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面對清朝滅亡,老百姓大都表現的幸災樂禍,為什麼?

用戶95810559345


其實這個要從清兵入關時算起。清兵入主中原以後實行"剃髮"制度,把中國流傳幾千年的留髮改為辮子制度,這更像是一種人格上的侮辱。即使是元朝時代,對民眾還是相當寬容地。清兵入主中原,一改歷朝歷代的制度,實行剃髮,這更像是對老百姓的一種侮辱。這也致使孫中山在1905年8月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綱要。

這也充分體現了對清王朝的不認同。其實在清王朝統治中原階段,各地紛爭不斷,大小戰火不斷,這也跟清王朝的剃髮制度有關。即使是在康乾盛世時期,在全國各地都有起義軍。在清兵入關時的"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屠殺了幾十萬的漢族人民,這增加了漢族人民對滿清王朝的仇恨,這種仇恨一直到了辛亥革命清王朝滅亡。

在清王朝有嚴格的民族制度,漢族同胞很難在權力中心中立足。八旗子弟掌控朝堂並擔任各地行政長官,這也充分體現了對漢民的不認同。八旗子地對漢族的欺凌從來都沒有間斷過,這也導致普通老百姓對滿清王朝恨之入骨,這也致使八國聯軍進攻滿清時普通老百姓為其指路的事件。

清朝後期八旗子弟的腐敗更加加劇了普通老百姓對滿清的仇恨。在清光緒31年, 孫中山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之後,在全國迅速燃起了反清的浪潮,短短几年內滿清便滅亡,可見那時的滿清多麼不得民心。

富人家的生活和我們現代人差多,而窮人家裡絕對是不堪的,農業在那個時代的農作物產量非常低,好的年份都是對付,差的年份怕是一年份吃不了幾頓飽飯。在那個人都有稅的時代,你除非家裡什麼都沒有了才可以賴著不繳,這就是當時的現實。在當時漢人的地位都是非常低的。能過上好日子的大多是滿人,社會時局又不穩定。戊戌變法失敗給民眾心裡最後一點希望都破滅了。

正好太平天國的思想在全國進行了一次灌溉,反正生活已經不能太差了,換個朝代有什麼關係。如果國家不愛你了,你還會愛他嗎?不是說針對某一個人說這個問題,失了民心天下必失。普通民眾也就是普通民眾,沒有揭竿起義說明當時的民眾的都是順民,愚民。你想讓民眾怎樣,民眾當然是想看到新的希望才會對起義軍充滿了寄託。

滿清政府對底層民眾的殘酷鎮壓,毫無人性的酷刑,莫須有的“文字獄”等。是民眾對當局徹骨的仇恨原因。巴不得這個政府早點滅亡。

上層當局“國不知有民,只知有奴才。民不知有國,只知吃喝的官爺”。這種畸形社會之下。雖然經歷所謂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盛世。可是,這些財富,基本集中在上層王爺貴族,以及八旗子弟之中。下層民眾,依然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片地餓蜉的狀態。在大英帝國外交使臣回憶錄之中,這種記載寫得很真徹。因而,清兵與西洋的戰爭,出現奇怪的一幕。清兵與英法等洋人激烈戰鬥之時,作為大清民眾,則在一旁作與己無關的看客。這個情況,自鴉片戰爭,直至清朝滅亡,皆是如此。對這個腐朽,殘酷屠殺壓榨民眾的清政府,民眾巴不得它早點滅亡。


郎807


一個朝代走向滅亡的時候,老百姓不但幸災樂禍,而且還群起而攻之。每個朝代都如此,清朝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先是太平天國,後來的義和團都是轟轟烈烈,結果都被血腥殘酷的鎮壓,其中的劊子手不光是滿清,還有貪得無厭的洋鬼子。最終孫中山先生吹響了“驅除韃虜,振興中華”的號角。

從古至今,莫不如此,朝代更迭的過程基本相似。比如,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後來脫穎而出的劉邦、項羽,最終劉邦笑到最後建立大漢王朝。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社會動盪黑暗,王莽政權在赤眉、綠林起義大軍的討伐聲中轟然倒塌,最終光武帝劉秀力挽狂瀾,建立東漢。

隋朝煬帝暴政,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李淵父子最終平定各方勢力,建立大唐王朝。

唐朝末年,王仙芝、黃巢起義,拉開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的混亂序幕。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

