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面对清朝灭亡,老百姓大都表现的幸灾乐祸,为什么?

用户95810559345


其实这个要从清兵入关时算起。清兵入主中原以后实行"剃发"制度,把中国流传几千年的留发改为辫子制度,这更像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即使是元朝时代,对民众还是相当宽容地。清兵入主中原,一改历朝历代的制度,实行剃发,这更像是对老百姓的一种侮辱。这也致使孙中山在1905年8月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要。

这也充分体现了对清王朝的不认同。其实在清王朝统治中原阶段,各地纷争不断,大小战火不断,这也跟清王朝的剃发制度有关。即使是在康乾盛世时期,在全国各地都有起义军。在清兵入关时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屠杀了几十万的汉族人民,这增加了汉族人民对满清王朝的仇恨,这种仇恨一直到了辛亥革命清王朝灭亡。

在清王朝有严格的民族制度,汉族同胞很难在权力中心中立足。八旗子弟掌控朝堂并担任各地行政长官,这也充分体现了对汉民的不认同。八旗子地对汉族的欺凌从来都没有间断过,这也导致普通老百姓对满清王朝恨之入骨,这也致使八国联军进攻满清时普通老百姓为其指路的事件。

清朝后期八旗子弟的腐败更加加剧了普通老百姓对满清的仇恨。在清光绪31年, 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之后,在全国迅速燃起了反清的浪潮,短短几年内满清便灭亡,可见那时的满清多么不得民心。

富人家的生活和我们现代人差多,而穷人家里绝对是不堪的,农业在那个时代的农作物产量非常低,好的年份都是对付,差的年份怕是一年份吃不了几顿饱饭。在那个人都有税的时代,你除非家里什么都没有了才可以赖着不缴,这就是当时的现实。在当时汉人的地位都是非常低的。能过上好日子的大多是满人,社会时局又不稳定。戊戌变法失败给民众心里最后一点希望都破灭了。

正好太平天国的思想在全国进行了一次灌溉,反正生活已经不能太差了,换个朝代有什么关系。如果国家不爱你了,你还会爱他吗?不是说针对某一个人说这个问题,失了民心天下必失。普通民众也就是普通民众,没有揭竿起义说明当时的民众的都是顺民,愚民。你想让民众怎样,民众当然是想看到新的希望才会对起义军充满了寄托。

满清政府对底层民众的残酷镇压,毫无人性的酷刑,莫须有的“文字狱”等。是民众对当局彻骨的仇恨原因。巴不得这个政府早点灭亡。

上层当局“国不知有民,只知有奴才。民不知有国,只知吃喝的官爷”。这种畸形社会之下。虽然经历所谓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盛世。可是,这些财富,基本集中在上层王爷贵族,以及八旗子弟之中。下层民众,依然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片地饿蜉的状态。在大英帝国外交使臣回忆录之中,这种记载写得很真彻。因而,清兵与西洋的战争,出现奇怪的一幕。清兵与英法等洋人激烈战斗之时,作为大清民众,则在一旁作与己无关的看客。这个情况,自鸦片战争,直至清朝灭亡,皆是如此。对这个腐朽,残酷屠杀压榨民众的清政府,民众巴不得它早点灭亡。


郎807


一个朝代走向灭亡的时候,老百姓不但幸灾乐祸,而且还群起而攻之。每个朝代都如此,清朝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先是太平天国,后来的义和团都是轰轰烈烈,结果都被血腥残酷的镇压,其中的刽子手不光是满清,还有贪得无厌的洋鬼子。最终孙中山先生吹响了“驱除鞑虏,振兴中华”的号角。

从古至今,莫不如此,朝代更迭的过程基本相似。比如,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后来脱颖而出的刘邦、项羽,最终刘邦笑到最后建立大汉王朝。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社会动荡黑暗,王莽政权在赤眉、绿林起义大军的讨伐声中轰然倒塌,最终光武帝刘秀力挽狂澜,建立东汉。

隋朝炀帝暴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渊父子最终平定各方势力,建立大唐王朝。

唐朝末年,王仙芝、黄巢起义,拉开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的混乱序幕。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

元末社会黑暗,天灾人祸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红巾军率先充当了推到元朝的先锋,半个出家人的朱元璋异军突起,建立大明王朝。

明末国内有李自成大顺军翻天覆地,关外野猪皮兴风作浪,最终清军入关。满清统治中国近三百年。

老百姓在一个腐朽王朝将要灭亡的时候,都是欢呼雀跃,无不“幸灾乐祸”,个个笑逐颜开!因为他们将要摆脱被奴役的苦难生活,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因为他们又能享受到孩子老婆热炕头的幸福甜蜜。老百姓的愿望很接地气,很朴实,仅此而已。

