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都踩過哪些育兒的坑?

董小溪


生寶寶之前買了好多東西,目前寶寶2個月,很多準備的東西都用到了,而且還很好用,唯一感但雞肋的就是這種隔尿墊,我自己買了兩大兩小,我媽媽買了一個大的,現在全部閒置,哎哎~缺點是,透氣性不足,寶寶如果尿了或者拉了粑粑,就得洗,很麻煩,不如用一次性隔尿墊,髒了扔掉就好了。我媽給我買是為了讓我給寶寶用尿戒子,不讓我用尿不溼,我忘了當時是咋想的,明明就決定要用尿不溼啊,為啥我要買這個啊,還買了4個😂😂😂



如墨清淺


養娃兒路上踩過的育兒坑都有哪些?

我是嘟媽貝貝,兩名孩子的寶媽一枚。養娃兒路上都踩過哪些育兒的坑?想想貌似還挺多的,但不過都發生在帶大寶那會兒初為人母時。


一、細兒無六月,要多穿點兒。

我家大寶出生在6月份,當時天氣挺熱的,氣溫三十幾度左右,可我婆子媽老叨叨著說這細兒無六月,穿少了要不得。所以是長衣長褲(春秋款)帽子襪子一樣沒少穿,一早一晚還給裹了個厚包被,我們說用不著太多了,結果她回我們說都是這樣的,讓我們別管,後來還是得虧醫生給訓了一通她才消停了。後來寶寶大了還是一樣總叨叨著說我們給她穿少了,這不生病倒還好,若是生病了不問緣由首先開口就是孩子穿太少了不生病才怪……


在老一輩的觀念裡總認為說給寶寶多穿點兒這樣才健康,可他們不知道的是剛出生的寶寶散熱功能太差,是比我們大人還怕熱,根本就不用特意去給他們穿太多,要知道萬一捂出病來可就不好啦!




二、用力用棉籤給寶寶洗小屁屁。

不知家有女寶寶的家長們注意過沒?在寶寶出生後他們的小屁屁裡會有很多的白色分泌物,那麼怎麼辦呢?當然是洗啦!而我婆子媽又是個較真兒的人,就這樣洗洗還不行,還非得把屁屁扒開用棉籤給一點點兒沾乾淨,每次一個屁屁洗完都是紅彤彤的,可完了下次來看又有好多,看得我也是於心不忍,最後還是在諮詢了醫生以後才沒再這樣洗過。


關於寶寶屁屁裡有白色或血性分泌物都是一種正常現象,家長們不必太過緊張擔心,也千萬不要非糾結著去一次洗個乾淨,每次稍微清洗一下即可,萬不可用力清洗,一段時間後自然就好了,要知道過渡清洗反而會給寶寶帶來傷害。



三、給寶寶捏鼻樑。

我家婆子媽特健談,當時不光給我家寶寶捏鼻樑,還帶動周圍幾個病房的奶奶們給自家孫子捏鼻樑,說是這樣長大了鼻子會很挺。


其實寶寶鼻子挺不挺多半與遺傳基因有關,而並非是捏捏就會改變的,要知道亂捏寶寶鼻樑不僅不會有任何改變,反而還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傷害。

四、給寶寶剪眼睫毛。

當初寶寶滿月回孃家時剛好開理髮店的姐姐在家,所以專門請了她來給寶寶剃胎頭,完了她說給寶寶剪個眼睫毛吧,這樣眼睫毛就會越長越長,而我居然也就這樣稀裡糊塗照做了,結果是現在來看這睫毛也並沒有很長。


寶寶眼睫毛越剪越長?N0!要知道一根眼睫毛的平均壽命大約只在90天左右,完了就會掉了再長出新的,為此也就壓根兒不可能出現睫毛越剪越長這種情況。反而在為寶寶剪掉具有保護眼睛作用的睫毛後還易導致灰塵雜質等入眼,從而引起寶寶的不適、引發各種眼科疾病。

五、給寶寶擠乳頭。

寶寶出生後我婆子媽給我交代最多的就是沒事兒多給寶寶擠擠乳頭,說是免得閨女長大了遭罪:乳頭內陷。而我雖也擔心但又實在不敢擠,所以每次都是她奶奶負責擠,我就一旁看看。


還在給新生寶寶擠乳頭,那你就OUT了,現在寶寶出生後都有打一種針,時間到了寶寶乳頭自然就長出來了,根本不用擠,更重要的是也不能擠,因為在擠的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使得寶寶乳頭感染而致使乳芽腐爛,極有可能因此而導致他們一側乳房缺失不發育。這個可是真正發生過的,所以千萬別再亂給寶寶擠乳頭啦!

