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免費播放對其他賀歲檔電影有什麼影響?這種模式以後可能複製嗎?

電影倉庫


選擇這樣一種方式,《囧媽》無疑是最大的受益方,原本春節檔競爭就很激烈,就算是正常電影院播放效果也不定會很好,其他電影選擇退出春節檔,再選擇檔期播放,都沒什麼關係,但《囧媽》這部電影只有春節檔播放才有情感上的共鳴

目前新型肺炎肆虐,全國都在號召待在家裡別亂出去跑,大家可還記得上次的非典,造就了淘寶的橫空出世。而現在,同樣的局面,不同的是上網方式的轉變。每個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機,家裡還有電視,用手機直接投屏,一家人圍爐而坐。多好的效果呢。《囧媽》選擇這樣一種方式,無疑是最合適的了,這是一種新的嘗試,我敢大膽的預測,《囧媽》在沒有其他競爭對手的局面下,而且拋棄傳統電影院的模式,選擇這種線上的方式,絕對是最明智的選擇,票房嘛,雖然少了電影院實打實的真金白銀。但是十三億人的流量啊,最後的成績,不敢想,但超過24億絕對沒問題的。

最佩服的是沒有選擇騰訊的付費點播,這樣降低播放門檻,不至於讓盜版鑽了空子。徐崢敢於第一個吃螃蟹,得到的回報也是絕對不會差的。

還有選擇的平臺。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都是流量的入口啊,大家自己琢磨,也別說欠人家一部電影票了,這絕對是共贏的局面。

至於複製,肯定是可以複製,至少春節檔,除了城裡的之外,其他返鄉的鄉鎮人群,沒有條件去電影院的。但是像現在這樣的播放效果,估計不會有了。畢竟不是每個春節都限制大家待在家裡的哦。這是災難面前的無奈選擇,恰好也成就了《囧媽》。天時地利人和啊,缺一不可的。


飛哥飛不起來


徐崢睡著都要笑醒吧,籤個對賭,拍了部預售非常不理想的賀歲片,眼看著票房即將慘敗,不顧面子非要提檔被很多人噴了一次,這下子有藉口乾脆直接免費了,大家都在網上看,版權費也沒少賺,不可抗力對賭協議失效也不用賠錢了,投資方這啞巴虧吃得算是徹底了啊,他倒是拍拍屁股撈錢走人,還把名聲撈著了。


喬克先生吃肉鬆


大家好,我是勇談。相信很多關注電影和娛樂的朋友應該知道徐崢《囧媽》的這波操作,直接將電影院上映的電影搬到網絡平臺上進行播放。毫無疑問這樣的模式對於其他賀歲檔電影由極大影響,這點從20多家傳統院線出函抵制就可以看出來。不過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徐崢的這次“站隊”,這次模式很難被複制。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徐崢《囧媽》飛速與頭條系合作,也是一種逼不得已的操作實屬無奈之舉

第一、哪怕《囧媽》如期在春節檔上映了,也很難達到24億票房,也就是意味著徐崢的對賭協議是鐵定要輸的。相信到今天為止已經有很多朋友看了《囧媽》這部電影,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囧媽》在電影院上映的票房能達到24億嗎?”說句實話,在沒有看之前還有絲期待,但是看了之後給我的感覺《囧媽》如果真的在電影院上映票房能否破10億都是問題,大家不要忘記這還是在春節檔,正常上映哦!那麼如果達成不了24億的票房,那麼對於徐崢和歡喜傳媒意味著什麼?要賠錢,而且是幾億的賠,假如算是後期市場反應對於市場的影響,損失幾億都是保守估計。那麼遇到今年這個肺炎疫情,連春節檔都湊不上的情況下《囧媽》改期上映後票房究竟會慘成什麼樣?大家可以自己去想象。

第二、娛樂圈有太多明星、導演簽署了對賭協議,最終能夠完成的很少(最終是雙方牢牢綁死)。包括馮小剛、張國立在內的大腕們這些年這麼拼命的原因也是因為簽署了對賭協議,要麼完成業績(給公司帶來收入)要麼賠錢!但是說句實話,在資本面前什麼導演、演員都是小角色根本沒有商量的餘地,你不簽有人籤。畢竟我國目前娛樂圈、電影電視圈的現狀是嚴重供過於求(導演、演員過多),甚至不乏一些出色的演員和導演,而簽署對賭協議也成為很多影視公司或經紀公司保證業績增長的一種慣用手段。這也是為何在我國資本這麼不缺錢的情況下,吳京竟然要抵押房產來拍電影的原因(不願意對賭被資本綁架)。

