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事業單位考試面試太難了!頭都大了!其實是你誤解了這幾點

順利通過事業單位考試筆試進入面試的她,雖然開心但也極其緊張

,由於還沒有資格複審,根據當地往年的考試規律估計,面試應該是在出成績的一個星期後就進行,所以她自己制定了一個一週的複習計劃,之前有過這種一週複習面試成功的經歷,所以這次準備也算是有點信心,雖說她自己面試能力本身不是特別強,但也報著“拼一把”的心態試一試。

你說事業單位考試面試太難了!頭都大了!其實是你誤解了這幾點

可是資格複審之後,當得知面試是在三個星期以後,她對於面試的態度發生了大轉變,因為自己是邊工作邊考試,複習時間比較其他考生的確是不多的,所以她就開始一味的悲觀

要麼是“怎麼辦!我啥都沒準備好呢!”或是“那我的對手不是準備的更好了?”,然後就是“我該怎麼辦呀?”的惆悵。如果你說:“那抓緊開始看書練題呀!”她就會說:“愁的我頭都大了,腦殼疼,看不進去!”然後原本一個星期可以有很大的進步的她,由於她的自我否定和放棄,導致這一個星期在悲觀中逐漸度過。

你說事業單位考試面試太難了!頭都大了!其實是你誤解了這幾點

令人頭大的不是面試本身的難度而是考生自己的狀態,固定的複習時間裡,花太多的精力去煩惱困難,留給真正複習的時間自然就相當有限。最後,複習時間的流逝沒有換來面試能力的增長反而留給自己憂愁的惡性循環

是什麼導致公職類考試面試如此讓人“頭大”

一、光“看”不“說”假把式

沒有區分開筆試和麵試的內在區別導致考生們過分強調面試複習過程中

“看”的作用。比如事業單位招考筆試,考生的確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看《公共基礎知識》的教材,背各種知識點,等到筆試之後面試備考當然也需要考生看基礎,背素材,但相比之下面試備考除了“看”更重要的是“說”,也就是大量的開口練習,畢竟面試本身的考試形式就是說話

你說事業單位考試面試太難了!頭都大了!其實是你誤解了這幾點

所以,很多考生延用了筆試的複習方式,以“看”為主,最終可能導致考生感覺自己也看了很多素材,背了很多素材,可最後實際開始做題時腦袋裡卻完全沒有思路

二、“完美心態”害自己

準備到什麼程度,考生可以開口練習了呢?很多考生的答案是,等他把每類題型的要點都記住,把相應的素材都背會就可以練習了。

你說事業單位考試面試太難了!頭都大了!其實是你誤解了這幾點

可實際上一方面時間不等人,筆試和麵試之間的時間,短可能一週,長一般也就一個月,等考生都準備好了一切基礎開始練習,那時間不允許呀!另一方面,考生這樣計劃練習開始時間是存在一個假設的,那就是隻要等他開口練習,之前準備的素材一定可以用的上,最終也一定可以練習好。然而開口練習才只是個開始,考生一開始的練習一定是不盡如人意的效果差的

,考生需要在之後的練習中花大量的精力去調整,通過多次練習來規範自己的語言,鞏固自己的素材和套路。

三、備考時間安排不合理

複習時間的確很有限,但是時間真的很不夠嗎?時間的不足到底是什麼因素引起的?

如果備考時間只有一週,邊工作邊備考的考生會給自己計劃早晨六點起床,這一週內考生一定可以按時起床,開始複習。當考生知道複習時間還有一個月,考生依然會計劃早晨六點起床,可實際上,每天考生都會偷懶半小時或更長時間,然後他會告訴自己,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更好的備考。

你說事業單位考試面試太難了!頭都大了!其實是你誤解了這幾點

如果備考時間只有一週,邊工作邊備考的考生除了正常的刷微信,可能所有時間都會投入到面試備考當中。如果複習時間變為一個月,那考生除了正常刷微信外,微博、抖音、淘寶也會適當的看一看,然後他會告訴自己,複習真的很累,自己心態很差,自己也很煩,需要勞逸結合來讓自己輕鬆一下,更好的進行接下來的備考。

公職類考試面試備考過程中,有一個比較極端的說法,那就是“別人距離考試只剩一天時,對你來說時間還有三天!”,說白了就是別人每天用八小時複習,你可以比他多用剩下的十六個小時去複習。

