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效益不好,我是負責裁員的HR,裁員名單第一個名字是我”,我該怎麼辦?

致敬迷茫的青春


從第一反應來說,一般能夠接觸到裁員名單的,都不是基層員工。

作為第一順位的被“裁員”的員工,名單已經擬定完畢,說明管理層基本充分考慮到裁員的後果。你要做的,是如何從這件事中尋找思考的方向,而不是讓“怎麼辦”困擾自己。

從一位專業的HR的角度來說,既然事情已經發生,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思考:

一、法律層面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佔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①此次名單中裁員員工的總數?

是否已經達到了二十人以上或者雖然不足二十人但裁員人數已超過企業職工總數的百分之十以上?

②公司效益不好,從法律層面來說就能夠裁員麼?

《勞動法》第四十一條有規定,若企業發生重大的經營困難或者其他因合同訂立時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重大變化,導致企業與勞動者簽署的勞動合同無法繼續時。在一定期限(三十日)向工會及全體職工說明並且得到工會及職工意見後才能裁減人員。

題主提到了公司效益不好,但不·一定代表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

③哪些員工在企業面臨裁員時是需要考慮優先留用的?

A 事發前訂立較長期限的勞動合同的員工

B 家中有老人/未成年需要贍養,且家庭成員無其他經濟來源的員工

C 與公司已經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員工

這三種類型作為HR都需要做到心裡有數。比如說公司的已簽訂長期服務合同的元老級別人物。或者現有工作薪資為家庭唯一收入來源,且家裡其他人無法外出工作的員工。

二、現狀層面

①澄清自己對於裁員的看法以及想要的結果

在這個時候,第一時間衝到領導辦公室“興師問罪”或者散佈負面情緒都不是專業人士應該有的表現。

而是可以從問自己幾個問題開始進行自我澄清。

第一,如果還有機會的話我還願意在這家公司留任麼?

第二,過去的這段時間裡我收穫了哪些成長?如果沒有做好,是什麼成為我此次成為裁員候選人的原因?我可以向誰求證? 第三,如果決定留任我將如何把握這次的機會?

第三,認同離職結果的話,在此之前,我還可以做些什麼?

簡單來說:澄清自己想要的結果--分析現狀--採取措施。

②如果名單上有一些盡職盡責的員工,我是否該讓他們知道這個信息?

如果你目前還在職,那麼主動透露公司裁員名單是不合適的。

你能做的只是,遵循公司既有流程協助清單上的人員合法合規的辦理好離職前的各項手續。

如果清單上有一些你認為確實離職後會對公司造成損失的人員,你也可以蒐集好相關的工作考核數據,在與上級溝通時進行告知。

③將“最後的離職”談話發揮最大效用。

作為管理者,員工的“離職談話”都是重要的一項工作,如果運用的巧妙,可以讓雙方從從前的上下級角色轉換為“彼此的外援”:

A 簡單的說出自己對於此次裁員的客觀看法:

B 對公司當前的情況進行簡要分析彙報

C 表達不管最終公司是否決定留任與否都會做好最後階段的交接工作

D 表達對公司的祝福及建議

三、未來的職業發展

最後,用幾個問題作為結尾:

A 我未來想要從事哪方面的工作

B 現在的工作為我帶來了哪些可以借鑑的經歷?

c下一步行動是什麼?

不管是打算進入另一家工作,還是從此決定成為一名“為自己打工”的自由職業者,我們都需要為自己做出清晰的規劃。

不過度糾結裁員是否有管理層個人喜好因素,同時如果確實成長不盡如人意也別過度的否認自己。畢竟從失敗中學習才能讓我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職業短板,從而更好的面向未來。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上世紀九十年代,國有單位裁員增效,開展所謂轟轟烈烈的下崗工作。

單位有個副總,對下面員工講話:同志們,裁員增效是一項政治任務,沒有下崗的,也不值得慶幸,工作將更加艱鉅,更要繼續加倍努力;下崗的職工,一定要有政治觀、大局觀,提高思想覺悟,犧牲小我,成就大我。要想得開,不要有什麼思想壓力,天無絕人之路。上帝關上一扇門,同時也開打了一扇窗,通過那扇窗戶,外面未必不是一個廣闊的天空。

副總講的慷慨激昂,唾沫飛濺。那下崗工作做得,剛剛地。

後來,上級領導給副總做工作,犧牲小我,成就大我,年齡問題,你也被下崗了。

副總當時就蔫了。副總怎麼都想不通,我怎麼就下崗呢?我下崗了咋辦?面子還有一家老小?

