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现在可以加仓吗,年后一直上涨?

蒙蒙的碧螺春


所以如果想要问当前基金市场是否可以继续投资的话,答案是完全可以的尤其是很多喜欢定投基金的朋友。每月拿出一定的可自由支配财富选择投资风险波动较小的基金市场,尤其是指数型被动基金,这样坚持投资是完全不用操心所谓的基金市场大行情。



因为最终可以通过延长自己的时间投资周期,把自己的基金投资平均成本不断的下降,最终达成我们投资策略中的低吸目的。这样在随后的行情反弹中年化盈利率能够稳定的维持在20%上方甚至30%都是非常容易的,前提是时间投资周期足够的长一般是三年到五年维持定投即可。

对于基金定投可以优先推荐当前的支付宝,选择自己看好的指数型被动基金,手续服务费也是比较低的,定投时间周期一般可以根据自己的闲钱和回报周期来衡量,三年到五年只是一个推荐参考日期。


晴天财经阁


先来上证指数最近5年最低点和最高点估值。2014年

最高点是3239.36点,最低点是1974.38点。

2015年

最高点是5178.19点,最低点是2850.71点。

2016年

最高点位是3538.89点,最低点位是2638.3点

2017年

最高点位是3556点,最低点位是2806点

2018年

最高点位是3326.7点,最低点位是2483点

从以上5年的数据可以看出,3000点绝对不会是最高点,即使2015年牛市之前的一年,上证指数也有3200多点,而之后的3年上证指数最高点都在3300点以上。

因此,目前的3000点还不算高,在开年来一系列利好消息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更高。

再说基金购买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基金购买一般都是采取定投的方式,要么定期定量购买,要么定期不定量购买,以此来降低分摊成本,从而最大化获益。因此,目前购买基金也并不晚,还是可行的。因为谁也无法预料后期股市走向,至少现在来说大多数基金并没有高估,不部分处于正常估值区间,部分估值偏低。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中寻梦


加仓基金在2019是必要的,因为2019年中国股市从年初的2440点走到现在的3000点以上,增加基金投入实属必要。需要注意的是。

一 基金规模在不断扩大,而成立基金就是专家理财,不管是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都在这波行情有了很大的收益,收益来源是股市的上涨,金融产品多样性,只是基金性质一定要搞清楚基金的投向。

二 基金投资方向在于基金是属于哪一类,如股票型基金就是顾名思义就是投资股票,只要每天关注股票的配比,持仓的组合,加之每天都有基金净值,投资人只要看到当天的净值,大致就知道你的认购,赎回,持仓,加仓,减仓比例了。

三 购买基金还应该不仅要看股市,还可以看债市,根据国债的涨跌决定自己的持仓,如果购买混合型基金那就更好了,因为混合型基金即投资股票,也投资其它债券,相对于股票型基金可以适当降低风险。你还可以购买货币型基金,保值,变现快!

四 总之,今年不管是股票型,混合型,货币型基金都应该大胆投入,增加金融资产,只是在投资时做到心中有数‘货比三家’,虽然股票市场转暖,但是购买基金还是有一定技巧的,也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股市发面馒头


基金做长期投资的,可以加仓。但必须是闲钱。可以做长期定投。当价格低时。可以多加一些,当价格高时,就少加一些。如果非常高,那就卖出吧。这里有两个给大家参考:一个是公众号的长投温度。温度低于30度,每月定投100%闲钱,温度在30-40度时定投50%闲钱,温度在40-50度时。可以卖出50%,温度高于50度时,全部卖出。一个是支付宝,的指数。低于40,可定投。高于60%,考虑卖出。个人建议,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长明1989


这也是最近很困扰我的问题,我也重来不会去听专家分析,重来不会听投资者的建议,个人认为,如果你们都这么厉害早就闷声发大财,那还会有空出来教人赚钱。很多“股市大神”熊市不出现,一点点牛市行情立马出来当大神,不难发现最近网络上多了很多人做股市分析,依稀记得之前某位网上名人说:“牛市来了,猪都能赚钱”。可想而知,在牛市期间,一切专家投资理财者建议都是浮云,行情好说啥都对,投资这东西一切还是得看自己。


下面就个人对题主问题的分析。年后行情一直上涨?全仓的人都偷着乐;空仓的或者轻仓的都会考虑两个问题:1.能否加仓 2.怎么加仓


能否加仓

首先本人先表态,能。经过2015年-2018年间熊市,股民们和基民们变得谨慎很多,看到年后一直上涨想加仓又怕踏空,内心想着观望,结果从上证2600一直观望到现在3000左右,没想到这真是一路高歌,看到别人赚钱了更加心痒痒想赚钱,又怕踏空,纠结纠结啊!本人也从2600开始纠结到现在,想了很多想了很久,想通了。在这大环境下,加仓是可以加仓,正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假如真的赌对了牛市真的来了,那就赚了。但加仓并不能失去理智一下梭哈,而是坚持定投加仓。


