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0點百鍊成鋼,這裡是股市慢牛“新”起點

3月的第二週,全球市場可以用血雨腥風來形容,尤其是美國股市二次熔斷,更是給脆弱的資本市場蒙上了一層陰影;但這一週以來,大家可以看到國內股市表現依舊堅挺。那麼下週A股將會如何走向?

早已提前預判A股堅挺走勢的楊風老師直言,利空出盡是利好,大反攻有望一觸即發。並且認為,我們需要知道A股的底線在哪裡,什麼時候應該恐慌,什麼時候應該貪婪!具體分析可先看看今天的財咖推送文章!

2850點百鍊成鋼,這裡是股市慢牛“新”起點

楊風

過去的一週,海外股市刷新歷史,大幅下跌,多國股市熔斷。繼3月9日美股“熔斷”之後,3月12日美股再度“熔斷”。縱觀美國股市歷史,共出現3次觸發熔斷機制的情況,其中,僅本週內就三次觸發熔斷機制。

歐洲股市也遭遇重挫,富時100、法國CAC40、德國DAX指數本週均出現日跌幅均超10%極端走勢,市場處於極端非理性狀態。

2850點百鍊成鋼,這裡是股市慢牛“新”起點

第一波最猛烈的殺跌或已現

外部衝擊逐步鈍化,A股成為全球“避風港”。縱觀本週A股的走勢,獨立性和避風港的特徵顯露無疑。外部衝擊逐步鈍化,週一美股大跌熔斷,而A股週二開高走大漲;週二美股向上大漲熔斷,A股週三卻振盪回落,週四美股再度大跌,A股週五卻低開高走。A股的獨立性和韌性凸顯,雖然外部衝擊或將延續,但市場主要矛盾仍在國內自身,作為全球“避險港”的A股不必過度恐慌。

利空出盡是利好,大反攻有望一觸即發。中美貿易摩擦以來,3.0版本對A股的衝擊,利空已經充分消化,自2019年8月15日以來,A股已經逐步和美股脫鉤,因為經濟週期、股市背景、市場估值各方面來看都非常不同, A股在流動性充裕、科技週期向上、投融資雙向改革和國內外機構資金紛紛入場的背景下,中期向上趨勢不改,短期從主題和技術視角看,在極端恐慌情緒釋放後,大反攻有望一觸即發。

主題輪動較快,事件驅動成主角

主題輪動較快,事件驅動成主角。在外圍市場衝擊的背景下,本週主題持續性不強,輪動速度較快,縱觀全周主題投資四維驅動之事件驅動成為主角。具體主題表現,海南主題、醫廢處理和特高壓主題在事件驅動背景下,表現較好,而口罩、電子煙和化纖主題表現較差。

2850點百鍊成鋼,這裡是股市慢牛“新”起點

海南主題本週異軍突起主要是受到了消息面事件催化劑的刺激。

短期的視角海南主題沒有追高的必要,但是中期的視角今年的二季度,將是海南自貿港時間表出爐的重要時間點,重要性上直接比肩當時的上海自貿區,投資者可以提前做相關功課,關注催化劑落的具體時間點。

特高壓主題短期情緒主導,後續重點關注上市公司訂單落實情況。“新基建”背景下特高壓規劃與投資推進超預期,市場短期追捧新基建主題,但是情緒主導佔據上風,後續重點關注上市公司訂單落實情況。

醫廢處理主題反覆活躍,後續值得重點跟蹤。政策明確扶持,事件驅動不斷,後續業績增長有望被確認,投資者可以跟蹤關注主題龍頭。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表示,到今年的年底,每個地級市都要建成一個規範的處理醫療垃圾的處置廠。主題數據展望,我國2018年潛在醫廢處置率僅為35%,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醫廢處置率,疫情黑天鵝之後,醫廢處置市場尚存較大提升空間。

從出清到新生,2850區域百鍊成鋼

從“出清”到“新生”,2850區域百鍊成鋼,這裡是中國股市慢牛“新”起點。中國資本市場歷經五年的去槓桿,從二級市場到企業,從企業到全市場生態,進行了充分的風險釋放和壓力測試,而2019年以科創板和註冊制推出為標誌是A股的拐點之年和新生之路的開啟。

2020的疫情黑天鵝再度衝擊之下,2850點區域百鍊成鋼。這裡是以社保為代表的長期資金、以北向資金為代表的外資和公募基金為代表的中線資金,密集買入的成本區域,2850區域就是黃金坑,不管外圍市場如何變化,我們需要知道A股的底線在哪裡,什麼時候應該恐慌,什麼時候應該貪婪。

2850點百鍊成鋼,這裡是股市慢牛“新”起點

2850區域百鍊成鋼:長期資金、北向資金、公募基金扎堆在此

週五收盤後,國外多國股市出臺股市的保護機制,美股大漲9%,更重要的是國內出臺定向降準措施,金融對外開放馬不停蹄,證監會明確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利好接二連三。沒有外力的刺激,階段性最差的情況已經出現,疊加週末利好的累積,大跌必然對應大漲,下週市場大反攻可期。

後續主題操作策略如何動態調整,還需要關注以下三點:

1、海外股市第一波猛烈殺跌企穩的時間點

2、國內外疫情拐點,尤其是國外疫情拐點

3、各國政策工具箱靈活度和政策對沖力度

綜合而言,對於巨大的外圍風險,謹慎是應有的應對風險的態度,戰略上保持樂觀,戰術上不過於激進。

短期:利空出盡是利好,在流動性寬裕,科技向上週期確立和投融資雙向改革紅利的疊加支撐下,下週A股有望快速上漲。理性看待疫情衝擊後的資本市場的底線,享受全球央行的“放水”紅利。

中期:全球視野,我國走在復甦共振的路上,然而海外疫情的反覆會給A股更多的“壓力測試”,曲折向上的趨勢不會改變,因此戰略上要樂觀,但戰術上不要太激進,堅持風口加龍頭策略,鎖定業績的確定性是跑贏市場的不二法寶!


楊風,A股主題投資派開創者,十餘年證券年和市場投資經驗,經歷三輪完整牛熊,曾擔任策略分析師、PE投資總監等職務,CCTV-2特邀財經評論員、湖北衛視《晨風匯》欄目總策劃及主講人、《信息早報》頭條專欄作者。

具有良好的政策敏感性與宏觀分析能力,潛心研究主題投資多年,擁有一套完整的主題投資分析框架及豐富實戰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