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师的忠告(十):关于合理用药

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刘桂贤

合理用药这个题目很大,这是一篇演讲稿。重点谈家庭自用药的一些基本知识。有兴趣的朋友耐心看完吧。

一、药品是特殊商品,大家是否都知道?药品有四个特性在药师职责里写了,此处略。

二、教您省钱购药的诀窍 在药师职责里写了,此处略。

有一幅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现在没一个药店敢挂。卖药如同卖货,在搞推销,这样的药千万别买,药物不能这样甩卖的。

三、家庭备药不在多,更不在贵,用的恰当,常见的小病很快就好。一般说家庭备药分三类:小病用药;滋补药;急用药(冠心病备硝酸甘油;哮喘备止喘喷剂)。原则是宜少不宜多。

用药是为了健康。为了健康必须合理用药。合理用药的基础,在于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新理论、新技术进行指导。用尽可能少的钱、选尽可能适当的药物、承受尽可能小的治疗风险,在尽可能短的时间,达到尽可能大的治疗效益。值得说明的是,绝对不能把药物作为治疗疾病的唯一选择。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治疗所有的疾病;也不能任何疾病都能完全靠药物来治疗。需要配合饮食、运动、生活方式来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许多药物的使用只能减轻症状,真正根治疾病还需自身抵抗疾病的免疫力提高。有段歌谣说的好:身体健康好,自己少受罪,家人少受累,节省医药费,贡献全社会。

四、合理用药;

用 药 最 佳 时 间 表

药品名称 服药时间 说 明 列举了23类药物。

抗生素类 6小时一次或饭前服 药在胃中不被稀释,疗效高,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降压药类 7:00前;14:00;一般用两次药 晚上临睡前不能服,夜间血压偏低,心动过缓,易致脑血栓。

利尿药类 早晨或上午 副作用小,利尿作用强

助消化药 饭前后或饭时 促进消化液分泌。充分与食物混合,及时作用。

止痛药类 上午或21:00 痛觉敏感,阿司匹林晚饭后服用;吗啡、杜冷丁晚上用效果好。

止喘药类 晚睡前 预防夜间0:00~2:00 最敏感期发作,可以药量加倍。

降血糖药 4:00左右 给少量药,可获得满意效果

维生素类 饭后或两餐之间 B2可以在饭时或饭后即服,它是主动转运药;V
K可以随时服用。

催眠、驱虫 睡前30分钟 提高药效

避药类孕 睡前30分钟 提高药效

抗过敏药 睡前30分钟 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铁剂补血 19:00比7:00浓度高4倍

止泻药类 饭前 便于吸附毒气和其它气体

健胃药 饭前 见效快

胃动力药 饭前 同上

消炎类药 清晨或上午 风湿或类风湿痛上午重,可以在早餐后20分钟加大剂量服疗效好。

激素类药 10:00前 全天药量一次用,疗效高,副作用少。

强 心药类 凌晨 敏感期用药疗效好。

钙剂 早晚饭后服 多晒太阳增加维生素D

胃溃疡药 一天7次 三餐后1、3小时和睡前各一次,夜间胃酸分泌有个高峰。如十二指肠溃疡,药量需加大。

抗癌药类 下午或晚上 健康细胞上午分裂,癌细胞全天分裂,晚上化疗少损伤健康细胞。

滋补类药 早上空腹或晚睡前 利于机体充分吸收。

合理用药举例:共19条

1、感冒后宜服用维生素C

此时白细胞内维生素C浓度大量降低,补充维生素C

可以减轻症状,同时能有效帮助合成抗体,激活白细胞,全面增强抵抗力。一般感冒用药1-3天停药,多喝水,多休息。

2、鱼肝油丸(维生素AD)与维生素E合用

维生素AD含有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后的产物有害。

与维生素E合用,可以中和自由基的伤害。

3、肺气肿忌用镇静催眠药

这类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也抑制呼吸中枢,使患者呼吸变浅,次数减少,加重缺氧,并增加二氧化碳滞留,引起发绀,严重可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

4、骨折后不宜多服钙剂

如果在骨折之后,服用较多钙剂,会使骨质内无机盐增多,导致有机盐、无机盐成分失调,对骨折的早期愈合反而产生阻碍作用。

5、较大的药片掰碎后服用为宜

药物只有溶解后才能吸收。片剂的崩解、溶解速度很慢,掰碎后服用有利于药物溶解。但胶囊剂、肠溶衣片例外。

6、不能躺着服药

服药时的体位对药物的吸收有较大影响。医生在X线下观察钡餐,发现患者在站或坐位服药时,只需6ml水冲服,药物在5秒内全部到达胃里。如果躺着服药,用多几倍的水冲服,有一半药物,在长约25cm的食管里逐渐被溶解吸收,不能全部到达胃里,难于发挥药效。有些药物刺激食道粘膜,引起不适。另外,躺着服药也容易误入气管,引起呛咳。所以,不能躺着服药。

