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一夜听风雨”,是一种怎样的情怀?该如何理解?

西行降魔


如果单独拈出来看,“小楼一夜听春雨”这句诗写得极为清新闲雅,甚至可以感觉到悠闲喜悦的心情。但是,读诗从来就不能脱离整体来理解,否则并不能窥见真正的诗意。因此,笔者拟从下面几方面来进行解读:

  • 诗创作的背景

  • 整首诗的含义

  • “小楼”二句的赏析

  • 诗词中“小楼”意象的理解

创作的背景

陆游的政治遭遇与辛弃疾颇多相似,两人都是主战派,辛弃疾写过《美芹十论》、《九议》,陆游写《平戎策》,均论对金作战策略,两人均被朝廷打压,长期闲置,不予重用,一生郁郁不得志。淳熙六年(1179年),陆游任江西常平提举,主管粮仓、水利事宜,时江西水灾,陆游下令各郡开仓放粮,又上奏朝廷,请求开常平仓赈灾,因此事被弹劾自作主张破坏规定,陆游因此而辞官回山阴闲居。

此次闲置长达五年,后朝廷重新起用陆游为严州知府。赴任前,他往临安觐见孝宗,在临安客栈里,写下了这首《临安春雨初霁》。

那一年,陆游六十二岁。

他的一生,为恢复大计而躹躬尽瘁,壮年时,多次向朝廷进言抗金之策。如整治军纪、训练士兵、北进策略、加强防守,谨慎用兵,揭发奸党等,在王炎幕中,曾多次亲赴抗金前线勘察军情,“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那段时间的工作,曾一度最接近他的政治理想,然而,不久后他又被调任闲职。他满怀的报国壮志,一次一次地受到打击,眼中看着朝廷的软弱与黑暗,心中充满郁懑之情。

壮志难酬、满怀悲愤的陆游,何以会写下如此清新悠闲的小诗?

作品解读:悠闲背后的无奈与失望

我们先看一下整首诗。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起句直抒胸臆,感叹世味淡薄,这个“世味”,说的是政治风气、官场环境。一上来就表达了失望之情。这么淡薄的世味之下,我不好好地呆在家里过悠闲自在的生活,却跑来临安,为啥呢?

他自觉壮志难酬,“为国戍轮台”的理想无法实现,既无奈不甘心放弃,在家闲置绝非所愿,所以这两句诗,细味之下,充满了无奈、失望又不甘心于现实的感情。

如今他栖身临安客栈小楼之中,一夜无眠,听着窗外春雨沥沥,清晨,楼下小巷传来卖杏花的声音,他似乎感到无比的宁静。这江南的春天如此美好!

闲来无事,他找来小书笺,写下斜斜的行草。又沏一壶好茶,以茶匙轻轻搅动茶汤,直到看到茶汤面上那些细细的泡沫。如此细致地描写喝茶写字,显得他是多么地悠闲无事。

陆游行草书法


素衣,洁白的衣服。晋代陆机诗有“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淄”之句,因此以“素衣化淄”比喻清白被玷污。这里,陆游自嘲了,说我才不担心自己被临安的风尘污染,反正清明前我又就回家了。一方面,他表达了志向不改、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的志意,另一方面,却又隐隐地对表达对官场的失望,毕竟,他已经多次被贬、被闲置,这次重要被召,仍是不会重用。

这首诗,从开头的牢骚,到颔、颈二联的悠闲,到尾联的失望自嘲,大有壮志消磨、心灰意懒之感。然而,这种悠闲是暂时的,而且决不是陆游追求的,悠闲的背后,透着深深的无奈。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思想与艺术境界

此次入京面圣,陆游并无多少兴奋之情,孝宗对他说:“严陵山青水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浏览赋咏。”其时陆游诗名已盛,皇帝把他当作一个吟咏山水的文人。这是可悲的。陆游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早已学会接受现实,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

“小楼一夜听春雨”,一夜,说明彻夜无眠。这一个晚上,他就在这个小楼里面,静静静地听着春雨淅沥沥地下。有心事的人,不易成眠。他内心里并不真的平静。

读者读诗的时候,要代入作者的心境,在作者的角度来体会诗意。

春雨绵绵,作者的愁绪也如这春雨一样绵绵不绝。

这一个夜晚,他可能想到许多事情:过去的为官生涯,种种被弹劾之事,抗金恢复的各种努力,战斗前线的军事实践,闲置的郁闷生涯,朝廷的各种黑暗软弱等等。他在山阴闲居五年,如今,他被重新起用了,世事变幻,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明天面见皇帝,他要说些什么?皇帝又会和他说些什么?对于一个内心并不能真正放下政治理想的人来说,此种种事情令他内心生起波澜。

临安客栈中的陆游,不是闲居在家的陆游,在闲居和重新踏入官场这个转变之际,在失望与希望之间,尽管他不抱多少希望,但他不能不内心有所波动。五年过去了,如今又是一个春天,可是,王师北定中原的大计,何日才能实施?

