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国家防御战略体系的?

尤尼乌斯seven


地利是死的,人是活的。尽管吴蜀都有天险可依,但如果仅仅依靠天险,而不搭建成熟的防御体系,也是不可能与强大的魏(晋)相持如此之久的。

吴国的防御体系:重点防御+水师运用。

吴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托长江天险长期割据的政权。

因此:如何利用长江天险打造防御体系,需要“原创”。

1、要点防御。

长江,自吴国西面的西陵到东面的江都,沿线长达5700里,战线长,不可能处处设防。

不过,人虽有8尺身躯,但重点防护的要害,其实也就是几处。

所以:长江防线虽长,但只要找出要害,就能形成较为稳固的防御体系。

因此,吴国采取了要点防御:自西向东,西陵、江陵、武昌、濡须、石头。各地均配置重兵、修筑永备工事进行防守。

应该说,这些要害的选择是精当的。魏国数次伐吴,也主要是在上述几处下手。

2、以西陵为“国之藩表”。

防御体系是死的,敌人是活的。因此,需要有一支活兵,随时支援各路,以为后援。

活兵,自然以上游为佳,一旦有事,顺江而下,朝发夕至。

长江防御中,荆州地处上游,而西陵,又地处荆州上游。

而且,置兵于西陵,既可防魏国,又能防蜀,故陆逊称之为“国之藩表”。

3、江北:主动防御。

常言道:守江必守淮。盖因江北不保,敌军渡长江只是迟早的事情。

可惜,东吴数攻淮南无果,始终不能将防线推到淮河。

所幸:在大运河开通前,长江下游河网纵横,战场狭小,北方政权很难直接兵临城下。因此,不能守淮,对当时的下游地区危害尚不明显。吴军只需在濡须、石头城做好防御,敌军只能隔江而叹。

但是,荆州方向,就比较危险了。尤其江陵等孤悬江北的要点,如不能以主动防御打乱敌军进攻,将时刻处于危险中。

孙权的防御策略是:一旦有事,以江陵等处为据点拖住敌军,以水师沿长江进入沔水,可切断魏军攻城部队后路。

如此,东吴形成了以要点防御+水师主动防御+西陵为藩表的防御体系,充分长江天险与发挥水师优势,与魏晋长期对峙。

蜀国防御体系:重关之险的运用。

蜀国虽有重关之险,但也有大难题。

曹操在撤离汉中时,将汉中人口悉数迁徙。刘备“得其地不得其民”

所以,汉中虽有秦岭之险,但本地没有劳动力,补给全赖西川。

蜀国国力原本就弱,要在汉中组织防御(还要北伐),成本极高。

所以,如何合理配置兵力,考验着蜀国君臣的智慧。

蜀国的防御体系,经历过几次变动。

1、魏延时期:未留大军,汉中军队灵活配置

刘备取汉中后,很快就陷入与东面吴国的争战。蜀汉主力用于东征,魏延率部分军队守汉中。

另一方面:汉末乱世中,中原、关中经济破坏极大,曹魏大规模进攻汉中难度极大。

因此:这个阶段汉中不是主战场,魏蜀边境相对“太平”。

魏延对刘备承诺:曹操的大将来,我吞了他!曹操自己带大军来,我挡住他!

看来,魏延的方略比较灵活的。

曹军大举进攻,魏延依托秦岭天险阻击。曹军补给困难,必不能持久。

曹军小部队来,魏延可以视情况放进来就吃掉他!