任何行業一旦出現“壟斷”就不是什麼好事,傳統影院無疑已經“壟斷”太久了

第一、所有電影都要從電影院播放,使得電影院具備了“挑選”電影的資格。大家不要理解錯一個意思,這裡的“壟斷”指的是電影從製作——宣傳——上映這個模式已經太久了,雖然說過影視公司不下幾百家,但是模式幾乎都是一樣的。無論是萬達還是其他影院都是這樣,從播放端開始“挾持”電影,符合自己條件、關係好的就“放行”,給予大量的屏幕支持;否則就“打壓”,再好的電影也沒法上映。這就是我說的“壟斷”,這樣的模式無疑已經讓我國的電影行業進入一個“電影院選擇”的時代。

第二、把電影理解為商品,那麼過去很長時間電影的銷售渠道過於單一。僅僅通過電影院銷售的路子使得越來越多的電影從業人員(導演、演員等)開始“巴結”電影院方。時間久了自然就使得電影院方成為一種“壟斷”,自然就開始高傲起來,什麼對賭協議,票房分成等都是電影院方有利,說句難聽點的“電影院不過是提供了一個場所(平臺)而已”。既然是平臺,為何不能在網絡上播放?這點是值得大家研究的。從這點來看,徐崢選擇《囧媽》在頭條系播放,而且後期將有更多的合作並沒有什麼問題。

《囧媽》免費播放這種模式不可持續,畢竟平臺都要賺錢的

就像過去電影院買票掙點票錢,視頻平臺也是需要賺錢的,今年《囧媽》免費播放的原因除去本身的價格也不高(6.3億),也跟第一次這樣操作是市場廣告行為有很大關係。那麼未來互聯網視頻平臺會不會取代傳統電影院免費播放呢?肯定不會,幾點觀察:
第一、一部影片就需要幾億的版權購買費,這點不是任何一家視頻網站能夠承受的。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僅僅一部《囧媽》的播放版權就需要6.3個億,如果說把所有的電影都給買下了需要的資金是海量的。任何一個平臺都不具備這樣的資金實力,哪怕是如今如日中天的阿里系和騰訊系也沒有這樣的現金流。或者說哪怕有,也不會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記住一點“資本都是逐利的”。

第二、電影可以在網絡平臺播放這是一種渠道,未來大概率會是平臺進行售賣,只是價格會便宜的多。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一個計算,僅僅從製作成本和適當的利潤來看,網絡平臺售票(線上售票線上觀看)價格會比普通電影院線下便宜一半。這點絕對不是假話,這就好比如今的電商衝擊了傳統服裝行業一樣,撇開了幾個中間商自然價格就可以低些。如果說未來電影能夠從製作方直接到網絡播放平臺,那麼就省去了影視公司和電影院這些中間商,票價便宜點也是必然。

傳統影院與互聯網之間就是互相博弈,市場競爭的關係,傳統影院也需要自我反省

依賴於自己相對“壟斷”地位來壓榨演員、導演、製作公司等的做法不可取,既然是合作就需要一個前提“平等”。否則迎來的就是類似於徐崢這樣的操作,兔子急了還咬人,幾點愚見:

第一、影片線上播放可以作為備選,甚至未來家庭影院都是趨勢,傳統影院不自己開始“反省”最終被取代只是時間問題。可以說這次疫情一定程度上給傳統電影院敲響了警鐘,也給影視行業敲響了警鐘。是不是把電影播放權都放在傳統院線一條路上?這個需要反思了,相信不少電影從業者不願意自己辛苦付出的影視作品最後無法與觀眾見面吧。

第二、賀歲檔電影會不會跟風很難說,畢竟沒有幾個人擁有徐崢這樣的勇氣。就像之前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一樣,很多導演、演員走的還是傳統路子,依賴於院線資源來獲取票房。做不做出免費播放這樣的決定其實還是背後的投資方決定的,我不相信其他導演有這樣的魄力,比如:陳思成等。

