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不能送亲?

竹海飘雪


我们这里的风俗是:男方家去娶亲都是男方家已出嫁的女儿(姑姑,姐姐都可以),如果没有女儿或者是女儿因为别的事(如离异,怀孕,配偶去世等),不能去迎亲的话可以由本家的婶子,大娘,嫂子代替,另外我们这里还有和新娘属相相克的也不能去,我们这里所说的和新娘属相相克指的是小新娘一岁,五岁,九岁,(即所谓的一,五,九岁,新娘的岁数是虚岁),也是不能去迎亲的,反之新娘家送亲的也是如此,不一样的是:新娘家送亲的都是新娘家娶过门的媳妇儿们(如:婶子,大娘,嫂子,但是弟媳妇儿是不送大姑姐出嫁的,这风俗叫小不送大,同样男家的小姑子也不会去娶嫂子),我们这里迎亲,送亲对男宾客无多少讲究,现在的小年轻人都时兴什么伴郎,伴娘,有的还组成什么伴郎,伴娘集团,这些人都是新人的同学,同事,闺蜜等等,他(她)们只要是关系铁,好就可以了,可能是不会讲究哪些乱七八糟的风俗吧。


潇洒人玍


问:什么人不能送亲?

女子出嫁是一辈子的大事,要择吉日,选良辰,接亲送亲也是有讲究的。

过去把送亲的叫送客,送客不是所有的亲人都能去,要有特定的人。

过去接亲的和送亲的都不能用外人,一定要用自家人,这自家人最好比父母年龄或辈份要小。

那送亲的送客就是叔婶或哥嫂,再下边就是弟弟小姪了。

叔婶或哥嫂是新娘子的长者,送亲对新娘子而言是嘱咐和教导,面对亲家公婆而言是托付和担待。

弟弟或小姪送亲,是前去背包袱挂门帘,这要向亲家母,亲家奶奶讨喜钱,这喜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

不能送亲的是外姓人,这外姓人就是"姑不接,姨不送,姥姥妗子送场病″,姑可以送亲但不能接亲,姥姥姨舅是不能送亲接亲的。因为他们是外姓人,以后公婆有琐事要向本家说话,外姓人是不能掺言的。

迎娶接亲是低等苦差,婆家去的人就是妯娌嫂子,给新娘子父母道喜,点长明同心蜡压苹果扶新娘上轿等都是嫂子的活。带领新娘敬酒认亲上拜也是嫂子的差事,最后给新娘铺床逗趣也是嫂子的活,新娘子是要给嫂子谢辛苦钱的。

总之,接亲送亲都是自家人,没有外姓人的事,外姓人也有参与,但主家只以亲戚相待,不以送客相待。


生产队长老杨


什么人不能送亲?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风俗不同,自会有异,有不同说法。

送亲指女人出嫁时,女方派送到男方的亲友。男娶女嫁,嫁女男方来迎娶,去单回双,女方要派人送嫁陪嫁,一般派谁送嫁送亲是有讲究有宜忌,不可随便的。俗有姑不娶,姨不送,姥姥家人全不用的说法。姐姐,父母是不可送嫁送亲的,姑姨也不可,属于外婆家的所有人都不宜。到底为啥不能送,这说法也不一,我地有说姑孤谐音,而忌孤送(姑),姨易音近似,也被认为不吉,这是要有好寓意忌讳,如寡妇是不可送嫁送亲的,孕妇新媳也不宜,出入大门时更不可碰面正对。

男娶女嫁,是人生大事,宜忌多多,地域不同,时代不同,风俗不同,各地宜忌不大一样,但今已移风易俗,许多人没那么讲究了,但有些人还遵从着俗习,总怕背逆了不好,固执守旧者还不少。有些宜忌习俗是应改改变变了,如姑孤谐音这一点,就不应固守了。





树德汉硕


关于老的风俗现在不是十分讲究了,但不一定有很多还是属于传统,尤其是礼仪问题,需要我们去遵循。

来说一下早些年的送亲吧!通常来讲送亲有一个约定俗成,那就是姑不接,姨不送,姥姥家门口儿一个都不用。而送亲的成员都是有相应职责的。父母是不能送亲的,那长辈就由伯父,伯母,叔叔婶婶代替父母送亲,新娘的直系亲属,通常是哥哥嫂子来送。还有两个是新娘同辈的伯父或叔叔家的哥哥或弟弟,是挑嫁妆的。还有一个人是自己的侄子或弟弟一个小男孩儿,这个小孩儿是压车的,到了洞房的门口,还要负责挂上陪嫁的门帘儿。两个挑嫁妆的和这个小孩儿,到了新郎家,男方是需要给红包喜钱的!

