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啥后来对卫子夫那么狠心?

瀛幻


汉家对谁不狠心?自从汉朝建立之初,这种刻薄寡恩的习惯就流传下来了。这可能是他刘家的传统。

汉高祖刘邦建国之后,对他父亲说,看自己建的家业有多大。把天下看作自己的私产,为了这个家业有什么事干不出来呢?


于是建国之后,为了这个家业,先杀功臣,再杀异姓王,后要求非刘氏不王,再后来连吕后的外戚都杀了。

晁错因为建议削藩安刘氏,七国之乱一起便被灭族,李陵因为投降被灭族,戾太子刘据因为起兵自卫被杀满门。翻开汉史,到处都是血淋淋的。一言不合,便诛九族。在这样的朝代,皇帝哪管自己想得有多么荒谬,只管去做就是了。


卫子夫出身寒微,以色事人。虽有外戚立功匈奴,受宠贵为皇后。可在皇帝眼中,色衰爱弛是自然的事。外戚已经没了再建军功的能力,宫内又有年轻貌美的竞争对手,再加上小人离间捣鬼,武帝偏听偏信,大祸终于酿成,太子已死,皇后还能当吗?唯有以死明志。

有人说,这是汉武帝英明,为了防止外戚掌权。可把贤明的皇后和太子杀了就能阻止这一切吗?这只是汉武帝年老昏聩,骨肉相残罢了。

汉家对待所有的人,都冷酷无情。君哀卫子夫,何不见,还有钩弋夫人在后面。


历史笑春风


当然是对卫子夫的行为不满。

其实,汉武帝对卫子夫非常不错。

卫子夫出身低贱,本是平阳公主的奴隶,因为汉代公主都喜欢给皇帝兄弟送女人,而且平阳公主与汉武帝感情很好,卫子夫偶然在平阳公主府被汉武帝睡了,平阳公主就顺水推舟送卫子夫给汉武帝。结果卫子夫怀孕了。

汉武帝非常兴奋。当时汉武帝已27岁,自14岁登基至今没儿子,各地诸侯王当然各是蠢蠢欲动,朝中大臣则非常紧张,卫子夫的怀孕给予了汉武帝非常重要的信心,安抚了朝臣。

随后戾太子刘据诞生,汉武帝终于拥有了第一个合法继承人。皇后陈阿娇嫉妒得要死,因巫蛊被废,汉武帝册卫子夫为皇后,儿子刘据为太子,说明汉武帝是非常中意的。

接着,汉武帝提拔卫青及霍去病,形成如日中天的卫霍军事贵族集团,也充分说明汉武帝对卫家的看中。此后太子集团膨胀,连丞相公孙贺都是卫子夫的姐夫。

最终,巫蛊案爆发,是整个非卫氏贵族阶层对戾太子、卫子夫、公孙贺等势力联盟的联合反扑。但最主要的原因是:

一、卫青霍去病死去,戾太子失去帮助。

二、公孙贺父子罪有应得。

三、卫子夫女儿诸邑公主不举报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诅咒汉武帝,坐诛。汉武帝对卫子夫管教子女的成果极其不满。

四、戾太子本身有巫蛊行为。毕竟江充挖掘太子宫,戾太子不可能不派人跟随。

五、戾太子狗急跳墙,矫诏杀江充后急忙去问卫子夫。卫子夫也是非常猛,立即以皇后印征调车马、仆役、射卒,协助儿子发动叛乱。戾太子随后派人占领仓库,发放武器给市民。汉武帝没等到戾太子请罪,才下命令平叛。

所以,当戾太子失败逃亡后,汉武帝派遣官员收回卫子夫的皇后印绥,卫子夫无法解释自己的行为,只能自杀。

这就很清楚了,戾太子巫蛊在前,伪诏杀大臣与中,假奸臣造反名义胁迫首都市民发动叛乱于后,造成死伤数万人的残酷结局。对于案件的定性,别说汉武帝过后醒悟戾太子被人挑唆逼迫才叛乱也没给予平反,就是汉宣帝掌握权力后无法,不能也不敢去翻这个案,只给祖父刘据上戾太子的追谥,给太祖母卫子夫一个思皇后的追谥。

为啥?

