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開局那麼難,身為打工者該怎麼辦?

2020開局那麼難,身為打工者該怎麼辦?

2020開局實在太難了。今天凌晨,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這次疫情列為“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將疫情帶來的影響擴展到更多行業。

前幾天的媒體中,我們分別看到了醫護人員的艱難、中小企業主的艱難。而在這個共克時艱的節點,對於每個人來講都不輕鬆。

對於打工者而言,企業的不穩定可能帶來的就是收入的動盪,減薪甚至裁員(去年很多互聯網巨頭就已經大規模裁員了)。但是該還的貸款還是要還,該付的房租還是要付,該給孩子交的費用一個都不能少。

那身為一名普通的打工者,我們該怎麼辦?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01 在現在的公司好好幹

如果你現在還在職,那麼恭喜你,至少在這個艱難時刻你不用面臨著找工作的世紀難題。那麼你可以接著往下讀。

如果你不幸正在失業

,可直接跳到第二部分。不過我還是建議你讀一讀,因為畢竟有一天你會處於在職狀態。


珍惜你的工作

能在這麼艱難的時刻,還能硬扛的老闆,都是好老闆;沒裁員的公司,都是好公司。所以你要對你的公司有信息,對老闆有信心。

如果還沒有恢復開工,可以思考一下這些問題:有哪些工作是可以提前開始規劃的?疫情來臨,你的崗位會受到哪些影響?有哪些應對措施?行業內有哪些是你之前一直想關注但是沒有時間和精力關注的?趁著這大好時光,趕快去研究。

如果已經開工了,先一定一定保護好自己,戴好口罩,注意衛生,多通風,多喝水。

能開工,說明一方面你的工作在疫情中還是有繼續開展的可能性(相信老闆也不會讓你暴露在危險中的),另一方面老闆真的很需要你。而且你要知道,老闆也許已經幾天幾夜睡不著覺了。

支持你的老闆

你的老闆現在正面臨著什麼呢?

也許2019年失利,2020年準備打一場翻身仗;

也許2019年取得了一些成績,2020年準備繼續擴張大幹一場;

遇到疫情,理想破碎。

更有甚者,疫情的影響,讓他們陷入過去幾個月甚至大半年都白乾了的悲慘境地。

這個時候,老闆真的很需要你。

老闆真的很難。他也在努力想破局之路。如果這時候你能給他一些建議和靈感,是不是相當於雪中送炭?

你可以思考一下,也可以查查資料:疫情給公司帶來了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我們能做什麼?兄弟公司都採取了哪些措施來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我們能不能效仿?公司還有哪些地方有創收的可能性?又有哪些可以降低成本的控制點?你能不能想到一些為公司排憂解難的好點子?

建議你站在本職崗位、部門甚至公司的層面分別想一想,你就會發現處在不同層級思考問題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當然,如果上面的問題你都給不出答案,至少你可以在公司群裡充當安撫大家情緒的角色。這個時候,團隊的穩定性也是老闆考慮的重要問題,老闆希望大家不要恐慌,不要有負面情緒,要注意防護,也希望大家都做好了隨時開工的準備。

每多停工一天,公司的成本就白白浪費一天,這個時候相信老闆一定在考慮儘早復工的可能性,如果你能幫助老闆想到辦法,那真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現在有一些在線協作/遠程辦公的工具,就可以非常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在線協作工具-石墨文檔,這家有責任感的武漢公司也參與了抗疫戰鬥,為參與防疫的公益組織提供免費服務,更為企業提供了員工信息統計表等疫情防控模板。可以在文末點擊“閱讀原文”報名,會有專業的服務人員與您聯繫。

石墨文檔是國內最早進入在線協作領域的,企業端服務非常領先,產品功能豐富,可以滿足企業遠程辦公需求。一款好的軟件對於遠程辦公真是太重要了,而石墨文檔本身就是武漢、北京、深圳、上海等多地辦公,在遠程辦公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相信這些經驗也可以幫助到需要遠程辦公的你。

比如,Zoom,一款非常好用的在線會議系統,可以多端同時在線,支持演示,音畫質清晰。使用Zoom開會,使用石墨文檔形成會議紀要並在線佈置跟蹤任務,完美。

想支持你的老闆,有很多很多方式,最重要的是,你要努力想。

努力做到卓越

怎樣才能提高在公司中的抗風險能力?

設想一下,如果公司裁掉30%的人,你會不會留下。50%呢?80%呢?

如果你能確定自己是公司前20%重要的人,那麼恭喜你,說明你的能力在公司是硬實力。

這個比值,就是你在公司的抗風險能力。

什麼崗位/職能在公司是不可或缺的?公司的核心業務裡有沒有你?你能為公司貢獻多大的價值?

