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作家》丨學習寫作,你應該像作家一樣

《成為作家》丨學習寫作,你應該像作家一樣

在上一篇文章裡,已經向大家分享了《成為作家》這本書總結的寫作的四個困難。對於如何應對,也有略微提及。而這本書中對於解決困難可不只有那麼一點。

像作家一樣

寫作本身的四個困難的來源是各方面的,可能源自生活、源自態度、源自習慣,或者源自性格。為了解決我們所遇上的困難,《成為作家》提出了一種方法,就如同他的書名一樣,成為作家。也就是說,讓自己變得像作家一樣。

那麼首先,我們要知道作家是什麼樣的人、作家如何工作,也要學會用同樣的方式工作,並且要調整你的做事方法和你與周圍事物的關係,這樣做是為了有利於朝你選定的目標前進,而不能讓這些事情妨礙你。

然後,我們要培養作家氣質。這個詞看上去有些縹緲,但只要你抓住幾個關鍵點便能夠理解。

培養作家氣質

在培養作家氣質的時候,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避免情緒化和亂髮脾氣。一個人的情緒總會對寫作產生影響,好的情緒能夠幫助你寫作,壞的情緒能讓你放在鍵盤上的手遲遲敲不出一個字符。一個作家應當努力避免情緒和和亂髮脾氣影響自己的寫作。

保持天真的眼神

第二件事便是保持“天真的眼神”。不知你還是否記得自己年幼的時候,那對於一切充滿好奇心和想象力,而現在你還存留多少呢?保持“天真的眼神”就是保持具有對新事物好奇敏捷的反應能力,對舊事物記憶猶新的能力。這種新奇的反應能力對於天才的作家而言至關重要。

性格中的兩個因素

“天真的眼神”是作者性格中的兩因素之一,另一個則是成熟、沒有偏見、溫和以及公正。這兩個因素同等重要,缺少任何一個都難以創作出好的作品。所以作家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平衡性格中的兩個因素。

《成為作家》中提出要把兩者分開考慮並加以錘鍊。這並非是要把自己逼的精神失常。書中提了弗裡德里克·邁爾斯的一個例子:

每一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緊急情況下做事果斷、有條不紊,回過頭來看卻像發生奇蹟一樣倍感歡欣。這就是弗裡德里克·邁爾斯用來解釋他所謂的天才的行為。

該新奇的時候新奇,該成熟的時候成熟。這才是平衡二者的真諦所在。

無意識和意識

無意識給作家提供所有的典型化的類型——典型人物、典型場景、典型的情緒反應;意識要完成的任務則是決定這些典型中哪些太個人化、太怪異而不能成為藝術的素材,哪些又具有普遍性可供使用。故事產生於前者,精細於後者。

而對於如何鍛鍊利用無意識,書中提出了一個辦法。

比你習慣的起床時間早起半小時或一個小時。儘可能地早起—不要說話,不要讀報紙,不要抓起你前一天晚上放在身旁的書來讀——立即開始寫作。想到什麼寫什麼:昨夜的夢,如果你還能記得的話;前天的活動;真實的或虛構的談話;對意識的檢查。將清晨的記憶快速而不加評判地寫下來。你寫得好壞或有用與否並不重要。事實上,在這種素材中你的發現會比你預期的更有價值。但是現在你的基本目的不是寫出不朽的文字,而是寫下任何文字,只要不是一派胡言就行。

當你能夠好不費勁的寫到一定字數,感覺到達一定限度之後,便逐漸多寫一些。在你的寫作生涯中,如果你碰上才思枯竭的困難,這個辦法總能幫上你。


《成為作家》丨學習寫作,你應該像作家一樣


《成為作家》這本書站在技巧之外,針對寫作本身的四個困難來講,他或許不能幫你迅速提高寫作,但對你的寫作生涯來說,意義絲毫不小於寫作技巧。如果你正被那個四個困難阻礙,你可以在這裡找到翻過高山的途徑;如果你幸運地沒有遇上這些困難,這本書也能給你很多啟發。

除了這兩篇文章的內容,《成為作家》還講述了關於模仿、關於檢查、關於閱讀等內容,考慮到這些應該會和創意寫作書系其他書籍內容有一定重複,加上防止文章篇幅過長,就不再贅述。感興趣的大家可以親自讀一下《成為作家》這本書,也請關注我們,等待有關後續創意寫作書系其他書籍內容的更新。


心意如劍,風雨不可阻。願我們一起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