元末社會黑暗,天災人禍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紅巾軍率先充當了推到元朝的先鋒,半個出家人的朱元璋異軍突起,建立大明王朝。

明末國內有李自成大順軍翻天覆地,關外野豬皮興風作浪,最終清軍入關。滿清統治中國近三百年。

老百姓在一個腐朽王朝將要滅亡的時候,都是歡呼雀躍,無不“幸災樂禍”,個個笑逐顏開!因為他們將要擺脫被奴役的苦難生活,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因為他們又能享受到孩子老婆熱炕頭的幸福甜蜜。老百姓的願望很接地氣,很樸實,僅此而已。

歷史不論怎樣的演變,老百姓千篇一律的不變。

但是,在清朝統治下的老百姓,都是一群毫無意義的看客,漠視一切的旁觀者。因為,他們在被近300年的奴役中已經將靈魂扭曲,人格也變的殘缺不全。

魯迅先生之所以從拯救國人的肉體變成拯救國人的思想與靈魂,因為國人的冷漠讓他感到不寒而慄。國人的麻木不仁,讓他痛心疾首。所以,要想讓一個積貧積弱的民族崛起,必須喚醒這個民族的覺醒


與其把一個腐朽沒落的朝代恨的咬牙切齒,罵的狗血噴頭。還不如忘掉曾經的傷痛、振作起精神,去開創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時代!

歡迎大家關注、點贊發表您不同的意見!


國史春秋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作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是古人張養浩,所作的千古名作《山坡羊.潼關懷古》。從詩中不難看得出,作者感慨的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歷朝歷代的興亡更替,受苦受累受罪的,都是老百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贏政滅掉了東方六國(韓趙魏楚燕齊),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紛爭,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統。人們都以為,從此以後,可以過上安穩舒心的日子了,然而,盛極一時的秦帝國,很快就二世而亡了,各地人民起義風起雲湧,舉國上下到外狼煙四起,人民群眾重新陷入水深火熱的漩渦之中!

接下來,繼大秦帝國之後,中國歷史先後歷經了:西東漢到三國再到兩晉南北朝,再接唐宋元明清時期,可以說,淳樸的老百姓看慣了朝代的更替興亡,嚐盡了家破人亡,滇沛流離,戰火紛飛的痛苦煎熬!……人民群眾渴望的安居樂業,渴望安定統一的願望!一次次的除了失望,還是失望;一次次的除了破滅還是破滅……經歷多次反覆的希望破滅,但凡一遇到改朝換代,老百姓們怎麼會不幸災樂禍呢?!

再來重點分析有清一朝,1840一1842年,西方列強英國,終於率先用“鴉片”和堅船利炮轟開大清帝國國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誕生了,伴隨著的屈辱是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1856一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大清國戰敗。又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中國又喪失了更多的主權和領土;1894一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滿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又是割地賠款和開放通商口岸,中國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保!1900一1901年,美,英,俄,日,法,德,意,澳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又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至此,滿清政府“完全淪為了洋人(外國人)的朝廷!!!……鳴呼!落後就要捱打,面對如此腐朽衰敗的政府(政權),被推翻滅亡了,咱老百姓能不幸災樂禍,拍手稱快呢?!

得民心者得天下!順應民心,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擁護,才能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天香雲外飄


俗話說的好: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句話的含義深深地闡述了人民的重要性。清朝滅亡了,人民反而開懷大笑,的主要原因就是背棄了人民的意願,沒有站在人民的角度去解決百姓的疾苦,沒有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

誰不要人民,人民必定拋棄他。誰不為人民,人民必定推翻他

不以天下蒼生為宗旨的統治“黑暗集團”,註定會成為歷史的敵人,縱使它們有七十二變,可通天下可入地,那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完全不顧及百姓的死活,觀音菩薩也拯救救不了,必然會走向滅亡。

天作孽尤可諒,自作孽不可活。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沒有無緣無故的仇恨,沒有德和博愛的清政府必然會成為人民的公敵,更談不上擁戴二字了。

窮苦百姓的話語權

對於大多數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天下”是誰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納多少賦稅?

農民有沒有對稅收和立法的參與權?

