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怀念天津哪些已经消失的美食?

Lime2018


天津人爱吃,是从老一辈就传承下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美味渐渐地消失了,但那些消失的传统美食,很多都是我们内心最忘不掉的一种味道。那些已经消失的天津美食,你们还有印象吗?


炸铁雀曾经的一道美食,铁雀比麻雀略大一些,但现在铁雀已经很少见到,并且如今鸟类已受到保护,也不提倡食用。


龙须菜也是曾经的美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常供菜,龙须菜就是芦苇芽,比竹笋还要鲜嫩,只需清炒就已经很美味了,但如今在餐桌上也见不到它的身影。


你还知道哪些天津已经消失的美食呢?


咕嘟夜食


现在的狗不理不是以前的狗不理了!最早的狗不理秘方已经失传,现在用的是三合益,同合成,同义成几家比较有名的包子铺合并而成的,后来人家也分出去了,狗不理现在只剩下个名了!

而且总部在山东,狗不理包子确实有点不如五、六十年代好吃了、肉包子又香、咸淡可口、再一碗小米稀饭、小咸菜、那才叫美食吃一回还想笫二回!


除了狗不理包子以外,当地好吃的美食还是不少的,猫不闻水饺!个人觉得它是津门一绝,而不是津门四绝!本人有幸,在零几年的时候吃过三四次,其中一次吃到的是纸浆馅儿的,还有一次吃到的是碎塑料袋馅儿的,味道的话都是相当的棒。

还有天津地区好吃的煎饼果子,南楼煎饼,赵师傅,杨姐煎饼还可以的,现在好多外地干的煎饼果子,加芝麻孜盐生菜的实在是难吃,还有天津人虽说爱吃饺子,天津人都爱吃自家包的,出去吃饺子也有百饺园和清真的白记饺子等等,这些都还是挺不错的店。


商丘身边事儿


可能还有但是很少见,我怀念的特色,现在看不到的记忆中有这几个

1.小时候早点中,牛奶房,里面一碗奶一个老味道的面包,怀念那种早点铺的气氛

2.小时候的冰棍 雪橙 (上海关汽水味道)6毛一根,好消息(可口可乐味道)4毛一根。贵一点的罗哥,大桥道,美登高等等

3.小时候第一次吃到方便,发现了最美味的东西,牌子怎么想想不起来了,就记得在南市父亲给买的,袋子是红颜色的 上面画着简单的鸡蛋等等,现在还有的 就是 三鲜伊面 ,七宝一丁等等 还能看到。

满满的都是怀念,有印象又模糊,但是每次回忆都是很美好


Tj尿尿猫


八几年渤海大楼后身有个回民饮食店,卖牛肉饼。当时1毛7一个。薄皮大馅,纯牛肉的,咬一口,馅软嫩弹牙,汁水四溢,甩现在那些网红款几里地去!

同义庄没拆迁前,地道洞子下有一对老夫妻带着下岗的儿子卖烫面炸糕。老爷子原来是老陆记退休职工。那烫面炸糕做得地道。当时陆记还没拆,大家宁可排队买他家的,也不去买陆记的。

北马路红旗饭庄的银丝卷,澄瀛楼的罗汉肚。

西北角平房没拆之前的回民食堂。经典的回民菜。


允槿1314


东北角的新时代,南门脸儿的南门饭店,当然北马路的红旗饭庄,这几个地方70年代由父亲带着和他的同事经常去。那时进去饭馆的味道永远忘不了,现在一家也找不到。好像有点类似椒盐的味道,米饭都是大polo盛,啤酒都是鲜啤、但是啤酒的味道现在也很少能再找到。记得在红旗二楼吃红烧大虾,大约是八元。太难忘了,又想起了我的父亲!


京美其


我是70年生人,小时候最喜欢康乐2角钱一盒的奶油冰糕。还有和平餐厅的小面包。还有糖耳朵,还有很多,过去的云吞特别香不像现在一股猪哈拉味。还有过年时姥姥家的什锦火锅味道,火锅里码满了海参,海螺肉,虾,火腿,金元宝(鸡蛋皮里面是肉馅)各种海鲜,鸡汤做锅底,一家人围在一起。还有姥姥家的狮子头,扣肉,各种好吃的。哎呀……可惜手艺没学会啊


新新1217


哈哈!我也嗦嗦老地道的麻花店,从解放桥河边过老地道,一出口不远处有一家麻花店、也卖炸糕、果子、果蓖等油炸小吃,其所炸的麻花集酥香脆为一体甜味适度,我大娘从上海来津探亲(哪阵没有旅游概念),给她买了麻花做早点,吃了一次一发不可收拾~太好吃了,当时都上班她又不好意思让我们在去买,于是自行从民主道一路打听老地道去买(不会普通话),到哪一看还有叫炸糕的园饼,于是买了尝尝~哇外脆里糯豆馅绵甜,比麻花还好吃~后来我们谁再去上海一定去老地道买上麻花用铁饼干盒装好(避免南方潮湿)带过去,这都是半个实际左右的事啦。想想很亲切


忠忠165074233


猪肝罐头,八九十年代的烧茄子,现在的茄子烧不出来那状态了,茄子不行了,炸家雀,自己家腌的咸菜,八十年代的小豆冰棍,都是小豆好吃啊,八十年代鸭子楼的烤鸭,比全聚德的好吃,八十年代国营食品四厂的酱鸡,2000年之前的绿麻叶大白菜,现在的这种白菜不行,九零年左右的烤羊肉串,2000年之前海地珠峰商场对过砂锅牛肉,九七年我在天穆星月饭店吃了一次绵羊尾巴,外焦里嫩,太好吃了,等等,还有很多都吃不到了,遗憾啊!


大老虎134651112


看到这个题目第一个想起来的菜,就是苏闽菜馆(原周家食堂)的周家排骨。 咱天津卫人嘴大吃八方,甜口儿的菜除了苏锡常沪,最被接受的就是天津了。 在江南数载,后来发现周家排骨基本上就是苏州菜的酱方,虽略有变化,大致没变,香甜浓郁,令人手不释筷。 今日搬到总医院旁的苏闽,早已没了往日神韵。


二郎690


很多人都反应一个现象,就是同样的食物就是吃不出当年的味道,我略微分析了一下,这里面有几点原因,第一就是当年我们(80年代的)缺食也缺油,所以觉得好吃。第二,现在的什么农作物都为了高产而使用转基因,别的不说了,现在的豆腐真没小时候的香,小时候豆腐都不用做,蘸酱油我能吃饱饭,现在的豆腐都没什么味了。西红柿真的一点西红柿的味都没了,小时候我家这种过菜,一进西红柿菜园,那浓浓的西红柿味扑面而来,现在的吃都没味。很多都吃不到原有的味道,真是万恶的转基因。最后就是黑心商家的偷工减料,真的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我小时候在东北,最喜欢吃的豆腐脑,我记得有个老头天天挑着两个木桶,一桶装豆腐脑,一桶装卤子,那豆腐脑又白又滑,卤子更是各种山货,调的卤子鲜美好喝,那卤子都挂浆。一碗五毛钱,一天一碗。现在就是糊弄,那天我去一家店要了一碗豆腐脑,卤子就是一点虾皮,酱油,撒点香菜,真是太糊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