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那个“小镇青年”

小镇青年如何用好互联网,而非只是被互联网利用,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平一凡认为,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管发生什么大事他都能第一时间知道,这也让身处十八线县的他觉得自己并未与世界脱节。

从北上广逃回来的创业者

步满意人虽年轻,却已是时下流行的“连续创业者“。他创过三次业:在武汉卖过地砖,在广东干过包工头,在北京卖过调料,除了卖地砖短暂赚过几十万,后来又都赔进去了,其他两次创业都以失败告终,累计赔了200来万。

最后安放他创业梦想的还是故乡

步满意这次的创业项目是中医养生馆。在他看来,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影响虽大,但中医养生是不可能到网上消费的,比如按摩、理疗、艾灸以及开一些膏方,都要在线下进行。过去几年的大城市生活开拓了步满意的眼界,他按照一线城市的标准装修了自己的中医养生馆,还请来老资格的中医坐镇;店里的年轻技师也按照大城市的标准统一培训和着装。总之,他要给人“一看就是正规地方“的感觉。

为了获取客源,步满意通过各种线上社区、公众号等发布养生馆的广告,还邀请人前来免费体验。他的经验是,只要来体验的人,很大比例都会购买他们的年卡,“这都是跟互联网大佬们学的,这叫获客。“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步满意的养生馆生意逐渐稳定,目前每月能有几万块的净利润。但这并不能满足步满意那颗想发财的心。他又开始在网上找起了别的挣钱手段,比如贷款中介——在各种论坛、社区、发帖导流,还能给人提供意见及包装,包含给人安装POS机收取一定的提成等等,这样,他每月也能有上万的收入。

对步满意而言,网络是一种生财的工具,背负还款压力的他没有时间荒废在抖音、快手上。他的首要任务是挣钱。由于湖北宜昌当地的上班族每月普遍也就2000-3000元的收入,所以他觉得打工对他来说都不现实,唯有创业才可能实现他的财富梦。

小镇青年新面貌

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封面文章——“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China's New Face, What Reagan Will See)”,封面图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手持一瓶可口可乐,站在长城前,面带幸福的笑容。

抓住那个“小镇青年”


可口可乐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个重返中国的外国消费品品牌。这张封面图直白地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中国逐渐开放,人们开始了新的生活。

如果说,开放拉平了中国人和世界与可口可乐之间的距离。那么,互联网的普及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人与人在信息面前的平等。

“小镇青年”的崛起就是互联网普及过程中的产物。

对于“小镇青年”,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他们一般指来自于三、四线城市以下,甚至县级城市里小镇中的年轻观影者们。他们一部分在家乡工作,一部分分布于不同的城市,并且具备越来越强的消费能力。

之所以是“观影者”,是因为小镇青年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凭一己之力,捧红了一部豆瓣评分并不高的电影——《前任攻略3》,而后又捧红了《战狼2》。

当时,小镇青年的“威力”让人惊叹,但事后回看,那不过是小镇青年的小试牛刀。如今的他们早已不局限于观影,还捧红了多个中国互联网新秀—拼多多、抖音、快手、趣头条等,成为中国互联网下半场流量增长的中流砥柱。

酷鹅用户研究院和腾讯网产品研发中心联合发布的《2018年三四线城市用户内容消费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移动网民规模接近8亿,但流量红利在一、二线城市逐渐消失。但在三、四线城市中,移动网民占比高达55%,用户增速较快,成为移动互联网新增流量的主要来源;其中,80后、90后人群占比高达68%。

若干年前,“小镇青年”还被视为贬义词,与“土里土气”、“审美有限”、“收入不高”、“缺乏品位”等特征相关联。

小镇青年迅速“C位出道”背后,是移动互联网的下沉。原有的信息和服务区隔被推倒,如之前因地域限制,他们感知流行热点要晚于一线城市青年;而媒体通常聚焦一线城市人群的舆论声音,小镇青年的诉求往往被忽略。但现在,网络拉平并缩短了这一切,数量庞大的小镇青年凭借同样庞大的消费力成为互联网公司和众多商家神往的流量胜地。

互联网界正在受益于小镇青年,同时也在改变小镇青年。在人人平等的信息面前,小镇青年如何用好互联网,而非只是被互联网利用,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