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九大才女,優雅從容,靜雅嫣然

​​有人說:“世上最美的:一是女子,一是文字。”


文字,是女子情感的敘述;文字,是女子心靈的延伸;文字,是女子思想的表達;文字,是女子紅塵的記憶。


縱觀上下五千年,歷代才女比比皆是,她們有的走出宮闈,彰顯不凡的才華,巾幗不讓鬚眉,有的幽居樓閣閨中,飽讀詩書,才華橫溢。


女子外表的美,只能彰顯一時,誰能夠抵擋歲月的流逝,紅顏的消退?唯有那透著濃濃書香、靜雅嫣然的美,才會如陳年佳釀般歷久彌香。


古代九大才女,優雅從容,靜雅嫣然


詞國俊傑: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聲聲慢》節選


閣閨中,雖飽讀詩書,才華橫溢,然受制於封建禮法的桎梏,終有滿腹經綸,也未能流傳於世,讓人扼腕嘆息。


多愁善感,清麗娟秀,她是一個妙曼的女子;兒女情長,家國榮辱,她的一生有過幸福時光,也有過顛沛流離。


她的詞是茫茫宋代詞海中的一瞥,卻在婉約詞中綻放出異彩。


她就是一代才女李清照。


古代九大才女,優雅從容,靜雅嫣然


名垂千古:蔡文姬


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

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

——《胡笳十八拍》節選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他精於天文數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生在這樣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


可惜東漢末年,社會動盪,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卻生兒育女。


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想到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文姬歸漢後,嫁給了董祀,並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悲憤詩》《悲憤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古代九大才女,優雅從容,靜雅嫣然


史筆千筆:班昭


惟永初之有七兮,餘隨子乎東征。時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將行。乃舉趾而升輿兮,夕予宿乎偃師。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愴悢而懷悲!

——《東征賦》節選


她是東漢史學家班彪之女、班超之妹,博學高才,嫁同郡曹壽,後世稱之為“曹大家”。博學高才,善賦頌,《東征賦》《女誡》等著名於世。


這個女子,便是中國第一個女歷史學家班昭。


古代九大才女,優雅從容,靜雅嫣然


多才風雅:上官婉兒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

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彩書怨》節選


上官婉兒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


《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


古代九大才女,優雅從容,靜雅嫣然


璇璣絕唱:蘇惠


前秦才女蘇惠,若蘭容貌秀麗,自小聰穎過人,三歲學畫,四歲作詩,五歲撫琴,九歲便學會了織錦。十歲剛過,即可描龍繡鳳。


若蘭知識廣博,儀容秀麗,謙默自守,不求顯耀,十六歲時隨父進香法門寺,巧遇彎弓射鳥的翩翩少年竇滔,兩人一見鍾情,不久結為連理。


善屬文,魏晉三大才女之一,迴文詩之集大成者,傳世之作僅一幅用不同顏色的絲線繡制織錦《璇璣圖》。


古代九大才女,優雅從容,靜雅嫣然


孤婷毓秀: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

離夢杳如關塞長。

——《送友人》


薛濤(約公元768年-832年),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


16歲入樂籍,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薛濤曾自己製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詩,後人仿製,稱"薛濤箋"


卸下一身的哀愁,換上粗布道衣,她心情平和地接受老去的事實,安享高壽,終身未嫁。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


古代九大才女,優雅從容,靜雅嫣然


道觀哀豔:魚玄機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贈鄰女》節選


魚玄機姿色傾國,天性聰慧,才思敏捷,好讀書,喜屬文。約十歲,與著名詩人、詞人溫庭筠相識,並吟詩作對。她出家後,對李億卻還一往情深,寫下許多懷念他的詩。


魚玄機孤零一身,她無可奈何地發出“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的痛苦而又絕望的心聲。


古代九大才女,優雅從容,靜雅嫣然


傳世佳情:卓文君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白頭吟》節選


卓文君,一個美麗聰明,精詩文,善彈琴的女子,家中富貴。她是漢臨邛大富商卓王孫女,好音律。


辭賦家司馬相如落魄歸蜀時,某日席間,只因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多情而又大膽的表白,讓久慕司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聽傾心,一見鍾情。


卓文君憑著自己對愛情的憧憬,對追求幸福的堅定,以及非凡的勇氣,毅然在漆黑之夜,沖決封建羅網,逃出卓府,與深愛的人私奔,與之自由結合。


司馬相如的才華,卓文君的美豔,當壚賣酒,白頭興怨,可歌可嘆;長門靈賦,封禪遺書,亦被傳為千古佳話。


古代九大才女,優雅從容,靜雅嫣然


斷腸英女:朱淑真


彎彎曲,新年新月鉤寒玉。

鉤寒玉,鳳鞋兒小,翠眉兒蹙。


鬧蛾雪柳添妝束,

燭龍火樹爭馳逐。

爭馳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南宋女詩人,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


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於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終抑鬱早逝。


又傳淑真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餘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是劫後餘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