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傳統醫學中“神”的重要性

神是機體生命活動的體現,神不能離開人體而獨立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則旺。形衰則神憊。故《素問.上古天真論》有“形神合一”及“形於神俱”的理論,說明形與神的關係。

祖國傳統醫學中“神”的重要性


神體現了人的生命活動,所以《靈樞.天年篇》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神既是一身之主宰,必然於全身皆有表現,但卻突出地表現於目光,眼睛是心靈之窗,人的精神活動往往與無意中流露於目光,所以眼睛是可以傳神的。當接觸病人時,要求經過短暫的觀察,就能對病人的神氣有一個初步的印象。這短暫的觀察,應首先注意病人的目光神態,所謂奕奕有神,盎然外見。此外,言談舉止,應答反應,面部表情等等,也都表現了人的精神狀態和情志變化,至於臟腑氣血的機能狀態,也是神的表現,又需從面色、聲息、體態、脈象等方面來了解。並不侷限於望診所見了,所謂“色之有神”,“聲之有神”,“脈貴有神”,等等。

祖國傳統醫學中“神”的重要性


神的表現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望神的重點在於目光,神志,面色和形態等方面。

總之在中醫診斷學的望診中,神是主要的,正所謂:“得神者生,失神者亡”。精髓概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