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獸醫將成為畜牧行業職場新貴

“在公眾的視野中,對獸醫職業還存在著一定的認識誤區。”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在獸醫大會上如是說。他希望以後“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公開認證的方式,設置較高的准入門檻,不斷強化職業特徵,提升社會形象,提高社會的認可度”。

而前國家首席獸醫師張仲秋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國家的獸醫水平,就是這個國家執業獸醫的水平。如果在社會中,執業獸醫的收入很低,他就不可能受人尊敬,所以他的薪酬一定要達到一定的水平。

對此,農業農村部調整的核心是:把執業獸醫作為一個准入門檻。比如獸藥企業的銷售人員必須憑註冊的執業獸醫師開的處方向養殖場推銷;比如很多地方畜牧系統甚至提議,禁止獸藥企業的業務人員直接對養殖企業銷售。

從中國現狀看,中國需要執業獸醫制度

第一,我國是養殖動物最多的國家,家畜存欄量超過20億頭,家禽有150~160億隻,同時也是世界上水產養殖第一大國,還有1.5億隻犬。沒有一支強有力的、高水平的獸醫隊伍,你無法想象我們動物疫病的控制。

第二,我國高水平的獸醫都在政府機關、科研院所,而需要臨床的一線工作人員,他們的學歷層次都比較低,比如鄉鎮畜牧站工作人員,大專以上的只佔51.6%,而村級防疫員中,大專以上的只佔5.5%;同時獸醫的職業行為也非常不規範,沒有統一的標準,出現很多誤診誤治,甚至是亂診亂治。

對我們目前獸醫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是法規體系不完善,缺少用以規範獸醫人員行為的《獸醫醫師法》或《獸醫法》,法的內容應該包括獸醫的基礎教育、執業資格准入、行醫權利、責任和義務,以及繼續教育等;其次是診療機構不健全,小動物診所大城市的水平比較高,小城市的條件就比較差,而對農場動物的診療機構市場化不夠,雖然有,但是不健全;最後是獸醫從業行為不規範,沒有相應的行業建設標準,也沒有相應的技術標準和收費標準;第四是獸醫的職業特徵不明顯,無統一的標識,並且對相關行業,比如飼料藥物的添加、實驗動物、藥品生產、野生動物保護、比較醫學研究等中的職業要求不明確。

第三,我國的獸醫工作機構和人力資源管理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特別是基層的獸醫機構和隊伍,歷史遺留問題特別多,地方財政壓力很大,尤其在中、西部地區矛盾較為突出“。同時他提出,村級防疫員工作的技術要求強,風險性大,但是他們的補貼低,工作量大且時間長,工作環境惡劣又無任何防護,並且老有所養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所以,我們的村級防疫員隊伍很難吸收有文化、懂業務的年輕人加入。正是由於以上問題的存在,才要建立官方獸醫體制。

總之,在官方的架構中,少量通過的人員成為執業獸醫,中間很大的一部分人將成為助理獸醫師,還有一部分成為農村獸醫。這樣就把中國獸醫分成三個層次,拿到執業資格的比較少,逐漸跟國際的執業獸醫制度接軌。

中國獸醫從體制、標準、技術等等必然會與國際接軌

“現代獸醫的身份不僅是動物的醫生與動物福利的實踐者,他們更是公共衛生的維護者,在減少全球的饑荒,控制人畜共患病,監控食品質量與安全,參與生物醫學科學研究,保護環境與動物物種多樣性等方面,獸醫們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Duane Landals說,他是世界獸醫協會副主席,也是加拿大阿爾伯特省獸醫協會註冊官。

這就要求獸醫體制建設應當建立在全球一致的基礎上,也就是必須擁有一套全球統一的系統,來建立獸醫服務的相關標準,並對這些標準進行審核與批准。“他強調說。他進一步指出,這樣做是為了保證獸醫個體達到並保持獸醫應有的水平,也是為了保證時代發展所需要的獸醫服務必須是合格的,可信賴的,一致性的,可持續性的。

但是,中國的官方獸醫、執業獸醫、鄉村獸醫以及科研院所、相關企業中的獸醫從業人員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中國獸醫從體制、標準、技術等等必然會國際接軌。  


中國的獸醫行業整體上正處於艱難的爬坡階段,必須繼續進行長期的艱苦的努力。執業獸醫成為中國職場新貴應該是一種趨勢。

這兩年政府大力推進執業獸醫考試,同時,突出抓好官方獸醫資格制度的建設;全面加強鄉村獸醫和村級防疫員隊伍建設管理。官方獸醫能對動物產品加工銷售、出入境實施統一的、獨立的、權威的監管,而執業獸醫主要從事動物的診療,動物的保健。通過官方獸醫和執業獸醫既分離又協作的管理機制,一方面減少了動物疫情,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用好獸醫人員。

目前最讓行業擔心得是,通過執業獸醫考試的人員的臨床水平普遍不高,而臨床水平高的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在考證方面沒有得到整體性的提升。這就顯示,執業獸醫真正在中國落地,尚還需要時間和市場的沉澱。但是,執業獸醫成為中國職場新貴應該是一種趨勢。獸醫資訊綜合整理

來源:獸醫資訊;版權歸屬原作者,在此向轉載平臺與作者致謝,文章主要供大家學習、交流為目的。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繫我們,立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