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机镇务工经济“乐”坏老百姓

(通讯员 程洪)“我家三个子女今年出去打工,每个人差不多有5000元的收入,每个娃娃每个月给我带回来1000元,剩余都是他们自己存着的。”镇雄县泼机镇亨地村碉楼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申庆庄谈起该镇动员组织自家的子女外出务工的事,可高兴了。

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富民产业。泼机镇始终把劳务输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里子工程”和有效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攻坚克难,有序化、组织化、服务化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乐”坏了老百姓。

截至6月底,该镇已转移劳动力42810人,占80.02%,特别是4月份以来,该镇着眼卡户,特别是零就业卡户,有序输送四批262人到安徽省芜湖县红杨镇务工,平均工资超过4500元,并且做到劳务输出到哪里,服务跟进到哪里。

大数据领航。该镇按照“精准、详细、动态”的要求,全面摸清了全镇贫困劳动力底数,以村为单位,建立贫困劳动力数据库,动态掌握贫困劳动力技能状况、培训需求、就业意向等信息,着力打好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前量”。

大格局助推。该镇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各村党组织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强化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组织保障,并不断完善督促检查机制,建立“任务到村、责任到人”工作责任机制,形成了镇村干部有硬指标、工作队有硬任务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大格局,促使劳务输出工作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好服务保障。该镇主动与输入地进行联系对接,在当地企业中挑选条件好、收入高、管理规范、“五险”齐全的企业,实现“优中选优、好中选好”,主动为务工群众找到好“婆家”。通过不断的协调对接,泼机镇与安徽省芜湖县红杨镇结为经济发展友好镇,签订了劳务资源转移合作协议。在外,该镇把工作人员联系方式等信息制作成“亲情卡”发放给务工人员,畅通交流和申诉渠道,并组织力量分批分期到务工人员工作地进行实地慰问,让使务工人员切身感受到来自家乡的关怀,激励和巩固作用十分明显。在内,该镇经常性对外出务工家庭进行回访,为困难家庭提供切实有效的利益保障,逐步形成了务工家庭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改善、政策上有照顾的良好导向。

党组织凝聚。该镇成立了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党支部,以党支部为堡垒,党建、扶贫双推进,团结带领外出务工群体踏实向上。同时,坚持网格管理,在每期集中组织输出的务工人员中,挑选综合素质较好的代表担任大组长或小组长,成为外出务工人员的主心骨和带头人,配合流动党员党支部开展对务工人员的帮助和管理,促使全镇劳务输出态势由“要我出去”向“我要出去”的悄然转变。

该镇党委书记邓兴说,下半年,是泼机镇推进劳务输出工作的黄金时段,该镇将继续坚持挂村领导负责制,坚持落实责任机制,突出动态管理、跟踪管理服务,强化宣传引导,提升服务质量,力争有序化、组织化输出贫困户劳动力1500至2000人,真正做实劳务产业,促使群众脱贫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