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共享單車佔道“毛細血管”才疏通又堵上了

標題:“毛細血管”才疏通又堵上了

拓寬路面、單停單行、打通斷頭路……為了緩解擁堵,本市每年都對一批城市次支路、小街小巷進行“微創手術”,通過微循環改造打通城市“毛細血管”。然而,記者回訪近兩年改造過的道路發現,拓寬的車道被違停機動車霸佔、被共享單車侵佔的現象十分普遍,人為造成了新的堵點。

豐盛衚衕西段

最外側車道因違停車“癱瘓”

近兩年,本市對東西城一批次支路、衚衕道路進行了微循環改造,位於西城金融街地區的豐盛衚衕西段可以說是改造力度最大的路段之一,道路拓寬後,過去只有一條車道的小巷“升級”為雙向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齊全的寬敞大路,不僅居民出行更便利,環境也大為提升。

然而,8月3日記者回訪時發現,拓寬後的道路竟然為違法停車創造了空間。中午12時許,豐盛衚衕西段西向東方向最外側車道儼然成了“停車場”,三四百米的路段停了十餘輛機動車。更誇張的是,有一輛黑色奧迪車直接停在了路口右轉彎處,右轉車輛只能繞過奧迪車從直行車道右轉。最外側車道被佔後,西向東方向兩條車道等於“癱瘓”了一條,嚴重影響了通行效率。

新規劃的非機動車道也面臨同樣遭遇。在該路段南側非機動車道上,數百輛共享單車、電動車密密麻麻橫著停了一排,原本三四米寬的非機動車道只剩一個車身寬,途經市民只能小心翼翼地靠邊兒騎行。

體育館西路北段

非機動車道成了停車場

體育館西路北段,連接法華寺路和體育館路,是近兩年東城區道路疏堵代表項目之一。經過微循環改造後,這裡不僅拓寬了道路,還設置了雙向車道,路中間也增添了綠化隔離帶,並用白色欄杆將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道隔開,路邊還劃出自行車停放區。

硬件到位了,停放亂象卻沒管住。8月1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該路段非機動車道成了共享單車、摩托車和老年代步車的“混合”停車場。在體育館西路二號院門口,一輛老年代步車橫在人行道上,既擋住了小區入口又不利於行人經過,南來北往的行人只能繞道拐過去;進出小區的私家車也得小心翼翼地駕駛,生怕有個剮蹭。

在道路最北頭,體育館路街道辦事處門口,人行道上用白線劃了一塊區域,標明“非機動車停放區”,可仍有不少共享單車和摩托車在白線外隨意擺放。更奇葩的是,在一家商務會館附近的路側,明明豎著一塊“自行車停放處”的藍色牌子,居然還停進了一輛深灰色本田轎車。

馬連道南街

停車位劃到公交站臺前

馬連道南街是一條橫貫馬連道地區的重要道路,西城區2017年通過多方努力,拆除無規劃、無手續房屋,安置了居民,才最終完成道路微循環改造,實現了全線雙向四車道。

道路通行條件改善了,管理細節卻有待提升。8月1日中午記者回訪時看到,在這條路雙方向多處公交站臺前,均出現了私家車霸佔站臺區域的現象。在專27路“馬連道中裡”站臺前,兩輛私家車幾乎把站臺前道路“封死”,其中一輛還罩上了銀灰色車衣。而在斜對面不遠處的專27路、89路公交站臺前,也有一輛私家車停放。令人疑惑的是,這輛車停放的位置施劃了白色停車位,而停車位就在公交站臺下。在專27路“馬連道衚衕”站,白色停車位更是直接施劃在站牌下。

記者在該路段看到,由於私家車佔用站臺區域停車,公交車進站時只能直接在行車道停車,乘客也已經習慣性地繞過站臺前停放的車輛,在行車道上下車。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三條規定:公共汽車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隊(站)門前以及距離上述地點30米以內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設施的以外,不得停車。

記者手記

打通“微循環”,重在“細管理”

道路微循環改造,是在“精治”上做文章,通過疏通小區域路網,促進大區域通行效率提升。但從“混合”停車場、違法停車到“錯位”停車等亂象,無不凸顯了管理的缺位以及出行參與者規則意識的缺失。

俗話說“三分建,七分管”,打通微循環也不例外。道路升級是打通微循環“硬改造”,那麼,後續管理規則的制定、維護則是“軟配套”。“硬改造”為暢通創造了條件,而“軟配套”才是保證暢通持續的根本。因此,打通微循環,不能只停留在修路上,應該把更大的精力放在後期管理上。只建不管,只會讓打通微循環成為一句空話。本報記者 任敏 孫宏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