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落葉知秋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立秋三候

立秋,七月節。 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

初候,涼風至。西方悽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周語》曰火見而清風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涼風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蟬鳴。寒蟬,《爾雅》曰寒螿蟬,小而青紫者;馬氏曰物生於暑者,其聲變之矣。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秋來了”

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殘暑不妨欺枕簟,隔窗鳴葉是西風

1.《 立秋》 [宋] 方翥

星光如月映長空,驚起愁眠夜向中。

殘暑不妨欺枕簟,隔窗鳴葉是西風。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2.《立秋》 [宋] 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晚雲更作瀟瀟雨,拾得人間一夜涼

3.《 立秋後十日》 [宋] 舒邦佐

萬綠枝頭一葉黃,秋風恰則到林塘。

晚雲更作瀟瀟雨,拾得人間一夜涼。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富貴固難愛,貧寒易得愁

4.《立秋日川上作》 [宋] 邵雍

富貴固難愛,貧寒易得愁。

休將少時態,移作老年羞。

既有非常樂,須防不測憂。

誰能保終始,長作國公侯。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

5.《立秋》 [明] 夏雲英

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

寶鴨香消沉火冷,侍兒閒自理空侯。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夜漏向深秋始覺,一天星溼露華明

6.《立秋夕》 [宋] 武衍

水花香弄晚風清,閒立梧桐看月生。

夜漏向深秋始覺,一天星溼露華明。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明朝獨向青山郭,唯有蟬聲催白頭

7.《立秋日與陸華原於縣界南館送鄒十八》 [唐] 武元衡

風入昭陽池館秋,片雲孤鶴兩難留。

明朝獨向青山郭,唯有蟬聲催白頭。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秋日尋詩獨自行,藕花香冷水風情

8.《立秋》 [宋] 方岳

秋日尋詩獨自行,藕花香冷水風情。

一涼轉覺詩難做,付與梧桐夜雨聲。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船玄何事若輕雷,盪葉衝蓮一道開

9.《立秋後一日池上雜興》 [宋] 張鎡

船玄何事若輕雷,盪葉衝蓮一道開。

莫待歸時方命酒,徑從花上遞金盃。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雲月淡幽窗,黃昏微雨

10.《感皇恩 立秋後一日有感》 [元] 劉敏中

雲月淡幽窗,黃昏微雨。窗外梧桐共人語。秋來情味,便覺今宵如許。斷腸楊柳苑,芙蓉浦。

青鬢易消,失顏難駐。行樂光陰水東注。山林朝市,兩地笑人返袂。傷心都付與,潘郎句。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清曉上高臺,秋風今日來

11.《立秋日悲懷》 【唐】 令狐楚

清曉上高臺,秋風今日來。

又添新節恨,猶抱故年哀。

淚豈揮能盡,泉終閉不開。

更傷春月過,私服示無縗。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玄蟬無停號,秋燕已如客

12.《立秋後題》 [唐] 杜甫

日月不相饒,節序昨夜隔。

玄蟬無停號,秋燕已如客。

平生獨往願,惆悵年半百。

罷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垂老畏聞秋,年光逐水流

13.《舟中立秋》 [清] 施閏章

垂老畏聞秋,年光逐水流。

陰雲沉岸草,急雨亂灘舟。

時事詩書拙,軍儲嶺海愁。

洊飢今有歲,倚棹望西疇。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14.《 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 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唯將滿鬢雪,明日對秋風。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已識山中早晚涼,今朝況復立秋當

15.《立秋日作》【清】 乾隆

已識山中早晚涼,今朝況復立秋當。

如何午熱為孤注,疑是金官讓末光。

桐葉庭邊想影落,草蟲砌下覺聲楊。

農佔晴雨紛如訟,歷驗原來亦鮮償。

七月節,一夜新涼是立秋

感謝關注,感激閱讀,歡迎參評、轉發和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