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生态不是视觉 而是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018年9月14日,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出席“2018中国长白山国际生态会议”,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生态小镇实践”分论坛上发言,以下内容根据发言速记整理: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生态文明小镇,这里面涉及到几个关键问题。第一个,什么是生态文明,第二个,什么是小镇。3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历史,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中国的城市发展水平已经和西方发达国家接近,甚至在形态上已经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

我来到长白山的二道白河镇,也看到了二道白河小镇的景观视觉,确实可以说是在中国可以拿得出手的一个特色小镇。但是理解“生态”这件事情,我大概从两个出发点来考虑这个问题。

第一个,所谓生态的东西是不是视觉的效果?我记得前年在厄瓜多尔召开联合国“人居三”大会的时候有个新城市议程,从八个方面对城市提出了的要求。实际上所说的视觉概念只有“绿色”这两个字,其他的都是讲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以及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怎样来为人服务。

对于我们这个小镇,它发展到今天,讲生态不能停留在视觉上,偏重于视觉生态效果已经是这些年中国城市发展的非常严重的误区,这种城市发展模式已经造成了地方债务的增加,也是导致现在经济增长放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这里,为什么我们要提“生态”的概念?这个生态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视觉的概念,而是要看资源效率配置是否合理。一个城市的投入和产出能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关系,它短期最大化的投入能不能形成最大的社会收益。这取决于城市决策者如何来看待一个城市,并以此来说明这个城市未来发展是不是生态和可持续的。

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内部资源效率配置的关系,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关系。在经济学意义上来讲,如果不能形成合理的配置,造成投入产出出现了负面效果,那么最后的结果,我们认定这个城市不是生态的。很多中等城市,地级城市,包括很多的一线城市,为什么包容性越来越差?就是因为这些城市过多地注重了它的景观效果,但是忽视了对人的服务、忽视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我们在二道白河看到,与山水、园林、森林更为接近的一种景观塑造。但是我更关注的是这七万多人口,他们的生活,未来它承担的作为旅游小镇的服务功能,它可容纳的人口流量,以及现在形成的投资,未来会对资源分配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举一个例子来讲,许多城市目前大量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可能会形成很好的视觉效应。但是这个投入的资金来源是什么?这和中国的土地制度有直接的关系。资金来源一定是来源于土地出让金。它的前提就是我要更多地去开发房地产,产生足够的资金,用这些资金解决我们想要达到的城市视觉效果。其实,无论是二道白河、还是全国的各类城市,包括各类小镇,都是在按照这个中国30年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形成的、已经固化的城市发展模式来运转。

所谓运转,就是每当建设一个城市的景观设施的时候,一定要通过一块土地的拍卖,卖给房地产商,通过开发房地产来解决景观设施投入问题。可是当我们景观设施投入越多,对房地产发展的预期就越高。当有一天房地产发展出现了资金链条断裂的时候,城市就出现了严重的债务负担。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按照这个模式来运行。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讨论生态问题?就是当城市按照这种模式走到债务严重增加的局面的时候,城市的良性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城市已经没有办法继续维持它正常的运转。

各位地方政府的官员,你们有没有感觉到你们的财政面临的压力?如果你们感到这个压力了,你们有没有感觉到现在土地出让的速度越来越低?有没有感觉到政府的债务在增加?这种发展模式已经造成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危机,而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讨论生态小镇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误区。这个误区是什么?就是我们把过多的焦点关注在形态上、关注在景观设计上,但是我们忘记了支撑这些小镇建设的资金来源是什么?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支撑这种景观设计、这种形象设计和这种庞大的政绩工程的时候,即使已经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非常有景观视觉效果的小镇,但是这个小镇的未来运转也会出现问题。

仅举二道白河为例,现在它应该说是全中国视觉景观效果最好的一个小镇,我每次来的时候都赞不绝口。可是维系这种小镇的投入能力,实际上已经超出我们自身的经济增长和收入能力,这也是小镇当前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城市建设超出了经济增长水平和收入能力的时候,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继续依赖于房地产开发。但是带来的更重要的后果是什么?因此当前解决城市的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一定要把发展的路径与未来的旅游规划和战略建立起非常必要的联系。

