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之有道(民間故事)

清康熙年間,雲州城裡有一個萬盛藥行,規模宏大遠近聞名。說來你也許不信,這藥行老闆是一個年僅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名叫沈原,不但為人隨和,而且生得風流倜儻。

沈原自小死了父親,只有一個母親和他相依為命。最近一段時間,他發現一向開朗的母親總是悶悶不樂。沈原是個孝子,就忍不住詢問,母親嘆了口氣道:“兒啊,雖說你現在事業有成,可身邊總歸少一個知冷知熱的人。娘也是過一天少一天的人了,你這樣怎麼讓娘放心得下啊。”

其實,沈原早就有了意中人,就是城南柳員外的獨生女兒柳香蓮。兩人偶然認識後,柳香蓮也對沈原愛慕不已,只是這事兩人都瞞著雙方家人。如今見母親這樣說,沈原便對母親道:“娘,我正想和你說這事呢……”

聽說兒子的意中人是柳員外家的千金小姐,母親不住地點頭:“和娘想到一塊兒去了,娘也中意那丫頭,聽人說不但模樣好,人也乖巧,娘這就選個吉日找人提親去。”

然而前去提親的人不一會兒就回來了,沈原上前一問,他們一個個直搖頭:“也不知你是如何得罪了那柳老頭,一聽說是來給你提親,他馬上就叫下人把我們連人帶東西都轟了出來。對了,他還讓轉交這個給你。”說完交給沈原一個信封,就一個個告辭走了。

沈原打開信封一看,裡面有四句詩:

頑童搬石費思量,

一心只為賺錢忙。

買賣本是兩情願,

何故碎瓷扔下塘?

詩的最下面是兩個大字:奸商!

沈原看後禁不住啞然失笑,原來柳員外這首詩說的是他小時候的一件事。

那一年沈原十歲,因為家貧吃不上飯,娘又病了,他就想到村頭的塘裡摸魚給娘吃。那時正值盛夏,天氣很炎熱。來到塘邊,沈原發現路邊的這口塘每天很是熱鬧,南來北往的行人路過這裡,都圖涼快脫了鞋襪下到塘裡沖沖腳洗洗臉。當下他靈機一動,魚也顧不上摸了,馬上就從四處搬來了許多大石塊。

村裡人看著他滿頭大汗的樣子,都不解地問:“小伢子,你娘還躺在床上哩,你要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就去城裡給人家打短工,也好賺點錢給你娘買藥。大熱的天,你搗鼓這些破石頭幹啥?”

沈原也不解釋,只見他把那些找來的石塊整齊地碼在塘底水邊,然後寫了個大木牌掛了起來:每用一次收錢一文。原來他是想讓人們都站在他的這些大石塊上洗腳,這樣沖洗後的腳就不會再沾到塘底的淤泥了。

過路的人雖然覺得這樣很方便,一文錢也不算太多,可就是沒有人願意花錢買他的石頭站。

看看自己這招不行,沈原又生一計,換了個木牌掛在塘邊:“塘底有碎瓷,小心割破腳!”

有些人看後不相信,就問他:“你怎麼知道塘裡有碎瓷片?”

誰知沈原嘿嘿一笑:“我自己扔進去的,怎會不知道?”

這一招果然管用,有些人想圖涼快,又害怕被塘底的瓷片劃破腳,只得花錢買了沈原的石塊。當時村裡人見了就斷言:這麼小就心術不正,長大後一定不幹好事。柳員外的詩中說的便是此事。

沈原正在考慮如何給柳員外回信,這時去鄰縣採購藥材的管家回來了,他告訴沈原這次並沒有購買到多少藥材,因為鄰縣正在發大水,很多藥材店都關了門。沈原問他水勢大嗎,管家說水勢很大,鄰縣的百姓都流離失所背井離鄉,還有很多逃難來到了雲州。

沈原想了想,也顧不上回信了,馬上安排管家:“你現在趕緊貼出告示,就說咱們萬盛藥行大量收購青蒿,有多少收多少,收了先存在倉庫裡。對了,把咱們倉庫裡的其他藥全都處理出去,空出地方專放青蒿。”

管家不解其意:“可是東家,青蒿又不是什麼名貴藥,咱庫存那麼多青蒿有什麼用?”

