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醫生傷亡之問:“敢言”蔡莉,對誰敢言?

武漢醫生傷亡之問:“敢言”蔡莉,對誰敢言?

就像大多數明星一樣,武漢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蔡莉女士也有自己的人設。

2017年3月24日,武漢市屬最權威媒體《長江日報》刊登了市委組織部對76名公務員的通報表揚,其中包括蔡莉。表揚詞如下:

敢言直言善言 真為能為有為 蔡莉


她堅持原則當好參謀,實事求是甘於奉獻,嚴守紀律規矩,處事冷靜,善於解決複雜問題。她致力打造人才創新服務平臺,關愛黨員、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為衛生計生事業發展集聚力量。積極創新黨務工作,“黨建十佳品牌”成為黨務業務互促共進的生動實踐。她勇於開拓,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作出積極貢獻。

在千萬人口的大城市裡,獲得這樣的榮譽,相當不簡單。蔡莉女士的德才超邁,萬中無一,可見一斑。這份隆重的表揚詞全市傳揚之後不到4個月,2017年7月21日,武漢市衛生計生委組織人事處處長蔡莉女士獲得新任命:任中共武漢市中心醫院委員會書記。

此前,她一直在衛生黨政系統工作,如今,執掌武漢市屬最大一家三甲醫院。該院有4300餘員工,其中博士、碩士1206人。

她來了,她的宏圖偉業就要展開了。

果然,9月11日,蔡莉女士在《健康報》發表署名文章《先進典型領航 紅色引擎驅動》:

以先進典型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大力繁榮“紅色文化”,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示範作用,帶動黨員和群眾見賢思齊,積極投身建設健康武漢、服務群眾健康的實踐,推動了醫院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用“復興夢想”激勵職工奮勇前進,用“共同願景”激發職工追趕超越,用“核心價值”引領職工自我實現。

通過講院史、唱院歌、學院訓,大力倡導“仁術百年、精誠至善”的醫院核心價值理念。通過開辦人文講壇、重修院史陳列室、拍攝醫院宣傳片等醫院文化活動,讓“尚德、精醫、博學、篤行”的醫院精神內化於心。通過每年評選表彰“雙十佳”,每月推薦“文明職工”、通報違反《職工守則》行為,讓黨員職工知榮明恥,讓醫務人員牢記為民服務的從醫初心和醫學誓言,培育風清氣正的院風。

如果是《哈利波特》的忠實粉絲,也許會對上述這段情節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

到了2019年7月13日,蔡莉女士在《武漢市中心醫院2019新職工崗前培訓完美收官》的新聞稿中對全體新職工提出三個要求:一是講政治,二是勤學習,三是守規矩

歷史總是厚道的,公平的——它給了蔡莉女士兩年時間整軍經武,排兵佈陣。

2019年年末,人類有史以來所遭遇的最狡猾病毒之一:新型冠狀病毒,選擇在九省通衢的中心城市武漢爆發;更選擇了蔡莉女士所執掌的武漢市中心醫院(距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不到2公里,最近的醫院之一),作為與人類防疫體系交鋒的首戰之地。

“敢言直言善言 真為能為有為”的蔡莉女士,率四千餘員工、千餘博士碩士,帥旗高擎,正面當之!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蔡莉女士將會如何做呢?

武漢醫生傷亡之問:“敢言”蔡莉,對誰敢言?

2019年12月27日,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邂馨到中心醫院視察,蔡莉女士發言。也在此時,新型冠狀病毒已在武漢出現,大戰在即。圖自武漢市中心醫院官方社媒賬號。

我們先看結果:到今天,四名醫生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朱和平(眼科副主任)、江學慶(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李文亮(舉國關注的英雄醫生)、梅仲明(與李文亮同科室,合稱“明亮組合”),目前,還有四位醫生瀕危:王萍(副院長)、劉勵(倫理委員會)、易凡(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胡衛峰(泌外科副主任),“有的全憑外部醫療手段支持、維持生命”。

該院最新的感染總人數並未有更新。我先後看到的兩份數據,一份是31人確診,還有一份是68人確診。另據《中國新聞週刊》報道說,該院達到確診標準的醫護人員達230多人,僅僅該院急診科被確診的就有30多人。無論實際數字是多少,中心醫院的傷亡人數在武漢應屬突出之列。

中心醫生損兵折將!醫護們的朋友圈,多次集體點亮蠟燭,悼念殉職同事。

作為觀察者,我多次注意到,中心醫院的物資奇缺到醫護“裸奔”上陣的地步。2020年3月,《中國新聞週刊》《人物》《南方週末》《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等多家媒體,集中了極為寶貴的一線採訪力量,陸續報道了武漢市中心醫院。