綜上,《囧媽》免費播放無疑對其他賀歲檔電影敲響了警鐘,在市場經濟作用下得市場就是得民心。從這點來看其他賀歲檔電影已經失去了先機,再次跟進的意義不大,當然這種模式也是不可模仿和持續的,畢竟沒有幾家互聯網公司有這麼財大氣粗。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轉評、關注,歡迎大家積極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壹貳叄


都在誇導演,沒搞清楚狀況吧!這個事主導方是頭條系,電影播映權是頭條買下來了,對於電影出品方依然是商業行為,你出錢我出貨,價格合適就成。6.3億有人認為不夠票房,這是對電影市場的無知。電影票房是按全票價計算的,分給賣票方院線方,分到創作人員的估計也就40%不到,那換算起來相當於16億票房。對於主創方自然能接受。假設不接收,現在這種情況,影院還開張那不是違背社會大環境麼,出了病毒擴散這種事誰負責?所以能掙點,還有了口碑。即使延遲上映,到時候宣發費還得再來一波,而且正常情況這電影能拿下多少票房還不一定呢。所以主創方是很樂意買斷的。

對於頭條系,現在的效果跟微信當年與央視合作的效果一樣,既得了實惠,又得了口碑。這個關頭花6.3億絕對大值,下載量估計又得再一次高升。而且此舉對於其他以付費點播的網站絕對是大打擊,意味著頭條系也能播放長視頻(電影)了。

以後要複製那幾乎不可能了,這種突擊情況的戰略性廣告只會有一次,頭條怎麼可能部部電影拿幾億去買,其他視頻網站買那麼多版權還虧著呢,它免費放能掙錢?所以長久的看這是個違背市場規律的事,不具備延展性。就跟微信補貼紅包大戰,虧點錢也值,是推廣費,但不可能長期這麼幹。

對其他電影影響不大,事情過去該去看的還是會去,但是票房肯定大打折扣,成本也要大增。這是新病毒造成的,誰都一樣,院線方也是大虧,主創方下一波宣發費也得重新來。非主觀因素變動,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但此舉受衝擊最大的應該是愛奇藝騰訊視頻等[摳鼻]


樂學讀書會


昨天我就說了,如果採取線上播放的方式,絕對有遠見的。贏得了口碑,這次雖然少賺點,以後有的是機會



老鄭州1985


按照開放收入比例,6.3億需要18億以上票房,目前意味著已經拿到了18億票房。按照今年的春節檔,這個數字已經很好了。

此外,雖說可以改檔,但是改檔時間遙遙無期,在此期間,投資方的投資都是有利息成本的,按照2.2億投資額,按照8%的利息,每天資金成本就要5萬,一個月就是150萬。

這次投資方賺大發了,口碑賺,票房賺。

今日頭條又可以推廣流量入口。

徐崢下部電影必然要爆棚了。

唯一虧的,可能就是院線方


路人甲乙戊


影響肯定是有的。賀歲檔本來是個撈金的大好機會,徐錚的《囧媽》突然就說不要錢了。在家裡可以免費看電影,大部分人都會首選看《囧媽》,那些競爭對手該怎麼辦呢?

有免費的資源,誰又會去看收費的呢?全國都受到了新型肺炎病毒的威脅,在家看電影比去影院更安全。

《囧媽》這次免費的行為,一舉佔領了春節賀歲的播放空檔,看似賠本賺吆喝,實則在不知不覺中就把眾多競爭對手淘汰出去了。

往後人們提到2020年的春節,能想到新型肺炎,也能想到《囧媽》。其他的都會在歲月中慢慢淡忘了。

其他賀歲檔電影,大多也是針對新年的氛圍來拍的,錯過了這波播放熱潮,票房大幅度下降是必然的。如果現在還擺高姿態不願意免費播出,還會被觀眾拿來跟《囧媽》比較,越發顯得格局狹小,今後恢復播出了觀眾恐怕也不會買賬。

