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级经典《绝命毒师》: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

追完了号称美剧巅峰之作的《绝命毒师》,一共5季,一气呵成,大呼过瘾。看完最后一集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对老白的不舍,感慨每个人物的悲欢离合,感叹故事最后的结局。

史诗级经典《绝命毒师》: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

剧情接近终点的时候,心也提到了嗓子眼。老白像父亲培养儿子一样关照和引导Pinkman,把毕生的心血都藏在了他们在第一次制毒的地点,Pinkman却引来了警察找到他的脏款,骗他供出自我罪行;他全心全意为了家人,冒着极大的风险拼尽全力想把钱留给他们,可最后老婆却持刀霍霍,儿子也打电话报警,说他是“怪兽”。想起了某网友的影评:“老白有着坑爹的一生: 坑爹的前女友,坑爹的搭档,坑爹的老婆,坑爹的儿子……”

幸运的是,事情终归平静,结局终归完美。终于完成心愿把挣来的钱转交到儿子手上,虽然数目不如想象的多;终于提供信息让妻子今后的人生能够从“悲剧”中脱困,虽然即将阴阳两隔;一生呵护照料又怒其不争的Pinkman,到底还是帮他争取到了自由……所有的坏人都得到了惩治,再也不会有杀戮和冰毒……

尘归尘,土归土,一代枭雄,缔造了一个神话,又目睹着它归于平静。印象最深的,是老白最后对妻子说的那句:“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我自己。我喜欢制毒,因为只有在制毒的时候,我才感觉到自己还活着”。


01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影子

史诗级经典《绝命毒师》: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

《绝命毒师》是为数不多的配得上谈“人性”这两个字的作品,它对各个角色人性的丰富诠释,让它成为影响很多人一生的回忆。这部美剧成为了广大影迷心中的经典珍藏,而毒师老白也成为了很多人心里挥之不去的独特存在。开始的时候,他善良,他懦弱,他纠结,他呐喊…… 后来的时候,他决绝,他冷血,他贪婪,他残忍……但无论他处于怎样的爱恨情仇中,我们都能够读懂他,懂他早期的善,也懂他后期的痛苦和无奈……

心理学上有个原则:你所看到的外在世界,都是你自己内心的投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情绪侧面,比如欲望、贪婪、胆小、懦弱、控制,当然也有善良、责任、自律和爱……只不过,由于教育的洗礼和文化的驯化,我们只表现出了自己有涵养有道德的一面。荣格说过,每种个别独立存在的心理内涵都会被拟人化。所以,每一个其他人的身上,其实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

我们总是被传统的价值观所裹挟,被教导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真善美,什么又是邪恶与欺骗……所以我们会习惯性地根据一件事情的表象,就评判一个人,用道德绑架一个人,给人贴上标签。但其实,我们评价的只是别人身上所体现出来自己性格的一部分,评价的也是自己的某个侧面。

剧中我们能体会老白做每一件事背后的动机,所以让他显得与其他只想除之而后快的黑帮老大不同,反而能够与之产生深刻的理解和共鸣。当窝囊的自己到了生命尽头,想要追寻真的自我和被尊重时,想做的事是否在法律范围内又如何限定?当一个人倾注心血售卖非法“工艺品”,只为了让家人在自己离开后能过上好日子时,又孰对孰错?当你对一个人倾注了全部的爱和期待却换来了不解和叛变时,所有的包容都爆发成怒火,又有何过错?

因为共情和体谅,所以懂得,所以能看到每个人的不容易。而这种对他人的共情和接纳,其实也是在接纳自己。无论是慈善家还是杀人犯,身上都有自己的影子,而当你理解和接纳别人身上“好”或“不好”的那些品质时,其实也是在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侧面。

我们只有完全接纳了自己,才会对世界没有评判,才会眼里有人,才会永远平和喜乐

02 每个人都做了他当下能做的最好

史诗级经典《绝命毒师》: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是向善向好的,每个人做一件事情的初衷一定是好的。一个穷困的高中化学老师,突然得了癌症,不仅无法为家人留下保障,还一辈子都没有得到过他人的尊重。所以,这种情况下的铤而走险,最开始只想靠自己的手艺挣笔小钱的“善良”,是否也无可厚非呢?