思者,追悔前过也。

卫子夫以皇后的身份协助戾太子反叛,以妻叛夫,都是确凿的罪行。这也是汉武帝对卫子夫的定性。不可宽恕也,能够让其自杀已经是汉武帝的仁慈了。


四川達州


公元前91年,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自尽。汉武帝晚年对卫子夫越来越狠心,最终酿成了卫子夫自尽的悲剧。那么敬爱卫子夫几十年的汉武帝,为何后来会对卫子夫那么狠心馁?


其一:汉武帝身边的美女逐渐替代了卫子夫,使汉武帝狠心地置卫子夫的情感于不顾。汉武帝年少登基时,从某种意义上只是个傀儡皇帝。与汉武帝政治联姻的陈皇后,又始终没能给汉武帝生下儿子。然而少女卫子夫的出现,既使汉武帝情感上有了寄托,又使汉武帝在29岁那年有了第一个儿子。汉武帝此时对卫子夫感激涕零,便将她封为了皇后。

但随着卫子夫年老色衰,汉武帝身边年轻的美女,逐渐替代卫子夫去侍寝。不仅如此,那些美女还为汉武帝生下一众儿子。于是在汉武帝心中,那个曾经被他视若女神的卫子夫,已经不再那么神圣了。



其二:汉武帝晚年怕卫子夫势力太大,所以狠心地铲除了卫子夫及其娘家的势力。卫子夫年轻时,其自身是皇后、其儿子又是太子。彼时,卫子夫的娘家人卫青、霍去病,还掌控着汉朝的精锐部队。随着卫子夫当了几十年皇后,其娘家人的势力遍布朝野。而且卫子夫及其娘家的势力,又围绕太子刘据形成了“太子党”。


汉武帝不希望在自己活着时,看到卫子夫儿子的威望盖过自己(老皇帝与成年太子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比较微妙)。于是晚年的汉武帝,有意无意地打压着“太子党”,以彰显自己不可挑战的皇权。于是当江充等酷吏诬陷、迫害卫子夫的子女及其娘家人时,汉武帝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卫子夫的子女及娘家人,最终在江充制造的“巫蛊案”中被迫害。

其三:汉武帝认为卫子夫与太子共同谋反,所以狠心地剥夺了卫子夫皇后的玺印。江充等人不仅陷害太子刘据,而且还阻隔太子面见汉武帝。于是刘据找到其母卫子夫请求帮助。经过母子俩的讨论,他们揣测年事已高的汉武帝此时已经驾崩,所以江充等人才会肆无忌惮地迫害他们母子。于是卫子夫支持刘据起兵,以防江充等人为害汉朝社稷。但此时的汉武帝并没有驾崩,所以他快速调集军队,最终将太子刘据镇压。随着太子刘据兵败自尽,卫子夫也被汉武帝收回了象征皇后权力的玺印。



综上所述,这就是汉武帝为何,后来对卫子夫那么狠心的主要原因。


爱畅想历史



卫子夫是汉武帝一生的挚爱。最后却被汉武帝灭门。这并非是刘彻年老糊涂。而是因其信奉法家思想。

在《韩非子•八奸》中,列举了对国君有巨大威胁的八类人。其中“同床”被列为首位。

在《韩非子•备内》中,认为国君立太子后,太子和母亲便欲君早死。非爱非憎,利在君之死。利君死者众,则人主危。

把太子和皇后当成死敌的汉武帝,指使法家酷吏苏文,以巫蛊之祸诬陷太子。致使太子、皇后卫子夫死于巫蛊之祸。整个皇族被汉武帝屠戮殆尽。



除了骨肉至亲外,法家还把群臣当成威胁——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于是,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张汤、杜周,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把群臣屠戮殆尽。

依据法家此论,国君的母亲和同母姐姐,是母凭子贵、姐凭弟尊。此二人与国君同乘一条船。所以,大汉的太后和长公主都很有权势。甚至很多国家大事、重大决策,太后、长公主都可以替天子做决定。