终于无眠到天明,春雨停了,清新的花香传进小楼,深深窄窄的小巷子里,传过来卖杏花的声音。多么美好的江南春色!深巷,说明巷子幽深安静,在繁华的临安城里,这是一个让人暂时心境平静的地方。江南二月,春雨初霁,杏花还带着露水,“杏花春雨江南“,真是能写出江南春天最美的感觉。

  • 这两句诗何为如此美?

因为它有非常美的意象。江南的小楼本就给人雅致的感觉,令读者联想到青砖灰瓦,素雅的颜色。绵绵春雨充满了诗意,“听”字,仿佛听到春雨那淅沥沥的声音,“深巷”是幽深的巷子,令人想到江南的青石板小巷,弯弯曲曲,石板上长着青苔,在微雨中湿润而清新。杏花又是江南春色最好的代表,令画面明亮了起来,充满了春意。临安城是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江南的人文、风景的代表之地,“杏花春雨江南”这些极美的意象,在这里都有了。

诗词中的“小楼“意象

“小楼“,在诗词中是一个常见又独特的意象。

小楼,是一个小环境,因为小,所以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反映在心理上,与外界有一定的隔绝。小楼,又是一个有某种专属性的环境,在小楼里,可能曾经有着作者的故事,作者的喜怒哀乐、离愁别恨。因此,小楼常常被用来代表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情绪,反映着与外界的某种隔离、联系、反差、矛盾。

亡国之君李煜写下无限哀伤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他的小楼,是囚禁他的地方,有他屈辱的人生,哀伤的泪水,小楼里,锁着他满怀的亡国之痛。

秦观笔下的“漠漠轻寒上小楼”,是妇女的闺阁,她的小楼,有着曾经的少女生活的悠闲,她的这个小楼里学诗、写字、憧憬幸福,也曾快乐无忧,也曾无聊闲愁,所以,代表着闺中女性的生活。

李璟写思妇的词句“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个小楼的女主人,她的丈夫在塞外从军,归家无期,这个曾经充满了幸福欢笑的家,如今显得冷落寂寞。她的小楼,代表了思妇的思念与期盼。

辛弃疾闲置上饶,写下“功名浑是错,更莫思量着。见说小楼东,好山千万重。“他的小楼,是壮志未酬投闲置散的地方,不是他人生理想所在,所以他的小楼里藏着一颗郁闷的心,在小楼里仍不忘言功名,虽然这只是一种故作旷达之语。

  • 陆游的小楼

而陆游的小楼,是一个暂时栖身的地方,他从五年的闲居到被召为官,这个小楼,是一个转折点,他结束闲居,在这个小楼等候皇帝的接见。小楼的“封闭“环境,令他有心理上的暂时安宁,但是,走出小楼,等待他的不知是什么样的人生风雨。

同时,这个小楼,也是江南这个大意象中的一部分。这个小楼,在江南二月的杏花春雨中,在江南腹地的临安城中,自然地被赋予了优美的诗意,它与杏花春雨组成了关于江南的最优美的联想中的一部分。所以,千百年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诗,广受传诵,被誉为写出了江南春天的魂魄。

结言

陆游被重新起用之后,相继任过几种不同的职位,均非要职,期间又被弹劾,闲置达十三年之久。直到完成编撰国史的任务后,正式致仕,其时已经七十九岁。朝廷无能,恢复无望,陆游忧愤成疾,终于病逝。他至死都没有等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在英雄的心中,“小楼一夜听春雨”非生平所愿,他的心中藏着杀敌报国的斗志,他的风雨,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铁马冰河,才是他的理想所在。


大晟府小书僮


谢谢提问,“小楼一夜听风雨”是一种怎样的情怀,该怎样理解?我是静树读书,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小楼一夜听风雨”,是一种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一夜忧思一夜雨,一夜无眠一夜风。我独自一人住在小楼上,听着窗外的风声雨声久久不能入眠。

那风声似乎就在耳边忽远忽近,裹挟着远思近忧席卷一场若有若无的清梦;那风里携带着雨滴,飘飘洒洒都落在心底的空谷,发出“嘀嗒”的回声,和着清梦如一支古老的歌,一忽远一忽近,不知是梦还是醒?是梦里的雨下到梦外,还是梦外的雨落到梦中?

