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让很多家长崩溃,那么想想昔日上学时,老师面对的是那么多的孩子,她们会怎样,你怎么看?

瑞和老师


哎!有什么好崩溃的?孩子上网课,有老师讲,孩子自己听,你陪着算什么?难道以后开学了。在教室上课你也陪伴着吗?其实很多孩子,就在家长的陪伴中,越来越差。自己去体会,不愿意多说……


令狐青云89088282


孩子在家呆着真体会到了老师的不易。

自己一个娃都管不好,更何况那么多孩子呢?光吵闹声都受不了。

我有个同事天天在家看娃学习,这点错了,那个标点不对了,把她气的要死,血压直线上升。孩子也吓得厉害,说妈妈你不会杀了我吧,她吓了一跳,孩子怎么会产生这种想法?

有次我遇到辅导班一个老师,她吐槽辅导班里来了个新学生,刚上一年级,学习成绩很不好,妈妈很着急,老师跟她说了不着急慢慢来,但是不听啊,上课他妈妈陪着,每天让孩子学习到十二点,上辅导课一小会儿孩子睡着四次,有点想不明白,这样孩子怎么能学好?

自己亲身体验感觉老师真的辛苦了,还得让孩子学习知识,管那么多孩子纪律,行为举止,我佩服了


亲爱的炀炀


在线学习让很多家长崩溃,那么想想昔日上学时,老师面对的是那么多的孩子,她们会怎样,你怎么看?

01 家长崩溃的原因

停课不停学,为响应号召老师纷纷做了主播,家长们纷纷当了助教。第一周新鲜,第二周吐槽,第三周求助,第四周痛苦,第五周求带走,第六周救命!到底什么导致家长崩溃了呢?

(1)头痛的高科技。对于双职工的父母,是要请假陪孩子吗?这怎么行,今年经济跌倒谷底,再不努力,领导降薪,还怎么活。怎么办,求助老人。老人犯难了,这APP要怎么用?于是,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就为了连上线。

(2)请带我回炉重造。同事说,陪小学儿子上了一次数学课,才发现,自己小学没毕业。或者说,当年数学是当年语文老师教的。网课老师看不到孩子的反应,孩子和家长哪好意思让老师等一等,一题又一题,还要求5分钟做出来,儿子不会,还催他快点算。一节课下来,同事白头发多了一根。

(3)孩子神游。孩子看着手机屏幕,明显发呆状态。家里人走路的声音,炒菜的声音,都导致他们走神。怎么治?

(4)有恃无恐。微信群里各种任务,还要检查孩子作业,拍各种视频。看着孩子写作业的磨蹭状态,气不打一处来。脾气差的家长,直接吼了,但是孩子有恃无恐,家长只好无奈放弃。

02 课堂的优势

(1)纪律性

学校有校规,班级有班规。

孩子从进入学校第一天,就会被提示遵守规则,如果不遵守,则会有相应的处罚。不管是通报批评,还是叫家长,都是比较丢人的,所以孩子一进学校,就不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可惜的是,我们现在的家庭已经没有什么家规、家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三令五申,但孩子还是无动于衷。

(2)氛围

如果说纪律性是外界给与的强制性要求,那么,氛围便是外界给与的主观性刺激。在课堂上,其他孩子都在听课,没那么多小动作。自然,就没人陪孩子扔字条,也没人光明正大地聊天了。

(3)老师的威信

老师的威信一般都高于家长。因为孩子和家长太熟悉,孩子平时各种行为家长都是见过的,所以孩子没必要掩饰,于是更加张狂。但是,与老师,总是有距离的,孩子们都想把好的一面展现给老师,所以,不会故意捣乱。

当然,碰到那种开小差的,老师也会点名回答问题,或者要求到黑板上答题。一旦答不出来,会非常丢人。所以自尊心强的孩子都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03 老师崩溃的时候

当然,老师也不是超人,也有崩溃的时候。

(1)家长误解老师,在微信群公开顶撞。

(2)老师怎么努力,班级的平均分总是垫底。

(3)孩子屡教不改。

(4)讲课讲得喉咙发炎,却不能休息,还要对付熊孩子。

(5)孩子的作业不忍直视。

还有很多个瞬间。但是,老师必须要表现出超级耐心,超级强悍还有非凡的职业素养

04 总结

术业有专攻。家长替代不了老师的作用。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很多老师的孩子,送给别人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太过熟悉,从而失了判断和威信。

我想这时候,需求家长的心声,就是老师何时能能踏着七彩祥云,把我的娃带走!


兔丫丫说早教


网上学习正是检测家庭教育的好手段,作为老师我们仍然因为学生学习而苦恼。但是家长们在家一对一都搞不定自己的孩子,真是值得深思。

有些家长是被请进班级家长群的,班级小管家也不愿意下载,极其不配合的态度,学生当然也不愿意配合。

老师在微信群布置了学习任务,家长懒得看。老师发布了讲学视频,家长也懒得给孩子看。老师布置了作业,家长还是霸着手机,不想给孩子看。孩子不能懒床要起来看学习视频了,家长却躺在旁边指挥孩子要自觉看。孩子视频没看懂就去打游戏了,家长也不管。最后孩子一直不交作业,老师每天找他要作业,家长不听,就这样一次算了,二次不了了之。最后家长再辅导作业的时候就崩溃了,觉得自己的娃笨,笨到让自己怀疑自己。