清朝官僚沒有搞清楚人民的內心想法,在當時99%的人都是窮苦老百姓,賦稅的徵收,就是單純的按照政府官僚人員的意願去胡亂徵收,完全不顧及百姓家庭的疾苦和,農作物的收成如何?

如果普通老百姓沒有自己的稅務的話語權那無鐵板上的肉,隨便任人切割,這樣讓但是的老百姓反而更希望有人來推翻它,或許下一個朝代會考慮到百姓的人權和生活。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恕我眼拙,我沒看出幸災樂禍來。

否則,張勳復辟時,說皇上又登基了,為啥北京城一夜之間都掛起了黃龍旗?

哈哈,你會說,這是安排好的。

別說,弄不好還真是。



可說不準這民國還就真有幾個不絞辮子的大清死忠粉。

王國維和辜鴻銘是挺典型兩個,不過他倆算不上老百姓,但老百姓的例子又不好找,因為他們沒有被記錄的資格。

所以,只能從文藝作品裡找。

《大宅門》裡,白家的看門大爺算是比較典型的老百姓了吧,他就一直留著那跟辮子,結果被白景琦惡作劇絞了下來,還委屈地哭了。

當然,那是文藝作品,不是歷史,但至少也能從側面去印證歷史。

實際上,清朝滅亡前後真正死活要留辮子的老百姓也不多,不過幸災樂禍的也沒幾個,大家都是還安分守己地、平平淡淡地過著一如既往的日子,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

畢竟誰上去,都不大能解決問題,頂多感慨一句:變天了。



不過,當我們看慣了公知大V們眼中的那個民國,再細細琢磨,老百姓對民國這個天可能也不怎麼滿意。

就像《我這一輩子》裡的趙二說的:“這民國的天,變得比猴屁股還快。”

那時節,估計就會有不少老百姓懷念起大清朝來,至少有皇上在,穩當,沒那麼多變數,哪像現在,一會兒張大帥,一會兒委員長的。

其實呢,天永遠是別人的天,變不變都是人家的事兒。老百姓再怎麼折騰,也摸不著天的腳後跟兒。



說到底,我們人人都是趙二,為了自己和家人能過得好點兒,上竄下跳地不安分。最後一回想,真TM扯淡!

等等等等,咱也配姓趙?

想多了。


達摩說


其實不管是清朝如此,縱觀中國歷史幾千年,每一個朝代滅亡的時候基本上老百姓都是歡呼雀躍的,因為每個朝代末期基本上都是官逼民反造成的,老百姓生活的不好,自然就想到造反,朝廷滅了都想著能過上好日子。

清朝自然也是這樣,而且清朝末期帶給老百姓,帶給整個中華民族的災難實在是太多了,罄竹難書啊。

對於老百姓來說,那時候沒有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沒有接受任何的教育,那時候也不知道什麼是國家,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的國家概念,只要誰讓自己的日子過得好,那肯定都是支持的。清朝幾十萬人,為什麼能夠打敗幾億的漢人,清朝前期在順治,康熙,雍正,乾隆這幾個皇帝手裡,老百姓的日子過得確實不錯,所以很多人都支持清朝的統治。

但是到了清朝後期,中國進入近代以來,也就是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就被西方國家踩在腳底下了,後來的日本又開始侵略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看看清朝的後期都做了什麼,每次外國入侵,還沒打就先割地賠款講和了,每次賠款這些還不是從老百姓身上來嗎?《辛丑條約》,賠償白銀四億多兩,但是這些國家的為了羞辱中國人,就是要讓每一箇中國人賠償一兩。對於老百姓來說,割地可能沒有影響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但是賠款之後就是增加賦稅,老百姓肯定不願意了。

清王朝徹底的讓中國人在整個國際社會上抬不起頭來,甚至影響到了現在,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難道還不希望他滅亡嗎?


中國歷史研究所


不見得吧,我通過資料或者電視瞭解的內容來看,中國的老百姓幸災樂禍者有之,麻木不仁者有之,隔岸觀火者有之,痛心疾首者亦有之,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咱們中國國人的思想和清朝兩個方面來分析了:

首先,咱們中國老百姓自古接受的的就是儒家教育,接受了儒家思想,強調的就是安於現狀和隱忍思想,但人的本性是不會受到某種思想所壓制的!當長期壓抑的情緒有一個爆發點的時侯,目睹壓抑自己的枷鎖被爭開時,看到曾經壓在身上的勢力垮臺的時候,那份激動,那份快感,那份情感的表達方式就是幸災樂禍!不要說清朝,即使以前的王朝也有這種情況,這不是清朝的特色!