不过,曹军这个阶段没有发起什么像样的进攻,所以魏延的方略没有机会展示。

2、诸葛亮时期:大军驻汉中。

尽管夷陵之战中,蜀军元气大伤。但诸葛亮治蜀有方,益州经济平稳发展;而魏国在关中经济仍未恢复。

因此:诸葛亮时期,蜀国仍然处于局部攻势的地位。

为了支持北伐作战,诸葛亮大军长期驻于汉中。

诸葛亮在汉中屯田,以缓解后勤压力。

该阶段,曹真、司马懿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进军。

但因条件不成熟,加之连日大雨,无功而返。相反,诸葛亮还以魏延、吴懿进凉州主动反击,大破魏军。

总之,诸葛亮时期,由于魏局部优势不明显,国防形势不严峻,诸葛亮长期处于攻势。

3、费祎时期:两线防御,大军驻二线,汉中以外围防御为主。

蒋琬、费祎时期,魏国经济已得到相当恢复,关中已有较强军力。

该阶段北伐规模不大,蜀军在汉中留大军意义不大,国力耗费也大。

因此,费祎将主力配置于涪县、汉寿;汉中军队,主要用于在秦岭各外围据点实施迟滞作战,以待大军来援。

由于大军距离汉中前线千里之远,此时蜀汉的防御已经开始稍稍吃力。

费祎为补给保障,将主力置于绵阳,救援汉中距离较远,蜀的防御体系已渐渐不支。

兴势之战,费祎大军支援较慢,幸魏军组织有问题,而王平用兵颇得要领,汉中才有惊无险。

4、姜维后期:大军驻沓中,汉中方向弃外围不守。

姜维为避祸,率主力进驻沓中屯田。

汉中方向,姜维认为外围防御只能御敌,不能歼敌,遂放弃外围险要不守,集中兵力于汉、乐、阳安关等处。

这个防御系统十分危险。

魏延时期,双方力量尚不太悬殊时,魏延也只敢说:曹操亲来,为大王拒之。

此时,魏蜀力量已十分悬殊。姜维仍想凭一将之能开门缉盗,是拿国运冒险。

可以说,这一部署,开启亡国之祸:即使263年魏军失利,再来几次,蜀也必亡!

蜀吴时期在战略防御体系上的搭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在此之前,几乎没有政权凭长江、秦岭之险长期割据,统一战争的重心一直集中在中原地区。

此后,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学习吴、蜀的经验,在益州、江东等地实施割据,中国历史开始变得更加纷繁复杂。南方的政治、经济地位开始加速提升。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导语:

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在自己国家建立的防御体系,多是依靠于地理优势,蜀国的山路、吴国的长江。


蜀国

蜀国的地理优势在于群山环绕、道路崎岖。蜀国外围大部分地区都不利于大型兵团的作战,而且易守不易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较多。蜀国在有地理位置的优势的地方设置守军或关隘,这样就可以做到以少胜多减少部队的损失。

古代没有现代的雷达等高科技,没有蜀国地图依靠探索很难取得胜果。而且蜀国地形并不适合大军同时通过,有很多地方就好比漏斗一样只能一点点的通过,而通过的小部分军队又很难形成战斗力。因此蜀国的防御体系主要依赖于山川。


吴国

吴国的防御体系依赖于长江。长江作为中国最大的两条河流之一虽然长而大,但是两岸可以登陆、渡江的地方是有限的。想要偷渡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古代长江两岸的开发不及现代便利,即使现代也不能保证每一处都可以渡江,不然又怎么会称长江为天堑。

吴国的防御体系主要是在渡口屯军守备、在长江狭隘处设置水寨掌握长江的主动权。即使敌军来犯在敌人登船渡江时也可以进行截击,而在江面上和吴国水军硬刚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总结:吴国、蜀国将地理上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正是地理上的优势让豪横的魏国也不敢直面硬刚。


感谢大家阅读,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斧正。


青梅煮酒品三国


导语:

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互有攻伐,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到280年西晋灭吴,三国足足鼎立了60年之久。三国之一的曹魏占据了中国包括传统核心统治区——中原地区在内的半壁江山,无论是人口和土地都远超蜀汉和东吴,然而却始终不能攻灭两国、统一天下。究其原因,除了蜀汉和东吴结盟一直抗魏之外,也离不开两国各自依托有利地形构建的国家防御战略体系。


关于蜀汉和东吴各自的防御体系,蜀汉大臣邓芝在劝说孙权吴蜀结盟的时候说的话,基本上一语中的:“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陈寿《三国志》)

拥有重险之固的蜀汉,依据周边不同的政治格局,灵活地选择防守策略,依托有利地形,从北、东、南三面打造了一整套稳固的边境防线


作为三国中最弱小的蜀汉,仅凭益州一州之地却能在三国中存活50多年,抛开人为因素,更多的还是得益于四川盆地周边多山的有利地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嘛。


除了重山险阻的有利地形,蜀汉统治者也没有放弃积极的防守策略。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武侯治蜀东屯白帝以备吴,南屯夜郎以备蛮,北屯汉中以备魏。” 蜀汉根据周边所面对得不同的政治格局,以白帝城、夜郎、汉中为战略支撑点,从东、南、北三面建立了不同的防守体系。


1、东面防线


东部防线当然主要是防御东吴的,虽说吴蜀两国大部分时间都是以盟友关系并存的,但是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从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后,东吴又联合曹魏袭取荆州、斩杀蜀汉大将关羽可见一斑。


刘备为报关羽之仇起兵攻吴,在经历夷陵之战的惨败后便退保白帝城。为了防备东吴的进一步军事报复行动,刘备设置了永安都督一职,由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托孤大臣李严来担任,由此可见蜀汉君臣对于永安一地的重视。

