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油、花生油、茶仔油、肥豬肉油,四種裡哪種對人體最有益?

啟仁6


什麼油對人體有益,根據現代人的觀點一般是說植物油比動物油要好的多,那麼真是這樣的嗎?今天就有三類植物油以及一款動物油,這四款油中什麼油才是最有益人體健康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探討探討。

第一,花生油。花生油就是從花生裡面提取出來的油。花生油含有的主要物質是不飽和酸,不飽和酸的含量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不飽和酸是極易人體吸收的一種酸。經常食用花生油,可以加強人體對膽固醇的分解作用,使膽固醇分解成膽汁排出體外,然後就起到降低膽固醇含量的作用。花生油裡面含富含維生素E等其他有益人體健康的物質,經常食用花生油可以起到一定的美容作用。

第二,茶籽油。茶籽油是一種比較昂貴的植物油。用茶籽油做出來的食物兼具色、香、味。同樣菜籽油裡面的不飽和酸也是十分高的,營養健康價值也是十分在線的。茶籽油還有一種神奇的功效就是如果嬰兒的屁股出現紅腫症狀,可以用來塗抹,並且效果是比較顯著的。、

第三,玉米油。玉米油顧名思義就是從玉米里面提煉出來的油,玉米油裡面也是富含不飽和酸,但是玉米油有一個缺點就是不耐熱,一般不要用玉米油油炸食物,並且每次使用玉米油的量會比其他油類多才會夠。

第四,豬油。豬油是從肥豬肉上面提取下來的,富含很多的飽和酸和膽固醇。根據日常生活經驗的總結,豬油對人體健康相對於植物油是不好的,但是又不能缺了動物油。

綜上所述,油類的選擇要各取所需,沒有絕對的好壞。

擅長:推拿養生及治未病,尤其是頸椎病,腰椎病,四肢疼痛,經絡不通等疾病的康復理療。


醫聯媒體


食用油脂的食用和選擇,一直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也是產生誤區和爭論比較大的一塊。

玉米油、花生油、茶籽油、肥豬肉油哪個有益身體,這種說法和問法,都是不嚴謹的。

每種油脂由於脂肪酸不同,都有各自的營養特點,在油脂的攝入上主要講究的是攝入多少以及各種油脂比例的問題。



玉米油又稱為玉米胚芽油,粟米油,在脂肪酸組成中飽和脂肪酸佔15%,不飽和脂肪酸佔85%,在不飽和脂肪酸中主要是油酸和亞油酸,其比例約為1:2.5,脂肪酸比例較穩定,亞油酸含量為55-65%.油酸含量25-30%.總得來說,玉米油,亞油酸含量高(屬於n-6),降血清膽固醇的效能優於其他油脂。而且還富含維生素E,雖然不飽和程度高,但熱穩定性較好。



花生油

花生油的脂肪酸組成比較特殊,含有6%-7%的長鏈脂肪酸,因此花生油在冬季或冰箱中一般呈固態或半固態。花生油具有獨特的花生味和風味,一般含有較少的非甘油脂成分,可直接用於製造起酥油,人妖奶油和蛋黃醬。花生油主要含不飽和脂肪酸中的油酸(40%屬於n-9)和亞油酸(38%屬於n-6)。



茶籽油

茶籽油,脂肪酸含量主要以不飽和脂肪酸中的油酸為主,佔到76%,屬於n-9系列,有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豬油

豬油是動物油脂中食用最多的一種,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佔到40%,油酸含量佔到44%,由於豬油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研究表明,飽和脂肪酸攝入量明顯影響血脂水平,血脂水平的升高又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世衛組織建議膳食中飽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應低於膳食總能量的10%。

玉米油、花生油、茶籽油,都屬於植物油脂,油脂特點,多含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健康雖然有很多益處,但易產生脂質過氧化反應,因而產生自由基和活性氧等物質,對細胞和組織了造成一定的損傷,此外,n-3多不飽和脂肪酸,還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在考慮脂肪酸攝入需要量時,必須考慮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三者之間的比例(1:1:1)