對於公司,尤其是互聯網公司來講,人才是第一生產力,老闆們都是求賢若渴的,因為找到一個合適的員工,真的真的很難。如果你是那20%的人,老闆是不會輕易放你走的。那如果不是怎麼辦?

那就努力成為那20%的人。

在自己的領域內做到專家,做到無可替代。讓自己實力足夠強,才能抗得起風險。

02 提高可遷移技能

在未來,公司的形式可能會逐漸解體,每個人以專家或者顧問的形式參與公司運作,也就是U盤型的工作方式。

在未來,也許沒有什麼勞動保險,也沒有不能辭退的合同,你能提供的技能和服務,代表了你的價值。

那如何在這樣的時代中提高抗風險能力?

培養自己的可遷移技能

可遷移技能,就是指離開了你現在的公司,甚至現在的行業,依舊能讓你發揮價值的技能。

第一類,是專業技能。

提高專業技能,一是可以在目前的工作崗位上做的更好,二是可以考慮副業賺錢的可能性。

我說的副業,是指建立在專業基礎上的副業。

我一直覺得,在乙方工作是比在甲方成長快的。因為可以在短時間內接觸到更多的案例,有更多的實踐機會。

而與專業相關的副業,就是幫助你提高專業能力的絕佳機會。一是可以在更短時間內更多機會磨練技能,二是可以獲得一些額外的收入,增加財務的抗風險能力。

第二類,是軟實力。

提到技能,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第一類。但其實,專業技能能夠幫助你走能走多快,而軟實力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也許你一直不知道自己哪裡出了問題,每天加班也沒見得到升遷,那可能是因為你忽略了這些軟實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

或者可以稱為,能成事兒的能力。老闆交代給你一件事兒,你能不能穩準狠的解決了?還是跟進了很久沒能解決又把問題又推回給了老闆?

信任就是在一次次辦成事兒中積累起來的。辦成的事兒越多,老闆才更放心把更多更重要的事情交給你。

這裡也有一些小tips供參考:可以學習下同行是怎麼做的;巨頭是怎麼做的;國外有沒有可以借鑑的經驗。同時還有一些成熟的理論框架和策略,比如麥肯錫的金字塔原理,大家可以學習專業諮詢公司的思維方式。

說服溝通技巧

為什麼同樣一件事,你說老闆沒同意,別人說老闆就同意了?

同樣是銷售,為啥別人月月top sales,你卻一直在生死線掙扎?

為什麼別人即使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也能得到其他部門的支持,而你即使拿到授權,別人也是應付了事?

這就用到了溝通和說服的能力。

在工作中,我們每天會和很多人通過不同渠道說很多話,能不能在最短時間內打動別人?能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理解?這些都是要刻意練習的。掌握這些技巧,事半功倍。

幫助和求助的能力

一個人能力再大也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自己做了,找到合適的人一起把事兒做成才是正解。

這裡我想到一個脫口秀圈的例子。

說到脫口秀,相信你一定會想到李誕。但是你未必知道和他同期出道的王建國。

我個人是很喜歡建國的脫口秀風格的,基本功紮實,吐槽穩準狠,實力與李誕不相上下。

剛開始的兩個人同樣意氣風發,一起闖世界。後來,李誕參加奇葩說,上雜誌,成為脫口秀的代表人物,也成為笑果文化的合夥人,當了老闆,而建國還在吐槽大會當編輯,寫段子,偶爾上節目。替他挺難過的。

李誕想的太通透了。建國太單純,只想寫自己喜歡的東西,賺點兒錢夠花就行。

李誕的故事其實挺勵志的。沒資源怎麼辦?那就找資源唄。被拒絕怎麼辦?那就厚著臉皮繼續找唄。

你麻煩我,我麻煩你,這一來一去,交情就出來了。才能彼此成長,才能互相成就。

情商

情商是理解和連接他人情緒狀態的能力。在工作中,大家都是合作,誰也不虧欠誰,讓對方覺得舒服,把優越感留給別人,才是情商的最高境界。

這需要對情緒的感知能力,以及對現場情緒的調節能力。

張歆藝就是一個情商極高的女人,在《做家務的男人》中,很多觀眾都羨慕她有袁弘這麼好的好老公。其實,這就是情商幫了她。從來不和婆婆發生衝突,在家裡說話的時候冷場了她也能輕鬆化解,在外面給足老公面子……(好像有點跑題了……)

Anyway,這裡想說明的就是,情商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特別的重要,誰不想自己每天身處的環境充滿善意呢

綜上,提高職業的專業度,同時練習自己的軟實力,才能適應未來更加紛繁複雜的環境,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03 優化財務結構

如果你感染了肺炎,只拿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資能否保障日常生活?

