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技术创新,可以使效益提高2000%,这是什么“黑科技”


一项技术创新,可以使效益提高2000%,这是什么“黑科技”


2019年,是我市科技创新的“丰收年”——

商丘金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新一代工业连续化环保节能型废轮胎热裂解设备”、河南省力量钻石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400目—1000目超细金刚石单晶合成关键技术及应用”等5项科研成果荣获2019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

“新一代工业连续化环保节能型废轮胎热裂解设备”是近5年来我市获得的唯一一个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什么是它?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它是名副其实的“黑科技”:填补了同类设备的国际空白,极大提高了废轮胎热裂解后产品炭黑的科技附加值。

那么,炭黑的“身价”能提高多少呢?商丘金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牛勇超给出了一个看不出价格的“行业秘密”:是现今价格的2000%!而且供不应求。

科技助推商丘走上世界,创新让商丘企业赢得行业话语权。商丘金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河南省唯一的废旧橡塑设备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专利20多项,其生产的热裂解设备销售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几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创新驱动,激活产业动力,通过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等科技创新“十大工程”,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从制造到智造、从速度到质量、从产品到品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夯实智能智造平台

“学厨师,哪里找?哪里不用找,买台冰箱就得了。”在广州万宝集团民权电器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大厅,公司讲解员演示了一台智能冰箱的操作流程。

这种新型智能冰箱,只要用手机扫一下主控面板,然后登录淘宝账号,就可以调出自己想要的菜谱,还可以播放音乐!如今,这种多用途“厨房宝”,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结婚用品首先品牌。

白色家电不再给人以“冷冰冰”的感觉,而是更具“人情味”,市场也更广阔,这都是智能制造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2018年,民权县高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2%,智能制造的红利正在逐步释放。

“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带来的不仅是低成本、高效率,更重要的是拓宽了主导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睢县, 河南华莹鞋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拥有11项专利的智能鞋,穿上后,电视屏幕上会出现60多款游戏,引导体验者愉快运动。“以前产品大多面向低端市场。目前我们靠设计研发和高端生产,中高端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公司负责人说。

科技创新是勇立潮头的先导;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的保障。

为此,我市创新人才引进制度机制,深化院市合作,加快推进落实郑州大学商丘研究院、商丘师院学院科技园等重点合作项目建设进度,与省科学院谋划合作设立商丘分院,与郑州大学、商丘师范学院战略合作都有新的进展,搭建了人才引进的平台。目前,我市拥有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商丘、虞城、柘城、民权4个省级高新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0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5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位。

“2020年,我市每个县、区都将建成1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并且力争实现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县(区)全覆盖,从而为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这是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方向。”市科技局局长张建民说。


一项技术创新,可以使效益提高2000%,这是什么“黑科技”


提升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

5年前,纺织行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纱锭需要人一个个插进织轨道槽里。

如今,一条1200锭生产线就可以一键搞定,按钮一按,自动落纱。“这样的生产线一个人可以控制8条。”夏邑恒天永安织造车间负责人介绍说。

截至目前,夏邑县纺纱规模近300万锭、织布能力15万吨、服装加工能力1.4亿件。“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引进印染,只有纺织产业全链条贯通,才会提升利润,提高行业话语权。”七彩虹纺织负责人说。

2018年年底,占地1000亩、省政府特批的全省第一家印染专业园区破土动工。“2025年印染产业园二期投产后,夏邑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将突破500亿元。”这是来自夏邑县产业集聚区的权威预判。

这,就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魅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升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几年来,我市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培育知识产权优势、构建产业创新联盟等途径,整合创新资源,重点支持超硬材料、电子信息、纺织织造、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主导产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特别是作为商丘发展核心增长极的示范区,按照建成复合型经济发展区、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增长板块的定位,坚持规划引领、基础先行,推进组团发展、快速发展。几年来,引进了顺之航锂电池、富海兴电子、浩达电子、远峰电子等,建成了30万平方米电子信息产业园,着力打造中原地区最大的柔性电路板生产基地。还依托金蓬实业、瑞新环保等,打响了装备制造产业的品牌,让“商丘制造”名扬海内外。

为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我市出台了多项有关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文件,并不断加大奖励力度。2019年,对2018年度获得国家、省认定的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园区奖励金额突破1000万元。

在既有的政策支持外,2020年,我市还将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并对经技术转移机构促成转化的项目,财政科技资金按实际成交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技术转移机构奖励。


一项技术创新,可以使效益提高2000%,这是什么“黑科技”


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只有品质好,才会效益高!”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杨健底气十足地说。

以杨健为负责人的河南省梨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多年来扎根宁陵,帮助其引进了新品种(系)100多个,集成新技术新模式30余项,为梨农增收累计达1.6亿元。

以科技特派员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这是《商丘市推进十大科技创新工程和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专案》的明确要求。据市科技局副局长庞进红介绍,如今,全市300多名科技特派员覆盖服务122个贫困村,围绕784个产业扶贫中的科技需求,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成果480项。

为加快建立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我市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星创天地等各类创新平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2019年,睢县、民权、柘城等6个县成功申报省级创新引领计划项目8个。

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0年,我市以商丘(宁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继续深化现代农业园区“一区多园”的创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特色种养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着力打造服务城市、致富农民、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

科技成就未来,创新永无止境。按照《商丘市推进十大科技创新工程和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专案》的要求,我市正加快发展创新引领型企业、建设创新引领型平台、引进创新引领型机构,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全市创新驱动发展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