也就是說每種油脂都有各自的營養特點,以及對身體的利於弊,在日常生活中吃油不能盯著一樣吃,要來回調換著吃。


李愛琴營養師


看到大家都從幾種油的營養成分角度討論這個問題

那麼我從穩定性、加工工藝的角度來補充一下觀點


1.氧化穩定性

油脂氧化又稱脂肪酸敗。不飽和脂肪酸在光線、氧氣等作用下,容易發生氧化作用,生成氫過氧化物,氫過氧化物又裂解為低分子的醛、酮、酸等有哈喇味的產物,稱為脂肪的氧化酸敗。氧化酸敗使食品的質量大為下降,食用嚴重氧化酸敗的油脂對人體消化系統、肝臟、腎臟、心臟等會造成損害,導致嘔吐、腹瀉等,嚴重者甚至會誘導產生腫瘤、致癌或死亡。
所以,食用油的穩定性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
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被氧化,所以穩定性排序: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也就是:豬油>茶籽油>玉米油>花生油
我們日常的烹飪習慣是,把油壺或者整個油瓶都放在鍋邊,炒菜時的高溫非常容易造成油脂氧化。從這個角度來說,由於我們不正確的儲存習慣,豬油、茶籽油更健康。

同時:植物油建議遠離高溫存放,越不飽和的越要放在冰箱保存


2.高溫穩定性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冒煙點。很多人炒菜喜歡起大油鍋,整個油鍋冒煙了才下菜,這個習慣其實不好。
任何油類,開始冒煙了,就已經開始變質,會產生氨、苯、有機氯化物等致癌物。
中國人習慣高溫烹飪,像煎、炸、爆炒,所以更要選擇煙點高的油。
煙點:茶籽油(超過200℃)>豬油(182℃)>花生油(160℃) >玉米油(178℃)

從這個角度推薦:茶籽油和豬油


3.加工工藝
植物油請一定要選擇高品質的“冷壓”“特級初榨”的產品,不要選用精煉油。
為什麼呢?
我們來大概瞭解一下現代工業生產植物油的主要流程就知道了:
首先原料磨碎,高溫烹製;
然後食品級正己烷提取殘留油脂;
精煉:脫膠脫酸脫色脫臭,讓產品更有購買慾望。
整個過程中,多次高溫處理,多次使用化學物質處理。

之前已經講到了高溫氧化對油脂的破壞,所以工業精製油的品質也就可想而知了。


綜上,總結一下我的觀點:
1.吃植物油,一定要買冷壓、初榨的,價格會高,但是一定要花。
2.沒開封的油放在陰涼處儲存,千萬不要放鍋邊。開封的放冰箱。建議買小瓶裝。
3.炸、煎的時候,因為溫度高,建議用豬油。

4.炒菜的時候,不要等冒煙了再放菜,炒的時候可以放點水,有助於降低溫度,更健康

食物當中的營養成分是會發生變化的,比起原本有什麼,也許我們更要追問一下,我們真正吃到的是什麼。

芥末會吃


談到油對健康的作用,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成分,二是烹飪方法。烹飪方法不同,油的營養價值不同。(文章中不免會帶些專業術語,沒有辦法,它就叫那個名字,避不開)

無論油還是脂肪,都是由一個分子的甘油和三個分子的脂肪酸組成。甘油沒有什麼差別,那麼油的不同主要在脂肪酸上,脂肪酸不同決定了油的營養價值。另外還要明白的是所有的油都含有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所有的油也都含有單不飽和脂肪,也含有多不飽和。只是各種成分多少的區別。

還有,需要記住的是,所有的脂肪中最壞的脂肪是反式脂肪酸。會導致一系列的慢病。

1. 豬油。含有的飽和脂肪酸較多。所以常溫下稱固態。飽和脂肪酸的特點就是穩定。所以豬油最適合高溫加熱。一般來講,很多人認為豬油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但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豬油的飽和脂肪酸對心腦血管疾病影響非常小。