而送亲的长辈中,也是有讲究的。也就是说伯父,伯母,叔叔,婶婶需要是全活人,也就是所说的儿女双全的人。但这时候问题来了,一些长辈不是儿女双全,不让送亲吧,好像是嫌弃人家,让送亲去吧,又有这个讲究。所以明白事理的人会这样做,新娘的父母对这样的长辈儿让到是礼,而不符合条件的这些长辈儿,就会主动礼让找理由不去。尤其是孤寡的人,对于送亲就更应该慎重。

无论送亲还是接亲,都会有一个说法。就是说走的时候人数是单数,回来的时候人数是双数。这个时候男女双方就达成了默契,去接亲的人,接亲的时候去的人数是单数,送亲走的人数也是单数,这样男方回去的时候就是双数了。婚礼完毕,新娘留在了男方家,送亲的人回来又是双数了!

送亲很忌讳让爷爷辈儿的人参加。首先来讲是到男方新亲桌上的座位位置不好安排。到了那里坐在那里是有讲究的,其实也就是说,座次要考虑送亲的人和新娘的亲疏远近,突然多出了一个爷爷的辈分,让对方不好安置。其次的问题是陪新亲的问题。男方家里选择陪新亲的人,一般会是新娘的伯父,伯母,叔叔,婶婶,姐姐,姐夫,舅舅,舅母,姨和姨夫。送亲的长辈主要由新郎的长辈儿作陪,送亲的平辈儿,有新郎的平辈儿作陪。你突然多出了一个爷爷辈分的人,叫男方没法陪。

同时送亲的人数不宜太多。自己家里的哥哥嫂子和侄子,加上两个挑嫁妆的堂兄堂弟,再加上四个长辈,和新娘一共九个人最为合适。这样,对方接待的时候,男的两桌女的一桌,不多不少正合适。无论是在古时候还是早些年,人太多了,女方会被男方瞧不起,似乎是有吃大户的嫌疑。

当然现在移风易俗,都是新式婚礼,很多老的讲究就没有了,但必要的礼仪最好还是遵守一下。


平泉信息港


什么人不能送亲?原来在我们老家极讲究的。

一长辈。女方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婶子,舅父舅母,姑父,姑母,姨父姨母。

二名义上是同辈和后辈才可送亲,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去,一看男方的家庭条件,经济实力,毕竟去送亲的人多数是第一次上门的贵客,回红包,进酒店的茶水,糖果,饭菜烟酒都是尽力动用上档次的,免得日后说长道短,让自己与岳父母一家面子上挂不住,因此能少去一个是一个,实在不能少也没办法。第二点还要看运气与家庭的好和红🔥,你若是做生意,或在外办厂如日中天,红红火火,在外打工混得有模有样,还有在当地或外地混了个一官半职的,这样的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哥:表嫂,表妹,侄儿男友,是非叫你去送的,为的是给女的长面,从侧面告知男的,男的家人,自己是名门旺族中出来的人,以后不要胡乱欺负,不要认为我娘家没人。而对于那些死了男人,或死了女人的哥哥:姐姐一般自己也相当自重,知趣,虽然主家也为了顾及面子勉强叫一声,但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绝,因为/结婚是别人一生中的大事,开不得半点玩笑,自己何必去给别人添堵,给自己惹麻烦,讨没趣呢!!!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男女婚嫁的圈子大了,范围广了,加上现在的人不象以前只呆在家中,人们除了过年几天实在难聚在一起。因此碰上亲戚家有人结婚,嫁女过去的陈规民俗都被一古脑忘之脑后了,不过嫁得太远了,就没有这种情况,只要是几十,上百里的路程的,不论是七大姑,八大姨,还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舅父舅母,舅公舅婆,父母,加上年轻哥嫂姐妹,侄儿侄女,只要是能走动的,不分大小,不论亲疏,只要想去都可以去送亲了。


