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大動"背後的血腥故事

“春秋時期弒君三十六,理由千奇百怪,可有人因為一鍋王八湯就弒君在中國歷史上可算獨一份。


黿——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傳聞肉質鮮美


01

食指大動

“食指大動”這個詞對於很多老饕(音濤,指資深吃貨)來說都不陌生,往往形容面對美味、盛宴時候不能自已的激動心情。

不過,為什麼是“食指大動”而不是口舌?說法很多,我聽到過的最像,其實又是最扯的說法是,形容面對美食誘惑幾乎忍不住下手去抓,所以是“食指大動”。這個解釋真是對不起我泱泱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

今天我們就講講史書上關於“食指大動”的來歷,以及背後的血腥故事。


02

值得《春秋》記上一筆

這個故事還是發生於鄭國。

前文我們講了鄭國立國後,經過三代人的努力,鄭莊公時候成就非凡,成為東周初期第一個強國,被稱為春秋小霸(見前文《從股肱之臣到二五仔的轉變》)。

但後世子孫不爭氣,連續的爭位內耗使得鄭國國力迅速衰落,隨著齊桓公、晉文公的崛起,鄭國很快淪為春秋二流諸侯國。

話說鄭國君位傳到第十二任鄭靈公時,正是公元前605年,這一年總體來說比較太平,雖然各諸侯國之間也有徵伐,不過在幾乎每年都發生戰爭的春秋時期來說,這一年的戰爭不算啥。

唯一的一件值得一書的大事發生在鄭國,鄭靈公身上。

“夏六月乙酉,鄭公子歸生弒其君夷。”(《左傳·宣公四年》)。何意?就是說,公元前605年,鄭國公子歸生殺了鄭國國君夷。

這位被弒的國君就是鄭靈公。各位如果對中國古代君王的諡號略有了解的話,就應該知道,這個“靈”字不是好字。

比較著名的例子有東漢末年的漢靈帝,諸葛亮的《出師表》裡一句名言,“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為什麼要嘆息痛恨,不就是因為昏聵不明,朝堂不靖嗎。

所以,簡單說,鄭靈公肯定是個比較昏聵的君主。


03

王的盛宴

鄭靈公被弒在《左傳》和《史記》中都有較詳細的記載。

據《三家注史記》記載,鄭靈公剛接班那年,有楚人捕獲了一隻大黿(音元),進獻給了靈公。黿是魚鱉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生物,肉質鮮美,生長於長江流域,中原地區的鄭國人自然見的少。

鄭靈公就命廚子烹之,準備邀大臣們一起過來嚐嚐鮮。

這時候鄭國公子子家和子公一起來拜見靈公。公子子家,姬姓,名歸生,字子家;公子子公,姬姓,名宋,字子公。這兩位公子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來歷,可能是靈公的爺爺輩兒的人物,都屬於位高權重的公族重臣。

兄弟二人邊走邊聊之際,突然公子子公的食指莫名動了起來,子公看起來一點兒不怕,反而有些興奮地跟子家說,“我這食指又動了,今兒肯定能吃到美食。前面幾次它動了以後,我都吃到了少見的美味。”

這位子公無疑是位老饕(音濤,資深專業吃貨之意),子家聽了自是將信將疑。

不過,等兩人進到王宮裡,看到廚子正忙著宰殺大黿準備做羹湯,子公很得意,子家也只能表示詫異。

靈公看到兩位神情古怪,臉上掛著略顯詭異的笑容,就問幹嘛笑得這麼得意,撿到寶一樣。子家和子公就把前面說笑的事情告訴靈公了。

本來這就是大家聽了哈哈一笑的事情,可靈公卻不知道怎麼想的,非要較個勁,不想讓子公這項特異功能奏效。

於是等大黿烹飪好了,所有人都分到了一碗羹,就是沒子公的份兒。由此可見這個靈公有多不著調。

這下子公怒了,本來中原地區就沒這種大黿,好容易看到了這麼美味的東西,卻單單不給自己吃,這對一個資深吃貨來說是一種絕大的折磨。

而且,這已經不是一碗羹的事情了,子公覺得自己受到了藐視,心裡遭遇了一萬點的暴擊。看著靈公得意洋洋的臉,子公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偏偏要跟國君較這個勁不可。

子公直接走到煮黿羹的大鼎那裡,示威似的伸出手指沾了黿羹,放進嘴裡嚐了嚐,然後大搖大擺地走了。對這裡,左傳的記載是“染指於鼎”,“染指”二字也自此始。而靈公被一個大臣當眾如此打臉,他的臉色也由得意洋洋變成怒火中燒。

鄭靈公覺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羞辱,就打算殺掉子公。不過,不知道是他還有些猶豫不決抑或是動作遲緩。

反正消息讓子公知道了,從前面我們就知道,子公是個行動派,一直信奉的是能動手絕不逼逼。於是,他就找到了子家商議,準備先下手為強。


04

一隻大黿最終帶走了一國君主

按《左傳·宣公四年》記載,“子家曰:「畜老,猶憚殺之,而況君乎?」”

就是說,子家開始不同意,還舉個例子說,牲畜老了以後,還捨不得殺呢,何況對國君呢。

不過,子公不管這些,他抓住了子家的小辮子,一番操作猛如虎。簡單說,如果子家不同意跟他一起幹掉靈公,子家就得先死在他前面,最後的結果是子家慫了。

於是,在鄭靈公元年夏天,子公和子家殺掉了靈公。鄭靈公前後當了不到一年的國君,就因為跟臣子賭一口氣就早早謝幕了,追隨那隻大黿而去。後世也有人玩笑說,這是因為一口王八湯被弒的國君。

回過頭來看,我們發現整件事都是子公在推動,跟鄭靈公發生爭執的是他,出主意弒君的是他,留下“食指大動”和“染指於鼎”兩個典故的也是他。可《春秋》裡留下弒君名字的卻是子家(公子歸生),為何?

《春秋》的解釋是,子家 “仁而不武,無能達也”,就算有仁愛,可是缺乏勇武,連子公想弒君都攔不住,最後反而同流合汙,一起參與弒君。所以《春秋》記載的是“鄭公子歸生弒其君夷。”

這就是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君不君、臣不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吃貨不好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