2. 茶油。最多的營養成分是油酸,也就是單不飽和脂肪酸。由於大帶有一個雙鍵,比豬油稍不穩定。所以適合炒菜。溫度不能太高。否則產生反式脂肪酸。

3. 花生油。其中主要的是亞油酸,帶有兩個雙鍵,所以更加不穩定。同時,所含有的油酸比例高。我們很多人喜歡用花生油炒菜,烹飪。實際上,在高溫情況下,會氧化產生對人體非常毒害的反式脂肪酸。同時,很多人還停留在亞油酸是人體必需脂肪酸,這個是事實。但是你同時要知道的是,亞油酸會增加體內炎症,增加血液粘稠,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增加癌細胞的擴散。所以,以前的知識該更新了。

4. 玉米油。這種油裡最多的成分就是亞油酸。具有兩個雙鍵,高溫產生反式脂肪酸。所以,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

還有要強調的是所有的這些植物油,無論是浸出法還是壓榨法,都要經過精煉。精煉的過程使用石油產品,所以這些油裡都有石油副產品的殘留。另外,精煉過程中,很多營養丟掉了,同時產生了對人體危害最大的反式脂肪酸。

所以,從這些角度講。植物油少吃,對你的心腦血管健康非常不好。

對於高溫烹飪的油選擇從最好到最壞依次是:豬油,茶油,花生油,玉米油(這個油少吃吧,對健康幾乎沒有任何好處)。

從油的脂肪酸配比講,菜籽油的比例是最好的。選用低芥酸的冷榨菜籽油比較好(市場上售賣的菜籽油可能混有轉基因)。

橄欖油的油酸含量和茶油幾乎相等。但是橄欖油是唯一一個沒有經過精煉的植物油,而且國際橄欖油理事會對特級初榨橄欖油的幾個要求:1.橄欖果必需從樹上摘下來的(橄欖果掉在地上會有碰傷,導致油的氧化),2.必需摘下來24小時榨油(時間長了,油氧化),3. 壓榨溫度不能超過37℃(溫度高,油氧化)。從這幾點看,茶油不如橄欖油的營養高。需要補充一下是,牛油果裡面的脂肪,與橄欖油和茶油相同。

亞麻油是含有人體必需脂肪酸亞麻酸最高的油,其他的油還有紫蘇油,(火麻油,核桃油含亞麻酸稍低)。我們現在的飲食導致亞麻酸太少,亞油酸太多。從根本上,決定人體健康的是亞油酸和亞麻酸的比例。理想狀態下是1:1,但是現在我們吃到了20:1甚至40:1,所以,現在飲食不改,心腦血管疾病減少很難。要想增加亞麻酸的攝入,每週二次深海魚是很好的選擇,可以吃沙丁魚,鯖魚。選擇是小的油多的。你記住了嗎?

最後強調一下,亞麻油,紫蘇油千萬不要加熱,如果加熱危害更大。生活中有人告訴我,亞麻油加熱更香,那是一定的,因為亞麻酸加熱產生最壞的反式脂肪酸是非常香的。

更多營養知識關注我的頭條。



解振華健康管理師


根據多年身臨其境感受,憑藉自己認知經驗,對於食用玉米油、花生油、茶籽油和豬油的利弊評價如下:

1,花生油 花生原產地南美洲,大約16世紀初傳人我國。在眾多的食用油中,花生油具有濃郁的花生香氣,豐富的營業價值最受人們喜愛。經科學專家研究,花生油可以扶正補虛,利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氣血等作用。容易被人體吸收,具有降解膽固醇作用,可以預防心腦血管壁增厚,防止血栓形成。最重要的是還有多種抗衰老成份,兒童食用可促進大腦發育,老年人食用,可延緩腦功能衰退,對防治老年痴呆症也有良好作用。花生油含鋅量高,是天然的補鋅來源。

