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寶媽們都不知道的補鈣祕密

是人體中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缺鈣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尤其是對兒童來說,鈣在孩子的生長髮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補鈣很關鍵,但到底什麼時候改補鈣?又該怎麼補鈣呢?

99%的寶媽們都不知道的補鈣秘密

孩子缺鈣的表現

1.脾氣怪,煩躁磨人,不聽話,愛哭鬧;

2.睡眠不安寧,如不易入睡、夜驚、早醒,醒後哭鬧;

3.出汗多,排除外界的干擾,如天氣太熱 ,穿衣太多,在本不該出汗時出汗;

4.出牙遲(一般小兒生後4~10個月萌出第一顆乳牙);

5.會站、走的時間遲(一般小兒1歲會獨自站立,13~15個月會獨自行走),還會出現雞胸駝背、羅圈腿、肌肉鬆軟無力等;

6.寶寶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寶寶經常會感冒、發燒、拉肚子。如果寶寶出現以上症狀可以去正規的醫院檢查一下寶寶是否缺鈣。

7.

肌肉肌腱均鬆弛。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鬆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鬆弛,可出現駝背。

1歲以後小兒學走路,如果缺鈣,可使骨質軟化,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並且容易發生骨折。

8.經常出現抽搐症狀。

99%的寶媽們都不知道的補鈣秘密

常見的補鈣誤區:

1、隔著玻璃曬太陽

陽光中的紫外線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隔著玻璃曬太陽等於沒有曬太陽,讓寶寶曬太陽一定要去戶外。

2、化驗檢查就可以確定缺鈣

寶寶究竟是否缺鈣,不能僅憑做一項化驗如末梢血血鈣濃度測定就隨便確定,必須由醫生根椐寶寶病史、症狀、體徵及輔助檢查綜合分析後才能確定。

3、把鈣劑放在食物中餵食

很多媽媽擔心寶寶不願吃鈣劑,經常把鈣劑悄悄地放到牛奶、米湯或稀粥裡給寶寶食用,但實際上並不利於鈣劑的吸收。

因為很多食物中含有植酸,這種物質會影響鈣在腸道的吸收,並且,當脂肪過多時還會形成皂鈣,不僅對補鈣作用不大,甚至還會導致鈣吸收量進一步下降。

4.多喂鈣劑

鈣在體內的吸收率受多因素影響,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必須有維生素D的幫助。因此,在服用鈣劑的同時,應適量給孩子口服魚肝油等維生素D製劑,或是讓孩子多曬太陽,以促進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

99%的寶媽們都不知道的補鈣秘密

正確補鈣的方法:

1.食補

一般在寶寶缺鈣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都可以通過食補來解決。

奶是最好的鈣質來源,包括母乳、配方奶粉、牛奶、酸奶、奶酪等。從寶寶出生起,只要一直保證喝奶的量,並配合服用維生素D,就基本不用擔心缺鈣的問題。除了奶類,魚、蛋、豆類、綠葉蔬菜等也具有補鈣的效果。

日常補鈣食物

海產品如魚、蝦皮、蝦米、海帶、紫菜;

奶製品如配方奶、酸奶、母乳、奶酪等;

蔬菜如菇類、胡蘿蔔、小白菜、小油菜等;

另外雞蛋和大豆中的鈣含量也非常可觀。

2.藥劑補鈣

在兒童缺鈣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補充一些補鈣製劑。注意:補鈣製劑的用量一定要遵醫囑咐,切不可亂給孩子補鈣。

3.抓住補鈣的黃金時期

在所有的季節中,春季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含量最高。鈣在兒童的生長髮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不過在對鈣元素的吸收時是離不開維生素D的。

人們在曬太陽的時候,經過紫外線對皮膚的照射就能夠獲得維生素D。在紫外線照射照射到皮膚時,便可以轉化成維生素D3,它具有促進腸胃吸收鈣元素的作用。

4.多曬太陽

合理的戶外運動,以及多曬太陽是孩子吸收鈣元素的關鍵,家長平時要多帶孩子做戶外運動,曬太陽,注意:在夏季要避開紫外線較強烈的時候 ,以防曬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