結論:做別人工作容易,做自己工作難。

你是HR,你一定要知道並且是非常透徹地理解裁員的意義?而且,你一定要知道,裁員的話,會裁掉什麼樣的崗位?你一定要知道,裁員會裁掉什麼樣的員工?對照一下,你自己在不在你認為的裁員範圍之內?

如果你認為自己應該在裁掉的員工之內,那麼,你的裁員工作就好做了。以身作則,帶頭自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是董存瑞炸碉堡的精神,壯烈。

被裁掉,而且是第一個被裁掉,感情一定受不了,更何況還是負責裁員的HR,有情緒很正常,但是,建議你:情緒自己消化,不要帶情緒工作。公司這樣做,有可能是幫助你開展工作,考驗你。即使是真的要裁掉你,以你的自我犧牲精神,弄不好會感動領導,改變主意,把你留下呢?

當然,即使公司最後留你,第一句話也要說:對不起,我不會留。


老馬閒評


本人有過類似的經歷。當時我是一個小公司的事業部經理,接到辭退通知並解散部門。一般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你的工作做得不到位,起碼在領導眼裡“不到位”;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得罪了某個領導,人家看你不爽,欲除之後快。我是因為第二個原因。

當時接到通知氣憤不已,直接就想“撂挑子走人”。但後來情緒平復下來,還是決定繼續把最後的工作做好。首先,有始有終,是我做人的基本原則。其次,部門好多人是我親自招進來的,如果一走了之也太不負責任了,那不是我的風格。我先是找到平時比較看中我的領導,請他允許我部門的某些員工調崗,而不是直接辭退,領導答應了幫忙。剩下的事情,就是按流程走完。做完這些事以後,我又去找領導談話,請教他公司辭退我的 原因。領導委婉地說:“以你的工作能力 ,即使公司由於戰略考慮,解散了你們事業部,也不會辭退你的。但是你得罪了某個領導,對其”不夠尊重“,所以不得不走了。”領導還告訴我以後不要那麼直性子,學著圓滑一點等等。

感覺前面說了一堆廢話。總之就兩點吧:第一,善始善終,繼續做好最後的工作。第二,自我反思,畢竟反思是自我成長最大的利器。


劍心成長筆記


看了評論區,感覺大家都好高尚,而且還如此的敬業,不得不讓人佩服。

作為一個國企HR,企業給了我很多東西,榮譽、金錢、歸屬感,我十分感謝我的企業。但是同時,我還是一個人,一個有家庭的人,有父母有妻子,我的責任感是我在職時候能夠體現的,我自問我在職這幾年功多過少,但凡部門能夠留下一個人,我感覺也應該是我,而我被裁員了,我自己很想不通,但是我得按照領導層的要求去做,我現在要做的是按照裁員名單逐個裁員。我會先按照正常流程與人力部門、財務部門進行溝通,同時,發揮自己的人脈圈子,給自己找一個下家,我有房貸、車貸,家人還得吃喝住,一份穩定的收入是我最需要的東西。


做好上述的所有工作,按照相應要求整理東西,走人,至於其他人員怎麼裁和我無關,畢竟我作為第一個被裁掉的人,我不哭不鬧,不爭辯、不給領導添麻煩已經不錯了,至於後面的人誰來裁,怎麼裁,是我義務之外的事情了,剩下的讓別人來做吧,我已經按要求裁了第一個人。


真真假面


1、就以當事人的身份說說自己的感受吧,與同業現在職和現已不在職的朋友們共勉。因本人有多年的國企集團公司的人事政工經歷和在勞動就業中心的創業培訓講座經歷,以及有過幾年簡單的小小創業經歷,有教育經歷資格以及經濟師職稱等,適逢一個韓國獨資企業剛開業不久,公司各方面急需規範,很多手續需要辦理,所以經過二次面試後,很快上崗就職,展開了各項工作,在這個公司工作了接近7年,從入職時公司大概有一百幾十人到離職時一千人左右,從38歲幹到45歲,這期間,除了生產的事情不參與,其餘的事可以說事無鉅細,不誇張的說,


