繞,勢若盤龍,登臨高處,可以遠眺漢水,在這裡讀書耕種,是再好不過了。

當時,襄陽城裡的權貴或大戶人家,習慣把別墅蓋到城南順著漢水往宜城的方向,那裡被稱為冠蓋裡,襄陽以西的偏僻山村裡,平時人煙比較稀少。

但這也正是諸葛亮所需要的,他不想到冠蓋裡那種地方湊熱鬧,他喜歡這裡的安靜。諸葛亮與弟弟諸葛均二人來到隆中,在這裡修建了一處簡單的草廬,整理出十來畝耕地,住了下來。

到了唐代,有一位劉漢宗室後裔,因參與政治革新得罪權貴,被貶到安徽和州縣當一名通判。按當時制度規定,他這個級別的官員住宅標準是三間三廂,可知縣見他被貶失勢就有意刁難,安排他住到城南,他毫無怨言,反而很高興。

知縣很生氣,吩咐衙役把他的住處搬到城北,面積減少一半,此人仍不計較,整天過得怡然自得。知縣更生氣了,又命人把他搬到城裡,只給一間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房間。此人終於忍不住,寫了一篇名叫《陋室銘》的文章,請人刻碑立於門前。

這個人就是劉禹錫,當他提筆寫這篇文章時,腦子裡首先想到的是正是500前襄陽城西的隆中,想到的是諸葛亮和他的草廬。他寫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劉禹錫有沒有來過隆中,不得而知。即使他沒來過,這種種場景,也特別契合諸葛亮當年隱居隆中的生活狀態。徜徉田園,躬耕自足,讀書彈琴,悠然自得。

這是一種典型的隱居生活,漢末時節,隱而不仕也是士人的一種風尚,得時則行,不得時則退而息意,面對社會動盪和人身無法保全,一部分士人自動地退居山林,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然而,“自比管仲、樂毅”的諸葛亮不是一名純粹的隱士,他也無意於成為隱士,他來隆中只是看中了這裡幽靜的環境,可以靜下心來讀書學習。

諸葛亮沒有用這個小環境來封閉自己,相反,在躬耕隆中的這段時間,他積極與外界溝通,隨時掌握外部世界的任何變化,廣泛的拜師交友就是他居住隆中這10年間所做的主要事情之一。

當時的荊州可以說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劉表本人又特別重視文化教育事業,他興建學校,援引名師,博求儒術,培養人才,而洛陽殘敗,太學被廢,劉表在襄陽設立的學業堂無疑是當時全國最好的學府,吸引了各方有志青年前來求學。

當時的著名學者有宋忠、龐德公、潁容等人,他們多年致力於延續文化和學術,形成了一個有名的荊州學派。一心致力於求學的諸葛亮,哪能放棄向他們學習的機會。

但是,一個不到20歲的青年,毫無知名度,要接近這些學者也不那麼容易,諸葛亮首先得到了貴人的幫助,這就是他的親戚龐德公,通過龐德公,諸葛亮又拜司馬徽為師,並與龐統、向朗等人成為同學。

除了這些師友,諸葛亮這一時期交往的摯友還有崔州平、石韜、孟建、徐庶等人,他們經常在一起切磋聚會。

後人視諸葛亮為奇才,對他的成長過程十分好奇,對他讀了哪些書、研究了哪些學問抱有濃厚的興趣,由於年代久遠,這方面的情況已經無法具體考證。

不過,《三國志》等書也有記載,諸葛亮在隆中並不是死讀書、讀死書,別人讀書務求精通、熟練,而諸葛亮“獨觀其大略”,諸葛亮顯然不希望自己刻苦讀書只是為了成為一名尋章摘句的儒生,他讀書為的是積累和思考。

如果沒有在隆中的積累,沒有他如飢似渴地勤奮學習,沒有他廣泛的涉獵和科學的讀書方法,諸葛亮也無法取得後來的成就。

諸葛亮雖生於亂世,又連遭家庭變故,但命運總算還是青睞和眷顧著這個有志的年輕人,不僅給了諸葛亮隆如此安靜優美的讀書場所,也給了他名師的指點,還有一幫志趣相投、出類拔萃的俊才相互砥礪。