忽有“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意境,是庄子梦里化作了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庄子?是望帝的幽思情魄随了杜鹃而去,还是杜鹃的啼思怨鸣勾去了望帝的心魂?许多事往复由来都是那样的迷离,忽而清晰,忽而模糊,让人在犹疑中思索,在选择中煎熬,在风雨中彻悟,在夜色里凄然而醒。

人在小楼中,风雨窗外事,多少忧思入心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那么多的家国安危,那么多的勇士逆行,试问,有心者,又几人能安居小楼,独享闲适?

小楼夜雨,更加明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待天明,将无限思绪化为行动,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家国正经历着风雨,为国堪舍身,为家当撑起一片天空,执着向前,也不枉固守的信念在心中埋藏。






静树读书


谢谢你的提问,现在奉上我的一知半解。

“小楼一夜听风雨”,是一种怎样的情怀?该如何理解?

个人感觉是一种回忆往日岁月吗,对于当下岁月的感叹。对于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整首诗,以及诗人的创作的背景,有哪些发生的事情等。

出自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白话文: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感觉是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整首诗写出诗人,在清明时节前去一趟繁华京都,在这里感觉自己官场的人走茶凉,已经岁月的流逝。听了一晚上的春雨,自己心情也想通了,能早点回老家,还是回老家。

小楼一夜听风雨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对于诗人,生在宋朝风雨飘零的时期,心中对于国家有着深深的情怀,夕阳报效祖国,为国家的贡献自己能力,但是在这样时期,对于诗人没有这样机遇,诗人才会感觉到是世味年来薄似纱。

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遥想当年自己那些壮志凌云的想法,已经一去不复返。

那时候已经是耳顺之年,自己年少已经不再,窗外的小雨已经下一晚上,听了一晚上,早上卖杏花的,还有很多的小店已经开门,诗人一晚上没有睡着,写出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已经回顾,感叹自己已经不再回来岁月,已经当下自己碌碌无为的岁月,这繁华之地已经不属于自己,还是趁早回家,回家过清明。

对于碎语流逝往往是我们一回头,就过去的。


衣袍公子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老实的好汉被奸诈的坏人们合起伙来骗得团团转,而老实人还满存希冀地希望这一次能遂自己的愿,眼看着他可怜巴巴的样,人都实在不忍看下去了,实在是太让人窝心了!

就像林冲当初在庙前放过要调戏他娘子的高衙内,甚至带着几分讨好的媚色希望衙内能记着他的好,以便将来能提携他一下。他哪里知道,衙内简直把他当成一个男婢,要的只是他乖乖就范。林冲老实巴交地一让再让,结果把自己的尊严都让没了,把自己的男人本色都让没了,结果可想而知,输了娘子,差点也丢了性命,人生从此再无快乐可言!

南宋有两个一心复仇的忠臣,两个以文学闻名天下的文人,一个是辛弃疾,一个是陆游。他们整日以前臣遗老自居,喊着要恢复大宋江山。搞得南宋的统治者们是既爱又恨,爱的是有人给自己抬轿子了,恨得是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你们整天瞎喊啥呢喊,那帮金人是你们能对付得了的?当年我们祖先都被打成啥了,你们再别给我闹心了!

陆游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在唐末后,诗歌界一片唱衰,再没有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问世,多的只是文人之间的沤馊。然而英雄一出,独立江湖,立马让人看到了诗歌的回光返照,光彩迷人,脍炙人口的佳作一篇篇迭出,让人仿佛回到了诗歌的鼎盛时期,让人仿佛感觉自己活在过去,一下子回过味来,哦,原来今人也可以写出古色古香的诗句,看人古人也并不像我们想得那么神奇的!

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是我们上高中时的一篇课文,画面感超强,一下子就拔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一根弦,在我心中勾起了某种曾经有过的情愫,尤其是那句“小楼一夜听风雨,明朝深巷卖杏花”,总让我觉得自己春睡初醒,出门望着深深的巷子,某种过往的或想象的情境在心头索绕。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好好读一下这首诗吧,感受一下放翁的情怀!