作为全世界的所谓具有生态特点的旅游小镇,它有一个最好的规律就是旅游人口流量非常大,但是很少有人在这里买房子。绝大部分房子都是通过各种酒店的方式来进行经营,而不是通过房地产。为什么通过酒店经营可以达到最生态的效果?就是因为它达到了所谓住宅和酒店的利用率最高,就没有造成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二道白河是自然资源保护区,那么保护区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我们按照一种房地产开发的模式,建造了一座一座房子甚至别墅,并把它们出让出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买了这栋房子的人和买了这幢别墅的人,他对这里的资源形成了永续的占有。这种占有就形成了一种不平衡的结果,就是他占有了,别人享受不到,我们还得去开发新的地盘去给其他人占有,或者是再开发新的酒店去给更多的人应用。那就在这个城市里形成了一部分资源长期闲置,另一部分资源在旺季相对紧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想到的是什么?是政府的投资和市场化的投资能否在一定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保证企业的运转、市场的运转,保证政府不能出现过多的债务。这就是一个生态的问题,就是在宏观的资源投入产出的效率下,我们有没有造成所谓的资源浪费。

很多人说,中国现在人口出现了紧张的问题。可是,我们知道,中国现在人均的能耗相当于欧盟的三分之二,相当于日本的二分之一,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这是我们按照14亿的总人口算的情况,如果我们按8亿的城镇常住人口算,我们的人均资源消耗已经超过了欧洲、日本。可是我们的人均GDP、我们的生活水平与这些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那么你说,这种能源的消耗、资源的消耗,它是生态的吗?那肯定不是。所以站在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理解,我们不是要看到一个和山水景观相对吻合的一种所谓的小镇,这不是最终的生态的要求,而最重要的是资源、效率、配置,以及未来的城市发展成本等等连接在一起的一种经济学的方式。

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很多政府官员在他任期之内有选择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的能力,这是国外任何一个国家做不到的。就是在你执政三年、五年、甚至两年期间,你有足够的能力去调动资源,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你可以做成一个山水景观,也可以做出一个人造的西方的所谓达沃斯小镇。但是按照你个人的理解,在不考虑投入产出的效果之下,你调动所有资源去建立这么一套城市景观,它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我也看了很多城市,看了很多政府官员的所谓的政绩,有园林的、有西方模式的。但是在这种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最后都是所谓城市发展的垃圾。如果我们能在有限的决策过程中,把资源配置更多地转化为对人的服务上、对人的就业的服务、对所有到这里来旅游的游客的深度服务,如果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软环境上、放在资源效率的节约上,我们才能说生态文明和小镇的发展更好融合在一起。

我记得总书记去崇礼考察的时候,崇礼拿出了一个庞大的规划,要在崇礼周边一个山地之间,一个很狭窄的空间去搞一个几十万人的城市。总书记讲,我曾经到过达沃斯,达沃斯就15000人,一样接纳了那么多的旅游人口,大约每年几百万的人口。我去过很多次达沃斯,那里没有什么园林景观规划。也没有请什么世界级规划大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房间、每一块土地都是每一个所有者创造的一种建筑空间。但在这个建筑空间过程中,它形成了一种相对自然和谐的组合。它没有庞大的会议中心,也没有双向四车道和豪华的交通体系。一年那么多人在那里滑雪,夏天在那里爬山,但是它对资源的浪费是最少的,它的资源利用效率是最高的。

政府的主官在达沃斯当政的时候,他也没有搞过于庞大的所谓的景观工程。他仍然会迎接每年500万到600万的旅游人口,你来了以后把钱留在这里,你在这儿玩够了,你走,但是你不能在这里永续地占有资源。相对于我们中国所谓的小镇,我们想一想我们的开发模式,我们想一想过去已开发的地产,未来城市的经营方式、未来城市的景观设计,怎么更好地和人结合在一起,怎么更好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结合在一起,怎么能避免过多的债务出现,怎么来选择一种真正适合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的模式,我想这是值得所有在座的人认真思考的。

谢谢大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