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的遗腹子叫霍东觉,为什么又出来一个霍东阁?和霍东觉是一个人吗?

团队之星66047407


1984年,香港拍摄的电视剧《大侠霍元甲》风靡全国,其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唱遍了大街小巷。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霍元甲像一头东方苏醒的雄狮,一声怒吼唤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激情,到现在都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

《霍元甲》的走红,随后香港电视台趁热打铁,推出了有关霍元甲系列电视剧。比如《精武门》、《陈真》、《霍东阁》等,内地的电视剧和电影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大侠霍元甲》剧照

电视据毕竟有虚构的成分,历史上的霍元甲(1868~1910)是晚清著名的拳师、爱国武术家。出生于天津静海县。

他是迷踪拳第7代掌门人,迷踪拳又称“燕青拳”,其套路刚猛精进,变幻莫测,霍深谙其精髓,功夫甚至超过了父亲霍恩第。

他曾在上海滩击败了俄国大力士,大展中国之威风,灭了洋人之锐气。(真实历史上霍元甲的功夫并没展现出多少)

霍元甲41岁时在上海滩创建了《精武体操会》。然而就在第二年(1910年),正在他事业如日中天时,正值盛年却突然去世,年仅42岁。

霍元甲为什么在壮年时去世,到现在依然是个谜。




△霍元甲

据霍家族谱记载: 霍元甲妻王氏,育有二子三女,长子霍东章、次子霍东阁,长女霍冰如、次女早夭、三女霍东琴。

值得一提的是,次子霍东阁是霍元甲的遗腹子,也是一位武术大家,曾同叔父霍元卿同时任教上海精武体育会,后赴南洋开馆传艺授徒,在东南亚一带颇负盛名。



△霍元甲的妻子王氏和次子霍东阁

历史资料证明霍元甲的次子叫霍东阁,为什么会出现霍元甲的次子又叫霍东觉这种现象呢?

原来是香港电视剧编导造成的人为混乱。当初拍电视剧时,导演和编剧为了强化剧情,把霍元甲的次子霍东阁改名为霍东觉,意思是“东方觉醒”,寓意可谓独具匠心,可是这就造成了误会。

因为电视剧《大侠霍元甲》中,剧情虚构了霍元甲的红颜知已赵倩男这一角色,本来赵倩男是虚构的人物,现在又虚构一个霍东觉,使人们误认为霍东觉是霍元甲和赵倩男的私生子,误认为霍东阁和霍东觉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有鉴于此,霍家后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电视剧虽然不是历史,但要尊重基本事实,剧情可以虚构,名字不能随意更改,否则让人产生误会。



△《霍东阁》剧照

电视剧编导接受了意见,随后把霍东觉这个名字取消,改成了霍东阁,还原了历史本来面目。

综上所述:霍东阁和霍东觉其实就是一个人。是香港编导拍电视剧时搞的噱头让人产生了误解。


秉烛读春秋


霍东觉这个名字,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在影视剧《精武陈真》、《霍元甲》中出现过这个名字。那么霍东觉的原型是谁呢?霍元甲有几个孩子呢?他们在霍元甲去世后结局如何呢?


根据上图霍元甲的家谱可以看出,霍元甲弟兄三人,他有2个儿子,一个叫霍东章,一个叫霍东阁。其实除了儿子,霍元甲还有3个女儿。那么影视剧中的霍东觉是霍东章和霍东阁哪个呢?

霍元甲是镖师家庭出身,他成名的“迷踪拳”,就是 他家祖传的绝技。不过就是这样的一个武术世家中竟然出现了一个,一点武功都不会的男人,此人就是霍元甲的大儿子霍东章。这个霍东章后来靠种地为生,所以霍东觉的原型不可能是他。


其实霍东阁正是影视剧中的霍东觉,霍东阁一生爱好习武,霍元甲去世时,他只有十五六岁。霍东阁传承了霍元甲的武学,后来在精武会任教。后来去了印尼,现在印尼还有霍东阁的后人。

