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閥士族的終結——黃巢起義

士族門閥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它萌芽於東漢時期,消亡於唐朝末期,在這700多年裡它影響著權力的變更,王朝的更迭。誰能得到士族的支持,誰就能得到天下。但是最終它怎麼消亡在黃巢這個落魄書生手裡呢?

東漢末年,自漢武帝崇尚儒術以來,已經累世造就了公卿,一個家族全部出仕為官的現象非常普遍。士人主要通過察舉、徵辟出仕。這些人成為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後,為了利祿,甚至不惜諂附、賄賂以求固結。大官僚與自己的門生、故吏結成集團,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魏文帝曹丕為了篡奪漢帝的皇位,採取九品中正制的選官制度,才換取了士族的支持,得以建立魏國。這也使國家選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導致門閥士族壟斷了政府的重要官職。他們又通過大族之間互相聯姻,在統治階級內部構成了一個門閥貴族階層,並逐漸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權制度,即"門閥政治"

門閥士族的終結——黃巢起義


司馬炎建立晉朝以後,門閥士族幾乎把控了國家的政權,成為了皇權專制的障礙,他們霸佔著王朝的全部資源,有著改朝換代的能力。所以歷代的統治者都想拔除這顆毒瘤,但都沒能徹底消滅,直到一個叫黃巢的人出現。提起黃巢,世人大都是貶低和痛罵他的,說他是個超級殺人狂,還是一個吃人的惡魔。

唐朝末期,政治腐敗,官吏強迫百姓繳納租稅,服差役。關東才發生了大旱,根本沒有錢糧繳稅,老百姓走投無路,就去投靠黃巢,與朝廷對抗。乾符二年六月,黃巢和兄侄八人響應王仙芝,加入農民起義的隊伍。王仙芝死後,黃巢被眾人擁立為新的領袖。

史書記載黃巢帶領農民起義軍攻打陳州時,糧草嚴重不足。為解決這個問題,黃巢命令軍隊建造舂磨砦巨碓,採用機械化方式,將活人輾碎,然後製作成食物,保證軍隊的戰鬥力。在起義軍包圍陳州近一年的時間裡,上百個巨碓同時開工,成為供應軍糧的人肉作坊,把大批鄉民、俘虜,不分男女老幼,全部磨成肉糜,陳州、徐州等數十州的老百姓都被吃光了。黃巢部隊所過之地,百姓淨盡、赤地千里。拒不完全統計,保守估計黃巢的起義軍至少吃掉了三十萬老百姓,這是他被世人唾罵的第一個原因。

攻殺胡商,是黃巢被世人說殘暴的第二個原因。乾符六年,起義軍攻陷泉州,殺死了數萬猶太胡商。次年,起義軍攻克廣州,殺死了包括等大食、猶太、波斯等二十餘萬胡商。黃巢還讓士兵將當地種植的桑樹全部砍光,沒有桑葉就沒有辦法養蠶,從而斷絕胡商採購絲綢的貨源。

門閥士族的終結——黃巢起義


廣明元年十二月十三日,起義軍攻陷長安,黃巢在含元殿登基稱帝,國號大齊。不久,他就開始大肆屠殺唐朝宗室和百官,面對控制科舉制度的門閥士族,懷才不遇的落榜書生,對門閥士族格外的痛恨。所以縱兵大肆搶劫門閥士族,並且殺光人口。而門閥士族也是在這個時候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史料記載,經過黃巢大力打擊士族,導致大量士族人士被殺,其富饒的家園和產業皆被破壞,失去土地和選官制度優越性的士族門閥,在輝煌了700多年的時間後宣告滅亡。士族的地位被地主紳士階級代替,淪為庶民。沒了門閥士族干擾科舉制度,為宋朝創造璀璨的文明打下了基礎。

但是稱帝后的黃巢殘暴毒虐,嗜好濫殺無辜,過著荒淫無度的生活。長

門閥士族的終結——黃巢起義

安的百姓不堪忍受聯合未被消滅的關中唐朝禁軍一起反抗,最後被唐軍擊敗。黃巢從子黃皓率殘部流竄,號“浪蕩軍”。昭宗天覆初年,進攻湖南時,為湘陰土豪鄧進思所伏殺。黃巢敗死在狼虎谷,享年64歲

士族這個群體曾經給華夏文明的發展做出過貢獻,但是隨之而來的貪婪,自私,對權力不擇手段的追求,也讓它墮落為時代的毒瘤。而它們的發展經歷也讓現在的社會做一個借鑑,警惕新士族階層的再次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