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怎麼啦?女兒在大二,上週給她200元生活費,對我說乾脆一頓飯一給?

歷史漫談君


所以越是貧窮的家庭,越應該早點教會孩子對於金錢的概念。

大多數人在小時候乃至到十八九是不知道自己家裡有沒有錢的。這個不知道不是完全不知道,她可能意識到了自己家比別人家窮,但是她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家到底有多窮,是在這個食物鏈的哪一層。

拿我來說,我知道我家窮,因為跟班裡的孩子一比我就知道了,但是我家到底有多窮呢,我不知道,我知道我編個理由就可以和家裡拿出來十幾塊錢去買零食吃,至於這十幾塊錢是不是家裡的最後十幾塊錢,我並不知道。

而父母呢,又總是想著孩子在外邊可以儘量的吃好點穿好點,怕告訴孩子家裡的情況孩子受罪委屈自己,或者覺得她還是個孩子一味順著,於是就變成了這麼一個互相不理解的狀態,父母明明給了孩子自己覺得挺多的錢,而孩子卻覺得我才200,吃頓飯都不夠。

說到底還是她意識到了自己家庭條件的不好,但還沒意識自己對金錢的概念還並不完善。

掙錢的人知道錢難掙,花錢的人,只知道張嘴就有錢,所以你給她200還是給她2萬沒區別,都會在短時間內花光,因為她不知道這些錢意味著什麼。

所以,老實來說,孩子並沒有什麼問題,因為真的上大學了,寢室裡的朋友了,或者談個戀愛了,出去吃飯玩一會兒總歸是要花錢的,隨著朋友們今天換個手機,明天換個電腦,她的眼光上去了,花錢自然也就多了,而她又沒有對錢足夠了理解,為了不再朋友面前掉面子,於是就只剩下了一次次的張嘴要錢,一次次的嫌錢少。

這個問題吧,只能是在她意識到,她請客出去的這200塊錢來的有多不容易,是她多麼的辛辛苦苦才掙出來的時候,她可能才會知道點心疼,知道點節省。

歸根結底,是這張紙,家長沒有及時畫好,以至於她被逐漸看見的社會先手畫上了符號。


混蛋界扛把子


其實這不是孩子的問題。



我覺得孩子都已經長大了,父母應該對孩子有足夠的信任,她應該學會自己去支配生活費。

每週給200,每週給200,這就要求父母非常準時的跟孩子打錢,其實過來人可能都知道,錢對一個人來說就相當於說是安全感。



一個女孩子,她肯定是要買一些化妝品,衣服什麼的,但是一個星期只給200塊錢,她想買一點化妝品,可能就要攢上好幾個月。

有的時候要跟同學聚餐,可能都沒有底氣。



而且現在家長給錢給200塊的真的很少,基本上都是一個月給一次或者是三個月給一次。



我是建議你調整自己給孩子錢的這個方式,去訓練孩子自己支配生活費,這是必備的生活技能。


王千夜


您看看這孩子他大不孝啊,基本吃的喝的能花多少?就算是一週吃最貴的方便麵(2.5一包)喝一塊錢的水,一個月他也花不了那麼多呀

您看看,這是一日三餐加上一瓶水的七天消費數,如果換成一頓1-2個饅頭,不比這更少?接自來水喝,不又省了一點?吃什麼一週200?這不敗家呢麼

以上你們細品,細品嗷鐵汁


本群第一帥比


看您的家庭情況和孩子大學所在的地理位置如何吧。根據我的經驗,大學如果在市區,那麼食堂的飯菜就會比位於郊區的大學貴。

一週200元,那麼平均到每一天就是每天不大到30元,如果孩子學校位於市區的話,那這個生活費真的只夠他每天解決溫飽的,其他的開銷他一點都支付不起。如果位於郊區的話,每天省著點花,也許還能剩下點錢來。

當然,如果您的家庭條件比較差,或者就是想鍛鍊孩子的吃苦耐勞精神,限制他的其他消費,那麼一週200也是完全沒問題的,甚至可以減少到一週150。


Trible丶Z


不知道你家經濟條件如何,但是大學生一週200塊真不多,現在的物價不低,這200塊錢即便每天吃食堂也不會省下多少的。總是錢緊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底氣,時間長了會很自卑。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儘量給足生活費吧。現在是大學生了,一個月給足一次生活費讓她自己學會規劃自己,而不是你替她省錢。


暗黑料理女王


一句話,富人富養,窮人正常養。

一般上大學,一週規規矩矩沒有意外,400塊足夠了,還有剩餘!!!一個月1600塊足夠了。一般家庭都是給2000一個月。

你這一週200,一天不到30塊,按理來說,特別緊湊,剛剛好,不過大學嘛!攀比心都很重。最起碼要富裕一點,不能扣扣搜搜。一個月1500塊差不多吧!

1500塊,不多吧?因人而異吧!


宋先生說事


每個月給她定個數,比如每月1500讓她自己理財!


曾經的你nnn


一個女孩子,不多給點,準備畢業打胎唄?


無風無雨總是晴


專心學術也許夠吧,哈哈

但是中國大學都在大城市繁華地帶,專心學術不現實也不需要


Laud1


不知道你們家庭情況怎樣,一週200確實少了,更何況是女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