日本侵华期间,霍东阁与日本人势不两立,期间多次遭到日本人迫害,但始终没有妥协。

除了两个儿子,霍元甲还有三个女儿,分别叫霍东茹、霍东玲、霍东琴,那么她们姐妹三人在父亲去世后,结局如何呢?
霍元甲的大女儿霍东茹在霍元甲去世时只有14岁,5年后,霍东茹在天津嫁人了,不过很不幸,他的丈夫被强行招工,留她和唯一的儿子在家。儿子成了霍东茹生活的全部动力,可是儿子长大后,却又得了怪病死了,霍东茹悲痛不已,哭瞎了眼睛。

至于霍东玲和霍东琴,在父亲去世后,就陪在母亲身边,到了该嫁人的年纪就嫁人了。

霍元甲一生风光,他的子女中,除了霍东阁,其他人都选择了普通。


斯幽说历史


2006年,由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上映,伴随着霍元甲故事流传的同时,该部电影亦迎来一场官司——霍元甲之孙霍寿金控告电影中相关描写侵犯了其祖父霍元甲的名誉。

1869年,霍元甲出生于河北静海县小南河村(现属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小南河霍氏始迁祖霍利通,原籍河北东光,三世单传,至霍文宣生三子大勇、大智、大信,其中大智又有霍恩荣、恩第、恩福三子,但大勇、大信无嗣,遂将恩荣出继大勇、恩福出继大信。恩荣、恩第、恩福三人子侄辈共有十人,霍元甲排行第四。

霍恩第是谜踪拳(相传卢俊义曾习此拳)拳术大家,霍元甲兄弟三人,长兄霍元栋、弟弟霍元卿(也是武术大家,曾在上海精武体育会任教练)。

霍元甲家谱世系,来自《“精武元祖"霍元甲考略》一文

霍元甲妻子王氏,为其育有二子三女,长子霍东章、次子霍东阁,长女霍冰如、三女霍东琴,次女早夭。霍元甲次子霍东阁也是武术大家,曾同叔父霍元卿同时任教上海精武体育会,后赴南洋交流,霍元甲长孙霍寿嵩是一名外科医生,早年也称随叔父霍东阁下南洋。


楚邾


霍元甲共有两儿三女,分别是长子霍东章,次子霍东阁,长女霍东茹,次女霍东玲,幼女霍东琴,根本没有霍东觉。

至于霍东觉之名,则来自黄元申版《霍元甲》中的人物,寓意为东方觉醒。不过,也有人说“觉”和“阁”在粵语中发音完全一样,而该剧又是香港所拍,可能因此出错。

但是,在“精武三部曲”第二部《陈真》中,将霍东觉又改为了霍东阁。以此来看,极有可能在电视剧《霍元甲》中将霍元甲儿子的名字搞错了。

同时,“精武三部曲”的第三部直接使用的剧名就是《霍东阁》。

那么,影视剧中霍东觉(阁)的原型究竟是霍元甲的长子霍东章,还是次子霍东阁。

1910年,霍元甲和高徒刘振声连败来上海精武会挑战的日本柔道会5名高手,并将其领队使用暗器的手臂磕断,造成日方惨败。因此,日本人借霍元甲身患“热疾”的机会,让人给他使用了慢性毒药。一个月后,霍元甲含恨而死。

霍元甲死后,长子霍东章,不善武术,比弟弟霍东阁长6岁,一直在家中陪伴照顾母亲,而从小爱好武术的霍东阁则继承了家传武学,极受父亲宠爱。

▲霍元甲之妻王氏、霍东阁之妻于氏与霍雅亭、霍文亭两家在小南河旧宅中

显然,影视剧中霍东觉(阁)的原型就是霍元甲次子霍东阁。

由于霍元甲死时,上海精武体育会仅成立两个月,眼看面临倒闭的危险。因此,年仅15岁的霍东阁和叔父霍元卿毅然前往上海,用自己的一身武艺将会馆撑了起来。

1919年,精武体育会在上海总会举行十周年庆祝活动,孙中山先生曾亲笔题赠“尚武精神”四字,予以嘉勉。同时,他还在精武体育会所创的首刊杂志《精武本纪》上作了长篇序言。