六,不要給寶寶穿尿不溼。

我家大寶小時候僅用過兩片紙尿褲,還是在回孃家時因路途太遠才用的,那會兒周圍老人們常說別給娃兒用紙尿褲,免得他們紅屁屁、成排胯子,其實不用她們說我壓根兒也就沒想過要給她用紙尿褲,倒不是說贊同她們的觀念才不穿,而是因為當初幾個人帶1個娃兒我認為沒必要。後來生二寶時是我1人帶兩娃,實在忙不過來所以給穿了,長這麼大除了有一次因生病拉肚子引起紅屁屁外就再也沒出現過紅屁屁的現象,至於穿紙尿褲會讓寶寶成排胯子更是毫無科學依據可言了。

在養娃兒路上你們都踩過哪些育兒坑呢?歡迎關注嘟媽貝貝並留言分享哦!


嘟媽貝貝


關於養娃,我從來不是一個特別固執的人。我一直覺得科學育兒當然沒話說,但有時候老人的經驗也還是有可以聽一聽的。直到我踩了幾次坑。

用尿布比紙尿褲好

我大寶出生在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出院回家以後婆婆總批評我給孩子用紙尿褲。說要給孩子用尿布,尿布柔軟又透氣。我聽著也覺得有道理,想著就是勤換勤洗的事兒,孩子用了舒服才重要,於是買了純棉的尿布,結果沒兩天就快整崩潰了。月子裡的寶寶尿尿和便便都很多,兩天下來,陽臺都快掛不下了。我就覺得一天光給孩子換尿布了,寶寶睡不好,我也沒得休息。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寶寶拉了以後整個尿布溼乎乎的粘在寶寶的屁屁上,加上又是冬天,被子蓋的厚,你不可能次次都及時發現。寶寶皮膚嬌嫩,溼布捂久了屁屁就紅紅的甚至還破皮了,可把我心疼壞了。後來及時換回紙尿褲,搭配用紫草油用了幾天才見好。



尿布畢竟是布,它的吸水功能相對紙尿褲差。尿尿被紙尿褲吸進去以後,只要不多一般不會反滲出來。這對於初生寶寶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保護,我認為這就是紙尿褲最優於尿布的地方。

給一歲以內的寶寶吃鹽

關於這個事我現在想想我都覺得有些後怕。孩子八九個月的時候我在老家,孩子奶奶給他煮了香香軟軟的瘦肉粥,孩子吃得很開心,我也很感激他奶奶。喂寶寶吃的時候我無意的舔了一下發現粥裡有一點點鹹味。奶奶說她加了一點點鹽,還說孩子要吃一點鹽才有力氣。那時候我也只是聽醫生說一歲以內的孩子的飲食不需要額外加鹽,所以以往我給孩子做的輔食是不加鹽的。至於為什麼不加,也沒有了解過,只是覺得醫生說的總不會錯。又過了兩個月,有一次和一個朋友聊天聊到了這個事,才知道,原來一歲以內的孩子吃鹽對腎臟有這麼大的傷害。後來為此還特地去看了醫生,醫生說沒事才放心。



給發燒的孩子捂汗

我家寶貝一歲以前幾乎沒有生過病,第一次發燒是一歲多的時候。我沒遇到過這種情況,特別慌張,帶她去我們村的診所看,診所那女的(我永遠也不承認她是醫生)說要捂汗,捂出一身汗好了。於是回去喂孩子吃了藥留給孩子穿的厚厚的捂汗,也沒出意外好了。後來有一回孩子生病是在表姐家,就去縣醫院給看的,醫生告訴我不要給孩子捂的太多,孩子發燒需要散熱,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給孩子洗個溫水澡。我就奇了怪了,為什麼兩個醫生說的完全不同,於是問了一下,結果醫生就跟我解釋了為什麼不能捂汗,還說了一句,你確定他是醫生?後來我自己也問過別的醫生、護士,也上網查了,我覺得那女的真不是醫生。



每一個女人都不是天生就會做媽媽,這一路走來,踩了挺多坑,以上說的只是其中幾個比較嚴重的。現在的我對待孩子的事,都會慎之又慎,只希望我的大意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文明人2540


寶寶現在將近3個月了,生娃前對待產包類的東西看了很多攻略,做了很多功課,但是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都是有差異的,所以說,準備的再詳盡,截止到目前看來我也還是踩了不少坑的。下面我會對我目前看來無用的東西做個總結,前提是已經購買但實際使用過程中對我來說無用或用處不大的額,熟話說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各位寶媽在看我的這篇回答的時候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參考哈。