再說清朝,從入關後就對漢族為主的老百姓大加殺戮,再加上“剃髮易服”對老百姓人格的巨大侮辱,文字獄對知識分子的噤若寒蟬,巨大的民族矛盾始終貫穿整個清朝的歷史,老百姓一方面做順民,另一方面對清朝有著深深的恨意!這種觀念一代代傳承了下來,直到清末的來臨,老百姓有了發洩點,這也就是所謂的幸災樂禍了!

中國的老百姓是勤勞的,同時也是斤斤計較,精於算計的,很多資料和文學家描述下的麻木不仁的中國人只是外表,中國人的感情永遠是最豐富的,他們的喜怒哀樂在一個特定時間點上會表現的淋漓盡致!老百姓的幸災樂禍就是真性情的表現!歡迎關注!





寅哥解惑


我還真沒在歷史記錄中見過老百姓大都幸災樂禍,當然,革命黨肯定是彈冠相慶的。我見過最多的就是老百姓對民國政府的不信任,畢竟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崇拜,老百姓連什麼是憲政都不理解,更遑論什麼民主共和。老百姓普遍的反應,基本都是沒有皇帝那豈不是要天下大亂,所以老百姓才有對共和政體的不信任的反應。

所以,可以很自然的理解為何袁世凱稱帝大多數底層老百姓並不反對,因為在他們潛意識裡就是有皇帝比沒有皇帝好,什麼共和國,老子不知道,也不願意去知道。只不過相比於有沒有皇帝,老百姓更關心的生活是否有保障,是否能維持溫飽,畢竟老百姓只在乎誰能讓他們好好的過日子,能更好的過日子,至於是誰上臺,則是無關緊要的事。

同時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張勳復辟的時候北京城家家戶戶掛龍旗,人人爭著戴假辮子,除了對共和政體的不信任之外,再就是民國玩的太爛的結果。清政府由於之前的新政,留下了一套很不錯的底子,但是被民國敗的一乾二淨。再加上民國軍閥內戰打的不亦樂乎,老百姓流離失所,生活難以為繼,自然會懷念能夠維持國家統一、維持社會穩定的清政府,比如說建國後浙江省曾經進行過田野調查,一位經歷了晚清和民國的老農表示農民清朝時候過的好,到了民國就不行了(根據數據統計,清朝田賦的稅率一直維持在2%-4%這一區間,農民的負擔並不嚴重,相反清朝稅收大頭主要來自榷關以及海關海外貿易收入,對於一個農業人口占到90%以上的農業國家來說,這點稅率已經是非常低了)。這也從一個方面反應了老百姓對民國的失望以及對清政府的懷念。再加上對共和政體的不信任,所以民國年間那句名言民國不如大清就是這麼來的。這句話表面上是說民國不如大清,我認為是在傳達有皇帝比沒有皇帝好這一觀念,也就是對共和政體的失望以及不信任。

當年的辛亥元老蔡濟民在進入民國後寫下兩句詩: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換來假共和。這句詩本質上就是對民國、對共和、對辛亥革命的否定,畢竟他們當初單純的理想根本不是能夠通過暴力革命來實現的。

但是這也恰恰說明了自上而下的社會改良的代價遠小於暴力革命。所以,這也是歷史給我們留下的黑色幽默。

最後說一下,大清完蛋並不可惜,可惜的是整個國家隨著大清的倒臺而陷入倒退。


北洋海軍炮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看了很多達人的問題,感覺基本都被題目帶溝裡去了。先設定清朝滅亡時老百姓幸災樂禍,然後詳細闡述幸災樂禍的原因。問題是:老百姓真的幸災樂禍了嗎?

“今天的地種了嗎?真是閒的蛋疼”!——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李二狗同志!

如果清朝滅亡時,老百姓真的幸災樂禍了,倒也不是件壞事,畢竟幸災樂禍也是一種感情。

就好像一對小情侶分手,如果彼此恨對方倒也不算太差!畢竟恨也是一種感情。最可怕的就是心如止水,無愛無恨。

如果老百姓真的幸災樂禍了,那麼民國的建立不會如此地“不溫不火”,民國也不會在清朝的基礎上繼續積貧積弱。因為老百姓知道清朝不好,所以立志要努力建設出一個更加強大的新政權!