杨朱学派


从汉武帝一生的经历来看,刘彻真可谓是一个风流皇帝。

刘彻是一个懂得享受,不拘一格的人。

宠幸身份卑微的卫子夫,启用她身为奴仆的弟弟卫青,都显示出汉武帝做事的魄力。

刘彻是敢于放权的人。

他一路将卫子夫扶上皇后宝座,也敢于给卫青兵权,让他领着大汉绝大多数的兵力和军备,出境作战。

他看着卫氏一族从奴仆扶摇直上,成为仅次于刘氏皇族的一支,这过程中,卫氏一族中有皇后、大将军、丞相等显赫人物。


但汉武帝之所以成为一代雄主,表明他不是个昏庸的人。

刘彻会放权,还会收权,他是一个权力的操控者,权力于他而言,收放自如。


卫青死后,卫氏一族的作用骤降,但是人生而贪恋权柄富贵。

已经到手的权势,卫氏一族怎会甘心交出来。

但是任由卫氏发展下去,必重演外戚专权的戏码。

何况恩威赏罚,空间有限,原来的不把位置让出来,新晋的有价值者如何得到封赏呢?


这时候就能看出来刘彻是一个彻底的政治人物,找了个巫蛊案的由头,就一路打压卫氏,直至最后,卫子夫自尽而死。

刘彻不是个色迷心窍的人,后来,他快死时,还赐死钩戈夫人,也是为的大权不旁落,可见,女色并不能控制刘彻。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我是吾盂,我来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释,因为汉武帝觉得自己的枕边人要害自己,所以先下手为强。



其实汉武帝对待卫子夫是非常不错的。卫子夫和他的弟弟卫青,都只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府的家奴。

平阳公主将卫子夫举荐给汉武帝之后,汉武帝对她很是宠爱,甚至在废了陈阿娇之后,让卫子夫做了自己的皇后。

后来抬举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让他有建功立业的机会,甚至还将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嫁给了他。

从一个家奴到一国皇后,在卫子夫生下刘据之后,汉武帝将他立为了太子。可以说卫子夫得到了她想得到的一切,丈夫的宠爱,尊崇的地位,在汉武帝的心里,卫子夫一家应该对自己感恩戴德。

可是很可惜,后来发生了巫蛊之祸。汉武帝的心里当然很痛惜自己最宠爱的女人,最喜欢的儿子要置自己于死地,最可悲的是,这一家子,还是自己一首提拔起来的。



加上汉武帝当时已经年老,疑心很重,他认为太子刘据有杀了自己取而代之的动机,而且,太子要谋反,作为他亲娘的卫子夫肯定是知情人,但是她却一点也不肯顾惜自己,反而,帮着自己的儿子一手谋取自己的江山,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孤家寡人。

所以在盛怒之下,对自己的儿子媳妇都没有手软。

当然,最后证实太子是被人陷害,可怜的卫子夫更是很无辜,可是没办法,已经死了,活不来了。



其实我想,如果能给汉武帝时间冷静思考,夫妻父子多一些信任,悲剧也就不会产生。所以我认为,汉武帝从心底是不愿意对自己的儿子老婆这么狠心的,他只是老了,疑心重,觉得谁都要害他,脑子坏了。

以上是个人观点。


吾盂


卫子夫原本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一名歌姬,有一次汉武帝去帝庙祭祀,顺便去姐姐家做客。当时的平阳公主为了好好招待自己的弟弟,就就让家里的歌姬们出来现艺。众多歌姬一出场,长相漂亮的卫子夫一眼就被汉武帝看上了。
这时候平阳公主就特意让一个人为刘彻表演,汉武帝当即宠幸了卫子夫封她做了卫夫人家。卫子夫原本就是秉性善良温柔谦和再加上精通歌舞音律,因此很受汉武帝喜爱,先后为汉武帝生下长皇子刘据,卫长公主,诸邑公主,石邑公主。古代都有立长直说,因此长皇子很受汉武帝器中,卫子夫也母凭子贵成了皇后。


而卫子夫
的死也源于长皇子刘据,汉武帝征和二年,本就与刘据有仇的汉武帝宠臣江冲为了搬捯太子,在太子宫中埋下巫盅,陷害太子,太子不得已起兵,但最终遗憾失败,事后太子在逃亡途中被杀,当时的汉武帝怒气未消迁怒于卫子夫,派人收缴了皇后的绶带,卫子夫看到自己年老色衰失宠多年,儿子被杀,对汉武帝也是痛心失望,最后悬梁自尽。
纵观卫子夫与刘彻的一生,源于情,灭于不信任。难怪古人长云伴君如伴虎,卫子夫与刘彻即是夫妻同时也是君臣。