1. 嬰兒床



如上圖,是我買的嬰兒床圖片,當時買的時候還美滋滋,想著下面是有4個輪子的,可以固定,也可以移動,也不太佔位置。平時寶寶在房間睡覺,如果大人都在客廳,可以把熟睡的寶寶也推去客廳,方便照顧,這樣就可以不用抱去客廳以防將其吵醒。實際情況呢?寶寶壓根就不願睡這個小床,新生兒沒有安全感,喜歡跟大人一起睡,除了剛出生那幾天白天睡了那麼兩次小床外,寶寶就再沒睡過。經常性在大床上明明已經睡熟了,一把他抱去小床,沒幾秒準哭。還有一點,對於喂夜奶很不方便,想想要把他抱出來喂好再放回去,尤其是在半夜很困的時候,不僅大人累,寶寶的睡眠也受影響,所以這個嬰兒床早已閒置。

2. 奶瓶



看了很多攻略,選了這個牌子的奶瓶,人氣挺高的,但我家寶寶不愛喝。因為我是母乳餵養的,可能寶寶喝奶頭習慣了吧,我偶爾出門的話,婆婆會用這個奶瓶喂冰箱裡的存奶給他,每次都是哭,不愛喝,餓急了邊哭邊喝,這個奶瓶的奶嘴偏硬,寶寶不喜歡。至於要給他換什麼樣的奶瓶,我也還在嘗試,畢竟現在我基本都是親喂的,等要斷奶了再給他嘗試其他的,如果現在就給他嘗試軟的,我又怕他乳頭混淆,不願意吃我的奶了,畢竟奶瓶吸起來省力多了。

3. 乳頭皸裂膏



人氣很高,很多寶媽推薦的。可能因為我生娃是在夏天吧,沒有出現過皸裂的情況,除了剛出生那兩天沒奶的時候讓孩子多吸允刺激泌乳,感覺乳頭有點吸腫了抹了一下,但是並沒有什麼感覺啊,後面也沒用過了,一直閒置。一來是因為基本沒有出現皸裂的情況,二來是因為小問題能不抹就不抹了,雖然宣傳的無毒安全,但畢竟孩子要吃到嘴裡的東西嘛。

4. 某牌子嬰兒溼巾



這個嬰兒溼巾主要是買來給寶寶換尿不溼擦屁屁的,是看老爸測評上這個牌子的安全度最高的,雖然稍微貴點,但給孩子用的,當然要安全放心最重要了。趁某個節日有活動一下子屯了20包,但是,安全歸安全(網上說的,我也沒法考證),使用感不好,又硬又厚(這個產品主打的就是厚),給娃擦屁屁時又硬又厚不好擦,與我之前用的其他牌子的薄的對比,這個用起來不舒服,不會回購,還是會用回其他牌子的嬰兒溼巾。

5. 集奶器



買這個東西的初衷是因為寶寶吸奶的時候,一邊乳頭吸,另一邊乳頭溢奶。用單邊吸奶器吸一邊奶的時候,另一邊也溢奶,想著買個集奶器回來收集,不浪費啊。實際情況呢,首先,把它放在一側乳房上的時候,吸的好緊啊,乳房痛;其次,稍微過一會兒它就鬆了,一沒注意,掉下來,裡面集的小半瓶奶掉床上,撒的到處都是,此情此景,除了棄用我還能怎樣呢?

以上產品文中我都沒有說牌子,以免引起品牌方爭議。圖片即為我買的產品淘寶截圖,懂的人應該一看就知道牌子了,本文僅是針對我的使用感受而言,可能有些人用著很好,不然也不會有那麼高銷量是吧,希望本文觀點不會引起大的爭議。


迦南Lucky


新手媽媽,拿我來說吧,踩過的坑的確不少,最嚴重的第一條:總覺得給寶寶穿的衣服越多越好,生怕凍著寶寶了。第二條:選擇困難症,不知道選擇什麼奶粉?什麼尿不溼?總認為越貴越大牌越好。第三條: 死貴死貴的銀鱈魚,曾經買了不少,當時覺得最有營養,第四條:給寶寶睡頭型……


大號哥哥小號妹妹


新生媽媽都踩過哪些育兒的坑?剛生大寶的時候啥都不懂,老人經常用她的方式來讓你去做,不知道那些算不算坑。

1.不給洗澡。剛生完寶寶月子裡是婆婆幫忙照顧一下寶寶,然後就發生了驚人的一幕不給寶寶洗澡,說寶寶太小不能洗澡,然後就給寶寶身一個月,因為清洗不乾淨寶寶臍帶一個多月才掉。滿月以後她回去了我馬上給寶寶洗澡。這絕對是個大坑,寶寶在肚子裡都是在羊水裡的,出來了要多洗澡游泳促進寶寶生長髮育。



2.母乳沒有營養。寶寶才兩三個月的時候,婆婆也是說不能給孩子喝奶了,沒有營養了,要給孩子餵飯,只是我沒有聽她的,堅持給寶寶母乳餵養到10個月。大家都知道母乳餵養的寶寶抵抗力比較好,老一輩的思想就是吃飯才是有營養的,這是不對的。