▲霍元甲长子霍东章

后来,他又前往南洋创业,并于1925年12月在吧达维亚(雅加达)城建立了吧城精武总会。不久,他又相继在巨港、芝利昆、三宝垄、梭罗、万隆、北加浪等地成立了精武分会。

后来,日本入侵中国时,他又返回国内,参加抗日活动。

1936年2月,霍东阁再次重返南洋。1956年4月18日,霍东阁不幸病逝,终年六十二岁。葬礼非常隆重,送葬队伍绵延数里,直达印尼万隆的芝芽律墓场。


祥子谈历史


霍元甲是清朝末期的习武之人,家中是镖师出身,继承了祖传的迷踪拳。神奇的人物总是令人遐想,霍元甲的妻子儿女也留下了众多的谜底。之前广为流传霍元甲只有一子霍东阁,但随着近来的电影《霍元甲》的播出,霍元甲又凭空出现一子——霍东觉,究竟是为何呢?



谣传霍元甲有很多妻子,但是在正史上霍元甲只有一个妻子,貌美而且知性。这位妻子给霍元甲留下了五个孩子,分别是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大儿子是霍东章,小儿子是霍东阁,影视剧中的霍东觉是虚构人物,原型就应该是霍东阁。

霍东章是霍元甲的大儿子,他相比于他的弟弟霍东阁要低调很多也不出名很多,他虽然出身武术世家,父亲也拥有超高的武艺,但他一直对武术无感也没有继承父亲的武术事业,而是一直待在家乡守着祖业,陪伴着自己的老母亲。但他在后世的时候也办了一个错事,他的弟弟霍东阁热爱武术,推崇武术精神,带着他的侄子也就是霍东章的儿子闯荡南洋。年纪越来越大的霍东章越来越思念自己的儿子,在一次霍东阁的回乡之旅上,霍东章便和霍东阁要自己的儿子,霍东阁解释不通,着急的霍东章便报给官府说霍东阁杀死了自己的儿子,这也让霍东阁伤心欲绝再也没有回过中国,最后也葬在了外国。


霍东阁是霍元甲最为宠爱的儿子,霍东阁既爱武术又愿意为了武术刻苦练习,所以在武术上也有很深的造诣。霍元甲去世的时候精武体育会仅成立了两个月,主心骨的去世精武体育会也面临倒闭的危险,霍东阁不忍心让父亲的心血付之东流,便站出来主持大局,他用自己精湛的武术稳住了时局稳定了人心,还为精武体育会召来了更多的尚武之人,把父亲的事业变得越来越红火。更难得的是,在那个乱世他还具有一颗爱国之心,他去南洋宣传中国的武术精神扩大中国的影响。

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他和侄子正在南洋宣传,不能亲自回国出力他们便加紧在南洋的宣传,抨击日本鬼子的小人行为,到处募捐,为中国的战争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霍东阁为了募捐进行义演,公开大力的抨击日本人,还被日本人抓到了日本牢房,在牢房里的霍东阁也没有屈服,还结识了同样志向的朋友。他热爱故土,思念故土,但因为自己哥哥的误会再也没有回国还死在了南洋。



霍元甲的精神让人佩服,不管他是不是打退过大力士,但他敢于叫嚣大力士的精神就让人佩服,敢于为中国抱不平的精神就让人称赞。影视剧的拍摄也需要有原则,宣传人物宣扬精神值得肯定,但尊重历史也是对主角以及家人的尊重。


小镇月明


“霍元甲”这名武学宗师因为《大侠霍元甲》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现在有关“霍元甲”的影视剧有很多,电影也有,电视剧也有,其中关于其子嗣便杂乱无章,各自成文了。

1、霍东阁、霍东觉

最早的《霍元甲》《陈真》《霍东阁》三部曲中,第二、三部出现了霍东阁,而第一部提到霍元甲的儿子都是“霍东觉”,并且电视剧中提供了名字的由来,寓意“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东方的狮子已经觉醒”,合情合理;而且早年也有一部《霍东觉》的连环画册非常出名,剧情非常出彩。