怎么加仓

本人投资的是上证指数基金,如今我加仓的原则是下跌加仓,假如一个月投资额度为2000元,我就会分四次加仓,每个星期选择指数下跌的日子定投500元或者定死每个星期三定投500元,如此类推坚持下去。如果未来是牛市,这投资方式肯定比不上前期一次梭哈赚钱多,但最起码收益还是可观的;反之如果未来指数回调到2600去,那你这样的投资方式能有效的避免过大的亏损。本人的方法,并不能说最好甚至有点愚昧无知。但,经过几年下来熊市的洗礼,现在的我投资,只求不亏钱,简直理性投资,这就是我投资唯一的原则,即使亏了也尽量控制在自己可承受范围,避免恐慌式操盘。


以上均为个人的分析和看法,专业性比不是大专家和大投资家,在大家看来很中庸,但这就是我内心的最为直白的见解!不求大神认同,只求大神轻踩,倘若在这红彤彤一片的行情下有更好的投资方法,还需多多指点啊!本人将虚心学习交流!


追风捕影


基金的加仓分为两种,一种是不断的追涨,另一种是降低成本。如题目所说年后一直上涨还能加仓吗?


在这个问题点上需要考虑的时,我们的市场真的到了牛市了吗?如果是把握好节奏进行加仓有何不可呢?因为一直是上涨的趋势中一直加仓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收益率一直都在不是吗?虽然,对持仓成本没有什么好处,因为收益上涨,成本同样在上涨,投资角度讲,这种情况下不错一下子加到位更加可以吃到最大的利益。


幸运的是今天是3月10日,市场在3月8日进行了回调,力度还不小,让不少追涨的朋友们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从这次回调我们可以发现什么呢?市场是一直上涨的吗?显然不是,它突然来了一个急刹,这样的回调不是坏事情。要知道,牛市的标配就是急刹(这里我不推断未来的市场就是牛市了),不论后期市场的涨势是否还会像年后这段时间一样继续上涨,就单单现在回调后的基金,是不是给了来不及上车的小伙伴一次上车的机会呢?


同样的,如果我们觉得自己之前的持仓成本不理想,也可以利用好这次回调的基金加仓,降低持仓均价。所以说在一直上涨的行情中,我们可以加仓吗?答案是肯定的,可以,但是需要找准时机加仓降低成本,而不是随便加仓增加成本。


基金跟股票的加仓也是不一样,基金是否加仓还要看估值,如果处于低估阶段,不要受到走势的影响还是可以继续加仓。比如中证500,目前还是处于低估状态中,依然可以加仓上车,安定持有到高估阶段再进行利润收割也是赚的。


以上是个人观点,有不同意见的小伙伴可以留言哦!


城惜水树


大家好,我是陈梦佳,很高兴能为大家分享我的观点。


首先,今年年后A股市场也迎来一波较为强势的反弹,所以对于基金市场虽然具备有一定的独立行情,但是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基金市场的投资策略和规模与当前的A股市场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就是牛熊周期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的注重性持续性都是基金市场特有的属性。


所以如果想要问当前基金市场是否可以继续投资的话,答案是完全可以的尤其是很多喜欢定投基金的朋友。每月拿出一定的可自由支配财富选择投资风险波动较小的基金市场,尤其是指数型被动基金,这样坚持投资是完全不用操心所谓的基金市场大行情。
因为最终可以通过延长自己的时间投资周期,把自己的基银行信息港资平均成本不断的下降,最终达成我们投资策略中的低吸目的。这样在随后的行情反弹中年化盈利率能够稳定的维持在20%上方甚至30%都是非常容易的,前提是时间投资周期足够的长一般是三年到五年维持定投即可。
对于基金定投可以优先推荐当前的支付宝,选择自己看好的指数型被动基金,手续服务费也是比较低的,定投时间周期一般可以根据自己的闲钱和回报周期来衡量,三年到五年只是一个推荐参考日期。

梦佳解盘


基金按照投资标的不同,有债券基金、股票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混合型基金、黄金基金等。针对你这个问题,首先不知你所投资的是什么基金,那么我就一些主流的基金做一些分析,仅供参考。

1.债券基金。根据目前货币利率来看,经过近两年多次降准后,明年继续降准的空间不大,对于年后债券基金不是很看好,所以,如果投资的是债券基金的话,我不建议加仓。当然,如果坚持购买债券基金的话,可以选择国债等安全系数较高的品种。

2.黄金基金。黄金从今年6月份开始走出一波小牛上涨行情,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叙利亚、伊朗海湾地区战乱不断,美国进入降息周期,各国央行不断增持黄金,等等,这些因素导致黄金价格因避险情绪影响不断走高。目前来看,在大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未来黄金价格将继续上涨的概率大,如果是黄金基金的话,个人建议可以适当加仓持有,不过也要控制好整体仓位。

