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金融安全風險首次披露——記住“六不”口訣 遠離非法集資陷阱

五大金融安全風險首次披露——

記住“六不”口訣 遠離非法集資陷阱

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日前重磅發佈《2018上半年互聯網金融安全報告》,詳細分析互聯網金融安全風險,首次對外披露五大金融安全風險及其大數據,為網民防範金融安全風險提供了實用建議。

五大金融安全風險:非法集資平臺、金融理財類傳銷、P2P網貸違約、互聯網外匯交易、不正規薦股機構。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非法集資平臺。

數據顯示:上海檢察院發佈金融檢察白皮書顯示,2017年,檢察機關受理的非法集資案件數量繼續高位攀升,涉眾型犯罪風險突出。一方面是受理案件數量高位運行,另一方面是大案、要案頻發,涉及金額巨大,僅“e租寶”“申彤大大”“中晉系”“快鹿系”“善林系”五大系列案件,涉案金額就將近2000億元人民幣。

其中,“善林金融”實際控制人周伯雲以允諾年化收益5.4%至15%不等的高額利息為餌,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涉案金額近人民幣600億元,於2018年4月24日被批捕。

截至2018年6月,騰訊靈鯤大數據金融安全平臺累計發現網絡非法集資平臺1000餘家,目前已立案查處200餘家。

近年來,非法集資案件發案數量增多,形式越發多樣,隱蔽性和欺騙性也越來越強,非法集資涉案金額超千億元,給國家的金融、社會秩序造成極大的破壞。

如何防範非法集資陷阱?

一看經營範圍。

通過查詢工商登記資料,瞭解相關企業是否屬於經過法定註冊的合法企業,是否超範圍經營等。

二看回報率。

要看是否以高收益為誘餌,如果所承諾的收益率大幅超過同期社會平均利率水平,就可能屬於非法集資。

三看對象。

要看是否針對社會特定公眾吸收資金,“一對一”還是“一對多”,如果是“一對多”,極有可能就是非法集資。

四看資金流向。

要看籌集資金為誰所用,若是其自己佔用,就可能是非法集資。

為使大家遠離非法集資,提醒牢記“六不”口訣:

高息誘餌不動心,老闆實力不崇拜,官方背景不迷信,合法吸儲不大意,熟人熱心不輕信,違規吸儲不參與。

(來源:騰訊安全2018上半年互聯網金融安全報告、大同晚報、浙江經偵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