2、霍廷恩

由李连杰主演的《精武英雄》中,李连杰饰演陈真,其中提到霍元甲的儿子,变成了钱小豪饰演的“霍廷恩”。

3、霍元甲被灭门

十二年后,李连杰再度出演“霍元甲”相关影视,饰演霍元甲,电影中霍元甲因为惹怒了一方大佬,惨遭灭门,由此被霍家后人起诉。

其实历史上的霍元甲有两个儿子,名字分别是:霍东阁、霍东章,这两个儿子的后人比较多,使霍家开枝散叶,家族壮大。

由此,霍廷恩是纯虚拟的人物,而李连杰《霍元甲》中霍氏一门被灭门是出于剧情烘托需要,也是虚拟的事件。

而《大侠霍元甲》系列三部曲中出现的霍东阁和霍东觉,可以定性为同一个人,毕竟第二部中陈真带着年幼的霍东阁四处躲藏,历尽劫难。而第一部霍元甲将其命名为“霍东觉”是取其“东方觉醒”之意,在这一点上,和电影《霍元甲》中“灭门”事件一样,是剧情需要。

“霍东觉”名字的出现是为了体现大侠霍元甲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听上去就比霍东阁更加霸气了,可是历史就是历史,艺术上可以加工,但是历史不可逆转,第三部《霍东阁》才是正宗的名字。


史味人生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霍元甲不只是电影中的角色,实际上霍元甲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按照史料记载,霍元甲的出生于晚清末年的天津卫的一个镖师家族,幼年的霍元甲其实并不强壮反而体弱多病,因此其父并不愿意他学武,霍元甲的武艺是自己向父亲偷学,反而更得到“迷踪拳“精髓,先后击败俄罗斯高手斯其凡洛夫,英国奥彼音以及日本的柔道高手,大大的扬我国威,也因此备受革命党人,尤其是孙中山先生的敬佩

霍元甲英年早逝,留下了两个儿子

霍元甲的长子霍东章,次子霍东阁。其实霍东阁和霍东觉是一个人,据说当时霍元甲给未出世的儿子取名,以东觉为名,寓意为东方觉醒。后来因为觉字在粤语发音觉与阁完全相同,因此也称霍东阁。因为家庭的熏陶,霍东阁自幼就酷爱武术,并能刻苦练功,极受父亲宠爱。后来,其耿耿爱国之心与高超的武技,和父亲相同,赢得了人们的广泛称颂。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康德第一保镖这部电视剧差不多有三十多年了,当时我家没用上电,去邻村看的,也是在春节播出的,转眼我也四十出头啦,真的是光阴似箭呀!真实霍元甲只一个妻子王氏,遗腹子是其女儿霍东琴,霍元甲去世的时候霍东阁15岁了。

这个不难理解,真正当代的人其实很平凡的将儿子在哪个方位的屋室出生而取名,之所以成了″东觉",那是作者有表达爱国心思而造就的,连我幺哥都懂这一点,你还不懂吗?首先面前放置一面大镜子,镜面上涂上猪血,吸引蚊子吸食。然后霍殿阁手拿投枪,可以刺中苍蝇,镜子却丝毫不受影响,“神枪”之名名扬天下。 这声东击西的功夫确实无人能敌。

霍元甲徒弟众多,大徒弟刘振声,二徒弟赵汉杰,没有陈真这个人,徒弟之中刘振声武功最强,平常比武一般是刘振声出战,赵汉杰武功比刘振声差的多。

谁还记得连续剧《康德第一保镖传奇》的歌?心里有眼里有口里没有,红萝卜的胳膊白萝卜的腿,花芯芯的脸庞红嘟嘟的嘴,小妹妹跟情哥哥一对对,刀压在脖子上也不悔…………金娘、银娘,还有霍殿阁的徒弟:亮子。时间太久,有些剧情都记不清了。里面的主题曲(情哥哥的心思猜不透)和插曲(不要逼我说话)很好听,我手机上我还下载了这两首歌,我经常听。那时候每到了晚上就等着看这个电视剧。过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好怀念那时候。

应该是编剧或翻译把觉和阁混淆了,因为这两个字在粤语发音都是gao于是在广东电视台翻译粤语片时以为阁就是觉。而且编剧为了更符合情节就编了一段取名意义的台词。可是到拍摄第三部时却发现霍元甲根本没有一个叫霍东觉的儿子,真有霍东阁,不得不以真实人名为主人公姓名了。