人們佩服諸葛亮的《隆中對》,如此高超的“頂層設計”不僅建立在平時大量的讀書積累之上,更建立於對天下形勢動態的及時捕捉和分析,這些是山村裡閉門讀書所得不到的。


精彩風趣弟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兩次避而不見的原因,一:因為天數難違,不想出山。

二:親自去外地考察,劉備是否明主。

三:做好出山的準備工作。

三顧茅廬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為了求賢,劉備親自去諸葛亮隱居的小山村登門拜訪,但前兩次都撲了個空,“凡三往,乃見”。

看來諸葛亮經常喜歡外出,這似乎又與諸葛亮的性情和追求有些矛盾,正是因為不願意住在繁華的襄陽城裡,諸葛亮才來到了山村居住,為何又總是頻頻外出呢?

有人說,這是諸葛亮故意考驗劉備,看看劉備是否有足夠的誠意,這樣想就把諸葛亮的格局縮小了,他不是那樣的心機男。

有人說,或許諸葛亮未必喜歡清靜,也許是襄陽城裡房價太高,因為買不起房,他才到山村裡自建了個茅草屋居住的呢!

那是不瞭解諸葛亮的顯赫家世,當時荊州有“七大家族”,分別是蒯氏、蔡氏、龐氏、黃氏、馬氏、習氏、楊氏,相當於富豪榜上的前7名,個個身家億萬,諸葛亮幾乎與他們都有非親即友的關係。

來看一看諸葛亮的“朋友圈”:大姐嫁到蒯家,二姐嫁到龐家,夫人出身於黃家,岳母出身於蔡家,習家的習幀、龐家的龐統、向家的向朗都是同學,馬家的馬良和馬謖、楊家的楊儀是好朋友……

諸葛亮可以和弟弟依附兩位姐姐生活,以兩位姐夫隨便哪一家的實力,他們的生活肯定都不會差。除此之外,諸葛亮岳母姓蔡,她的姐姐就是劉表的妻子蔡氏,劉表是諸葛亮的姨夫,諸葛亮也可以利用這層關係到劉備那裡謀一份職。

但諸葛亮沒有這樣做,他只想靜下心來學習。襄陽城南有一所學業堂,據考證其遺址在今襄陽南湖賓館一帶,在當時這裡北靠城牆,南面是西南諸峰,山、水、城相圍繞,是一個讀書的好去處,諸葛亮初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襄陽時,便在學業堂讀書。

叔父去世後,諸葛亮既沒有隨姐姐去過榮華富貴的生活,也沒有到劉表手下謀一份差事,他決定從襄陽城搬出去,另尋一處住所,繼續潛心學習和積累。

諸葛亮心中的這個地方,應該是一處幽靜的所在,山清水秀,不被外人打擾,以便於讀書學習,最好還有田地可以耕種,以便在讀書之餘參加勞動,既自食其力,又鍛鍊身體和心智。


天下影院


劉備在來草廬之前,司馬徽曾經對劉備說:“”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其實司馬徽意思也是,天數難違,縱然諸葛亮有大才,也不能違背天數,也不能幫助劉備平定天下。

試想,司馬徽都知道天數難違,那麼諸葛亮也應該知道天數難違的道理。這是諸葛亮不想出山,第一次躲避劉備的原因,因為他知道,天數難違,自己不能幫助劉備平定天下。

劉備三兄弟第二次冒著風雪,來到草廬的時候,聽見諸葛鈞在朗誦詩詞:“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 這首詞實際是在告訴大家,諸葛亮準備出山,幹一番事業。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諸葛亮現在正在外地,認真考察和選擇主人。這是諸葛亮不在家,第二次避開劉備的原因。

諸葛亮知道劉備確實是個很好的明主後,決定出山輔佐劉備。於是在家認真仔細的分析、研究了天下形勢,從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方面,為劉備做出了戰略決策;即先是三分天下,而後統一天下的隆中決策。同時查閱資料,繪畫出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圖,當然地圖可能是以前畫的。總之,諸葛亮為了出山,輔佐劉備成就霸業,在家一定是提前做好功課的。