爱读历史的小姑娘


后世都在批判汉朝的外戚专权,西汉外戚专权,诸吕之祸,并且西汉就是亡于外戚,东汉皇帝依然选择外戚,并且皇帝小时候受外戚欺负,好不容易依靠宦官夺取权力,临死前依旧选择外戚辅政,让自己的儿子受外戚欺负。

这么看的话,那两汉皇帝都是傻子,魏晋南北朝和隋唐的皇帝,也都是傻子。

但是,有没有想过,外戚是皇帝培养起来的政治势力?“外戚专权”只是皇帝构建权力平衡中的重要一环。

东汉政治是外戚、宦官、士大夫集团三足鼎立,外戚、宦官再怎么专权,皇帝依旧是货真价实的皇帝,桓帝灵帝都是有实权的。

汉献帝为什么只能做傀儡?显然,没有了内廷,也就是外戚和宦官势力,权力平衡的打破,不是在董卓,而是何进被杀,袁绍冲击皇宫,杀了宦官,内廷被清理出局,外廷一家独大,

外戚和宦官,是内廷的代表,西汉从刘邦立国开始,外戚就是政治势力的主流。

汉武帝上位后,也需要提拔自己的政治势力。

外朝是丞相的地盘,皇帝想插手,其实是很困难的,那么,只有自己的秘书班子夺取丞相的决策权,把丞相架空了。

所以,汉武帝让卫子夫做皇后,目的就是培养一股新的政治势力,来对抗外朝士大夫集团,

卫青、霍去病都是这样的基础上提拔起来的,也是重点培养人才,包括后来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目的也是一样,培养李夫人,是因为卫氏势力太大了,有反噬的威胁,就不得不重新提拔新的外戚。

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外戚?

因为外戚安全,外戚是直接从底层提拔进中枢的,没有权力基础,跟外朝官员很难融合,一旦不听话了可以随时消灭,

而且,外戚是太子的舅舅,是太子继位后可以依靠的人,等舅舅有威胁了,太子可以提拔自己的小舅子,新的外戚取代旧的外戚。

到了汉武帝后期,太子势力已经很大了,丞相公孙贺和他儿子公孙敬声是太子一党,卫青的儿子长平侯卫亢是太子的人,朝廷大臣也多是太子的人,皇帝感到威胁了。

所以,汉武帝必须剪除太子的羽翼,先灭掉丞相公孙贺家族,再灭掉卫氏外戚,太子就能安分一点了。

巫蛊之祸实际上是汉武帝自导自演的,目的就是让太子收敛一点,安守本分。

对于卫氏外戚,没什么可惜的,他们从被提拔那一天起,就注定了以后的命运,如果没有汉武帝,他们可能就是公主家的家奴。


南朝居士


卫子夫,西汉时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她的名字叫什么,史书并无记载,子夫只是字,历史称之为孝武卫皇后(谥号思,所以也称之为孝武思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他是太史令司马迁唯一对之称赞的后妃,她的德行是汉朝历史乃至中国古代史都是有名的。从一个歌女,一跃成为执掌西汉汉武帝时期后位达38年之久,卫子夫在中国历代皇后中,她的评价相当高,有贤后之称!

卫子夫掌后位38年之久。她只不过是一个歌女,不过就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的一个歌女,机缘巧合见到卫子夫,被她的才情和美貌吸引。一年后,在遣散名单中汉武帝看到卫子夫的名字,随后想起她来,而后一步步登上后位。她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为西汉,为汉武帝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死后尊享荣耀,陪葬茂陵。而卫子夫,如今,只剩下遗址,思后陵早已不见踪影。