2、在第一年因為只直接有二個小孩做助手,凡事必躬親。因為要管理的事情太多,要學習和接受的新知識、新事物太多,基本每天睡眠不超出6小時,這期間歷盡了酸甜苦辣,為提高自己,抽時間學習考出了注安師執業資格,參加培訓學習,取得勞動合同管理師職業資格,參加消防、安全,職業衛生健康等各種培訓學習,綜合管理人事類別所屬、消防安全、環保和後勤的食堂 水電 車輛 保安 衛生 建築等所有事項的內部管理,以及對外聯絡辦理各類規範手續,制定了詳盡 規範 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司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本人自認為公道正直,絕不向邪惡低頭,由於年齡和經歷所在,同情工人,一切以制度為綱,兼顧公司和職工雙方利益,經濟利益和福利傾向於職工,這些是自己的優點,也是致命缺點!正是因為以上,自己能在這個公司幹了接近7年,也正是因為以上最後被迫離開了公司。


3、所以說凡事都得辯證著看,凡事命運冥冥中自有安排,表面看,離開了,不是內心十分願意的事情,但太累了,既然人家煩你了,自己也鄙視那些小人孫子之類的,更不願意與之同流合汙,那只有選擇離開了,遠之而後心靜!離開了,有些失落感,並伴隨著解脫感!但可笑的是被辭退!想一想,自己辭退了多少嚴重違紀的,但有的嚴重對公司不利的,自己卻無能為力,只能看著,無法辭退,但現在 被辭退卻輪到了自己頭上,好可笑,關鍵是自己從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大過錯或者不適應公司的節奏了,一切都有序運行著。被辭退,有面子上的過不去,畢竟小地方嘛,有人說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但小地方 世界那麼小,放個屁滿世界都聞得見,關鍵是聞屁的人還會根據自己的口味 從屁裡品一下你吃了什麼!呵呵😊。畢竟幹了這麼長時間,外人都稱自己為中方經理,中方代表之類的,哈哈,其實人家是獨資企業,還戴什麼表,你以為是郭嘉的企業,我連自己都代表不了,你代表個屁,懶得細解釋,常常也一笑了之。但本人就是公司的一個部門經理,所以根本不是高級管理人員,可能韓國人也不太明白,我這個管理部的經理到底算個什麼,但部門名稱和我的職務名稱卻是他們賞的。但最終,一個所謂的高級HR,就這樣被辭退了,就像一頭推完了磨的老驢被宰殺一樣。


4、走吧,沒什麼可留戀的,但經濟補償金是不能少的,不是勞動法的經濟補償金,但當然必須參照!該給的給了,該給的,沒給,怎麼辦?我人生經驗最豐富,精力還算最旺盛的年華給了這個公司,現在年紀大了,再幹什麼呢?雖然說是大浪淘沙,但自認為雖然不是金子,但起碼也不是沙子啊!所以說,該給的沒給的,哎,法律該上場主持點公道了,最後實現率70%。諸位看官說了,到底怎麼辦?且慢,既然說事,必要說明前因後果,否則必偏頗,失公允!但既然看官急著,那就先入主題,後述其它。但還是先問一句,你以前是公正的嗎,問心無愧?你確認?確認的話繼續,否則請吧,不想與那些凡事自私自利的小人說事。好了,既然都曾HR,大道至簡/