这片子印象很深,其中有个镜头是霍殿阁单掌抵住日本人的小轿车不能前进,还有主题曲里有什么,红萝卜的胳膊白萝卜的腿,情哥哥与小妹妹一对对什么的,还有就是那时一定要拿霍殿阁与霍元甲霍东阁扯一起。主题曲和插曲非常经典,三十多年过去了剧情和歌曲还映在脑海里。当年拍摄条件有限,如能用现在設备翻拍效果会更好。很好的爱国励志剧,看得人热血沸腾义愤填應!

日本把霍家的孙子,霍文学请到日本,专门拍了八极拳的纪录片,有时候,中国人诋毁起自己来,比什么都厉害,至于霍的经历我觉得可以讨论,但是八极拳作为一项格斗技术,是有价值,文化价值也是有的,这么说太哗众取宠了。

上大学时,在学校(西安交大)图书馆借阅到一本记录霍殿阁生平事迹的书,书名叫《康德武师霍殿阁》,书中介绍说,霍在比武打败日本武术的情况下争得溥仪武师兼保镖一职,后来溥仪的卫队“护军”成立,他和霍庆云任护军总教练,多次跟企图污辱中华国格的日本人发生摩擦。日本人最后把他抓去让他染上鸦片烟瘾,五十二岁去世。

霍东阁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纯属中国武术界毫无根据的自吹自擂,任何拳法都没有这样的威力,原话里文有太极安天下,指的是满清皇帝皇太极,不是太极拳,原话里武有八旗定乾坤,指的是打下清朝江山的八旗子弟,和八极拳没有一点关系!

不管怎么说,是导演让霍元甲明扬天下。是霍元甲这个民族英雄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让我们这些中国人知道什么是爱国。至于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就不要斤斤计较了。


历史深度揭秘


历史上真正的霍元甲儿子叫霍东阁,霍东觉应该是黄元申版电视剧《大侠霍元甲》中霍元甲的儿子,属于虚构角色,其原型就是霍东阁。

真正的霍元甲其人

上世纪80年代,由香港拍摄、黄元申主演的电视剧《大侠霍元甲》红遍大江南北,大侠霍元甲之名随之火遍全国,就连他的徒弟陈真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电视剧《大侠霍元甲》虽是虚构的,但霍元甲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历史上真正的霍元甲也是一名爱国武术家,他在1868年1月18日出生在天津静海县一个镖师家庭,因为幼年体弱,被父亲认为不适合习武,所以拒绝教授他武艺。但霍元甲人小志气大,偷偷地学习武术,后来终于打动父亲,将祖传绝学“迷踪拳”传授给他。

早年霍元甲并不出名,只是在家乡略有一点名气,后来他到天津打工,一次偶然机会展现出自己的真功夫,一下子有了“武功高强”的名气,逐渐成为天津卫的武术名师,并且先后打败一个俄国大力士、一个英国大力士、一帮日本柔道高手,名震全国。

实际上,这个所谓俄国大力士和英国大力士只是来中国表演,吓唬人的,那个俄国大力士他听说霍元甲有真功夫,压根不敢应战就落荒而逃,还在报纸上登报道歉;那个英国大力士更只是一个马戏团演员,更是连影子都没看见就跑了;只有日本柔道高手是被打败的。

不过,当时中国饱受列强欺侮,中国人被洋人鄙视地称为“东亚病夫”,霍元甲的出现无疑大大振奋了国人之心,因此受到国人热烈追捧,而霍元甲也在上海创立“中国精武体操会”,开馆教授武艺,在全国掀起一股练武习武、强身健体的热潮。

霍元甲的后代情况

历史上的霍元甲确实是被日本毒杀,他生前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长子叫霍东章,次子叫霍东阁,但长子霍东章对武术缺乏兴趣,一直在家务农,次子霍东阁则从小热爱武术,因此继承父亲霍元甲的衣钵,并开创“精武体育会”,继续父亲未竟的事业。