3.股票基金。至于股票基金的话,就要对目前股市大环境做出判断了。

首先,当下通过科创板的上市,以及澳交所的开办等一些举措,说明国家对股市的积极发展进行大力支持,未来A股将获得良好发展。

其次,上证目前在2920一线,A股低估值的情况,容易受到外资的青睐,北上资金整体来看在持续买入A股,这对后市推动A股走牛也起到积极作用。

再次,技术形态来看,通过今年年初的一波拉升后,股市摆脱了下行趋势,目前处于上涨途中调整蓄势的阶段。周K线的低点在抬高,形成中长期上升趋势,年后的行情大概率保持震荡向上的趋势。

所以,如果投资的是股票基金的话,根据目前所持有的仓位做决定,如果现在的仓位在你的投资预备金中处于较轻的话,可以适当的加仓,如果仓位已经是重仓的状态,那么不建议再加仓了。

以上是我结合各个基金未来的走向做出的分析判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股民的学堂


基金,类型有很多种,主要看,是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投资的领域各不相同。

基金能不能加仓,主要看下降趋势是否能反转,而不是为了摊低成本,但是所投资领域在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那么即使经济稳中有进,发展良好,给行业也不会得到资金关注。

股票型基金,要看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投资风格。好比一个学生成绩好不好,看看之前的考试成绩,可能会有波动,可能也会有失误。激进型的投资风格会在上涨中表现优异,但回撤也比较厉害,因此需要在行情的反转时赎回基金,同时在行情反转时买入,对行情保持敏感。

股票型基金关注其领域,比如银行,白酒,计算机,半导体,军工等,选基金的时候要注意国家当前的政策和国际形势,来判断方向。比如,今年2至3月份是科技股行情,可以买科技股相关的基金,到了4月初赎回,继续持有会承担回撤的风险。例如7月份的军工行情,世界各地冲突不断,军演,北方四岛,竹岛,中东海湾等,剑拔弩张,10月份的70周年大阅兵,央企改革,南北船合并,军工板块就涨的飞起,但10中旬随着各种预期兑现,题材降温,就得退出。很多散户亏损的原因,不知道为什么涨,为什么跌,自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

指数基金就比较简单,比如受创业板注册制影响,创业板ETF涨幅就大于主板,中小创等科技股涨势较大,基本都在创业板。上证50ETF跟踪的权重股,银行、证券、保险、大消费等,主要是稳健。中证500ETF主要跟踪剔除沪深300总市值排名前300后的500个股,反应的是中小市值的公司。一般市场情绪比较高,赚钱效应好的时候,中证500走势会比较好,所以也称为情绪指标。在理清各个指数背后代表的哪些个股后,操作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现在加不加仓,开年涨不涨,主要取决于明年行情如何,明年如果走熊市,现在加仓依然套牢。加仓的唯一标准,是行情出现反转,由跌转升,

明年行情如何,由谁决定,怎么走,都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阐明。简单分析下:

1.经济形势

2019年,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2020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2.货币政策

2019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2020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

3.去杠杆

2019年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

2020年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4.金融风险

2019年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020年我国金融体系总体健康,具备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

简单列举几条,大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国家政策,市场走向是不是更明确了,另外11月PMI已经站上了荣枯线,表明经济已经企稳,北上资金已经累计买入2000亿,目前还在持续买入。

手上持有的基金,该不该加仓?明年行情如何?怎么走?一目了然。


悟道股市VIP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作为基金来讲和股票的区别是很大的,我理解基金应该是长期而稳健的投资,至少我们应该遵循一定的计划、原则,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观猜测为依据,感情用事。

虽然市场会有一定的规律,但如果仅凭我们这些不是非常专业的分析就来就决定加仓、满仓 ,我想这和赌博无异。

如果你觉得真的有所谓的专家可以预测市场的波动,那我建议你去选一个所谓的专家,把他所有的预测和实际发生的情况相对照,你看看他猜对的多还是猜错的多。我想即使他猜测的正确率到到80%,你就敢保证这次你就不是那剩下的20%吗?如果是,你把钱全部加仓,你是否能够承担起这样的损失呢?

如果你承受不起,就不要以这种赌博的方式来对待投资理财,如果想一夜暴富,还不如买彩票,如果中了绝对比买基金和股票的收益高;如果理性投资,请不要夹杂过多的主观预测。

在我们生活中,的确很多人吧投资理财和投机搞混淆了,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股市铩羽而归的根本原因,不要轻信一些人在股市的所谓传奇,那只不过是偶尔一次的好运罢了。

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回答问题不易,也希望路过的小伙伴动动小手帮我点赞,我祝您笑口常开、心想事成、多多发财。想学习理财知识的朋友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