沈原讓他不要多問。很快,萬盛藥行大量收購青蒿的事就傳遍了整個雲州城。其他藥行老闆都笑沈原八成是瘋了,因為現在正是梅雨季節,天又陰沉沉的,雨說來就來,青蒿放久了就要黴變。

這一天,沈原來到倉庫,看著堆積如山的青蒿,對管家說:“好了,現在是該給它們找個買主的時候了。”說完沈原就徑直來到了雲州縣衙,找到了縣令賈得貴。見了賈得貴沈原開門見山地告訴他,自己這次是專門來賣一些草藥給他的。賈得貴聽了連連擺手道:“沈公子真會說笑,我又不開藥鋪要草藥有什麼用?”

沈原卻告訴賈得貴,如今雲州的鄰縣發大水,大水過後人畜腐屍遍野,必定會滋生瘟疫,疫情肯定會影響到雲州的百姓。沈原說:“青蒿雖不是什麼名貴藥材,卻是防治瘟疫的絕好良藥,如果賈大人現在把我手上的青蒿買過去,到時候就是奇貨可居,那價格還不是你說多少就是多少!”

賈得貴想了想沈原的話不是沒有道理,且正巧他的妻弟也在雲州城裡開了一家藥鋪。賈得貴思來想去覺得沈原也玩不出什麼花招,最後終於決定拿出多年積蓄買下了沈原庫存的全部青蒿。

過了沒幾天,正如沈原所料,整個雲州城都籠罩在瘟疫的陰影之中。賈得貴大喜,正準備讓妻弟把手裡的青蒿高價賣出,突然有人來報說,他的頂頭上司李知府來訪。賈得貴知道這李知府歷來清正廉潔愛民如子,哪敢怠慢,慌忙出門相迎。

李知府一見到他便呵呵笑道:“賈縣令真是有先見之明。”

賈得貴被他說得一頭霧水,正不知如何回話,李知府又道:“聽說你料定大水過後必定滋生瘟疫,便搶先自費收購了一批防治瘟疫的藥材,準備瘟疫來臨時免費發放給疫區的難民,此等胸懷讓人佩服啊!”

賈得貴一聽傻眼了,自己是買了一批藥材,可什麼時候說過要免費發放了?這時沈原走了進來:“知府大人,你不知道啊,賈大人這樣做其實還是為自己呢。你想想如果雲州發生瘟疫,那麼百姓們為免遭疫病迫害就會背井離鄉,百姓們一走地就沒人種了,到時候皇糧繳不齊,稅費收不上,他沒法向朝廷交代呀!”

李知府一聽更是大為讚歎。這時的賈得貴真是哭笑不得,沒想到自己小心了又小心,最後還是鑽進了沈原給他下的套子裡。他想這次錢肯定是撈不到了,不過能撈個美名也不錯,當下正色道:“大人過獎了,這都是卑職應該做的!”

沈原又上前一步對李知府說:“賈大人真是憂國憂民,為了應付這次疫情,他把自己多年的積蓄全都用上了,足足三萬兩白銀呢。”

這話一出,賈得貴的脊樑是直抽冷風:沈原啊沈原,你這哪是誇我,你簡直是把我往火坑裡推啊!果然就見李知府聽了這話,沉吟一會兒,臉當即就拉了下來,質問賈得貴:“我記得你是康熙四年的進士,康熙六年來到雲州,剛上任時你生活拮据,還是我拿了五十兩銀子給你補貼家用,如今短短兩年你哪來三萬兩白銀的積蓄?”賈得貴當即被問得滿臉通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賈得貴被撤職查辦的那天,見到了沈原,就問他為什麼要設計陷害自己。沈原回答道:“人們都說‘無商不奸’,這話一點沒錯。我是個商人,想點子賺錢就是我的根本。你是百姓的父母官,救民於水火是你的根本。但是無論官商,都要明白百姓是根本。我賺錢是取之有道,你丟官是咎由自取,不存在陷不陷害的事!”

不久這件事就傳遍了整個雲州城。柳員外得知後,也不由得改變了對沈原的看法,有心同意他和女兒的婚事,但怎麼也張不開嘴。這天他收到沈原託人送來的一封書信,拆開一看正是上次自己寫給沈原的那首詩,只是詩後又多了兩個字:

頑童搬石費思量,下塘

一心只為賺錢忙。買糧

買賣本是兩情願,應當

何故碎瓷扔下塘?虛晃

詩的最後還有一行字:取之有道奸何妨?柳員外看後哈哈大笑,心中疑慮頓消:原來詩中說得明白,沈原當初對人說扔碎瓷下塘,這是商人的“奸”,但他並沒有真扔只是虛晃一槍,這便是做人的“誠”了。柳員外大喜,禁不住誇道:好個取之有道奸何妨!說完再也顧不得什麼面子,趕忙找人為女兒提親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