隨著越來越多信息呈現,蔡莉女士的工作,也漸漸清晰起來。我們分3方面做一個覆盤綜述與梳理:

1. 前所未有的斥責

2019年12月29日下午,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急診科接診了4例華南海鮮市場病例,病情異常。

急診科把患者的肺泡灌洗液拿去測序,得回一份驚人的檢驗報告。12月30日下午4點,急診科主任艾芬在報告中的一排字(“SARS冠狀病毒、綠膿假單胞菌、46種口腔/呼吸道定植菌”)上,畫了個紅圈,並拍了下來發到科室醫生群裡,提醒同事們注意防範。當晚,通過8位後來被警方訓誡的醫生(其中很可能包括李文亮),這份報告在醫生圈子中大量傳播。

李文亮連夜被約談,而今,李文亮殉職,我們很難再知道約談內容。但艾芬也被院領導約談,三個月後,在場其他醫生對《南方週末》記者說,當時對艾芬主任的訓斥, 用了三句排比句,“把我們主任嚇得不輕”。而艾芬則在《人物》刊發的自述中說,當時她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非常嚴厲的斥責

。”

“‘作為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你是專業人士,怎麼能夠沒有原則沒有組織紀律造謠生事?’……讓我回去跟科室的200多號人一個個地口頭傳達到位,不能發微信、短信傳達,只能當面聊或者打電話,不許說關於這個肺炎的任何事情,‘連自己的老公都不能說’……我整個人一下子就懵了……好像整個武漢市發展的大好局面被我一個人破壞了。回來後我感覺整個人心都垮了。”

1月3日,醫院組織中層開會,要求“管住自己,管住自己的家人”。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江學慶記載著的會議記錄是:“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沒有人傳人的證據,十條紀律規定,保密紀律,不準到處亂講亂談……”

戴著口罩去開會的江學慶被批評。此後,該院多位醫生都看到他沒戴口罩。不幸的是,幾天後,江學慶被確診,3月1日經全力搶救無效,殉職。

在江醫生殉職之後,他的那份會議記錄在朋友圈廣泛傳播:

武漢醫生傷亡之問:“敢言”蔡莉,對誰敢言?

江學慶醫生的會議記錄

2. 各自為戰

禁言之後的武漢市中心醫院,防護可謂脆弱。比如,病人通道和醫務人員通道之間,大廳裡只隔了一塊宣傳板,沒有從頂部隔開。因為醫院防護不力,該院後臺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出現感染。

與病毒交鋒的“戰況”實際上已進入焦灼狀態,但醫院高層並未警示全院,反而批評戴上口罩的江學慶醫生,責其“大驚小怪,擾亂軍心”。

一位醫生向《中國青年報》記者回憶說:“最多的時候後湖院區急診科都有800多人。我記得當時我有一天問影像科,醫院一天到底有多少個白肺?那是一月十幾號,他說100個肯定有。其實任何一個醫生面對這種情況,都知道這是個很不正常的事情。從一開始到現在沒有人來問過我們情況,我很疑惑為什麼處在疫情中心的發熱門診沒有人來調查。所以,傳染病留給大家反應的時間非常短,如果一開始不實事求是,認真地去解決這件事,後面就很難把它控制下來。”

李文亮、梅仲明、朱和平(均已去世)所在的眼科向設備科、院感辦申請防護物資,但當時只得到最初級的“一級防護”。倫理辦公室、甲狀腺乳腺外科、消化內科、心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醫護也紛紛感染。一位醫生對《南方週末》記者感慨說:“

他們甚至還沒來得及正兒八經上前線抗擊病毒,就莫名其妙地倒了。”

在病毒面前,這家醫院竟是“各自為戰”之象?

因為物資奇缺,醫生們紛紛用雨衣、垃圾袋改裝為防護服,鼓起敢死隊般的勇氣上陣。1月8日,李文亮在接診一位82歲的女性青光眼患者後被感染;1月10日,後湖院區的一名護士被確診……

武漢醫生傷亡之問:“敢言”蔡莉,對誰敢言?