7、药物口服吸收的快—慢顺序是;水剂 —散剂—胶囊剂—丸剂—片剂

三类要不能用热水服

1、酵母片、多酶片、乳酶生、胃酶合剂这类药中含活性酶(活性蛋白质),遇热凝固变性,失去了原有的催化作用,失效了。

2、维生素C,遇热后还原失活,维生素C不稳定,容易氧化变质。购买维生素C片宜选用棕色玻璃瓶包装的。现在都采用塑料瓶了,需要避光。

3、糖浆类,止咳药溶解在糖浆里,口服后,药物覆盖在发炎的咽喉表面形成保护性薄膜,可以减轻粘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而减轻或缓解咳嗽。若用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降低药物浓度,不能生成保护性薄膜,不能达到应有的疗效。

生活中常见的无效用药

1、头痛使用止痛药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头痛都源于血管和肌肉,尤其是血管的牵拉。在情绪紧张、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偏头痛时,由于脑动脉血管收缩,随着每次心跳,动脉血管受到牵拉便会产生跳痛。因此治疗头痛时,首选药物和最有效药物并不是止痛药而是作用于血管的药物。

2、流行性感冒使用抗生素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常因变异而产生新的亚型引起流行。目前,对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现象很普遍,不仅多见于个人自用,就是一些医生治疗流感也常用抗生素。显然抗生素对流感治疗是无用的。只有当并发细菌感染时,方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3、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不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腹泻一般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前者当然应选用抗生素,而后者用抗生素则无效。消化功能紊乱可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对牛奶、鱼虾过敏等)生活规律的改变,外界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此类腹泻使用抗生素均无效,应当采用饮食疗法,或用一些助消化药物。

4、丙种球蛋白预防传染病

丙种球蛋白对部分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如:麻疹、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风疹等。对于上述病人有接触者使用丙种球蛋白亦有效。但对乙型肝炎、流行感冒、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使用则无效。

5、皮炎、瘙痒症用激素

由于肾上腺皮激素具有抗过敏、抗炎作用,因而对某些皮肤疾病、瘙痒症有一定疗效,但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是无益的。此经长期使用或经常使用,可能诱发感染,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溃疡不愈。只有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牛皮癣等才选用激素。患皮肤病、瘙痒的患者不要首选用激素或激素制成的外涂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类药。

关于停药不能太随便

对病人来说,服药、停药都是有讲究的。病好了,是立即停药还是将剩余的药都吃完?这主要取决于疾病的种类,停药时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虑。

1、长期服药停不得,许多疾病,像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以及精神病等,目前尚无特效药,用药只能治其标而不能治其本。即用药时症状可减轻,一旦停药,症状又会恢复。这类疾病,大多需长期服药,甚至要终身服药,即使病情好转,也不应自作主张,随意停服。否则,其症状会像皮球一样反弹得比服药前更厉害。

2、立即停药等不得,某些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扁桃体炎等,目前虽也无特效药,其用药的目的不是为了直接治疗疾病,而是让症状减轻,使身体自身的抵抗力增强来消灭体内的病毒。对这一类疾病,一旦症状消失,即可立即停药,长期滥用,不仅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浪费,更重要的是会给肝脏带来伤害,甚至产生许多不良反应。

3、缓慢停药急不得,有些疾病病情复杂,治愈后易复发,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癫痫病、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某些慢性病等,这类疾病用药治愈后,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一般均需做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以溃疡病为例,一次治愈后立即停药,一年内复发率高达80%。故溃疡病治愈后,仍需做2~4月,甚至一年半载的维持治疗,方能停药。

4、此外,因一般药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若不是疾病本身的需要,当达到预期疗效后,应及时停药。任何疾病的药物治疗均应疗程足够,才能完全消除或抑制病原微生物或致病因子,帮助和促进脏器机能的恢复,达到痊愈。因此,为避免过早停药导致病原微生物的复活与繁殖;也为避免过晚停药导致毒副反应和耐药性,疾病治愈后再用药1—2天即可停药

五、让血管晚十年硬化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逐渐硬化,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血管硬化给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带来诸多痛苦。血管硬化不可抗拒,但是,可以让它来的晚一点、慢一点。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过高的血脂、过多的血糖、过多的氨基酸(蛋白质的分解产物)都会产生血管毒性,促进血管硬化。高血脂损坏血管纤维;高血糖损坏血管内皮细胞;高氨基酸破坏血管壁完整性。

用维生素C可以对抗高血脂的毒性。用叶酸有对抗高氨基酸的毒性,恢复血管壁的完整性。用B族维生素对抗高血糖毒性,尤其是复合维生素B、B6和烟草酸, 对抗作用较强。

为了延缓血管的硬化,合理的饮食结构很重要。如果从中年开始,适量补充上述维生素,等于化钱买健康。这几种维生素价格很便宜,补十年也化不到500元钱。说的是上个世纪的事,本人体验过了。

服用维生素C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叶酸与维生素C合用会减低各自的作用,应当间隔时间服用。建议用维持量,每天服一次。早上空腹用维生素C,用量每天1-2片,饭后用叶酸每天1片和复合B服2片。健康新理念;预防化1元钱;治疗减少8元钱;抢救减少100元钱。让你的血管晚硬化十年啊!

六、老人用药五原则(第九里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