食用花生油不僅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還是藥食兼備的最好食用油脂。著名中藥學家李時珍完成《本草綱目》鉅作是1578年,花生當時還沒引入我國,故沒收人書中。現在花生尚沒有應用轉基因品種,是安全放心食用油。

2,玉米油 由玉米胚芽中提煉,油脂澄清透明、清香,含不飽和脂肪酸83%左右。不含膽固醇,天然維生素E含量較高,對心臟病、血栓靜脈炎、肌肉萎縮症、營業性腦軟化症等都有防止治療作用。

玉米油很適合速炒煎炸,也是良好的食用油。我國是進口玉米大國,其中很多的是轉基因品種,對玉米油質量有多大影響還不知曉。建議選用國產玉米原料生產的玉米油。

3,茶籽油 主要產自福建、江西、湖南、大別山等地。是製作油炸食品的木本油,有‘東方橄欖油’美稱。

長期食用,有預防心血管硬化、降血壓、降血脂等功效,對防癌抗癌也有療效;還會減少糖尿病發生機率;具有降壓減肥功效。民間用茶籽油治療便秘,燒傷燙傷消腫等都有良好療效。

茶籽油適合煎炒烹炸和涼拌,也是優質食用油。

4, 豬油 是以前食用的動物油,又稱葷油,主要成分是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產生大量熱量。經常食用容易造成三高和多種疾病。伊斯蘭民族是絕對不吃豬肉豬油的;信奉佛教清淨修行人士,也是不吃肉食、葷食的。

根據中國老傳統,一些食品糕點老字號行業,製作酥皮點心還是使用豬油工藝。但是信伊斯蘭和佛教的消費者堅決拒絕吃含有豬肉食品。按照佛教大乘戒律:為了慈悲眾生,珍愛生命,所有出家修行僧人和善男信女,都嚴格禁止吃所有動物類食品。


北京悲志


關注問題的人很多,那陳姐就好好說一說。這四種油在生活中比較常見,有的人就有疑問哪種油最好呢?實際上,這4種油各有千秋,我們要注意分辨。

玉米油

玉米油,即玉米胚油,又稱玉蜀黍油、粟米油。其是從玉米中分離的玉米胚芽,採用壓榨方式精製而成。它既去除了油脂中的各種有害物質,又保留了玉米胚油所特有的營養與芳香,是為健康家庭所特製的高級食用油。


玉米胚油中不飽和脂肪酸高達80%以上,其中50%是亞油酸,吸收率非常高,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冠心病和肥胖患者的理想食用油。它有防止衰老的功效,可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增強人體肌肉、心臟和血管系統的機能,提高機體的抵抗能力。


玉米胚油對於大多數人,特別是老年人來說是一種理想的食用油脂和保健油,而且玉米油中還含有嬰兒成長所必需的脂肪酸,所以也是母乳化奶粉中理想的油脂配料,可以說玉米胚油是老少皆宜。


花生油

花生油是人們經常使用的食用油。花生油具有花生的香味,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一種主要的食用油。花生油可提供給人體大量營養,而且能增加食品的美味,是構成人體內多種組織成分的重要原料。


花生油中還含有磷脂、維生素E、膽鹼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經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膚皸裂老化,保護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花生油中的膽鹼,還可改善人腦的記憶力,延緩腦功能衰退。

經常食用花生油能有效地補鋅。


茶仔油

茶籽油有"東方橄欖油"之稱,乃因為茶籽油和橄欖油中皆含有高於90%以上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總膽固醇增加高密度膽固醇(HDL),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中國歷史上記載了茶籽油對人體有較強的降低血脂、血壓,有利於心血管健康。


豬肉油

豬油,也被人稱為葷油或豬大油,它是從豬肉提煉出,初始狀態是略黃色半透明液體的食用油。它屬於油脂中的“脂”,常溫下為白色或者淺黃色的固體,豬油在過低室溫即會凝固成白澤色固體油脂,在西方被稱為豬脂肪。豬油色澤白或黃白,具有豬油的特殊香味,深受人們歡迎。很多人都認為炒菜若不用豬油菜就不香。