黄元申主演的电视剧《大侠霍元甲》中,霍元甲的次子叫霍东觉,而且是遗腹子,就是说霍东觉还没出身,霍元甲就去世了,生前给未出生的儿子取名“东觉”,寓意为东方觉醒,这个名字蕴含着美好的寓意,但可惜是虚构的,其原型就是霍东阁。

到《大侠霍元甲》的后续影视作品中,霍元甲的儿子就不叫霍东觉,而改叫霍东阁了,因为霍元甲本身就与历史上真正的霍元甲重名,并未进行艺术处理,那么霍元甲的儿子也应该与真正的霍东阁重名,不需要进行艺术处理,所以后续直接改回真实姓名霍东阁了。

1956年,霍东阁先生逝世,他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有的生活在中国,有的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只是没人再能继承霍元甲开创的武术事业了。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霍元甲的遗腹子叫霍东觉,是电视剧编导寓意“东方觉醒”所作的改动,其本名是“霍东阁”,在精武三部曲《霍元甲》、《陈真》、《霍东阁》中第二部中已经开始恢复本名,说来还有段小故事。

电视剧《霍元甲》中,霍元甲向赵倩男说为儿子取名的由来时说:外国人讥笑我们是东亚病夫,我要告诉他们,我们这头东方雄狮睡醒了!因此名叫“霍东觉”,寓意民意的觉醒,国家的崛起!

一、《霍元甲》点燃了爱国热情

这部电视剧弘扬的主旋律是国人自强不息,面对外辱要敢于挺身而出的爱国精神,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里面开首就是“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正是强调被列强欺压下国人发出的一声怒吼: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

这首歌红遍了大江南北,也点燃了中国人的爱国之情,热血沸腾中的中国人,打心底里佩服霍元甲,也开始随着电视剧在思索民族复兴、国家强大的问题。

农村,整天握着锄把的农民汉子也是第一次在给孩子讲爱国的道理,也第一次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严肃的坐着,放下了田地里的农活,陪着孩子握紧拳头看着电视剧情;我,正是其中坐着小板凳的孩子之一。

经过那个年代的人才更明白一个国家崛起代表着什么,那代表着尊严、独立、民主、平等、和平、幸福和希望。

电视剧很火,主题歌很火,人们的胸膛也在冒火,那叫爱国热情!

二、随着电视剧的热播,“霍东觉”引来争议

由于是用真人事迹改编成的电视剧,随着热播,霍元甲、陈真、陆大安、赵倩男、霍东阁的名字深入人心。电视剧影响也越来越大,爱国之情传播的同时也造成一个尴尬的事实,那就是霍东觉不符合现实中真人的名字!

虽然霍东阁的“阁”和“觉”在广东话中都是一个音,但霍东阁也是真实存在的爱国志士,突然改成霍东觉就引来了抗议声。

1、霍家后人觉得霍东阁是名列家谱上的霍元甲后人,如果叫霍东觉,容易引起误会,以为是霍元甲的私生子,既给霍元甲的声誉造成影响,也是对霍东阁的不尊重,因此建议剧组用回霍东阁,避免引起不知人的误会。

2、当时武学界也认为这是对历史人物的不尊重,霍元甲及其子都是爱国志士,虽然剧组在弘扬“民族觉醒”精神,但一字之差,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纷争,所以也建议剧组改回本名。

3、民间也有抗议声,毕竟熟悉的人突然换了个名字让人感觉惊讶和陌生。

剧组听取了各方意见,于是在精武三部曲的第三部《霍东阁》时,正式改名霍东阁。

北有霍元甲,南有黄飞鸿,一南一北代表着武术界的荣誉,同时又代表着国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霍元甲拳打西洋拳师、脚踢东洋武士的英雄事迹也被人们津津乐道,其激励的意义在于责任和爱国精神,就像歌曲所诉:个个负起使命,要致力国家中兴!

霍元甲的遗腹子叫霍东觉,是电视剧编导们为弘扬“东方觉醒”的改动,在听取各方的意见后,改回霍元甲之子的真实姓名“霍东阁”,所以霍东觉与霍东阁其实就是一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