永安城(今重庆奉节县的夔州城)位于白帝城附近,此城面朝长江,背依峻岭,依山而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更兼紧邻孙吴边境,是扼守蜀汉的东大门。刘备在此设置永安都督并以托孤大臣李严担此要职,就是看中了此地险要的地势。作为防御东吴的一个重要据点,一旦东吴有军事行动,蜀汉就会迅速增兵永安,御敌于国门之外。


而永安仅仅还只是蜀汉东部防线的外层。内层防线则以战略要地江州(今重庆主城)为中心。位于成都平原以东,地处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的江州,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重庆)府会川蜀之众水,控瞿唐之上游,临驭蛮夔,地形险要。春秋时巴人据此,常与强楚争衡。秦得其地,而谋楚之道愈多矣。......从来由江道伐蜀者,未尝不急图江州,江州咽喉重地也。”(《读史方舆纪要》)


为防止东吴溯长江而上而伐蜀,作为战略要冲的江州自然是蜀汉防守的重点。而且作为内层防线的支撑,一旦外层防线的永安失守还可以作为第二道防线为蜀汉赢得反应时间。


2、南面防线


蜀汉南面防线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南方蛮夷的叛乱,其作为前进基地和开拓据点的意义大于防守的意义,因为南方的蛮夷部落在诸葛亮南征时实行的既战又抚政策下已经老实多了。经济落后、实力微弱又一盘散沙的南蛮部落已经对于蜀汉构不成实质威胁了。


蜀汉在南方的防守策略是:一方面,控制南中地区,设“庲(lái)降都督”一职,在出入南中要道上设立防御据点,防止蛮夷的叛乱;同时采取安抚蛮夷的策略。

所谓南中地区,是指蜀汉牂牁(zāng kē)郡、朱提郡、越巂(xī)郡以南的地区。如果蜀汉控制了南中,既可以为蜀汉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以集中兵力对付曹魏,又可以利用当地富饶的物产补充军需,一举二得。据《三国志·李恢传 》记载,李恢在成功镇压南中叛乱后,南中地区“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


3、北面防线


蜀汉的北方面对得是最强大的敌人——曹魏,针对敌强我弱的政治形势,依据四川盆地北部山水相间的复杂地势,蜀汉在依托有利地势构建数重防线的同时,制定了以攻代守的积极防御策略。

虽然敌强我弱,但是蜀汉依然是伐魏不绝,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到姜维的十一次北伐,终蜀汉之世,几乎就没有中断过对曹魏的征伐。与其说这是对“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梦想的执著,倒不如说这是蜀汉统治者以攻代守、为自己赢得战略空间的努力。

另外,蜀汉能够掌握战略主动权,说打就打,说退就退,主要得益于四川北部山区险峻的地理环境,和蜀汉以此为依托构筑的数重防线。


从北往南,蜀汉主要构筑了大约五道防线。

  • 第一道:以汉中为中心,北面以秦岭南麓为屏障,缘山修建了若干防御据点,如汉城、乐城、阳平关、白马塞等;
  • 第二道:以剑阁、马鸣阁等山道险隘和白水、西汉水为依托,建立汉中以南的第二道防线;
  • 第三道:以涪县为支撑据点,建立第三道防线。涪县在成都平原最北端,依涪水而建,北达汉中,南抵江州,是从东、北两个方向进入成都的的必经之路,地位位置相当重要;
  • 第四道:以绵竹为支撑据点,建立第四道防线。绵竹依绵水、鹿头关而建,自北而来必经此地,是保卫成都的军事重镇;
  • 第五道:以雒城为中心建立最后一道防线。修建于雒水南岸的雒城,是保卫成都的最后一道屏障。因为雒水的天然阻隔,雒城具有较高的防御力。

长江天险是东吴构建防御体系的最大依仗


作为连接内陆和沿海地区的一条水路交通要道,长江在中国古代一直扮演着天然防御屏障的重要作用。无数英雄折戟长江边:赤壁之战的曹操、淝水之战的苻坚、金主完颜亮等,对这条宽阔的水道无不是望水兴叹。而东吴穷几代人努力、花费数十年之功构建的长江防线,更是东吴政权哪怕经济、军事实力都落后于曹魏而依然存续数十年的最大依仗。


从东吴的全盛疆域来看,处于东吴北部国境线上的长江从上游的西陵一直到入海口,绵延数千里,在这么长的距离上想沿江处处设防,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长江防线看似很长,但紧要之处则不过数个,只要将这几个战略要地守好,则可保整条防线无虞。正如东吴谋臣所言:“疆界虽远,而其险要必争地,不过数四,犹人虽有八尺之躯靡不受患,其护风寒亦数处。”(《三国志》)