所以,清朝的滅亡,老百姓絕對沒有歡呼雀躍,也沒有呼天搶地。這是為什麼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辛亥革命不溫不火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是一個意外,遠在美國的孫中山領導了多次起義,但是屢戰屢敗,根本就沒有想到武昌起義能徹底埋葬清王朝。

而辛亥革命從1911年10月10日開始,到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就任民國大總統,只用了5個多月的事件,就徹底顛覆了統治全國276年的清王朝。

這個效率不可謂不高,但是就如同粗製濫造的豆腐渣工程一樣,因為進展太快,很多問題根本就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

比如辛亥革命開始後,南方諸省紛紛獨立,而北方仍舊控制在清王朝手中,為了儘快統一全國,袁世凱為首的北方和孫中山為首的南方進行了數月的談判,最終以孫中山辭職,袁世凱就任民國大總統,清朝皇帝退位為結局。

看似清朝滅亡,實則因為革命的極其不徹底,導致社會大環境根本沒有得到實質的改變。

很多人說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這是基於後來的袁世凱復闢失敗和張勳復辟失敗而言的。不過靜夜史認為,之所以兩次復辟失敗,除了稱帝者不成氣候,最重要的還是列強的態度,他們不想我國再出現一家獨大的皇帝,所以皇帝徹底沒有了市場!

而人民,則一直在愚昧中前行著。

雖然辛亥革命要強制剪辮子,但是很多人仍然死守著自己的底線,堅決不剪辮子,這是“幸災樂禍”?

在廣大農村,儘管民國政府一再三令五申,但是殘害婦女的纏足等風氣仍然大行其道,地主階級依然作威作福。為了自身利益,很多地主階級從上到下搖身一變,成為民國時期的都統、縣長,清朝以來的保甲制度仍然禁錮著廣大農民,該交的稅一分錢不能少!

和清朝相比,老百姓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不用高呼萬歲了。

這樣的社會現實,你讓我怎麼“幸災樂禍”?

由於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所以列強的勢力仍然盤踞在各大城市,不僅如此,為了減少列強的干預,民國政府宣佈清朝時期和列強簽署的條約繼續有效。

也就是說,《辛丑條約》中平攤到老百姓頭上的錢,一分錢都不能少,列強用機器生產,衝擊我國的小農經濟,讓農民徹底失業,成為真正的無產階級。這樣的現實,你讓他們去“幸災樂禍”?

最後,雖然辛亥革命“不溫不火”,但是畢竟不是和平交接,也是需要打仗的。打仗就會生靈塗炭,就會禍及百姓。對於小富即安的老百姓而言,這絕對不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

所以你讓老百姓幸災樂禍,要看辛亥革命給老百姓帶來了什麼?


答案是幾乎沒有什麼!

2、清朝的愚民政策

鴉片戰爭時,清軍和英軍在虎門海面交戰,沿岸的老百姓饒有興致地觀戰,看到清軍戰船被毀、人員落水還歡呼雀躍。八國聯軍侵華時,老百姓不僅不躲避,還爭先給八國聯軍提供各種幫助,所謂“扶梯者眾”。

很多人據此認為,老百姓對清朝恨之入骨,所以恨不得外國侵略者狠狠打擊清王朝,幫自己出一口惡氣!

說這句話的人,應該好好想想侵略者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比如旅順大屠殺,比如八國聯軍北京大屠殺!

有句話叫“無利不起早”,導致老百姓爭先為侵略者服務的,是侵略者提供給他們的好處,或者說潛在的好處。比如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後,周圍的八旗子弟趁亂也開始在圓明園中大肆搜刮,這是他們動起來的最主要原因!

