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理財產品成“暢銷品”,年化收益安全範圍如何判斷?

2020年來臨之際,除了疫情以外,銀行也算是引來了一次“鉅變”。曾經作為銀行的“吸儲”神器,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隨著兩項新的政策的調整與推出,讓很多銀行存款的“愛好者”們,開始有苦難言。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是那兩項的政策調整。簡單總結一下,就是第一個:靠檔利息被叫停;第二個:理財產品不再絕對安全。過去人們為何如此熱衷於銀行的大額存單,很多時候就是看中了它的靠檔計息。而2020年,這一福利卻被叫停了。

新年以來,全國各地國家銀行被要求:立即停止新增靠檔計息類定期存款的產品餘額及客戶。甚至有些地區,還要求在明年年底的時候,將此類產品的餘額“清零”。

疫情後,理財產品成“暢銷品”,年化收益安全範圍如何判斷?

而針對理財產品不再絕對安全,則是因為有關部門提出的“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換而言之,隨著他們的推出,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得宣傳或者承諾保本保收益。除此之外,市場上的銀行理財產品,也不再是保本產品。銀行理財的這些改變,讓我們看是重新看待理財產品。

疫情後,理財產品成“暢銷品”,年化收益安全範圍如何判斷?

在經過了“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我們作為銀行的“粉絲”,到底應該如何繼續理財呢?而在眾多的理財產品中,究竟年化利率多少的產品,算是比較穩妥的範圍呢?畢竟經歷了一場疫情,未來在理財市場的人,會出現大量的上漲。而人們也會重新認識理財,不再一味地追求“月光族”、“精緻窮”等等。疫情後,更多的人,會開始注重理財。那麼,隨著這些新規的出臺,我們如何選擇較為穩妥的範圍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一點,就是年化收益率不是純粹由其高低決定的。年化收益率的的高低,並不能直接代表風險的高低。針對不同的理財產品,其實他們的風險係數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按照風險係數來劃分的話,主要有5種不同的收益類型。他們分別是:保守型、謹慎型、穩健型、進取型,以及激進型。而每一種的情況,從名字上就能很清晰的分辨。而他們的風險等級,又是依據的什麼呢?主要就是根據,該金融產品本身的風險情況。

所以無論是保守型,還是激進型,並沒有誰適合誰不適合的說法。我們作為理財產品的購買者,還要具體產品具體分析。針對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年化收益率衡量標準。

疫情後,理財產品成“暢銷品”,年化收益安全範圍如何判斷?

假如你選擇保守型,但是你卻希望能夠得到10%的高回報率,這肯定是不符合邏輯的,甚至是不現實的。所以,隨著大家理財意識的增強,其實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並沒有固定的值。我們只要不貪心,基本上都是比較的穩健的。只要記住“天上掉餡餅”,就能夠在諸多的產品中,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款,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而疫情結束後,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重視理財。不要再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應急儲備金少之又少,甚至還負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