那么东吴打造的长江防线的战略支撑点有哪些呢?主要有三个:建业(今南京)、夏口(今武昌)、江陵(今荆州)。


1、以首都建业为中心的东线防区


东吴的首都建业,也就是如今的南京,乃是虎踞龙盘的形胜之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孙权迁都建业城,一方面是考虑到建业自古便是有王者都邑之气的名城,而最重要的是因为此地的长江靠近出海口,江面宽阔,水势浩大,且港汊众多,有利于水师大军的驻扎和调动。同时更加宽阔的江面也是阻敌的最佳屏障。


对此,孙权曾说过:“秣陵(也就是建业)有小江百余里,以安大船,吾方理水军,当移据之。”(《三国志》注引《献帝春秋》)


为构建长江防御体系的东线防区,东吴一方面在迁都建业时兴建了石头城,建造了濡须坞;另一方面在沿江各重要据点均设置了军镇督。


石头城是建业最重要的一个陆地防御据点,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后汉建安十七年吴大帝乃加修理,改名石头城,用贮军粮器械。诸葛武侯使建业,谓大帝曰:‘钟山虎盘,石头虎踞,即此也。’”

为了加强东线防御,孙吴还在濡须水和长江的交汇处打造了一个重要的防守堡坞——濡须坞。濡须坞既是孙吴进攻曹魏战略要地——合肥的军事前沿据点,又是防备曹魏水军南下的一道重要防御屏障。


《资治通鉴》曾经指出:“吴保江南,凡边要之地皆置督。”为确保长江防线的稳定,孙吴在沿江的重要据点都设置了军镇督。军镇督平时负责据点士兵的日常训练、防守以及军事设施的修筑,战时则可以单独率军出击,或协同附近其他军镇督作战。


2、以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夏口为中心的中线防区


“既城石头又城武昌,此吴人保江之根本也。”(《资治通鉴》)作为长江中游的一个重要城市,武昌一开始也是东吴的首都。因为武昌位于长江防线的中部,一旦爆发战争,上可以支援西线防区的西陵,下则可以回防下游的建业,同时还可以溯汉水北上,威胁曹魏的荆州襄阳地区。

关于夏口的重要性,《元和郡县志》是这样描述的:“吴以中国不习水战,故敢散居东关。凡攻必扼其喉而春其心。夏口、东关,敌之心喉,若以陆军向皖,引权下,为水军相夏口,乘其虚而击之,此神兵从天而坠矣。”


作为心喉要地,东吴对于夏口当然是倍加重视,常派大将镇守。如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吴派大将周瑜抵御曹操的进攻,“请得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三国志》)。正是在这里,周瑜指挥了赤壁之战,打破了曹操渡江灭吴的计划。


3、以江陵为中心的西线防区


“夫荆楚与国临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三国志》),荆楚也就是江陵地区,地处长江中游,是多条水陆干线的交汇点,是战争中的“锁钥”之地。


占据了江陵,进可以窥视巴蜀、宛洛,退则保江而治。因此,吴国从蜀汉手里夺取江陵后,对此地的防守力量便立即进行了加强。


另外,作为长江三峡东端的西陵,地处魏蜀吴三国的交界处,也是孙吴西线防区的一个战略防守要地。对于此地,东吴大将陆逊曾说过:“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由此可见,西陵不仅仅是孙吴西部边境的门户,还关系到周边地区的稳定。

着重强调的一点是,孙吴的长江防御体系并非只是孤立的几个防守据点。为了加强各防区各据点的联系,孙吴还曾组建了一只长江舰队,在长江中下游往来巡视,哪里有敌情就去哪里支援。除此之外,东吴还在沿江设置了烽火台,一旦某地有敌情,其他地区通过烽火传递可以迅速做出反应。


本人专注历史相关问题,解答历史疑惑,+关注了解更多内容。欢迎点赞、留言,记得关注我。

柚子爱历史


蜀国: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家都学过吧?蜀国依靠山川天险建立防御。不过蜀道难攻也难出,诸葛亮建议扎根在这个龙兴之地,但它还有一个称号,困龙之地。所以诸葛亮在活着的时候一直像打开一条路,才有了七出祁山,不过他失败了,被魏国严防死守,最后蜀国被困死在了蜀地。

吴国:依靠的是长江天险和出色的水军建立防守的,当魏国建立了水军,周瑜陆逊等名将都辞世后,显而易见的吴国扛不住了。


历史云中君


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国家的防御战略体系的?

