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個人和小企業如何生存?職業諮詢師總結了3條發展趨勢

在這場不知道啥時候來,也不知道啥時候去的疫情下,很多企業深受影響:

新潮傳媒復工後裁員500人,北京“K歌之王”申請破產,西貝餐廳賬上資金只能撐3個月……

據說國內多數中小企業的資金只能堅持3個月,有的是1個月,更短的只有十幾天。

一些城市開始復工了,但是復工率嚴重不足,在性命和工作之間,大家看更重前者。

有的企業選擇讓員工在家辦公,但有的企業沒法在家辦公,比如商場、電影院。

連CCTV都鼓勵企業採用線上方式,把線下業務放到放到線上。

火把生涯從2月3日就已經開工,這場疫情對我們的辦公衝擊不大,因為我們一直都是採用的是線上辦公。

看起來我們是非常幸運的,但這個幸運不是天下掉餡餅砸下來的,而是很符合時代的潮流吧。

聊聊我們是如何把在線辦公,不限時間和地域的工作模式堅持了4年。

疫情之下,個人和小企業如何生存?職業諮詢師總結了3條發展趨勢


1

記得我剛大學畢業,有人問我理想工作狀態是啥,我說:“開著車在世界各地穿行,停下來的時候就拿著電腦寫東西。”

我甚至看到了畫面,畫面中我是在沙漠中的灌木叢裡停下車。

人家就笑話我,說我太天真的,根本實現不了。

我也覺得可能實現不了。

因為在那個畫面中,我是一個旅行作家或者記者啥的,這和我從事的工作沒關係呢。

但是那個畫面一直在我腦海中,沒想到在我工作12年後,真的開啟了這樣的一種自由旅程。

2016年3月8日,我終於決定要做個自由工作者——獨立職業諮詢師。

我不想每天去擠2趟地鐵,步行20分鐘,氣喘吁吁地到公司前臺,伸出手指紋打卡。為了一個無關緊要的議題,團隊可以開半天的會。各種場合下要裝著笑臉,要表現你很合群。

對做了18個月海外志願者、看了世界的我來說,實在格格不入。

當我離職時,我對未來一無所知,唯一知道的是——我不會在中國的任何一家企業打工了,要麼自己做,要麼和別人合夥。

然後我把自己在獵聘、智聯等所有招聘網站上的簡歷都刪掉了。

我選擇了一個人做。

正是因為我切斷了路,反而闖出了一條路。

那些沒有走出來的,就是後路太多,有太多選擇,就堅持不下去了。

在我從事獨立諮詢師的第3個月,我的收入就是上班時工資的2倍了,這讓我備受鼓舞。

2016年,我只做諮詢,沒有其他業務。

多數諮詢是在線視頻進行,因為客戶來自全國各地,還有海外。只有一部分來自上海和周邊的客戶,會做一次面對面諮詢。

這個工作狀態,讓我每年都可以去世界各地旅行,這是我期待已久的。

疫情之下,個人和小企業如何生存?職業諮詢師總結了3條發展趨勢

自由工作的幾年裡,我和Mike旅行了甘肅、新疆等國內很多城市,還去了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法國、德國、瑞士、丹麥、挪威和菲律賓等國家旅行。

一年中有1個多月在各地旅行,我的足跡一下子跨越了5大洲,旅行國家達17個。

在旅途中,我並沒有耽誤工作。

在英國探親,我每天都會抽早上的時間(正好是中國的下午)做諮詢,和客戶溝通。

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旅行時,我們住在一個美麗的橄欖園裡,這是我通過AirBnb預定的民宿。為了不被打擾,早上我在租的汽車裡給客戶做諮詢。

那位客戶是一個來自廣州的小夥,當時比較著急轉型。現在他已經轉型1年多了,對新工作很開心。

2019年年初,上海一直陰天,我心情很抑鬱,於是飛去三亞,住在離海邊不遠的民宿裡,每天上午諮詢,下午去海里游泳。三亞之後又去了潿洲島,在一個非常有藝術氣息的民宿裡辦公,吃著當地的海鮮。

