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后”开始追星了,这位妈妈却举双手赞成?


“10后”开始追星了,这位妈妈却举双手赞成?


“10后”开始追星了,这位妈妈却举双手赞成?

我儿子5岁半的时候,因为看了一档综艺,喜欢上了华晨宇。


我因为想写这篇文章,昨天晚上睡觉之前特意问儿子,你喜欢华晨宇什么?


他自己很得意地说:我觉得他唱歌的感觉很好,很痛快。


哦,原来他喜欢这个人的台风。


“10后”开始追星了,这位妈妈却举双手赞成?


且不说他是不是真的懂得“台风”这个概念,或者某些歌词的意思。偶尔从他稚嫩的嘴里唱出“管你什么想法,我是我自己的表达!“的时候,我还真挺想尊重他自得的小世界。


他只是被一个人唱歌时投入的热情吸引了,觉得很棒。


我儿子除了喜欢听《我管你》还喜欢《双截棍》。后来我找出来周杰伦的《双截棍》MV给他看。


“10后”开始追星了,这位妈妈却举双手赞成?


他听完原唱之后,有点愣住了。


我说,你觉得单凭这首歌的话,华晨宇的版本和周杰伦的版本,你更喜欢哪个?


他脱口而出:我更喜欢周杰伦的这个。


我说,其实华晨宇改编的也挺不错。


他点头表示同意:对,所以我现在除了是花花的粉丝,还是周杰伦的粉丝了。


看,孩子其实很单纯,喜欢上一个人一首歌,甚至是一件东西,都非常简单纯粹。


而且,他们会在都喜欢的东西上,也能有程度的区分,而不是盲目崇拜。


他今年也不过才7岁。


“10后”开始追星了,这位妈妈却举双手赞成?

我们年轻的时候也都会有喜欢的明星。比如上面说到的周杰伦。


因为他们存在的直接意义,就是让我们大众去喜欢,去追随的。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女同桌,她是班里的前五,出类拔错的那种优等生。也同样有点优等生的小骄傲,觉得现在的明星,没啥大意思。


后来,《流星花园》突然一夜风靡两岸三地,她看到杂志上道明寺的剧照,分分钟击中了她的少女心。


“10后”开始追星了,这位妈妈却举双手赞成?


她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25岁的时候嫁给他。


再次见到她是在十年之后的同学聚会上。有同学打趣问:嫁给言承旭了吗?她大笑:当年真的是喜欢得不行啊,但后面我发现,其实我喜欢的是“道明寺”!


角色,能当真吗?


好现实。


也很庆幸。


如果说当年因为信息闭塞,只能从电视和报纸上知道明星动态,那么相比较而言,如今我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渠道简直太多了,多到我们每天都在刷新自己的认知。


同样我们也发现,原来身边的人,不仅仅喜欢着角色,还会喜欢明星本人,甚至不仅是三次元,还有二次元的各种动漫和游戏中的角色。


“10后”开始追星了,这位妈妈却举双手赞成?


文化多元,但追星没变。


“10后”开始追星了,这位妈妈却举双手赞成?

喜欢明星的这件事,几乎是全民的,疯狂追星这事,也不少见。“追星族”真正成为一个固定的名词,可能也要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左右。


1993年,蔡明郭达和赵丽蓉一起演过一部小品《追星族》,蔡明饰演的孙女明明超级喜欢当时火爆的“四大天王”。


里面有个情节,她得到“内部消息”,知道喜欢的明星要在某酒店停留,就火速赶往现场,结果明星没见着,被明星坐的车溅了一身泥点子。


“这真是幸福的泥点子啊!”小品里的蔡明发自肺腑地说。


“10后”开始追星了,这位妈妈却举双手赞成?


娱乐圈诞生的这些超级偶像,自身产生的商业效应自不必说,粉丝的狂热追随更是打造明星的产业中重要的一环。


从杨丽娟砸锅卖铁追刘德华,到私生饭高速飙车追鹿晗,再到前段时间,因为肖战的粉丝“护主心切“,一系列操作引起网友众怒,在整个娱乐圈甚至商界都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因为不理智的喜欢而衍生出来的莫名的“洪荒之力”,实在是让人望而生畏。


怪不得,很多父母一听说自己的孩子有了喜欢的明星,真是吓到变形,赶紧阻止,甚至不惜“诋毁”那个莫须有的角色,以便自己的孩子“收回”自己的喜欢。


“10后”开始追星了,这位妈妈却举双手赞成?

其实,对于喜爱的东西,绝大部分孩子并没有特别复杂的分别心。


而大人更愿意爱屋及乌。


我一个同事跟我,她有个表弟,前段时间跟她吐槽说,因为自己从小喜欢易烊千玺,被全家人“瞧不起”,爸爸甚至说,不如去喜欢“纵贯线”。


而表弟很委屈地说:纵贯线是挺好的,但我自己喜欢易烊千玺难道就不行吗?他多努力啊。为什么大人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强加到我身上呢?


“10后”开始追星了,这位妈妈却举双手赞成?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喜欢的人当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标杆。


去年,一个视频在微博上被转发点赞很多次。说的就是一个姑娘自己的追星故事。


当她还是个学生的时候,非常喜欢刘惜君,也曾在粉丝群中被簇拥着见了一面,送过纸玫瑰,写过信,后来还写了万字长信自荐去采访刘惜君见自己的偶像一面。


而她也因为刘惜君的鼓励,考上了传媒大学,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视频很励志对不对?坚持自己的梦想,让它成真,的确非常了不起。


聊到梦想,我想起一件事:儿子很小的时候我曾经问他长大后想干什么,他的答案是“公交车司机”。因为可以把很多人送到目的地。我相信那个时候他心中的“偶像”就是公交车司机。


而当他的认知范围逐渐扩大,知道世界上工作岗位的形形色色,各有所长。而“成为公交车司机”已经变成当年众多的梦想之一,再回忆起来,只觉得孩童的稚嫩话语纯真无比。


“10后”开始追星了,这位妈妈却举双手赞成?


其实,面对追星,尤其是孩子最初有了喜欢的明星,我们需要的不是制止,也不是惊慌失措,因为我们也曾是他们。


上个学期,我儿子在学校的时候会因为练琴的枯燥而想偷懒,但转念一想,华晨宇和周杰伦也是这样咬牙坚持下来的。于是又重新打起精神,再弹两遍。


孩子们会在新鲜事物中每天长大,世界观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会蜕变。我们父母需要做的,是在界限之内,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要相信,一个没有偶像的孩子,绝对是有问题的。因为他的成长过程,没有标杆,也就没有对自己的要求。


而那些所谓的尖叫和疯狂,其实跟榜样的力量只有一线之隔。


-END-


策划:有养

视觉:magic y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追星族》截图、

《银魂》截图、《流星花园》截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