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於國內,但在國外得到大力發展,國內很多人認為這是種植陷阱

我國的山林資源豐富,在這其中有很多的野生動植物,也有著為數不少的野果。但在大眾心中,對於野果的態度並不怎麼重視,以至於很多比較好的野果資源都沒有進行徹底的開發。在我國南北的很多山林之中,有一種叫做“軟棗獼猴桃”的野果,個頭只有青棗那麼大,但切開後長得像獼猴桃。

在國內,它卻一直頂著野果的身份,直到20世紀初才加以馴化,而國外早就開始發展了,將這軟棗獼猴桃培育成暢銷的漿果,其地位類似於藍莓、覆盆子,不僅在本國暢銷,還出口到世界各國。

原產於國內,但在國外得到大力發展,國內很多人認為這是種植陷阱

其實軟棗獼猴桃是原產於我國的野果,根據資料記載,它是被外國傳教士帶到國外,從新西蘭開始大力栽培,後來在北美、歐洲等國也開始栽培,實現了由野果到水果的跨越。

現在國內一些進口食品超市裡,也有來自國外的軟棗獼猴桃,並且售價不菲,一小盒的軟棗獼猴桃標價接近百元,不少城裡人還以為是來自國外的稀罕水果,實際上我國本土就有這種水果,只是尚未完全開發。

軟棗獼猴桃的適應性很廣,北方的長白山區可以生長,陝西、四川、貴州等地也有大量分佈。如果將這些地區的軟棗獼猴桃資源開發出來,相信不比國外的差。

原產於國內,但在國外得到大力發展,國內很多人認為這是種植陷阱

國內目前種植軟棗獼猴桃的農民比較少,很多人認為它是種植陷阱,即便是種成功了也難以賣掉。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仔細想一想,種植戶的擔憂不無道理。

在國內市場來看,軟棗獼猴桃的名氣並不大,銷路需要自己去跑,不像其他的水果,已經有比較成熟的市場。再者,軟棗獼猴桃的保質期有限,很容易爛掉,如果沒有及時銷售出去的話,就砸手裡了。

大家都知道,普通的獼猴桃可以提前摘下來,再慢慢催熟,這樣有利於運輸銷售。但軟棗獼猴桃不能提前摘,它和草莓類似,必須得熟了才能摘,摘下來之後還得小心運輸。

原產於國內,但在國外得到大力發展,國內很多人認為這是種植陷阱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國內的水果市場和國外不同,習慣了走量,薄利多銷,而軟棗獼猴桃靠走量來銷售是不太現實的,最好的市場還是走高端市場路線,精美的包裝,昂貴的價格,總有它的市場。

可是這部分的消費者數量並不多,種植戶作為水果市場的底層,也沒有深加工、推廣的能力,如果要投資這一行業的話,還是比較冒險的。如今國內的軟棗獼猴桃基本上只有一些城鄉結合部的地方,農民從山裡摘了自己賣,掙點生活費,談不上什麼產業發展。

原產於國內,但在國外得到大力發展,國內很多人認為這是種植陷阱

另外,之所以人們擔心它是種植陷阱,也和苗木公司天花亂墜的吹噓有關,為了高價賣軟棗獼猴桃,什麼種植了高價收購、出押金免費提供苗木等,都是一些騙人的話。這類消息看多了,農民朋友自然不會再相信。軟棗獼猴桃能在國外暢銷,這說明它是有市場的,但是仍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不能盲目入坑。

廣大的讀者們,首先來說說你們見過這一種水果嗎,哈哈,其實不瞞你們說,小編也是第一次見了,據說這種水果很好吃,要是你們覺得種植軟棗獼猴桃有發展前景的你們可以學著去種植,歡迎大家在我們下方評論留言,感謝關注,感謝支持,關注我,小編將持續為您更新新作品,同時也歡迎大家收藏該作品,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