在這些旅行的過程中,我也順便和當地的客戶見面——

在甘肅,熱情的麗紅請我和Mike在蘭州的小吃街吃西北小吃。

在新疆,好客的李霞和內秀的劉玲請我和Mike欣賞新疆歌舞和美食。

在英國,我和Nicole每次都見面。

在海南,與侯斐見面,她帶我參觀她的家,開車載我到碼頭坐船。

在潿洲島,函冰特意從南寧過來看我,我們一起錄基礎班的開班視頻,暢遊小島……

走到哪裡,都感覺有朋友在,和這個城市有鏈接。

和畢業時想的自由畫面越來越接近了,只不過我不是開車,而是坐著各種交通工具在世界各地旅行工作;我的工作不是寫作,而是諮詢。

疫情之下,個人和小企業如何生存?職業諮詢師總結了3條發展趨勢


2

在2018年下半年建立團隊的時候,我也把這種自由——可以流浪中國,可以流浪世界的自由辦公的想法帶到團隊中。

我們5位諮詢師分別來自深圳、上海、北京、西安,而運營和銷售是來自江蘇的2個城市。

我們這7個人,來自6個城市,所有的溝通都是在線上。

也是因為業務需要,我才在2018年下半年磨磨蹭蹭去註冊了一個公司。但依然沒有辦公場所,就是在家辦公,在線溝通。

因為不需要付租金,不需要付辦公用品,我們的工作狀態很輕鬆。

對於團隊成員來說沒有人需要打卡,隨便你在哪裡辦公,只要你把任務完成就行。大家想旅行的就旅行,想參加培訓就參加培訓。

團隊成員在年終大聚會碰面。我是帶頭各地旅行,帶頭參加培訓去。

這種新的方式,讓大家的工作很有靈活性,工作和生活平衡,同時也節約了成本。

疫情之下,個人和小企業如何生存?職業諮詢師總結了3條發展趨勢

▲ 今年元旦,諮詢團在深圳聚會


很多實體店基本上是給房東打工,每天睜眼就要付房租。

疫情期間就是再減免,你不還是要付租金嗎?

而對火把生涯來說,我們沒有這樣的困擾。

在開展諮詢師培訓業務時,我也選擇了線上培訓。

2017年,我開設了首期職業規劃諮詢實戰(督導班),6個月的時間全部在線上。授課老師中函冰老師在廣西,盧玲老師在大連。

後來發現這種線上6個月的方式很好,在這樣長時間的連接中,很多諮詢師就泡出來了,我們的督導班都成了大家的孃家群了。

之後的督導班第二期、第三期都是線上。

南丁班也選擇線上,一年的時間,來自全國各地的女性浸泡在線上社群。

去年,我們又開了職業規劃諮詢實戰(基礎班),對象就是沒有職業規劃基礎的學員。

一直有學員想學習職業規劃,我們老是推薦給其他機構,後來索性我們自己來開。那時有老師建議開線下的,因為其他家機構就是開的線下班。

經過團隊討論,我們還是採用線上方式。

首先線上3個月時間,學員充分浸泡,利於成長和學習;其次不限地域和時間的學習,讓學員更有靈活性,第一期就有在美國和英國的諮詢客戶參加學習。

而在線下課程,1~2天時間的密集授課,大家囫圇吞棗,也無法實踐,回去過段時間就忘記了。從全國各地趕來,時間、交通和住宿都是成本。

線上開班,學員節省成本,我們也節省成本。

我們每年年底做一次大聚會以及諮詢師的聚會,也滿足大家見面的溝通需求。

因為在線上很熟悉,這種線下見面大家的鏈接更深入。

行業中選擇線下培訓的公司,這段時間因為疫情,培訓只能暫停。

而我們3月6日開班的第二期基礎班(點擊此處瞭解課程),繼續按照原計劃開展,報名反而隨著疫情的影響而增加了。

疫情之下,個人和小企業如何生存?職業諮詢師總結了3條發展趨勢

今年開工後做的第一個諮詢客戶,他說:“王虹老師,你做獨立諮詢師和團隊,一定很辛苦吧!據說創業都很艱難。“

我哈哈大笑,為啥大家都覺得創業都很困難呢?