骑驴去高考


写春天景物的古诗很多,其中写春雨的也不在少数。虽然主题相似,但每一首诗所要表达的意境和韵味都是不同的。

那么,要想知道“小楼一夜听春雨”所要表达的情怀,就要对整首诗以及作者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诗中意境。

该句诗取自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全诗为: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

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创作背景: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写下了这首小诗。

根据诗歌的背景交代“小楼一夜听春雨”说明陆游当时正在等待皇帝召唤,闲来无事,又正值春天多雨的季节。夜晚宁静,春雨淅淅沥沥的下着,陆游很有兴致的听着,似有对人生仕途一种淡淡的担忧。

下一句“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味也是非常美的。

春天真的的来了,在温润小雨的滋润下,满树娇嫩芬芳的杏花都开了。让我们不得想象着早晨深巷里姑娘卖的杏花的花瓣上还挂着晶莹可爱的水珠呢!真是让人感觉一切都那么美好。

这句也隐喻着陆游对未来美好的一种向往和期待。

总之,陆游写这首小诗的时候已经62岁了,经历人生的起起伏伏,尽管诗中蕴含着一些陆游的心境的写照,但更多的还是陆游在一种淡然心态下,对自然和生活的欣赏


春城花草香


“小楼一夜听风雨”,出自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全诗内容如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对于宦海浮沉,诗作主人已是意兴阑珊,人情冷暖薄得像一张纱。又是何种机缘,让我乘马来到京都沾染繁华?暂住小楼,聆听一夜春雨,第二天清晨,小巷深处,正声声叫卖杏花。简单地铺开纸张,随意写下一些字句。正值雨后晴日,春光明媚,在窗前慢条斯理地煮水、沏茶,轻轻抿上一口。不用叹息繁华都市的街道扬起尘土,弄脏了自己干净的衣衫,大概到清明,就已经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陆游诗中更多的是“铁马金戈”、“气吞残虏”之雄浑气魄。

而这句“小楼昨夜听风雨,”下句紧跟“深巷明朝卖杏花。”风雨过后,看到了杏花般的春色,给人明媚旖旎之感。按说春色给人的感觉是意气风发,积极向上的,但整篇诗还是透露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

陆游祖上做官,算是官宦子孙,空有抱负并未得到重用。风雨飘摇的年代(两宋),倾轧变幻、世态炎凉,无不伴随着着诗人的一生。

整诗情趣盎然。春雨、杏花、写字、煮茶,莫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诗人的情怀却在诗的首尾两句。“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无奈和厌倦,渴望规避的心态。


李糖


该诗句出自《临安春雨初霁》,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晚年时期所作的七言律诗。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句是该诗的诗眼,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它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

诗人陆游一向是以“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等一身报国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著称,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临安春雨初霁》没有豪唱,也没有悲鸣,没有愤愤之诗,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该句诗人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表现的更为含蓄深蕴,表达了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这让我们明白了一个刚强不屈、矢志不渝的烈士,也难免会惆怅抑郁。这种抑郁惆怅与其雄奇悲壮并不矛盾。





一枝百合的小确幸


“小楼一夜听风雨”应该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出自宋代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陆游内心世界的另一方面,除了在战场上、幕帐中和夜空下高唱报国之外,偶尔也有惆怅徘徊的时候。这种抑郁惆怅与其雄奇悲壮并不矛盾。唯其抑郁惆怅得苦不堪言,才有更强烈的情怀的喷发。临安城虽然春色明媚,但官僚们偏安一隅,忘报国仇,粉饰太平。作者便是在这种表面的升平气象和繁荣面貌中看到了世人的麻木、朝廷的昏聩,想到了自己未酬的壮志。于是,最终呈现给我们的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没有豪唱,没有悲鸣,没有愤愤之诗,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陆游六十二岁的春天。

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一开头就道“世味薄似纱”,正是作者对现实的否定,也体现出作者的刚直气节。严酷的现实,使他不得不对朝廷对皇帝,对人生对社会作出一些阴暗的结论。与他的许多寄梦诗不一样,在深夜,万籁俱寂时,作者眼前没有现实生活的情景搅扰,可以对着旷远的星空和雨夜任意地幻想,说任何放言达词。而身在繁荣帝都,作者却身不由己。临安城虽然春色明媚,但官僚们偏安一隅,忘报国仇,粉饰太平。作者是时刻清醒的,他在表面的升平气象和繁荣面貌中看到了世人的麻木、朝廷的昏聩,想到了自己未酬的壮志。但他既不能高唱,又无法托情梦,只好借春色说愁绪,把春天写成了无情之物。