3.多穿衣服。老人老是覺得孩子冷,給孩子穿多多的衣服,在穿厚厚的衣服後還要再蓋上被子,寶寶都出汗了還說寶寶冷,在家睡覺也得給寶寶戴上帽子。寶寶衣服要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而不是你認為冷就覺得寶寶冷,我們給寶寶穿衣服的時候,可以摸摸寶寶的手是冷還是暖,還有後背有沒有出汗來增減衣物。



4.三個月添加輔食。我家寶寶三個月的時候周圍的人說寶寶可以吃米糊了,然後我的一個同事就給寶寶磨米糊幫我喂他。因為過早喂米糊寶寶的胃腸功能不好,經常便秘。一般寶寶輔食在4——6個月的時候添加最合適。


6.吃的多就是好。老人認為孩子吃得多吃飽就是好,可是孩子的胃就那麼點大,吃太多消化不了就容易肚子脹氣,引起孩子肚子痛、嘔吐等胃腸反應。我家孩子回老家的時候就經常挨這樣的事情,老人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一直給孩子吃,吃到嘔吐。孩子吃東西只能吃到七分飽就好了,吃多的容易積食。

不給洗澡跟喂輔食是我踩過的最大的坑,真的害了寶寶,所以各位新生媽媽們在照顧寶寶的時候多瞭解育兒的知識,少踩坑,老一輩的育兒方式很多都不適用了。

我是全職寶媽小包,我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學習分享更多育兒知識。


全職寶媽小包


如果新手媽媽事先沒有做好育兒的準備,掉坑是必然的。


  • 不會配奶,沒有生過寶寶不會泡奶很正常,生了不會泡,就不正常了,是先倒水還是先倒奶粉,用冷開水還是溫水、開水,是用力搖,還是慢慢圈輕柔,搖出奶泡好不好等。
  • 怎麼消毒奶瓶,是開水燙,還是不用消毒,還是用奶瓶消毒器等。
  • 給寶寶補充魚肝油、曬太陽的方法不對。
  • 過早、過晚給寶寶添加輔食,寶寶營養跟不上,經常生病。

護理

  • 給寶寶穿衣服太多,給寶寶戴手套,影響寶寶精細運動發展。
  • 臍部護理不周全,導致臍部紅腫、發炎。
  • 不及時換尿片導致紅屁股。
  • 寶寶睡覺包得太嚴實,容易發生窒息。
  • 黃疸觀察不細心,不及時看醫生。
  • 滿月沒有及時帶寶寶預防接種,新生兒神經行為測定。

自己

很多寶媽自認為生後自己什麼都可以吃,不忌口,母乳餵養的寶寶,因媽媽飲食的不戒口,導致寶寶胃腸道經常生病、皮膚溼疹、睡不安穩。


小靚仔mama


1.吃、穿太多則過

不要給孩子穿太多吃太多。許多新手父母愛娃心切,總是怕孩子凍著餓著,其實新生兒比我們想象的要結實。自身免疫系統能過關,在大人都穿著單衣的時候,就不要給寶寶穿著棉衣。寶寶的循環系統快,新陳代謝更旺盛。在家裡和大人穿的一樣就好,出門就比大人多穿一層就可以了。

還有吃的方面,雖然是母乳餵養,也需要一會兒一吃,或者給寶寶喝點水。這樣漸漸的寶寶就不容易積食了。

2.沖泡奶粉的注意事項

衝奶粉時要先把開水倒進杯裡或者碗裡冷著,不要等水溫降到正合適的時候進行沖泡。衝奶粉的水溫在55度左右為宜,這個時候的水溫不會破壞奶粉的營養成分。奶粉泡好之後,適宜嬰兒食用的水溫在35度左右,家長可以用手背測溫法,從奶瓶裡倒一些滴在手背上。如果沒有燙的感覺,基本上就可以給寶寶喝了。

3.獨立意識的培養

培養獨立自主的意識。這件事要從小開始培養,而且可以從讓寶寶自己的事自己做起。比如寶寶自己的玩具玩了就得自己收拾到箱子裡,剛開始的時候寶寶可能不會管太多,但是當玩具不知道放哪裡時寶寶就慢慢學乖了。獨立意識也是需要從小鍛鍊的,媽媽們何不給寶寶早一點提供鍛鍊方法!


喜月月子中心


寶寶出生後,這這段時間寶寶的身體發育奶乳為主。這段時間也是寶媽們最頭疼的時候,稍微不小心就會引起寶寶的哭鬧,就需要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讓寶寶有充足的睡眠。同時要過一段時間為寶寶翻身來減少它的哭聲。躺一段時間,要一手捂著寶寶的脖子,一隻手抱起寶寶屁股,讓寶寶感覺安全。


大輝拍拍拍


吃草藥偏方,寶寶發燒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2250000689cc44bbaf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