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生猪价格趋势,产能有望逐步恢复,市场供应积极向好

今天是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探讨交流广大消费者和农民朋友一年来最为关心的生猪价格趋势及供应问题,对于我们日常消费及生猪养殖提供一些参考。

从相关渠道了解,3月15日生猪价格主流市场多数下跌,统计数据显示14省下跌,4省小幅度上涨。

3月15日生猪价格趋势,产能有望逐步恢复,市场供应积极向好

东北地区:巴彦万润和呼兰高金收购价维持稳定,部分区域收购价参考16.0-16.6元/斤,长春千喜鹤待宰场收购价维持稳定,长春金锣结算价下跌0.3元/公斤,吉林地区收购价下跌0.2元/公斤,吉林地区收猪价参考16.9-17.0元/斤,辽宁地区猪价维持稳定,收购参考价17.0-17.1元/斤。

华中和华北地区:河南地区主流收购价参考17.5-17.7元/斤。开封大红门结算价下跌0.5元/公斤,漯河双汇结算价下跌0.2元/公斤,济源双汇结算价下跌0.2元/公斤,郑州双汇结算价下跌0.2元/公斤;河北地区猪价下跌0.2元/公斤,河北地区收购价参考17.1-17.4元/斤。

华东地区:潍坊振翔收购价维持稳定,潍坊华宝收购价下跌0.2元/公斤,品种猪参考17.5元/斤,烟台龙大收购价下跌0.2元/公斤,品种猪参考价17.5元/斤,阜阳雨润结算价下跌0.2元/公斤。

3月15日生猪价格趋势,产能有望逐步恢复,市场供应积极向好

数据显示,北方地区猪价下跌现象较为明显,收购企业也有明显压价现象表现,当然大趋势还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低价收购情况表现一般。当然,单凭上面这些迹象,来表明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市场供应积极向好,并没有什么说服力,下面提到的几个方面才是关键。

一方面,值得大家高兴的是,猪肉供应保障已被提升到“事关民生、事关大局”的高度。2020年2月初,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指出,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3月15日生猪价格趋势,产能有望逐步恢复,市场供应积极向好

3月15日生猪价格趋势,产能有望逐步恢复,市场供应积极向好

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拉动和金融杠杆释放后续产能。截至2020年1月底,各地安排种猪场和规模猪场贷款贴息资金4.44亿元,涉及贷款521.42亿元;落实生猪良种补贴3.71亿元;落实保费补贴68.32亿元;安排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37.73亿元。同时,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改造提升中小养殖户,快速补栏增养。

3月15日生猪价格趋势,产能有望逐步恢复,市场供应积极向好

让养殖企业和农户高兴的是,2月27日,全国多地提高了生猪养殖的补贴。比如,广西提出良种后备母猪补贴1000元/头,公猪补贴2000元/头;江苏省自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规模猪场出栏1万头商品肥猪,省财政给予100万元的奖励;海南省以补贴促生猪生产,引进省外能繁母猪每头补贴1000元,等等。

3月15日生猪价格趋势,产能有望逐步恢复,市场供应积极向好

3月5日,农业农村部对外介绍,今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强度同比大幅降低,有信心实现全年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生猪生产呈现连续向好趋势。据农业农村部监测,能繁母猪存栏连续5个月恢复增长,市场供应积极向好。目前全国生猪养殖上下游企业产能恢复提速,饲料企业复工率超过七成。

3月15日生猪价格趋势,产能有望逐步恢复,市场供应积极向好

近日各地报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都在加大解决饲料、屠宰、流通等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突出问题,畅通仔猪和种猪调运。比如,河南省驻马店正阳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正阳在19个乡镇都设立了企业联络员,为复工复产提供24小时服务。

笔者认为,通过国家扶持、企业和养殖户共同努力,今年开春以来,生猪价格主流下跌,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市场供应积极向好。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年底前,有望实现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来年,我们可以向高价猪肉说声“再见”了。

3月15日生猪价格趋势,产能有望逐步恢复,市场供应积极向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