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王為何不及早禪位朱元璋,非要等死呢?

在古代要做一番大事是非常麻煩的,因為搞啥都需要一個正統性,就連造反你都還得有一個合理的理由,元末小明王韓林兒,不管是對於劉福通,還是朱元璋就屬於這種“正當”的理由。


小明王為何不及早禪位朱元璋,非要等死呢?

小明王韓林兒

韓林兒是怎麼稱帝的?

小明王韓林兒是何許人?韓林兒他爹韓山童造反的時候,對外宣揚的是,天下大亂,彌勒佛將降世,和千多年前陳勝搞的那套“大楚興,陳勝王”是一個道理,吸引百姓支持造反,另外一方面還傳言韓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孫。當年元滅宋,現在宋朝的子孫後裔來帶頭搞事情也就說得通了。

但是韓山童才開始造反就被元朝處死了,劉福通這些人就是跟著他一起造反的,口號都已經喊出去,現在有理由帶頭造反的那個人死怎麼辦呢?好在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還沒死,於是劉福通費勁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韓林兒,在亳州擁護他登基了,號小明王,國號仍然稱宋,這由農民起義變成了反元復宋的起義。


小明王為何不及早禪位朱元璋,非要等死呢?

紅巾起義

韓林兒雖然被擁立稱帝,但是實質上就是一個傀儡皇帝,根本就沒有實權,對劉福通而言,韓林兒只不過是讓各路起義軍統一戰線的工具,韓宋建立之後,又經過了兩三年隊伍逐漸壯大了,開始對元朝發動了進攻,元朝統治天下,很久沒有經歷戰亂,戰事一起,很多地方的官員棄城而逃,起義形勢一片大好。

傀儡皇帝韓林兒怎麼轉手都朱元璋手上的?

但是起義軍內部就出現了問題,首先韓林兒是劉福通擁立的,根本沒有實權,對領兵打仗也是一竅不通,各路起義軍在取得初步的勝利成果之後,各自為政,沒過多久元軍開始反攻,起義軍節節敗退,劉福通率領援軍增援陳猱頭,起義軍與元軍相遇,起義軍大敗,劉福通向朱元璋求援後戰死。


小明王為何不及早禪位朱元璋,非要等死呢?

劉福通

朱元璋率軍趕來後救走了韓林兒,朱元璋救韓林兒主要是出於對當時的形勢考慮,朱元璋讓韓林兒繼續待在了滁州,韓林兒從劉福通的傀儡變成了朱元璋的傀儡,第二年朱元璋就開始稱王了,公元1366年,韓林兒在朱元璋邀請下去應天,廖永忠親自去迎接韓林兒,結果韓林兒在途中船沉了,溺死在江中。

韓林兒為何不禪位朱元璋,反而最後溺死江中?

韓林兒死很多人認為是朱元璋乾的,但是朱元璋真有必要對一個傀儡的人下手嗎?首先韓林兒手中沒有實權,主要還得依靠朱元璋,韓林兒對起義軍最大的作用是建國號宋後,天下群雄一呼百應,朱元璋也一度使用他的年號,無非就是求個正統,佔個理,真打江山還是得靠軍事力量。

韓林兒在朱元璋的掌控下,就像趙匡胤逼後周柴氏禪位,讓韓林兒禪位,這不比搞一次明目張膽的意外好看多了嗎,更何況朱元璋有的是機會除掉韓林兒,何必在自己邀請了韓林兒後又動手呢?


小明王為何不及早禪位朱元璋,非要等死呢?

朱元璋

對於韓林兒,他雖然被擁立稱帝,但是這哥們是個胸無大志的人,最開始被劉福通推上位,後來又被朱元璋控制住,除了虛的名分(還是真假難分的),既沒有政治影響力,軍事實力更是無法和朱元璋相比,他對自己的分量多少還是有些認識的。韓林兒得依靠朱元璋活命,就算要禪位也得一步一步來,直接把家底亮出來還有什麼價值呢?

而韓林兒在滁州,並不是一直跟著朱元璋的,其實對於朱元璋和韓林兒來說,都是在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時機,完成上下換位,而時機到了韓林兒也就活到頭了,所以韓林兒也不敢提禪位的事,朱元璋讓韓林兒到應天府,就是為了等待這個機會,結果韓林兒在路上就死了,還讓元朝給他加了個弒主,朱元璋也有苦難言啊。


小明王為何不及早禪位朱元璋,非要等死呢?

元末農民起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