記得以前一個客戶對我說:“王虹老師,你現在是創業時候,比較艱難,我來支持你!“

我才發現在別人的眼中我是創業啊,我根本不知道,我只是在做一件我喜歡的事。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並不覺得這個過程很難,比我去上班打卡輕鬆多了。

我的回答讓客戶很驚訝。

大家的意識層面中,所有成就都需要經歷磨難才能達到。

就像在疫情期間,有人又搬出”多難興邦“的論調。我最討厭這樣的論調。

做獨立諮詢師和開創團隊時,我發現事情可以以輕鬆、愉悅、高效的方式進行,因為我就帶著這樣意識,創造的也是這樣的現實。

為啥一定要受盡苦才能做成事情?

為啥為了活著,得拼盡所有的力氣?

為啥我們的民族和人民不值得更高品質的生活,非要多災多難,十幾億人在病毒肆虐下禁足,上千人失去生命呢?

這背後都是我們的內在價值感太低了,覺得我們沒有資格得到更好的,我們不配過得更好。

疫情之下,個人和小企業如何生存?職業諮詢師總結了3條發展趨勢


3

通過我自身的經歷,也從職業規劃師的角度,對小企業和個人提出建議。

1. 對於小的企業,可以考慮儘可能的縮減成本。

現在很多人創業,就喜歡立馬去註冊公司,租個房間,買辦公傢俱,再去招人。這下來,成本都上來了。

這是非常傳統的方式。

現在租金這麼高,一年的辛苦錢多半交房租了。

你可以考慮一下,真的需要租一個辦公室嗎?是否可以共享辦公,或者索性大家都在家辦公。

傳統思維覺得一個公司,就應該有個體面的辦公室,氣派、寬敞、明亮,讓客戶一來就放心。

但其實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生代都習慣線上,不是所有客戶都有時間到你的辦公室來拜訪。那種需要看了你的辦公室才覺得安心的客戶也是觀念比較老的,並非是主流。

我這4年,面詢用的就是共享心理諮詢室,其他老師在別的城市也這樣。沒有一個客戶質疑過,大家覺得都挺好,共享經濟時代嘛。


2. 對於小企業也好,個人也好,多在品牌和差異化特點上下功夫。

這段時間,有人在公眾號後臺留言,問能否給餐廳做個規劃。看來也是被疫情打擊的餐飲業主。

小的企業,需要做小而專、小而精,不一定要大而全。

對我來說,個人特點就是專注於諮詢和女性成長,諮詢更擅長做職場中高端客戶和留學生以及海外華人。而火把生涯專注在職業規劃諮詢,培訓諮詢師,幫助中國女性職業成長。

很多客戶都是別人介紹來的,圈子中諮詢師是慕名而來——大家知道在火把生涯學習可以成為獨立諮詢師,因為我們老師都是這樣的,我們已經做出了榜樣。

我並沒有想去做高考志願填報、學業規劃,或者進軍企業,給企業做職業規劃培訓。我不太感興趣,這也不是我的長項。把專注特色做好,我的市場就已經很大了。

我覺得小餐館也可以借鑑。

比如廣州有很多做私房菜的,他們很會利用自媒體和微信群來宣傳,有特點,又有粉絲。一方面做定製外賣;如果你想來吃,提前定,可以在廚師家裡吃,或者臨時租場地,類似共享辦公場所,這樣不需要租店面了。