自淳熙五年孝宗召见了陆游以来,他并未得到重用,只是在福建、江西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家后五年,更是远离政界,但对于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对于世态炎凉,他是体会得更深了。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所以诗的开头就用了一个独具易动的巧譬,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象半透明的纱。于是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时年已六十二岁,不仅长期宦海沉浮,而且壮志未酬,又兼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这位命途坎坷的老人发出悲叹,说出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这种悲叹也许在别人身上是无可疑问的,而对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来说,却显得不尽合乎情理。此奉诏入京,被任命为严州知州。对于一生奋斗不息、始终矢志不渝地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的陆游来说,授之以权,使之报国有门,竟会引起他“谁”的疑问。

颔联点出“诗眼”,也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划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作者有很多的诗篇有有着忧国忧民的作品,他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这里面这些都不是直抒胸臆,作者也写了很多乡村的朴素作品,当遇到作者没有被眼前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所打扰他对着远处的星空,还有雨继续幻想着,想要表达自己现在繁荣的帝都,却总是身不由己,这个时候作者都是清醒的,他只在表面上看到繁荣面膜和人世间的盲目,还有想想到了自己壮志未酬,只好借着春色来说出自己的愁绪。这里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另一方面,除了在战场上、星空下,还有偶尔徘徊的时候,作者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但他始终非常的刚强不屈,难免也会惆怅抑郁,所以才有这种强烈的情怀。作者在年少的时候就深受家庭的影响,有着深深的爱国思想,他这一生的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因为出生在名门望族,有一些都是陆家史学的重要典籍,他从小的时候就非常的聪明,在十二岁就可以为诗作文,因为出生在两宋之间国家的不幸还有民族之间的矛盾都给作者小的时候留下的不好的影响。反映了作者陆游内心世界的另一方面,除了在战场上、幕帐中和夜空下高唱报国之外,偶尔也有惆怅徘徊的时候。这种抑郁惆怅与其雄奇悲壮并不矛盾。唯其抑郁惆怅得苦不堪言,才有更强烈的情怀的喷发。


一个诗人的性格是复杂的,一个始终刚强不屈、矢志不渝的烈士,也难免间或惆怅抑郁。这种抑郁惆怅与其雄奇悲壮并不矛盾。唯其抑郁惆怅得苦不堪言,才有更强烈的情怀的喷发。诗中一开头就道“世味薄似纱”,正是作者对现实的否定,也体现出作者的刚直气节。诗末拂袖而去,也是诗人对浮华帝都的不屑。因此,透过原诗的表面,依稀仍可看见一个威武不屈的形象,这个形象才是作者真正的一贯的自己。


孤舟放鹤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沙,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释意:世态人情这些年来薄的像是透明的纱,谁让我还要骑着马来客居京华呢?

只身住在小客楼上,一夜里听到春雨淅淅沥沥,明天早上,深幽的小巷中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

短小的纸张歇着运笔,闲时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看着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戏着分辨茶的等级。

作为一介素衣,不要兴起风尘会玷污我衣服的感慨,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小楼昨夜听春雨,是写诗人彻夜未眠,是他心情不安的一种表现。

而小楼昨夜听风雨,这句话便是从陆游的诗转化而来,说的是一种寂寥无宁的心境,一种独自等待黎明,孤独于彷徨共徘徊的忧伤。


轻叠鹤


小楼一夜听风雨的下一句是:深巷明朝卖杏花

一、全诗如下:

《临安春雨初霁 》

宋 ·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三、《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陆游的诗词风格多以壮怀激烈的爱国忧民之作、寄梦抒怀、悲愤凄切之作、雄壮磅礴的大气之作为主。而《临安春雨初霁》和陆游的创作特点极不相似。

《临安春雨初霁》没有豪唱,也没有悲鸣,没有愤愤之诗,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临安春雨初霁》反映了陆游内心世界的另一方面,他除了在战场上、幕帐中和夜空下高唱报国之外,偶尔也有惆怅徘徊的时候。

一个诗人的性格是复杂的,一个始终刚强不屈、矢志不渝的烈士,也难免间或惆怅抑郁。这种抑郁惆怅与其雄奇悲壮并不矛盾。唯其抑郁惆怅得苦不堪言,才有更强烈的情怀的喷发。诗中一开头就道“世味薄似纱”,正是作者对现实的否定,也体现出作者的刚直气节。诗末拂袖而去,也是诗人对浮华帝都的不屑。因此,透过原诗的表面,依稀仍可看见一个威武不屈的形象,这个形象才是作者真正的一贯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