回到主题,汉武帝为何后来对卫子夫那么狠心?不得不说到史称巫蛊之祸的事,说到这,我想说说为何江充的一面之词可以让很容易调查清楚的事最后却演变成卫后为尊自尽,戾太子刘据含恨自尽了?卫子夫在宫中受宠,使得外戚势力越来越强,逐渐与皇权分庭抗礼,卫青和霍去病乃汉武帝时期手握重兵且军事指挥才能卓越,为西汉汉武帝朝屡次立下战功,而这两人一人是弟弟一人是外甥。哪怕他们去世,卫后这边外戚的势力依然没减多少。比如卫后的姐姐的丈夫公孙贺位列三公,官居宰相,又比如卫青的儿子卫伉,都是在巫蛊之祸中被迫致死,这就是汉武帝为了防止太子势力过大而逐渐消除羽翼。本无可厚非,为了太子以后登基不受外戚摆布,这样做也可以这样理解。但晚年的汉武帝猜忌多疑,太子刘据又在奸人冤枉之下被迫起兵杀江充,最后却误以为造反,后自杀。汉武帝随之收回卫子夫的皇后绶印,卫子夫为自证清白,含恨自尽!

大致经过就如此,猜忌多疑,卫后外戚势力威胁过大,就是导致本该很简单的调查结果演变成血腥的冤案。巫蛊之祸的演变,不过只是后宫之间的一种心理上的一种发泄,虽然汉武帝朝严禁巫蛊,但把矛头直指太子时,汉武帝为何如此轻易的为之,就在于卫后在长达38年的皇后生涯里,与她有关的嫡系亲属不断涌入朝廷内部,产生了庞大的外戚势力,这也成了汉武帝晚年心头的一块病,也许汉武帝只是想减弱外戚势力,最后没成想逼迫之下太子被逼起兵,认识到错误后召见太子,可派出的人因担心被杀,诬告太子谋反。太子起兵,卫后默认还是叫太子起兵,不得而知。巫蛊之祸始于江充,而卫后和太子刘据决策失误导致火球越滚越大。卫后自尽后,被葬入乱坟岗,后汉宣帝继位,改建,称之为思后陵!

卫子夫,汉武帝时期最受宠爱的人,哪怕年老色衰,汉武帝从没想过废后而改立她人,哪怕宠爱如李夫人,勾弋夫人等等佳人,卫子夫的后位从未被动摇。不曾想,巫蛊之祸的诞生,导致卫后蒙冤自杀,死后也未能陪夫君左右,生而同寝死后同穴这样一个愿望都不能实现。她是幸福的,是汉武帝对她的爱让她登上一个女子所能登上的最高巅峰,让她得以在历史留下贤后的美名。但她也是不幸的,一生都恪守德行,一生都在做着皇后该做的事情,死后却不能享尊荣,陪同丈夫一同葬在茂陵。注:汉武帝时期,并无合葬,李夫人的墓在茂陵旁边,也就是陪葬。也许这与她们而言,等同于合葬吧!

也许,唯一能让她感到欣慰的是,随着刘询(刘病已)的即位,西汉最高统治者,还是到了卫子夫的这一脉上,虽然晚了几代。刘询的即位,史称汉宣帝,他为其恢复了名誉和地位,重新奉牌位入宗庙,称“孝武卫皇后”,与刘彻的宗位一起接受刘姓子孙的膜拜,同时置皇后陵园以皇后礼重新安葬。最值得一提的是汉宣帝为她追缢号“思”,卫子夫又被称为卫思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缢号的皇后!

最后补充一点:思后非废后。

因《汉书·外戚传》中李夫人篇中“及卫思后废后四年,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一句,所以有卫子夫自杀前已被废后的质疑。

持异见者认为,班固这句“卫思后废后四年”,是为下文霍光追尊李夫人为孝武皇后做铺垫。如果班固在上文中没写“卫思后废后”五字,那么承接下文的追尊行为则会名不正言不顺。而后来汉宣帝之所以能够追谥卫子夫曰“思”,正是由于她没有被废的缘故,因为废后是没有资格获得谥号的。

首先,《汉书·外戚传》卫皇后传记篇为“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自杀”。可见,武帝之“策”的内容即为“收皇后玺绶”一项,而非“不可以承天命”、“罢退居某地”。这就有两种可能,一是收玺绶时卫子夫自杀,正式的废后诏书还未来得及下,废后程序终结;二是武帝只是暂时收回皇后实权,待太子起兵事尘埃落定后再做出是否废后的决断。