独臂见闻


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各地风俗不同,送亲方式也不一样。在我们豫东夏邑,嫁女儿有男送客(亲)女送客(亲)相送。男送客一般4人(女孩的叔伯、舅舅和2个拉车人),女送客一般2一4人(女孩的婶子、嫂子),生肖相克不能送,孕妇不能送,丧偶不能送,戴孝的不能送。女送客必须是儿女双全和父母双全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有些规矩减化或消除。现在结婚大多聘请婚庆公司,女孩有2一4个随从伴娘,女孩的父母和亲人跟着参加婚礼,并在男方家赴宴。不管县城和农村嫁女,男送客的规矩还和过去一样。


我是好老谭


我们这里讲究姑不娶,姨不送,舅舅要了外甥女的命。主要原因是语音不吉利,姑(孤)姨(遗)舅(救),就这个婚俗流传了好几百年了。




玉玉兔


过去姑娘出嫁、去送嫁去男方的喝酒人选忌讳很多,既便有资格该送嫁的人也还谦让一番,这里面又各地风俗不一样,有的地方图热闹,沾亲带故能去的都去送嫁.一长串,有的在该去的人中推选体面.知礼仪能主事的几个人代表。

在传统大多地方风俗中送嫁的都是六亲之内,序列有:爷爷外公,叔伯舅舅哥姐,还派个弟弟押轿跟花轿嫁妆一块走。

原姑姨不送嫁(因姑谐音孤、姨谐音一不双)后来合理演变姑姨正当能送嫁了;姨夫姑爷属父母之外外姓一般不送嫁,有姨夫姑爷送嫁、人家会认为女方户族没人;女子父母不送嫁,第二天早上由女婿亲自来接去吃园饭席,后亲戚坐一起该交待的要交待。

父母不送嫁还有另一重意思,就是,过去说女儿虽是你养大的,但是得到户族亲戚长辈大家的管教,生女子是亲戚家门大家今后的‘’酒坛子‘’,所以父母把这风光的‘’美差‘’礼让给已亲长辈,也希望女子岀嫁有啥大事能和娘家亲戚有良好来往。由其是丈母娘要是送嫁,会被人认为是娘家没人送嫁,都‘’来娘了‘’!

姐妹同辈女姓中没嫁人开怀生育过的黄毛丫头不送嫁,过去嫁人都期盼着夫妻生儿育女,没开怀的女子送嫁有不吉的寓意兆头。

后来这些情况在各地风俗不同,大体相近、特殊情况下也有变化,不那么多严格计较.但孤寡不送嫁,二婚丧偶伤残的不送嫁,孕妇不送嫁(俗称四眼人)还是为人所避忌。


牧牛老叟


在农村,十里不同俗,三里改规矩。总的说来,送亲的人与娶亲的人都有讲究,首先光棍寡妇都不能用,侄媳妇儿不送姑姑,再婚女子没有人愿意送,否则,一旦送过再婚女子,就被永远取消送亲资格,没有人用了,娶亲相同道理,就不用说了!


一号儍子


这个问题的话还得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各自的风俗习惯。

首先,俗称的送亲就是指女方出嫁时护送女方到男方的女方亲朋,在我们那里一般还会找一个比较亲近的人做为“交亲公”。

在我们这里送亲的人员里一般是在女方的亲戚中每家派一个代表过去的,这是因为每一个随女方一起过去的人员都要封红包的,俗称“打发红包”,所以人员一般不会多的,避免男方的负担,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而且女方的父母是不会随送亲队伍一起的去的,具体什么原因,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哈哈哈。。。风俗嘛!

关于接送亲也有一些禁忌的,比如接亲的车辆一般去的时候为单数,回来的时候就得是复数,夫妻双双把家还和好事要成双的寓意; 还有就是有的忌寡妇送亲;另一个就是有生肖属相的,不过这个没有这么在乎,一般在白喜事中才比较在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