沒有面屏、護目鏡,武漢市中心醫院醫護人員用塑料袋作為代替。(圖自醫生,刊登於《中國新聞週刊》


一開始,醫生以個人名義向社會求助,遇阻。該院一位ICU護士對前來訪問的《南方週末》記者說,協和、同濟醫院開始公開徵集以後,其他醫院才敢發帖,因為這兩家是省屬醫院。同樣,防護也是,“我們醫院是看到同濟防護後才敢防護的”,一開始防護服不讓穿,怕引起緊張。”這位護士基本工資“五險一金”扣完以後只有1000元不到(補貼另計),但自費從美國買了180個達標口罩,就花了2000多元。

2月11日,我注意到來自一位醫生的一封信,這才知道該院彈盡糧絕:“看著身邊的同事與好戰友,主任與院領導一個一個倒在病魔面前,他們脆弱得如同小孩,一次一次流淚,可是擦乾眼淚他們卻要毫無保留的拖著疲憊的身軀把自己擋在最前線,抵擋著這無情的病魔。可今天已經有同事沒有打仗的武器,穿上了透明的,濾網裝防護服,醫護倒下了,又何來醫護去抵抗疫魔啊。我們害怕了,太無助了,我們不會講故事,那今天就撕開這層面皮,撕碎來給大家看,把血淋淋的事實擺出來。”也正是這一天,我開始聯繫外地朋友,為該院捐贈了些許物資,點對點直達。

一直到2月20日,我們聯繫的醫生才告訴我們,由於各方支持力度加大,物資匱乏終於緩解。

看到中心醫院艾芬、李文亮等諸多醫生的表現,我們會更加明白,為什麼當鍾南山說出“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時,忍不住流出了淚水:

武漢醫生傷亡之問:“敢言”蔡莉,對誰敢言?

鍾南山沒忍住眼淚。新華社圖片

三位接受《南方週末》訪問的醫生說,疫情暴發兩三個月後的3月8日,才第一次知道書記和院長到隔離病房看望感染的醫護人員,他們是在職工群和朋友圈裡看到了領導看望住院職工的照片。

這個細節令人匪夷所思,這難道就是蔡莉女士的“敢言直言善言 真為能為有為”?我寧願相信它是一個虛假信息。

在接受《人物》等多家媒體訪問時,急診科主任艾芬悲憤難掩:“早知道有今天,我管他批評不批評,LAOZI到處說,是不是?”

3. 遭遇踢皮球之後

現在的記錄顯示,2019年12月29日下午,後湖院區急診科接診4例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異常病例後,就通知了公共衛生科,而後,向區疾控報告,但對方並未重視。六天後,區疾控的回覆仍是:“等上級通知後再報,具體上報病種等通知。”之後,關於如何上報、上報給誰,又遭遇了“踢皮球”。長期在衛生行政部門任職的蔡莉女士,在這段時間是如何向上爭取“敢言直言善言”的?我們並不知道,但從公開信息看,她並未能發揮出過往履歷的優勢。

武漢市衛健委公告,截至1月15日,全市醫護人員零感染。但當時,中心醫院被感染的醫護已經可以用“眾多”來形容。

與此同時,同樣發現異常病例的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成功地直接將疫情上報到市裡和省裡。

2020年2月6日,因“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彙報,為省、市衛生健康部門迅速應對處置創造了條件”,該院呼吸內科主任張繼先被湖北省人社廳、湖北省衛健委記大功獎勵,並被認定為“疫情上報第一人”。

疫情之後,我幾乎沒有注意到蔡莉女士公開發言,包括對本院醫護重大傷亡的表態。

讓我們再次回顧2017年蔡莉女士上任之前所獲的表彰:“敢言直言善言 真為能為有為”。在我的認知世界裡,蔡莉女士重新定義了漢語中的“敢言”二字,她似乎是對“下屬”從來很“敢言”,對上一級卻並無表現。這一點,和我前段時間揭露的廣東省泗安醫院黨總支書記、院長陳某似乎打著同一個精神烙印。

和蔡莉女士一樣,陳院長也長期在衛生計生黨政部門工作;和蔡莉女士一樣,也是在2017年7月同一個月,被派往這家省衛健委直屬正處級醫院當一把手。

陳院長上任之後,一頓操作猛如虎,叫停醫院所管轄的麻風康復村各項公益活動,新裝修診室明明有裝修汙染還強令醫生去坐診,並以加強領導的名義,對檢測空氣的林醫生嚴厲處分,乃至動手。辱罵劈頭蓋臉,咆哮聲之大,可謂“敢言”之極致。(在呦呦鹿鳴披露之後,陳院長已被廣東省衛健委連夜免職,目前調查組正在工作中)

我絕不認為陳蔡的軌跡相似是一次巧合。世間並沒有什麼巧合。

漢語的世界,博大無垠似海洋能納百川,精微深奧如天籟聲聲盡含。許多詞語不斷被重新定義,不變的永遠是流變。我能理解這一次對“敢言”的重新定義,甚至能接受,我只是,一點也不喜歡。這不是我所熱愛、所天天使用的漢語。

疫情結束之後,我希望,把它重新變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