回想以往在学校,每次有学生不写作业,各种借口,什么昨天爸爸很忙叫我不写作业,什么忘记写作业,那个时候我们心力交瘁要作业。现在家长就能体会你当初不管孩子欠了老师多少债。再想想每个班都不止一个你家这样的神兽,家长们有什么资格对老师品头论足。

看了那些家长指导孩子写作业崩溃的,作为老师我真的不同情。家长是什么样的,孩子就是什么样。家长自己做不到,凭什么让孩子做到。


童心闪闪


因为本身也是一名班主任,想从家长和老师方面来说一说

现在网上上课有六周了,这六周的时间让真正自律的孩子越来越棒,也让不太自觉,玩游戏,手机不离手的孩子下滑明显,脱离学校,家长就成了代理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家长陪伴的重要性,陪伴的方式有很多种,陪伴的质量也千差万别,陪伴不是怒吼,不是争吵,而是抓住孩子的心理和他沟通,制定目标,展望未来,要说出你对孩子的期待,这是特别重要的,强压式的方式并不能长久让孩子自主学习。

另外,老师这个假期并不轻松,录课,直播课,改作业,监督孩子交作业,很多时候早晨六点多陪着孩子一起起来晨读学习,每节课提醒学习任务,钉钉打卡,钉钉为老师提供检查便利,但同时让学生深恶痛绝,这个假期让每个人都很忙,相信也让每个人终身难忘。











灿灿1003


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原生家庭,他们聚在一起经过磨合,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形成一个班集体,形成班级的学习氛围,有的学生互相较劲努力学习,有的学生难以控制自己,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自习课都开小差。对于能够自律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线上都能好好约束自己,和老师沟通互动,做好笔记;对于让老师和家长都头疼的孩子就另当别论了,在学校里老师追着收作业,课堂上用各种眼神等肢体语言制止他们的交头接耳…在家里线上学习终于让家长了解到自己家孩子的学习状态,辅导学习鸡飞狗跳,焦头烂额,手忙脚乱。对于这种情况,就体现出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制定符合自己家孩子的学习方案,即使开学之后家长也不能觉得终于轻松了,如释重负,把孩子全权交给老师,老师是很多学生的老师,孩子只是家长的孩子,家校合作,为孩子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夏倾情74442060


阅读11

波塞冬是一匹马

5小时前 · 基金研究员 财经分析师

我认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崩溃焦灼应该是暂时的,平静淡然才应该是常态。对于孩子来说,特殊时期只能在家,全程在线学习,盯着电脑屏幕,喋喋不休的听着老师不停的说说说,稍有走神儿,家长的声音就响起。孩子全天没有自由,所有活动都在家长的监督之下,多难受啊……孩子们是天真烂漫的,他们最富有想象力,最有创意,可是终日被控制在狭小的空间里,他们又何尝不崩溃呢……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不理解孩子,一味的要求孩子全身心的投入线上学习,不满意就急眼打骂孩子,必然适得其反,造成恶果!所以家长不要崩溃焦灼,应该平静淡然的陪伴孩子成长!再说老师,教书育人是你的职业,偶尔遇到特别熊的孩子,偶尔崩溃焦灼也是有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老师应该是平静的淡然的,这样才能为孩子们答疑解惑,才能更好的传道授业。如果老师总是处于崩溃边缘,那班级的气氛何等紧张,孩子们的良好性格又如何培养!所以老师还是不要崩溃好,还是要在修养上学识上专业造诣上多多修炼自己,为人师表,把培养孩子成人成才作为教学目标!





波塞冬是一匹马


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 

“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

每个叛逆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特别爱控制的父母。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身为一个独立人的愿望强烈,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做好。

而吃过很多亏,也看透很多事儿的家长,从经验出发,很想把自己人生的经验和教训统统告诉孩子,并去证明:

“所有的一切,都非你想的那样。”

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家长就会采用打击、否定、控制的方式,从嫌恶语言到粗暴行动,不停向孩子灌输:

“你还小,你狗屁不懂,你是错的。” 

但,一张纸和一只蝴蝶的区别,就在于后者从不任人摆布。

渴望长大的孩子,并不会因为家长的控制和恐吓,而放弃去实践自己想法的可能。

很大程度上,他们为了反击父母,故意按照父母说的反着来。

叛逆,就这样诞生。


敦敏录


昔日也崩溃,只是病症没这么严重,魔兽们原来在学校都是老师在头疼,现在家长体会到了做老师的滋味,有的家长就能感恩戴德,日后会对老师工作更配合,当然也会出现以德报怨的现象,认为就不该开展线上教学,不该让他们孩子在家学习,全是老师的错。总之,家长还是要理性一点,读过那么多书,走过那么多路了,应该明白“适者生存”的理,学习上,不会有人替孩子负重前行!家长且教且冷静吧!


嫣花读语


崩溃的不光是家长,还有老师。

传统校园里的老师,没有接受线上教学的锻炼与培训,教学习惯难以改变。另外,孩子数量多,老师和孩子的互动效果与培训班的比,相差比较大。

家长崩溃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与工作的冲突,第二是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小孩子需要陪伴着学,大孩子需要监督着学。

其实,心态放平和,大家都是这样学的,引导孩子掌握日常教学内容,巩固的地方需要家长主动与老师互动,及时与老师沟通确认孩子的进度与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