在文章結束的時候,總結一下,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兩次避而不見的原因,一:因為天數難違,不想出山。二:親自去外地考察,劉備是否明主。三:做好出山的準備工作。


建哥online


2016-03-23 2

劉備劉玄德三顧茅廬,請出三國第一智者諸葛孔明。從而起死回生,最終三足鼎立,成為了蜀漢的皇帝這個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說起來,劉備三請諸葛亮,大家好理解,符合劉玄德三國第一偽君子的形象嘛,或者說劉備那個時候已經是走投無路,不管臥龍還是鳳雛啥的,抓來一個外來和尚好唸經,死馬當作活馬醫。更何況還有前軍師單福(徐庶)和名士司馬徽的推薦在那兒。

三顧茅廬的事情,恐怕歷史上絕無僅有,一般都是鳳凰擇梧桐而據,賢士擇明主而處。古之聖賢,姜太公釣魚,是大能人在河旁邊等著領導來拜訪,洽談甚歡,而後一起回朝。而孔夫子,更是周遊列國,數次求職未果。因此古代名士,除非國君昏聵,一般都喜歡毛遂自薦。而當時劉備名聲甚好,在很多人眼裡也算是“明主“,因此“明主”三顧茅廬,尤其是求見一個在野之士,三國時期恐怕就孔明一例,

那麼諸葛亮為啥要三顧茅廬才肯出來?

第一,諸葛孔明真是個隱士?他不願意出山,是希望和他的老師水鏡先生一樣,避世而居,享受田園之樂。諸葛亮會見劉備已經二十六歲,甘羅十二拜相,以諸葛亮的才能,按理他早就應該出山入世了。但是,諸葛亮生逢亂世,國家動盪不安,人民顛簸流離,諸葛亮自己也是父母雙亡,其叔父諸葛玄收養,諸葛玄死後,又投到水鏡先生司馬徽門下學習,並非是沒有見過世面的人,而且諸葛亮聰慧非常,人品也堪稱出色,不能不說他沒有一片救國濟民之心。同時,諸葛亮是名門之後,他的家族世代為官,到了他這代,其兄諸葛瑾已經出仕東吳。因此,諸葛亮必有大志,他的功名之心,也絕對不小。因此我認為諸葛亮並不是一個隱士。他之所以遲遲沒有出山,肯定另有原因。

第二,諸葛亮故作姿態?諸葛亮是個聰明人,他才智過人,但其名聲恐怕未出荊州一帶。而且三國時期的高人不少,不說別的,郭嘉,賈詡的智謀都不在其之下。而且,他年紀比較小,歷練也少,就像一塊璞玉,未經雕琢,不能成珍品。那麼,他為啥還這麼大的架子呢?按旁人看來,恐怕是他故作姿態,就像現代人,要出名,先包裝,打廣告。不管裡子如何,面子先要大。諸葛孔明依靠傲慢的態度先嚇住我們的劉皇叔,以便得到較高的位置,否則象韓信,龐鳳雛那樣,先從小吏做起。時間耗不起,面子也落不起。如果能靠此舉一步到位,那是最好的。不過,此乃兵行險著,如果名不符其實,被咔嚓了也說不一定。以諸葛亮的謹慎性格,如果他真心想加入劉皇叔的陣營,這樣做,並不是妙招,因為劉皇叔缺人啊,徐庶不能算是頂尖的,但在劉皇叔那邊也做了軍師這種高級職位了。所以說,大聰明人孔明絕不會這麼幹。

第三 諸葛亮心裡不願意去劉皇叔那裡謀職,因此才採取傲慢,不恭的態度對待劉皇叔?咋看起來有可能,因為劉備當時已經到了快燈盡油枯的境地了。他不幸的惹上了人生中最大的敵人曹操。曹操大人當時正是如日中天,志得意滿的時候,曹操已經基本掃平了北方的各大敵人,除了邊邊角角的荊州,東吳,蜀地,西涼等,已經統一中原。正是勢力大漲,準備橫掃天下的時候。而劉皇叔呢?喪家之犬耳,就是寄人籬下的流民大軍的頭子。隨時可能被曹操消滅,而且,當時曹操第一個要對付的,也正是劉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