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評:命運共同體是疫情防控“對因”良方

疫情沒有國界,世界各國是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團結就是力量,唯有團結協作才能應對各種全球性風險挑戰。日前,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電話,向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伊朗總統魯哈尼、韓國總統文在寅就發生新冠肺炎疫情致慰問電。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願同國際層面加強協調合作,共同維護全球和地區公共衛生安全,保護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這樣的重大突發事件不會是最後一次,各種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還會不斷帶來新的考驗。國際社會必須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守望相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

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外的一聲聲有力加油,一箱箱裝滿愛的物資,一句句真誠的祝福,都讓在疫情防控中奮力拼搏的中國倍感溫暖。無論是慷慨解囊的援助,還是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問候鼓勵,都會讓中國人銘記在心,感受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力量。

團結合作是戰勝疫病最有力的武器。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倡導,國際社會應當加緊行動起來,有效開展聯防聯控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員交流難以阻斷,也不能阻斷,使每個國家無法避免疫情的衝擊。惟有秉持多邊主義精神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同舟共濟,才能共克時艱。只有本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善念行事,為全球合作注入正能量,才能實現種福得福的效果。

世界大同,和合共生。中國延續幾千年的文明理念,不僅為人類戰勝疫情提供了指引,同時也身體力行做出示範。當下,儘管中國抗擊疫情的任務還很艱鉅,但也盡己所能向一些國家提供幫助,如向巴基斯坦、日本、非盟等提供檢測試劑,向國際社會分享治療方案。不僅向伊朗、意大利等國提供了試劑等防疫物資,還派遣了志願專家團隊前往協助防疫。近日,韓國新冠疫情加重,口罩供應緊張,中國緊急籌備2.5萬餘個醫用口罩支援。

知行合一,行勝於言。在全球抗疫鬥爭中,中國加強同國際社會合作,包括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加強溝通協調、同世界各國開展抗疫經驗分享和交流、向有需要的國家派遣醫療專家團隊、向國際社會提供防疫物資援助,以及同各方開展科技合作等,都是用實際行動踐行“天下一家”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義務。世界各國之間,儘管有這樣那樣的分歧,但都是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擁有同一個家園。相互攙扶,攜手合作,共克時艱,人類社會才能風雨不懼,越來越美好。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世界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有了更深的感悟、更長遠的思考。它不是遙不可及,更不是空頭願景,而是共同應對風險挑戰的利器,是共建美好人類家園的必行路徑。(張全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