人家《囧媽》都免費了,你憑什麼不免費?大眾的同化思維就是會推表及裡,迅速擴散到每一部影片上。

《囧媽》和今日頭條合作,也不是免費的。今日頭條真金白銀的把這部片子的播放版權買了回來,幾個億的銀子大把的砸出去,才換來了全網對徐錚的一片叫好聲。

這一做法,徐錚收回了一部分成本,而今日頭條則換來了大規模的流量,可以說實現了雙贏。

其他片子想要再戰春節檔,有了免費的《囧媽》做對比,可謂是更為艱難了。

但這種播放模式,很難大規模複製。

《囧媽》本身就帶有穩定的觀眾群,前幾部“囧片”的口碑都不錯,觀眾對“囧系列”有所期待,潛在收看人群眾多。

今日頭條也是看中這一點,才能一擲千金的開創了全新的播放模式。且頭條也能夠通過這個形式收穫更多的用戶和活粉,對長遠發展有利。

再來一部影片,未必有徐錚一樣的國民度,也沒有“囧片”保持良好的口碑,收看人群難以預測。

一個資訊平臺終究要以營利為目的,風險太大的事情,平臺也要再三評估,不能輕易付諸行動。

今日頭條和優愛騰又不是同一性質的平臺,無法賣出會員回籠資金,大規模推廣《囧媽》的播放模式太過冒險。

但不管從哪個角度說,頭條這次的行動都是個大手筆,算的上在特殊時期,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全國抗擊病毒的鬥爭。畢竟把大家留在家裡,也是一種對病毒最好的防護方式了。


萌萌小笑笑


【《囧媽》今日頭條系免費觀看的互聯網神操作,你看懂了嗎? - 今日頭條】https://m.toutiaocdn.com/item/6785410161746903552/?app=news_article×tamp=1579851652&req_id=202001241540520101310742000949C163&group_id=6785410161746903552&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中國第一月子哥


我發現很多人對《囧媽》的免費有所誤解,認為是片方免費,甚至很多人還在那對出品方和徐崢感恩戴德的大讚特贊。我想大家應該搞明白一件事之後再談感謝,《囧媽》免費不是片方更不是徐崢,而是字節跳動公司花錢買下的播映權,在其旗下的西瓜視頻抖音今日頭條等產品上免費播放,出錢免費的是字節跳動,和《囧媽》影片方以及徐崢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他們現在數錢數的高興著呢。

《囧媽》免費播放是特殊情況下的選擇,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沒有新型冠狀病病毒的影響,《囧媽》出品方也不會賣給網絡,肯定還是會進影院。而作為字節跳動公司來講,如果不是剛好趕上春節,他們也不會這麼辦,字節公司這樣做,一是責任擔當,鼓勵大家春節期間宅在家裡,減少外出,減少感染機會。二是公司的一種營銷模式,春節是流量的黃金期,也是互聯網公司白刃戰的黃金時期,都在爭流量爭人氣,字節跳動此舉雖然花了大價錢,但也得了人心,對公司品牌是一種正向價值的提升。

在未來,互聯網公司買斷電影播映權可能會是一種方式,就像當前的網劇,其實就是這種模式,只不過網劇目的更單純,是針對性的製作。


元芳有看法


囧媽是開了個先河,但是不是可延續的,卻不一定。或者說基本不可能延續。

作為互聯網行業,通常都是靠流量變現活著。抖音是新晉貴族,花幾個億買個片子,特別是在疫情如此嚴重的時期,給全國人民發個免費的新片,博得知名度,提高流量,做了宣傳推廣。怎麼算這個買賣都不虧。

但是,卻不可能持續。

互聯網行業現在已經很清楚了,就是拿流量再引流變現的贏利模式。在高速增長時期,投資人是允許出現鉅額虧損的,因為互聯網具有天然的壟斷性,一旦幹掉了所有的競爭對手,才可以拿著流量去變現,如果萬一被對手幹掉,前面的投資就打了水漂。所以從這一點上就決定了,這個模式對於電影行業是不可持久的。

首先最牛逼的片子就那麼幾部,也不是所有投資人都有能力花幾億幾十億買片子免費宣傳APP。再次,每部片子投資上億起已經成常態了。院線不播放,靠流量收回成本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後,如果這次不是因為疫情導致囧媽無法正常上線,你猜他會不會籤這麼個協議呢?要知道,之前橫店對賭可是24億噢。

所以三個條件都決定了,這不是可複製的。其一疫情不常有,其二抖音這種巨流量視頻APP不常有。其三,能衝幾十億票房的,誰會在乎抖音這幾個小錢?

所以APP引流還是要從病毒式傳播入手,不能靠如此大規模燒錢。而電影投資和票房實在太高了,也看不上APP這幾個小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