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種植為什麼會出現“大小年”現象?如何才能儘快恢復樹勢呢?

“西藏試種粑粑柑成功”,這個好吃的柑橘明星品種,也能種到西藏去了,以西藏的條件,再加上10元/斤的銷售價格,簡直是美滋滋,但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農業種植技術比我們想的更難。

一、西藏林芝察隅縣試種粑粑柑成功

3月3日新聞報道,西藏林芝察隅縣試種的粑粑柑上市了,隨後成為熱搜。負責種植粑粑柑的企業負責人說有說:“在西藏試種粑粑柑,今年是第一次大面積掛果,產量不多,只有2000多斤,沒想到這些試種成功的粑粑柑,品相和口感都比四川強,成熟時間也提前不少,在樹上的時候,很多朋友就來預定了。”2000多斤粑粑柑,每斤10元,3月2日當天上市就被搶空。當地引種的除粑粑柑外,還有黃柑。


柑橘種植為什麼會出現“大小年”現象?如何才能儘快恢復樹勢呢?

西藏林芝試種的粑粑柑照片

粑粑柑又叫春見,屬於晚熟雜柑品種,是從日本引進的品種,主要在四川蒲江和重慶種植,在福建和江西也有種植。糖度高、化渣性很好,與醜柑相比,果皮更光滑,口感也很好。


之前也和在察隅縣種植獼猴桃的果農聊過,那邊種植條件比尋常地方要艱難許多,雖然氣候還不多,但肥料、農藥以及建園需要的硬件物資,大部分都要從外省運過去,運輸成本相當高。而且,除了這些成本外,柑橘的管理本身也需要解決很多技術問題。


二、柑橘的“大小年”現象

在柑橘的栽培管理上,柑橘的“大小年”是大家頭疼的現象,這主要是由於掛過量失衡造成的。


果樹在生長過程中,通過根系吸收無機營養和水分,通過葉片吸收陽光,然後進行光合作用,產生能被果樹直接吸收的有機營養物質。一年中產生的有機營養物質,首先需要供應一年的果實生長,讓果實不斷長大、不斷積累糖分,然後成熟,變成人類可口的美味;其次要供應果樹的枝葉和根系生長,不斷壯大,不斷創造更多的營養物質;最後,在供應果樹營養營養生長和果實生長的同時,還要分一些營養來供應下一年的花芽分化。


如果掛過量嚴重超載的話,那麼,果樹根與枝葉以及次年的花芽分化都會受到影響。果樹在不同的生長階段,營養供應的側重點也不同,比如在幼樹期,要以果樹的營養生長為主,在盛產期則需要在果樹長勢穩定的前提下以結果為主。


柑橘種植為什麼會出現“大小年”現象?如何才能儘快恢復樹勢呢?

圖 | 果農

三、“月子期”是果樹恢復樹勢的關鍵

果樹也需要坐月子,我們將果樹採果後恢復樹勢所需要的時間稱作“月子期”,在果樹“大年”恢復樹勢所需要的時間很長,在果樹”小年”所需要的恢復期較短。如何管理才能儘快恢復樹勢呢?


第一,控制果樹的次年的產量,使果樹的營養生長與果實生長平衡。在果樹的“大年”當年,果樹大部分的營養都用來供應果實生長,果樹營養生長較少,因此次年恢復樹勢需要大量的營養,可降低掛過量使得樹勢儘快恢復。


第二,加強水肥管理。摘果後要及時補肥,但不能只補化肥,有機肥很重要,坐月子嘛,你得照著好的喂。恢復樹勢可以採用有機肥+複合化肥的策略,讓根系周圍既有緩效肥,又有速效肥可以吸收。大多數有機肥都是緩效肥,有機肥可以用商品有機肥,也可以用農家肥,摘果後一次性施足了;然後定期施用平衡型複合肥,同時,不同生長季節再根據果樹生長需求補充充單一元素肥的施用,如春季可增加氮肥的施用,化肥的施用要注意少量多次,過量施用的話,會造成燒樹。小口吃飯,健康長壽。


柑橘種植為什麼會出現“大小年”現象?如何才能儘快恢復樹勢呢?

圖 | 果農

至於水分管理,切記不可淹水,如果果樹根系虛弱再淹水的話,很容易窒息而亡,同時,也不能讓果樹口渴,根據土壤墒情及時補充水分。


就像人一樣,樹勢弱的果樹,抵抗能力更差,病蟲害管理上,建議提前做好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