如果接連幾個月形勢不好你失業了,你還能否保持現在的生活水平?

在收入可能隨時受到影響的時刻,你需要做的,還有優化你的財務結構。這也許不能解燃眉之急,但至少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你重視這件事。

第一步,減少你的負債。

這裡的負債,指消費型負債。比如,你買了一輛車,月薪1萬每個月需要還5000。如果你只是普通的打工者,不推薦。如果你是老闆需要作為公司的品牌的背書就另當別論哈。

哪種負債可以增加呢?投資型負債。這類負債是可以給你帶來直接或間接經濟回報的。

比如,你10年前貸款在北京買房。嗯……

比如,詹青雲貸款100萬讀哈佛。很多人採訪她為什麼這麼做,擔不擔心還不上。我想說,這擔心真多餘。對自己的投資永遠都是最值得的投資,人和人最大的差別就是思想的差異。她貸款100萬,估計已經還完了吧,最多兩年。

記住,消費型負債滿足的是你的享樂慾望,這種慾望是無盡的,也是沒有長期價值的。增加投資型負債,延遲滿足,才能在人生漫漫長路上走的更穩健。

第二步,買保險。

首先,我不賣保險。

第二,當我意識到保險是在最意外的情況下保障生活的唯一方法時,我第一時間買了保險。

很多人對保險有誤解,以為是買給老人,買給孩子的。

但其實最該被保的,是一個家庭的主要經濟貢獻人。

試想,如果你剛買了一套房子,貸款500萬。有一天你出了意外,那麼留給家人的不是一套房子,而是500萬的負債。

所以,劃重點,保險,是出了意外,一個家庭還可以正常延續的保障。想起了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唉。

對於買保險,我的建議是:

一定要買,要早買。

隨著年齡的增大,保費是越來越貴的。買的越早,成本越低。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通貨膨脹,越早越有利。

關於如何選擇合適的保險,推薦閱讀簡七理財的《第一次買保險就買對》。可以幫助你少踩雷,把錢花在刀刃上。畢竟保險一買就是十幾二十年的事兒,退保又不划算,提前做好功課才是王道。

第三步,增加被動收入


學習投資

投資不是投機,要建立正確的理財觀。

投資也是一項技能,需要千錘百煉的。

如果有很多很多錢,可以直接找專業的理財顧問打理。

如果有點小錢或者沒什麼錢,那可以自己學著點兒。怎麼說呢,當你有1萬塊錢的時候,你想,等我有100萬了再投資。可是當你真有了100萬,你真的敢投嗎?技能都是一點一點練的,也是一點一點長起來的。

可能有些朋友對複利沒什麼概念,舉個例子吧。

如果你在10年前開始,每個月定投500元指數基金,按10%的年化收益率,那麼你的收益情況如下:

2020開局那麼難,身為打工者該怎麼辦?

如果投了20年呢?

2020開局那麼難,身為打工者該怎麼辦?


Wow~是不是感受到那麼一點複利的魅力了。

那如果是30年呢?

2020開局那麼難,身為打工者該怎麼辦?

收益整整113萬!是不是還是蠻驚人的。這只是每個月投入500元哦。

個人投資,可以關注吳曉波頻道簡七理財,個人覺得還是比較專業的。

尋找躺贏機會

當然這裡的躺贏,不是說什麼都不用幹,而是幹過一次,可以帶來多次收益的。

比如現在很多知識付費,如果把你的專業,開發一門課程,可以在不同平臺售賣,獲得多次收益。你付出了一倍時間,可以獲得多次回報。

比如出一本書,需要花費的是一次寫書的時間,可以獲得的是長期的版稅收入。

這種機會還有很多,你要慢慢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

有一些剛畢業的朋友是月光,甚至一些工作很久的朋友每個月的花銷也都是還了貸款沒有剩餘。這種財務狀況是非常糟糕的,沒有任何抗風險的能力。

如果不想在突發情況下導致個人破產,一定要關注個人/家庭的財務結構。

能想到的先這麼多了。提高抗風險能力是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未雨綢繆,才能在風險來臨時可以應對。

文章裡從應對疫情的短期,到如何長期抗風險都給出了一些建議和想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你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

抗擊疫情是一場持久戰,老闆不易,打工者也不易。每個人都在對抗著自己的風險。那就,砥礪前行吧。

END

作者 | 凌小云云云

來源 | 雲間遊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