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引人深思的故事,99%的父母從中找到教育孩子的方向!


9個引人深思的故事,99%的父母從中找到教育孩子的方向!

教育不只是學校與孩子之間的課題,首先應是家庭要面對的問題。一個優秀的家庭才教出優秀的孩子,而家庭教育首先要教孩子這10個方面!

1.解決力

讓孩子自己嘗試,包辦父母只能養出飛不出籠子的金絲雀。製造一些讓孩子嘗試、摸索的機會,他們才能獨立應對生活。

"一步二步三步,好!跌倒了別哭,自己爬起來再走,好!一二一,一二一……"

父親這樣在教孩子走路,朋友們說他是"開孩子們玩笑"。

父親卻回答:"你錯了,這不是開玩笑,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將來在社會上闖世界,全靠這第一步呀!"

這個父親名叫宋嘉樹,他生有三女三子,他們便是名聞中外的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姐妹和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三兄弟。

2.敢夢想

任何一個孩子,原本在內心深處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

但是,卻可能因為家長的冷嘲熱諷而破滅,因為家長的指手畫腳而夭折,因為家長的急功近利而丟失。

夢想的翅膀,一旦被剪斷,就再也無法復原,甚至煙消雲散。

孩子:“我想要跳到月亮上去。”

媽媽:“好呀,但是,可別忘記回來喔!”

第一位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在童年時與母親的一段對話。

9個引人深思的故事,99%的父母從中找到教育孩子的方向!

3.想象力

一般只要父母給孩子足夠的探索機會,多接觸新鮮事物,允許孩子表達,對於孩子的創造性表現和表達給予充分鼓勵和肯定,孩子的想象力就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為什麼一定要告訴他該用紅色呢?我認為他畫得很好,說不定他以後真的會種出藍色的蘋果呢。

至於現在的蘋果是什麼顏色,他吃蘋果的時候自然會知道的。”

小卡特在用藍色筆畫蘋果時,朋友勸告父親說應該告訴孩子畫蘋果要用紅色時,他父親如此回答。

卡爾.威特14歲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

4.忍耐力

制止太舒適行為。太舒適是現代孩子的普遍問題之一,對此,家長應理直氣壯地制止和批評,幫孩子從小養成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的好習慣。

“這是絕對不行的!你們小小年紀就挑肥揀瘦,什麼都要好的,那長大以後會成什麼樣子呢?

做人一定要先學會吃苦,才能耐勞。將來才會有出息。”

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兩兄弟,年幼時一次在飯桌上爭搶食物,母親制止後如此告誡。

“把咱田地全毀了,我也決不責怪你。”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卡曼林·昂尼斯小時候一次做實驗把自家房子不慎燒燬,十幾歲的他怕父母責罰躲到效外,父母找到他後的第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9個引人深思的故事,99%的父母從中找到教育孩子的方向!

5.責任心

讓孩子懂得承擔錯誤。做錯事了可以安慰,但一定不能姑息,適度的懲罰才能讓他明白「賞罰分明」這一生存法則。

“我先借給你,一年後還我。”

一個12歲的小男孩不小心踢碎了鄰居家的玻璃,需要賠償12.5美元。孩子找父親拿錢賠償時,父親這麼告訴他。

從此,這位男孩每逢節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把掙到的12.5美元還給了父親。這個男孩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里根。

6.包容心

接受孩子的缺點。你的孩子也許不夠聰明,有很多缺點,但父母不能因此嘲笑或嫌棄他,幫助孩子戰勝缺點。

“你有點口吃,正說明了你聰明愛動腦,想的比說的快些罷了。”

兒子從小就口吃,可母親說這算不了什麼缺陷,甚至還表揚他。她要求兒子一切從自信開始,努力主宰自己的命運。

這個口吃的男孩就是傑克.韋爾其,他長大後成為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董事長,被稱為世界第一經理人。

9個引人深思的故事,99%的父母從中找到教育孩子的方向!

7.自由

不要強迫孩子。家長不要把自己的期待強加給孩子,更不要給孩子樹立「必須怎樣」的目標,自由快樂地成長,孩子才能更好地發揮潛力。

“孩子,我相信你能行。媽媽也曾經有這樣的夢想,只是當我覺得我做一個讓病人喜歡的護士更合適時我就放棄了。現在,對你來說,也許正是實現這個夢想的最好時機。”

一個男孩在十五歲時告訴母親,自己將來一定要競選美國總統,母親這樣回答他。

這個孩子就是日後成為美國總統的比爾·克林頓,他是美國最優秀、最有魅力的總統之一。

8.發展特性

扼殺孩子淘氣的天性。「淘氣包」、「搗蛋鬼」往往腦子靈光、求知慾強。

在允許的範圍內,適當允許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是挖掘孩子潛能和創造力的好時機。

“你們不瞭解我的孩子,他非常聰明,他不是在搗亂,而是好奇。你們不懂得教育,我來親自教育他。”

一個小男孩上小學時,對許多事物都好奇,看到氣球能在充滿氣之後飛上天,就找來一些發酵粉,動員想上天的同學來吃。

不幸的是,吃了發酵粉的同學疼得在地上打滾。校長知道後,非常生氣:“又是你這個搗蛋大王,我要把你開除了!”

母親知道後非常氣憤,直言學校不懂教育,並將孩子接回家,親自給他上課,鼓勵他做實驗。這個男孩就是愛迪生,一生髮明的項目,多達1600餘項。

9個引人深思的故事,99%的父母從中找到教育孩子的方向!

9.傾聽

瞭解孩子的感受。再小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一定要抽出時間,耐心聽他說話,瞭解他的想法和感受,以便及時對孩子的身心變化、問題等做出處理。

母親帶小男孩到郊外去遊玩,別的親友家的孩子,有的爬山,有的游泳,唯獨這個小男孩一人默默坐在河邊,凝視著湖面。

這時,親友們悄悄走到他母親的身邊,認為男孩有問題,趕快帶他去醫院檢查。母親這樣回答親友的疑問。

“我的孩子沒有任何毛病,你們不瞭解,他不是發呆,而是在沉思。他將來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學教授。”

這個男孩就是愛因斯坦,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感謝您的閱讀,免費送你智慧父母私密課程,讓你在親子教育路上少走彎路,做一個高能量智慧父母,收穫幸福家庭。點擊我的頭像關注後,私信發消息:01,即可獲取。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