一般人可以適量吃豬油。超重肥胖人群,高血壓,血脂異常,高膽固醇血癥,高血糖等心血管疾病以及需要控制能量的人儘量不吃豬油。首先豬油是純能量食物,吃太多會造成能量過剩引起肥胖;其次豬油(動物脂肪)有降低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同時升高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壞膽固醇的升高可誘發心血管疾病。


所以綜上所述,玉米油花生油茶籽油日常食用沒有問題,豬油偶爾用於給菜增香提味可以但不能經常食用。我們仍舊提倡少鹽少油的飲食習慣。


三口山陳姐


不飽和脂肪酸的平衡

不同植物來源的的食用油,除了能調和食物風味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了。omega3/6/9是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要從食物中獲取,植物油則是重要的來源。但是也有個問題,就是omega-6如果攝入過多,反而對心腦血管不利,omega-3/9沒問題。

油品穩定性

花生油,玉米油等含有omega-6較多,而菜籽油等含omega-9多。一般含omega-9較多的食用油,比含omega-3/6的食用油穩定。所以,含omega-3/6的食用油不適宜高溫烹飪,最好涼拌。

花生油

特點:多不飽和脂肪酸較高,亞油酸含量豐富。但精煉後omega-3有損失,維生素E、K等也損失很大。花生油容易被黃麴黴素汙染,較適合於炒燉煮,要避免反覆高溫。

玉米油(玉米胚芽油)

特點:含有80%的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omega-6和部分omega-9,尼克酸含量豐富。但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於其他食用油。

茶籽油

特點:以油酸和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易吸收,含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並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相對比較耐高溫。茶籽油不太常見,價格高,性價比不高。

菜籽油

特點:單不飽和脂肪酸omega-9含量很高,營養價值毫不遜色於橄欖油。耐熱性和易氧化性方面也表現很好。但菜籽油以次充好的很多,選購時應注意。

菜籽油我重點推薦,尤其是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方面。此外,調和油不錯,具有良好的風味和穩定性,最適合炒菜,蒸、煮和炒都可以。

【不藥不藥】簡介

此博士哥哥藥學出身,卻也立志做一名優秀的營養師,人帥不帥不知道,但內容一定很帥!


不藥博士


其實營養學方面,很難提出那種食物是最好的,因為各種食物都有其特點。

我們人類作為一種雜食性動物,食物來源非常廣泛,也正是因為我們的食物來源太廣泛了,能夠從食物中獲取的營養素種類就非常全面。所以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就逐漸喪失了自主合成很多種營養素的功能——既然食物中可以直接獲取,我幹啥還要費力自己合成呢。

所以各種各樣的營養元素就需要從多種食材中獲取,不可偏廢。食用油也是如此,畢竟沒有那種食用油可以涵蓋所有種類的脂溶性維生素、固醇、卵磷脂和脂肪酸。

從植物油這一點談起,我們不妨分別對比對比這幾種油脂中都有什麼種類的營養素。

1.不飽和脂肪酸:

這是最為大家熟知的一種營養素了,畢竟各種食用油廣告都在宣傳。這種脂肪酸雖然能量稍低,但是因為有多種不飽和鍵可用於合成前列腺素和血栓烷胺,對血壓調節和血栓形成有重要作用。所以保證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有利於心腦健康。這是幾種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2.植物固醇:

這是一種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的甾體化合物,具有和膽固醇類似的化學結構,所以能夠在腸道內與膽固醇競爭,減少膽固醇吸收。因而有效地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包括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卻不會不影響血液中的“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見植物固醇對高血脂患者有很好的降脂效果。據統計,膳食中植物固醇攝入量越高,人群罹患心臟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危險性越少。而植物固醇食用油中的含量是:

玉米胚芽油>菜籽油>芝麻油>花生油>大豆油

3.卵磷脂:

是一種功能很廣泛的脂質營養,因為是乙酰膽鹼(重要的神經遞質)合成的重要原料,所以適當補充卵磷脂有益於大腦功能。另外同樣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從而保護心腦血管健康。卵磷脂來自於動物性油脂,比如豬油、黃油和魚油,植物性油脂中含量偏少。

所以看似簡單的食用油,其中的營養素成分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一般的健康人最好是各種植物和動物性油脂都均衡攝入一些。

如果是高血脂患者則建議不再吃動物性油脂,而卵磷脂可以從魚肉、蛋黃中獲取。


菲利普醫生


從對人體有益的角度來看,這四種油中最差的當屬豬油了,豬油中幾乎全部都是飽和脂肪酸,即便在多年以前我們的祖輩們是靠有點豬大油才能見點葷腥,但在當今物質幾位豐富的時間,我們早已不缺飽和脂肪酸了,反而是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遠遠超標,而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疾病的困擾!所以第一個建議就是,豬大油,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

第二個建議是,儘量遠離含有豬大油的食物,比如一些起酥麵包,一些中式點心,一些濃湯中,還有一些包子餃子的餡料裡,各種速凍的魚丸子等等,都含有大量的豬油,儘量避免食用。

至於玉米油和花生油,這兩種油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兩種油啦。它們的特點是都來自於植物,是從玉米胚芽和花生中提取出來的,同時含有但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比例相對均衡,可以作為日常食用油的好選擇。

茶籽油,油酸和亞油酸的含量相對比較高,和橄欖油相似,有“東方橄欖油”的美稱,但茶籽油在日常烹調中用的並不是很廣泛。

玉米油也好,花生油也好,茶籽油也罷,歸根到底他們都是油脂,都是脂肪,無論脂肪酸組成如何,吃多了一樣會胖,1g油脂就是9kcal的能量,不論是什麼油。

對於優質的攝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有明確的建議:每天食用油的攝入量是25~30g,當然如果你吃了很多油膩的菜餚,或者又吃了很多富含脂肪的堅果,那還要適當減少烹調油的用量。

有一個辦法,也是指南中提倡的,減少在外就餐,回家吃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油脂的攝入。



作者 姜丹 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食品科學碩士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註冊營養師姜丹


關於這個問題,你會發現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不過我認為任何一種食物,都應該從兩方面來看待,一方面是食物本身的營養,一方面當它加入我們的飲食體系之後是否合適。

第一種好理解,不過如果單純看食物本身,很多時候無法進行評價。例如玉米油的亞油酸含量最高,花生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在這四種油裡最高,而油茶籽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豬油的相對穩定性又非常好。感覺分伯仲。


所以更多時候,我們需要看待一種食物是否適合於我們,以及是否適合於我們的飲食,這點可能更加重要。

中國人一般的飲食中有關油脂有哪些特點呢?分別是:

1.因為愛吃豬牛羊肉,所以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

2.因為愛用植物油烹飪,所以多不飽和脂肪酸也過多

3.多不飽和脂肪酸中,缺乏α-亞麻酸,亞油酸含量過多

那麼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該怎麼辦呢?

因為單不飽和脂肪酸既沒有飽和脂肪酸的危害性,也比多不飽和脂肪酸穩定,所以增加它的攝入來替代其他脂肪酸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這其實也是地中海膳食的主要原理之一,因為橄欖油中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

其次,我們需要減少亞油酸的攝入,增加α-亞麻酸的攝入。但α-亞麻酸在常見油脂裡太少了,除了像亞麻籽油和紫蘇油含量較多,但我們可以通過蔬菜、魚類等食物進行補充。

總結下來,是不是就是:

1.少吃畜類、增加魚類攝入

2.多吃蔬菜

3.適當用高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替代其他油脂

這些建議是不是就符合了地中海膳食或者其他健康飲食的推薦呢?

那麼從油脂的角度來說,因為油茶籽油最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所以我可以說對於一般中國人,這種油脂可能是最適合的選擇。


我們是倡導循證營養學的科學團體,期待您的關注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