你說事業單位考試面試太難了!頭都大了!其實是你誤解了這幾點

這種說法的確極端,也不提倡考生這樣去複習但是道理卻不假,大多數考生備考完全沒有儘自己全力,備考期間因為消極情緒、畏難情緒、拖沓情緒等各種考生自身原因,導致考生浪費了很多時間,對備考時間也沒有進行合理的計劃最終導致複習效率大大降低。

如何從心理到行動上克服對於公職類考試面試的恐懼

一、利用“2-4-3”原則合理計劃備考時間

備考時間即使再短,也要合理規劃,才能提高備考效率。么么君規劃複習時間不側重看複習時間有多少天,而是看固定時間內,按照什麼比例去分配複習任務。

我們把總體的複習時間分為10等份

  • 安排2等份用來系統地瀏覽一遍基礎性的知識點以及相應的面試素材
  • 安排4等份用來“開口練習”
    ,對練習效果的要求不高,但是練習過程中要充分地思考,期間要繼續鞏固之前的素材和知識點,最重要的是通過練習,及時調整、增減需要背誦的素材;
  • 安排3等份充分用來模擬練習,提高練習量,一定要保證高質量的模擬練習,從而固化自己個性化的素材和套路
你說事業單位考試面試太難了!頭都大了!其實是你誤解了這幾點

二、“積累-練習-調整積累”模式讓面試素材積累更高效

大多數考生對面試素材的認知是,積累好了素材就開始背誦,背會了就能直接開始答題,這就是為什麼考生背會了好多素材面試時依然無話可說的原因

積累好的素材,即使考生都背會了,但要想達到使用的目的,還要經歷調整的階段,如何調整就要靠練習了。通過初期的練習,考生就會發現,有些素材自己老是喜歡使用,有些素材看起來很好,可是自己就是不怎麼使用。

所以練習之後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根據練習情況調整自己的素材積累高頻使用的素材之後複習過程中要重點背誦低頻使用的素材視情況完全可以刪除,一些練習時覺得好用的新語句可以添加到自己的素材本上。動態的素材積累模式,才能正真發揮面試素材積累的最大效果,讓素材有用武之地。

你說事業單位考試面試太難了!頭都大了!其實是你誤解了這幾點

三、“開口”三步走,讓考生敢於去開口練習

面試練習切記不要要求自己的答案一次成型畢竟自己的基礎不是特別好,一定要堅持前期練習時的循序漸進,後期才能厚積薄發。

  • 第一步:說提綱,列論點以及部分論證過程。

看到題目,認真思考後就是列提綱(提綱旁預留空白

,把自己想到論點、論據、論證認真寫出來。然後就是自己給自己大膽的把寫出來的內容大聲地脫稿說一遍

注意:提綱不需要全面具體,可以很簡單,只要把自己想到的內容能表達出來即可。

  • 第二步:查解析,補論據。

然後就是看題目的解析,和自己的提綱對比一方面自己沒有想到並且覺得的確有道理的論點補充到提綱之前預留的空白處;

另一方面就是論點下補充具體的論證和論據,如果覺得自己的論證也沒問題,就不需要補充,如果覺得解析的不錯,就進行替換

注意:不是所有論點都要補充論據論證,補充你覺得有理並且估計別人想不到的論點即可;補充論證和論據時把握“1+2”原則,也就是一個論點下,有一到兩句具體的論證語句或者論據即可。

  • 第三步:完整流暢地多次練習。

調整補充完之後,就要完整的進行練習,態度端正,不拖拖拉拉,保證練習效果流暢自然

注意:不要苛求答案內容的完美,你的答案永遠不會完美,保證調整修改後的答案內容整體飽滿即可,言之有理即可,重點是練習時的流暢度。

你說事業單位考試面試太難了!頭都大了!其實是你誤解了這幾點

解決“頭大”的辦法就是“硬著頭皮上”!

遇到問題選擇逃避,問題還是問題,你也成了問題。

公職類考試的面試,壓力的確大,但是考生要正視自己,更要突破自己,做到自律自省。

既要刻苦努力,也要重視方法技巧。用較高的效率應對面試備考,努力把自己吐槽的聲音留在腦後,把努力練習的身影留到當下

加油!公考路上奮鬥的人們!

你說事業單位考試面試太難了!頭都大了!其實是你誤解了這幾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