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儿时的记忆(二)

在我小的时候,物质条件是相当的匮乏的,但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却非常的丰富,除了和小伙伴们玩各种自创的各种游戏之外,我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跟着妈妈上山“溜红薯”!所谓的溜红薯,就是在主人收完的红薯地里一铁锹一铁锹的认真仔细的把地再翻一次,寻找“漏网之薯”。妈妈在地里一铁锹一铁锹的翻地,深深的,用力的把土翻起来,我就站在妈妈旁边,瞪大眼睛看着,期盼着土被翻出来的同时带出一个或者两个红薯……那种感觉是非常非常奇妙的,看到一个紫红的光溜溜的红薯露出来,我飞奔过去快速从地上捡起来,用手擦掉上面的土,然后放入袋子里,心里的感觉啊,就像得到一个无比珍贵的宝贝!有时候翻好大一片地都看不到一个红薯,我的心就会非常的失落,满心期待着下一铁锹会有所收获;有时候一铁锹下去会翻出好几个还挺大的红薯,扑溜溜的满地打滚,我的小心脏啊,那叫一个美,飞奔过去快速的捡起来,这时候妈妈也会抬起头,擦擦脸上的汗珠,疲惫的笑容里满满的欣慰,还不忘提醒我一句“小心摔倒”;有时候一铁锹下去听到脆生生的“卡擦”一声,妈妈就会心疼的说:”红薯铲烂了”,然后就看到白白的鲜嫩的被铲开的红薯嵌在土里,用手抠出来原来只是一块薄薄的红薯皮,我就无所谓的说:“不要了”,妈妈却弯腰捡起来放进袋子里继续翻地……儿时的我只知道收获红薯的快乐,根本体会不到妈妈一铁锹一铁锹翻地的辛苦,低着头,弯着腰,铁锹深深的插入土里满满的一铁锹土翻起来!还必须细心认真,经常是好大一块地仔细的翻一遍都翻不出一小袋红薯,然后再深一脚浅一脚的去下一块地翻地……浑身都被尘土包裹了,头发也被风吹的凌乱,坚定的脚步拖着疲惫的身影,似乎在告诉我:任务没有完成,袋子没有装满,不能回家!

利用妈妈休息的一会时间,我会新鲜的拿起铁锹翻几下,翻出来的土少的可怜,还把自己搞的灰头土脸,没几下我就气喘吁吁,抓铁锹把的手也疼了,偶尔少的可怜的时候我也会翻出几个不大不小的红薯,于是撂下铁锹飞奔过去捡起自己的“劳动果实”,举的高高的冲妈妈大声说“妈妈,看”!妈妈这时候就会用夸张的语气兴奋的说“呦,厉害哦!”可是不大一会,我的手就被铁锹把磨的生疼,不想干了,妈妈这时候总是心疼的说”你小呢,不干这活哦”!然后接过我手中的铁锹继续重复着千篇一律的动作——翻地……

满载而归回家的路上,妈妈把装满红薯的袋子用铁锹把挑着扛在肩上,我跟在妈妈身后,手里拿一个妈妈用抹布仔细擦干净的红薯,咬一口,脆生生甜滋滋,满嘴的香甜味道,咽到肚子里既解渴又解饿,这可是红薯特有的任何水果零食无法替代的感觉!估计现在的孩子们是根本体会不到也不去体会红薯生着吃的味道了!

回到家里,我的光荣任务”是完成了,想玩想休息是没人管我的,妈妈却没有停下来,她还要抓紧时间把红薯归类,大的,小的分开放,完整的,被铲的分开放,然后把大的完整的整整齐齐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小的被铲的收到盆里在水龙头下细细的洗好多遍之后,再用刀把红薯两头的小把切掉,坏的部分切干净,然后生火,架上大铁锅,锅上放笼屉蒸红薯,有一个细节很重要,红薯必须水开之后上笼屉蒸,蒸熟之后的红薯才能绵软香嫩……

妈妈在实践生活中教了我很多生活常识,这只是其中的一点点,却让我终身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