我们先解析蜀国的防御体系,蜀国主要的领土就是益州(四川和重庆)蜀国最北边是秦岭山脉,东边是横断山脉,南边是云贵高原,西边是青藏高原,所以只要防御几处重要的关隘就可以守住了,蜀国自称继承汉朝,所以和北方的魏国是主要敌人,为了有效的防御魏国的进攻,公元217年刘备亲自率领大军,和曹操争夺汉中,最后在法正的谋划下,黄忠斩夏侯渊,然后以汉中为北边为防御魏国,置魏延为镇北将军(魏延曾经说过一句特别有名的话,魏国10万大军来犯当为大王吞之,若举全国之兵来犯,当大王拒绝。),守汉中,争夺陇西(六出祁山)。在东边为吴国,夷陵之战爆发后,蜀吴议和,但是在永安以李严镇守,在南方,自从诸葛亮七擒孟获后,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再就没有反叛过。蜀国的重要防御体系主要是在汉中南郑之地防御魏国,永安防御体系次之防御吴国。

而吴国的领土主要是扬州,交州,荆州一部分(主要是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的一部分),东边是大海,所以不用防御,西边是蜀国,吴蜀议和后,西边的防御体系三峡口等地布局了预防,在南边因为山越老反叛,所以也在今天的福建北边布置下大军防御,而北边是长江防御体系,古代都有护城河防护城池,所以长江是吴国天然的防护,吴国又因为水军强大,所以在长江上的重要水寨布置下军队,主要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在荆州的南郡,江夏郡布置的防护体系,主要争夺樊城哥襄阳,而在长江下游主要是在争夺合肥等地,在此吴国布置下主要的防御体系。

小编认为,当时吴国和蜀国主要的敌人是魏国,弱小相互联合,所以主要军队都在防御魏国的大军。





小灰读历史


蜀国,真正的战场前沿就是汉中,所以历任汉中都督都把战略防御,看的很重要,而虽然江州,永安也驻扎有部队,可并没有做进攻准备仅仅是驻守。

魏国很早就定了战略防御体系,曹仁镇守荆州,徐晃镇守宛城,于禁镇守许昌,张辽,李典镇守合肥,夏侯渊,曹休,张合镇守汉中,可以说分为三条战线

吴国,每个渡口,都有部队,五千到一万不等,荆州更是有历任都督镇守


小王说搏击


在古代社会,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地形与地势的好坏对战争的影响巨大。《孙子兵法・地形篇》中曾说过:“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杜佑曾解释说:“知地之便,知天之时。地之便,依险阻、向高阳也;天之时,顺寒暑、法刑德也。既能知彼知己,又按地形;法天道,胜乃可全,又何难也?”[1]287他的这番话,道出了古代军事战争中影响战役成败最关键的三个要素――天时、地利和人和。为将者,只有熟知,并充分利用好这三要素,才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长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地理坐标,它不仅是连接内陆与沿海地区的一条重要水路交通通道,而且,在军事战争领域,还经常扮演着天然防御屏障的作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曹操率领大军讨伐荆州,刘琮举众投降。听闻此消息,东吴的大臣们多劝孙权向曹操上表请降,其中一条原因就是“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艨艟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治矣”[2]1261。依靠长江天险来防御曹魏的进攻,是东吴一直以来沿用的防御策略,然此时曹操占据了东吴上游的荆州一地,长江天险已非东吴独自占有,曹操可以随时率领水陆大军顺江而下,直驱东吴的心脏地带,严重威胁着东吴政权的安危。因此,东吴的大臣们才近乎众口一词劝孙权向曹操上表投降。可见,长江防线的是否完整,关系着孙吴的生死存亡。

  以孙吴全盛时期的疆域来看,从长江上游的西陵直到入海口,绵延数千里。这么长的距离,如果沿江处处设防,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正如当时孙吴谋臣所认为的那样:“疆界虽远,而其险要必争之地,不过数四,犹人虽有八尺之躯靡不受患,其护风寒亦数处耳。”[2]1165整条防线看似距离很长,但紧要之处则不过数个,只要将这几处战略要地防守好,整条防线即可保无虞。这几个战略要地分别指的是上游的建业,中游的武昌和上游的江陵。孙吴正是依靠这几个基本战略要地,再辅以其他的一些防御设施和防御要塞,构筑起一条较为坚固的长江防御体系。


风趣历史


孙权与刘备两个政治集团处于弱小,采取孙刘联姻巩固战略同盟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