5、凡事全在自己的悟性,其實套路是一樣的:當然首先是談判了,搞清楚原因,其實,如果本來自己不清楚的話,那真是白HR了,預測公司的底線,明白自己的主張,談判過程中根據進程適時調整策略和自己的目標,談成了最好,皆大歡喜,各走各路。談不成,有法律啊,勞動合同法,勞動法,工資支付條例,帶薪年休假條例,住房公積金條例,安全法,消防法,環保法,職業衛生健康法,公司法,等等等等,以及一系列實施條例和司法解釋,這些都是吃素的嗎?法律?你以為法律是你家的啊,你只要一法律,人家就都給你辦了啊!法律,法律用西方法律黨的話說,就是個遊戲規則,注意啊,是遊戲二個字,但千萬別虛假訴訟啊!法律講的就是程序和證據!是的,程序和證據!你懂程序吧?你有證據吧?你若說,我不太明白程序,我要說,你本來就不是HR的料!你若說,我沒有什麼證據啊,那也得說,你天生就不是HR的料,你天天白白瞎忙活了!好了,怎麼辦這就說完了!也許有的盆友說了:除了這兩個,再沒別的辦法了?我想,當然有,況且我也不是你,俗話說,狼有狼道,蛇有蛇路,但這兩個就是正路,其餘路子恐怕就要連累同門,或有失尊嚴,或旁門左道所屬了!


飛豬亮


幾年前我老公就經歷過這樣的事,他因為做人資工作,第一個籤合同入職,然後和老闆一起招兵買馬,幾年後公司效益不好要和內資企業合資,內資企業佔51大股,不要說原公司很多人將面臨被裁員辭退,我老公處理完所有人工作,最後一個目標就是他[捂臉]當時他心理很不舒服,我勸他沒什麼挺好的,正好換個工作,以前是外資企業管理規範工作好開展,以後合資工作肯定不如以前,趕緊通知獵頭,兩個月後跳槽到另一個外資,工資翻倍待遇提高了自己心情也好了,其實遇到這樣的事沒必要糾結,趕緊為自己找出路就對了


笑看人生風雲時


這是什麼“傻瓜”公司這麼“什麼神操作”?第一個裁掉負責裁員的HR,不怕HR攪亂了“軍心”?正常邏輯是,最後一個裁掉HR部門的人員,有利於裁員工作的順利進行。很簡單,裁員這個動作,本身就是對HR的一場考驗,不先裁HR,讓他們盡心盡力投入裁員工作,大多數HR都會認真完成工作,生怕自己工作質量不高,下一個被裁的是自己。

如果這件“神操作”真的發生了,那麼,作為HR有三個選擇:

第一,你能第一時間拿到裁員名單,說明你也是HR部門的核心骨幹人員。你首先要分析,公司效益不好,是週期性的,還是暫時性的,還是長期性的。對於公司長期效益不好,作為HR,就是不裁員,你也要做好辭職準備啊,裁員就裁員吧,你還能拿到一筆補償,如果你辭職則沒有補償。

第二,如果公司只是暫時性效益不好,度過難關後,公司繼續良好發展,甚至薪酬大幅提升,或者公司還有可能上市。那麼,你第一時間拿到名單,首先要分析你有沒有可能通過良好的裁員工作,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作風,爭取調整名單,不被裁員。這個是有可能的,我舉一個例子,朋友公司要裁員,其中要裁掉3個HR,有2個HR還搗鼓壞事,和員工一起找公司的麻煩,有1個HR盡心盡責,最後老闆反而留下了那位HR,並提升部門經理。

第三,如果沒有辦法改變被裁員的命運,可以運用你手中的法律武器,維護員工的最大利益。幫助老闆制定裁員措施,同時幫助員工維護利益,比如,爭取合理的補償金,畢竟自己也是受益者之一。


職場火鍋


你還是負責裁員的HR呢,被裁員的第一個就是你,難道還沒看懂公司是在“套路”你嗎?

怎麼辦?

你說該怎麼辦?難不成你還準備一分補償沒有就離開了嗎?

拿起勞動法按程序規定走,要求公司按有關法律法規辦理!

1、審核公司裁員的合法性。

要求公司拿出經濟困難的確鑿證據,並履行裁員的合法程序以及向當地主管部門報批的材料。

有不少的企業,只因為一時的經濟困難,就會採取裁員的手段,來實現公司效益的增收!這種做法其實是不符合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的。