其次,根据班固在《汉书·外戚传》中的记述可知:《外戚传》中但凡被废的皇后均在个人篇幅内交代被废事宜,改称“废后”并以此结束。而卫子夫传记部分则从开始到结束,无论是自杀、追谥都未曾出现一个“废”字。全篇以“孝武卫皇后”开始,间以“子夫”、“卫后”、“皇后”,并以“思后”结束,不同于其它明确被废黜的皇后。

再者,《汉书》众皇帝《纪》中,废后大事皆有记载,俱言“皇后某氏废”,而卫皇后为“皇后自杀”。

最后,《汉书·武五子传》开篇:“孝武皇帝六男。卫皇后生戾太子,赵婕妤生孝昭帝。王夫人生齐怀王闳,李姬生燕刺王旦、广陵厉王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髆。”不仅将卫子夫依旧称为皇后,且将身为宗子的刘据置于汉昭帝刘弗陵之前。

卫子夫,虽以悲惨的方式结束一生。但依然赢得了后世的称赞!而她,一代贤后卫子夫!史称孝武卫皇后。







冰洺墨摇


汉武帝痴迷仙术,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秦始皇被徐福忽悠了好几次,致死也没有见到神仙一面。汉武帝也经常上当受骗,甚至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轮番的诓骗和利用。晚年,汉武帝的性情更是反复无常,加上身体上出现疾病,所以变得更加妄想多疑。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家族因用巫蛊诅咒武帝,事发后公孙贺被灭门,武帝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与诸邑公主牵连其中,结果也被武帝决死。事情到此不但没有结束,而且掀起了一场地更大的腥风血雨。

不久,酷吏江充上书汉武帝说:陛下之所一直精神萎靡,身体恙魇,其实是宫中还有巫蛊在作祟。武帝深信不疑,命江充彻查。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巫蛊,江充完全是居心不良,因为他曾经与太子刘据有积怨,而武帝去世他就会失去靠山,所以不得不为前途未雨绸缪。恰好此时武帝与太子产生隔阂,两年多来,父子二人都没有见过一面,江充觉得这正是除掉太子的天赐良机。因为武帝最痛恨巫蛊,因此江充继续在巫蛊上作文章,借机陷害太子刘据。

既然江充早有预谋,所以很快就在太子的宫中挖出了诅咒武帝的“木偶”。此时太子刘据当然明白江充是在加害自己,于是要求面见武帝澄清事实。而江充怕计谋暴露,于是拼命阻拦太子面见武帝。太子无奈之下,只好找母亲卫子夫商量应对措施。为了不让江充的阴谋得逞,卫子夫支持太子将江充擒杀,于是宫中出现混乱。

从来都不乏浑水摸鱼之人,宫中的混乱又让别人看到了机会。原来,当时的二师将军李广利也想扳倒太子刘据,好让自己的外甥昌邑王刘髆上位,于是亲信丞相刘屈氂连夜跑到甘泉宫面见武帝,说太子刘据举兵谋反。武帝虽半信半疑,但还是派刘屈氂率兵前去“镇压”。卫子夫当然不会让儿子坐以待毙,于是把自己的守卫全部交由太子指挥,太子又假传圣旨释放官狱囚徒,最后又煽动了一部分长安百姓,与刘屈氂及随后赶到的胡人骑兵展开激战,战斗持续五日,伤亡数万,血染长安。最终太子刘据失败逃亡,而此时的卫子夫百口莫辩,在武帝的逼迫下自尽。


那么,武帝为什么对卫子夫那么狠心呢?

其实,不是武帝对卫子夫狠心,而是对任何人都不讲情面。

首先,武帝的武帝的第一位皇后陈阿娇还是他青梅竹马的表姐,失宠后被幽禁于长门宫,阿娇为得到武帝的回心转意,特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武帝虽对司马相如的才华赞叹不已,却对陈阿娇置之不理。最终,阿娇郁郁而终。虽然阿娇有错在先,但武帝的做法也太过无情。


其次,整个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武帝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三子孙子(刘据之子)直接或都死于武帝之手。

晚年为传位于幼子刘弗陵,特意赐死其母亲钩弋夫人。

总结: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但杀伐果断、冷酷无情,无论对亲人、家人还是大臣、外人一向如此。在汉武帝的心里,权力的重要胜过一切,所以他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只要有人触碰了他的这道底线,武帝从来都是六亲不认,因此对卫子夫心狠也就不足为奇了。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