每个人的行为背后一定都有向善向好的动机,一定是他在当下的情景里所能做出的最佳选择。

曾有人采访过一个连环杀手:小时候被吸毒的父母抛弃,在穷人堆长大,从未感受过爱与温暖,也从未体验过生命的可贵。直到有一次在路边快要饿死的时候,一个要饭的老奶奶救了他,后来他去抢劫或做坏事,都是为了这位奶奶。当奶奶去世之后,他内心唯一对生命的眷恋和渴望就彻底消失了,生无可恋,才又成为一个杀手。即使是魔鬼,内心也有善良和软弱的一面,谁都不是生来就是恶魔。

哪怕是身边的例子,比如沉迷打游戏的小孩子,他的行为背后也有自己的动机,他的选择也符合自己的最佳利益。比如打游戏可以让他感到放松,在游戏里升级打怪能够找到成就感,或者是有人陪同的“存在感”……我们一定不要去评判,要关注解决方法而不是追究问题的原因。我们要认可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给予接纳和共情,因为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感觉好的时候才会有努力改变的动力。只有这样之后才能进行引导:你的行为没有错,但你的目标是什么,世界上还有很多其他美好的事物可以选择……

不要总是想改变一个人,要相信每个人都是向善向好的。无论他做这件事的动机是什么,这个动机一定不会错,他一定是想从这个行为里得到什么结果或价值,或者是满足自己的某种情感需求。

不要对他人有期待,要充分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构建自己快乐成功的人生

03 追求自我才是永恒的主题

史诗级经典《绝命毒师》: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

剧中有一幕让我一辈子印象深刻。老白最后对妻子说:“我做这一切,不是为了家人,其实都是为了我自己。我喜欢制毒,因为只有在制毒的时候,我才感觉到自己还活着”。

很多人的一生从不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永远只为他人着想,活在别人的眼光中。他们忙碌一辈子,学习、工作、家人、孩子、挣钱、享乐……却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往往到了白发苍苍时开始悔恨人生,或突然得了癌症时抱怨命运不公:“我一辈子做好人,老天为什么这么惩罚我?”

殊不知,追求自我才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如果你不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时刻戴着面具生活,你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只有先把自己照顾好了,才有可能去照顾别人;只有自己活得快乐喜悦,才能把这种快乐喜悦传递给他人。人生的使命,一定是充分活出自己。

①活出自己的生命力和攻击性。弗洛伊德说:人需要活出生命力,生命力一定是具有攻击性的。千万不要做老好人,委屈了自己,也一定不能成全他人!一定要活出自己的爽劲,勇敢地去表达,让自己的需要被看见,让自己的内心拥有力量。永远相信:我是对的,我是最好的,我值得拥有全世界最好的一切!

②活出自己的天赋使命

。定位到自己的“使命内核”,从事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才能活出自己的最佳状态。世界瞬息万变,保持不变的使命内核是最大的智慧,发自内心地去热爱,不需要自控力地去坚持,简单快乐地去持之以恒,这样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单干还是和伙伴们同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感觉特别快乐、特别踏实。


后记

中国很多30多岁的女性活得非常纠结:事业刚刚起步,孩子又很小,从事的工作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家庭责任又让自己无法全然做自己……而国外女性则明智得多,要么生孩子特别早,孩子大一点就开始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要么生孩子特别晚,公司的“冻卵”福利消除了生育顾虑,干脆先拥有事业,再追求成熟的爱情和养育孩子……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摩西奶奶的样子,七八十岁开始学画画,八十多岁在纽约办画展,100岁了还在写励志语录:人生一定要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