因此,如果公司拿不出合法的裁員證據材料,則可以向公司提出經濟賠償金。

2、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賠)償金。

如果公司拿不出合法的裁員證據材料,題主就可以要求公司為自己支付兩倍的經濟補償金,否則,就可以要求公司為自己支付經濟補償金。

所以公司到底支付經濟補償金還是賠償金,將由題主自己審核公司裁員的具體證據材料後來確定。

3、要求公司出具裁員證書,幫助自己領取失業金。

由於公司效益不好需要裁員,從而導致自己失業。因此用人公司必須為題主出具裁員證書,並負責幫助自己領取失業金的辦理。

儘管失業金的數額並不大,但是對於被裁員的題主來說,它也可以對題主的經濟壓力起到一定的緩解和幫助的作用。

4、要求公司妥善解決自我社保問題。

社保是我們眼下每個職場人非常重要的一項民生問題。它嚴重影響著我們以後的老年生活,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大問題。

因此我們在被裁員之時,要求公司能夠妥善的處理好此事。

如果公司未能辦理並按時繳納相關的社保費用,則要求用人單位及時為自己補繳相關的社保。

一旦無法實現補繳,則應該要求用人單位為自己支付相應的經濟賠償。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證自己被裁員之後的經濟利益。

此時,題主絕不能懷有任何一絲不好意思的想法,這些都是我們被裁員時應得的正當利益。如果不積極去維護和爭取,那題主也太沒有做人的原則和底線了!

既然公司都已經對你不仁了,你還想對公司講義又有什麼意義與作用呢?難道你就心甘情願的任憑公司宰割嗎?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一點幫助。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效益不好要裁員,正趕上你是負責裁員的"刀斧手",做夢你都想不到打開裁員"文件"你競中了榜眼。

'咋辦?定下來的事就執行吧!這也是公司領導給你面子讓你借坡下驢,再找什麼藉口"我為黨國立下了戰功……"也無濟於事!

其實咱首先在自己身上找找差距,任何老闆在公司看員工的是工作能力不是關係,光靠關係挺好工作上得過且過工司還運作不?所以說也不用失落也不用怨誰,多找找自己工作上的不足。誰工作能力咋樣領導不糊塗,當初看你"舞舞扎扎"地一定有工作能力,沒成想領導看走了眼,你要總結一下自己,在新的崗位從新起步吧!記往嘍,老闆看的是工作能力!

我們也有過裁員時。一次領導問我,人員多裁誰合適?我說你看著辦!後來一合計把一個女工裁了,領導把這出戏交給我唱黑臉兒。我就對她說:桂花兒啊,領導給你炒魷魚啦!她說:啥?我不要!我不愛吃!??我又說:領導讓你捲鋪蓋卷兒!"啥鋪蓋捲兒我也不要!不沾那便宜"!……和別人吵架,人家說她二,她說人家"艾"!兩個人你二,你艾,你二,你艾,吵個沒完大夥都氣樂了,這人你說咋整!



強歌1122


在回答問題之前,先說下另一個HR的故事,希望能給你啟發。


小明是一家知名P2P公司的高薪HR。去年,公司轉變發展方向,交給他一大批裁員名單。因為裁員人數多,甚至部分高管也在名單內。裁員本就是得罪人的活計,再加上公司給出苛刻的賠償條件,裁員工作艱難地推進。小明也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和同事撕破臉皮。


看著昔日的戰友,紛紛被他勸走,完成了領導交代的工作,他一點都不開心。因為監管政策變化,公司前景不妙。小明產生休息一段時間再工作的想法。因此,他以最後一批裁員名單為籌碼,和公司談判:他自願被裁,但希望拿到合理的裁員賠償。他走之前,約談併合理處理公司裁員名單內的同事。公司同意小明的提議。因此,小明完成裁員工作後,拿到賠償瀟灑走人。


作為,一名專業的HR,敢於直面被裁的事實,最重要的是維護自己的利益。


公司現在效益不好,不得不裁員維持週轉,也說明公司在勉力支撐,前景不明。留在公司的員工,就像乘坐破損的大船航行海上,自身難保。所以,離開這個公司,重新尋找棲木,不失為良策。


既然裁員已成為事實,那就想辦法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公司需要你負責裁員工作,不如效仿小明,找公司談一個滿意的合作方案。被裁也不是壞事,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即使被裁,我們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從現在開始,你要為下一份工作做準備了。你可以結合自己的優勢與期待,尋找業內優質的公司。同時可以聯絡以往的朋友、親戚,向他們透漏你要工作的消息,讓他們幫忙留意適合的崗位。


總之,以積極地態度應對生活中的難題,不自怨自艾,一切困難都可度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