這樣的特色店,你並不一定要做大,可以做精,做高端。現在年輕人,就是喜歡有個性。

《少年廚神》主角Flynn就是從網上先出名,然後在自己家開私廚,12歲進入米其林餐廳工作,之後開自己的餐廳。

疫情之下,個人和小企業如何生存?職業諮詢師總結了3條發展趨勢


3. 未來社會,小而精的團隊或工作室是主流。

有人預測:未來中國處於主流的,是小而精、有特色的工作室,而非龐大的大公司。

我非常贊同。

近幾年大公司紛紛倒閉、裁員,已經是一種趨勢了。而這種小而精、有特色的工作室,滿足從業者自由辦公的需求。

很大一部分人為了可以自由時間和地點辦公,寧願降低工資。追求自由的方式在當下是一種共同心聲。

我很多90後客戶,來諮詢的目標就是為做自由工作者準備。

現代人更崇尚個性,有特色的服務是大家的首選。這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特色活出來,把自己的獨特品牌搭建出來。


最後我來給大家一組數據:

我在家辦公將近4年,假如我一天節省2個小時的路上通勤時間,一年節約520小時,4年是2080小時,摺合成工作日(8小時一天)是260天,相當節省了一年的工作日(一週5天工作日,一年52周,共260天)。

也就是說,我在家辦公4年,節省出了一年的工作時間。在時間就是生命的今天,這是多大的效率啊!

再算算辦公租金。

在上海這個地方,稍微還不錯的,一個月也要1~4萬,地點還不大。一年下來也得12~48萬,這還不算其他的成本了。

4年下來也得48~192萬,這些錢夠僱傭幾個員工了。

疫情之下,個人和小企業如何生存?職業諮詢師總結了3條發展趨勢


對我來說,自由是我核心的價值觀——工作地點自由,金錢自由,思想自由。

因為對自由的追求,在建立的企業和團隊,也秉承自由的特點。沒想到這讓我們在疫情下凸顯了優勢。

而因為行業特點(經濟越不好,職業諮詢的人越多),我們發展一直處於上升。

不管一個人還是一個企業,在堅守自己特點之下去尋找、創造適合自己的道路,不隨波逐流,你就走在前列了。

能夠看到未來趨勢並緊緊抓住的人,運氣都不會壞!


疫情之下,個人和小企業如何生存?職業諮詢師總結了3條發展趨勢

火把生涯®創始人

中國職業規劃師,資深職業規劃諮詢導師

職業規劃類書籍《覺醒》作者

作為國內職業規劃的先行者,從2010年開始從事職業規劃諮詢,在近10年的職業諮詢中累計諮詢近千個案,具有豐富的職業諮詢實戰經驗。

王虹老師在從事職業規劃諮詢的過程中,不斷勇敢地探索,對心理學,原生家庭以及個人成長、親密關係都有深入研究,諮詢功底深厚,對職業問題的剖析全面而深入。諮詢尤其擅長職場中高端人士、各類女性群體、留學生、海外華人,客戶遍及中國各個省份以及中國香港,英國,美國,新西蘭。

王虹老師至今已經旅行16國,跨越5大洲,並參加18個月海外志願者項目,在美國工作1年,在非洲馬拉維工作6個月,成為在美參加此項目的第一位中國人。

2017年9月開設職業規劃實戰案例督導班,培養實戰型職業規劃師;

2017年10月建立國內首家女性職業成長平臺,目前在線3000多位女性;

2018年6月建立女性年度職業成長南丁班,兩期累計學員440+位;

2018年8月建立職業規劃諮詢團,有5位諮詢師;

2018年12月推出職業規劃新書《覺醒:把人生設計成你想要的樣子》;

2019年1月創立火把諮詢師俱樂部,旨在為國內職業規劃諮詢師提供溝通平臺;

2019年3月開設職業規劃師諮詢實戰班(基礎班),致力於培養新手諮詢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