馬嘎爾尼訪華時,沿途的老百姓也給提供方便,但都是有償的,你不付錢試試。再說了,老百姓給這些紅毛鬼子也是注水肉等次品。

為什麼老百姓如此“不愛國”?只看錢辦事呢?靜夜史認為是清朝長久以來的愚民政策導致了這一切。

文字獄作為我國特色的文化現象,從北宋的“烏臺詩案”開始,到明清時期達到頂峰,特別是清朝,但凡有明和清的字樣,都會被認為是反動,清朝統治者也利用這一點一次次掀起腥風血雨,大量屠殺知識分子。

文字獄在清朝達到巔峰,尤以乾隆年間為甚,清朝從順治入關到乾隆時期文字獄越來越殘酷。其中順治帝施7次,康熙帝施20多次,雍正帝施20多次,乾隆帝施130多次。史學家顧頡剛認為:“清代三百年,文獻不存,文字獄禍尚有可以考見者乎?曰:有之,然其嚴酷莫甚於清初。”

在文字獄的文化恐怖下,知識分子紛紛開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在這樣的情況下,莫談國事成為人們的生活形式!廣大人們逐漸愚昧無知。

不過清朝皇帝認為這還不夠,於是開始從科舉入手,立志讓所有的知識分子也徹底傻掉。康熙多次舉行儒生交流大會,目的不是弘揚儒學,而是當著天下儒生的面,攻擊儒學,貶斥孔孟,以此顛覆儒生的三觀,達到愚民的目的!

再加上鄉里制度中的“教化”制度,清朝的愚民政策全面而深刻。

事實證明,清朝很成功!

對於很多一輩子也見不到皇帝的人而言,他們的認知裡已經沒有了世界,而是隻有自己,還有口袋裡的錢。這樣的人,就是魯迅先生痛斥的愚昧的國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所以,讓這些人一下子具備現代的意識,具備國家、民族和天下觀,是不現實的!

再說了,民國不是也希望百姓更愚昧點嗎?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這個其實不止清朝,歷朝歷代末期,面對朝廷的滅亡,百姓肯定都是幸災樂禍的,原因無他,民心丟了而已。不要說什麼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普通百姓不關心那個,普通百姓關心的只不過自己那一畝三分地、柴米油鹽罷了,而每個朝代末期,由於百姓的切身利益遭到了迫害,導致百姓對朝廷再無一絲期望,這才是造成老百姓甘願當旁觀者的根本原因。

朝廷的腐敗和負擔的加重,使得百姓對朝廷徹底失望

清末時期,朝廷官員和八旗子弟的腐化墮落已經到了極致,作為滿清王朝的特權階級,朝廷官員和八旗子弟享受著太多的特權。普通百姓的生計都成了問題,而他們大多卻依然享受著優越的生活,這加劇了普通版百姓對朝廷各級官員和八旗子弟的仇恨,更加劇了百姓對朝廷的失望。

此外,滿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其實百姓並不關心,但鉅額的賠償卻使得清政府對百姓的壓榨更加殘酷,這才是百姓最不能接受的。以清政府末期的財政收入,償還鉅額賠款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們只能不斷加重賦稅,這使得普通百姓本就困苦的生活雪上加霜,這才是普通百姓對清政府和西方勢力痛恨的主要原因。


正如前文所說,百姓其實更關心的是自己的生活,縱觀中國歷史,只要還有活下去的希望,百姓是不會走上造反之路的。正因為生存不下去,才使得百姓對朝廷最終失望透頂,甚至不惜參與叛亂,太平天國、捻軍之亂之所以規模龐大,其實就是這個原因。

百姓選擇旁觀,只是因為與自己切身利益無關罷了

正因為王朝末期百姓對朝廷已經徹底失去了信心,因此百姓對於王朝的興衰和改朝換代自然不會太過關注。只要生活有所改善,百姓又豈會在意誰當這個皇帝?

正如前文所說,滿清政府因為一系列的戰敗,導致普通百姓身上的壓力越來越大,於是百姓開始仇恨洋人,認為沒有他們朝廷就不會對自己這麼狠。我想,這才是義和團聲勢浩大的原因,百姓天真的認為,只要趕走了洋人,自己的生活就會有所改善。

然而,當百姓們發現自己的支持只是徒勞,不僅生活沒有任何改善,甚至在洋人清算時朝廷還拿自己的性命來平息洋人的怒火,這種情況下,百姓們還會去支持朝廷嗎?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到了後來,面對清軍和洋人交戰,百姓自然不再關注,只選擇做個旁觀者。


綜上所述,因為丟掉了民心,所以百姓才會對清王朝不再關注,甚至有些幸災樂禍。但我認為對於清王朝的滅亡,普通百姓在最初幸災樂禍過後,更多感到的是迷茫,因為清朝亡了、皇帝沒了,百姓突然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