历史不论怎样的演变,老百姓千篇一律的不变。

但是,在清朝统治下的老百姓,都是一群毫无意义的看客,漠视一切的旁观者。因为,他们在被近300年的奴役中已经将灵魂扭曲,人格也变的残缺不全。

鲁迅先生之所以从拯救国人的肉体变成拯救国人的思想与灵魂,因为国人的冷漠让他感到不寒而栗。国人的麻木不仁,让他痛心疾首。所以,要想让一个积贫积弱的民族崛起,必须唤醒这个民族的觉醒


与其把一个腐朽没落的朝代恨的咬牙切齿,骂的狗血喷头。还不如忘掉曾经的伤痛、振作起精神,去开创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发表您不同的意见!


国史春秋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古人张养浩,所作的千古名作《山坡羊.潼关怀古》。从诗中不难看得出,作者感慨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的兴亡更替,受苦受累受罪的,都是老百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赢政灭掉了东方六国(韩赵魏楚燕齐),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纷争,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人们都以为,从此以后,可以过上安稳舒心的日子了,然而,盛极一时的秦帝国,很快就二世而亡了,各地人民起义风起云涌,举国上下到外狼烟四起,人民群众重新陷入水深火热的漩涡之中!

接下来,继大秦帝国之后,中国历史先后历经了:西东汉到三国再到两晋南北朝,再接唐宋元明清时期,可以说,淳朴的老百姓看惯了朝代的更替兴亡,尝尽了家破人亡,滇沛流离,战火纷飞的痛苦煎熬!……人民群众渴望的安居乐业,渴望安定统一的愿望!一次次的除了失望,还是失望;一次次的除了破灭还是破灭……经历多次反复的希望破灭,但凡一遇到改朝换代,老百姓们怎么会不幸灾乐祸呢?!

再来重点分析有清一朝,1840一1842年,西方列强英国,终于率先用“鸦片”和坚船利炮轰开大清帝国国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诞生了,伴随着的屈辱是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1856一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大清国战败。又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又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1894一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满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又是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保!1900一1901年,美,英,俄,日,法,德,意,澳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又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至此,满清政府“完全沦为了洋人(外国人)的朝廷!!!……鸣呼!落后就要挨打,面对如此腐朽衰败的政府(政权),被推翻灭亡了,咱老百姓能不幸灾乐祸,拍手称快呢?!

得民心者得天下!顺应民心,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天香云外飘


俗话说的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含义深深地阐述了人民的重要性。清朝灭亡了,人民反而开怀大笑,的主要原因就是背弃了人民的意愿,没有站在人民的角度去解决百姓的疾苦,没有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

谁不要人民,人民必定抛弃他。谁不为人民,人民必定推翻他

不以天下苍生为宗旨的统治“黑暗集团”,注定会成为历史的敌人,纵使它们有七十二变,可通天下可入地,那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完全不顾及百姓的死活,观音菩萨也拯救救不了,必然会走向灭亡。

天作孽尤可谅,自作孽不可活。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仇恨,没有德和博爱的清政府必然会成为人民的公敌,更谈不上拥戴二字了。

穷苦百姓的话语权

对于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天下”是谁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纳多少赋税?

农民有没有对税收和立法的参与权?

清朝官僚没有搞清楚人民的内心想法,在当时99%的人都是穷苦老百姓,赋税的征收,就是单纯的按照政府官僚人员的意愿去胡乱征收,完全不顾及百姓家庭的疾苦和,农作物的收成如何?

如果普通老百姓没有自己的税务的话语权那无铁板上的肉,随便任人切割,这样让但是的老百姓反而更希望有人来推翻它,或许下一个朝代会考虑到百姓的人权和生活。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恕我眼拙,我没看出幸灾乐祸来。

否则,张勋复辟时,说皇上又登基了,为啥北京城一夜之间都挂起了黄龙旗?

哈哈,你会说,这是安排好的。

别说,弄不好还真是。



可说不准这民国还就真有几个不绞辫子的大清死忠粉。

王国维和辜鸿铭是挺典型两个,不过他俩算不上老百姓,但老百姓的例子又不好找,因为他们没有被记录的资格。

所以,只能从文艺作品里找。

《大宅门》里,白家的看门大爷算是比较典型的老百姓了吧,他就一直留着那跟辫子,结果被白景琦恶作剧绞了下来,还委屈地哭了。

当然,那是文艺作品,不是历史,但至少也能从侧面去印证历史。

实际上,清朝灭亡前后真正死活要留辫子的老百姓也不多,不过幸灾乐祸的也没几个,大家都是还安分守己地、平平淡淡地过着一如既往的日子,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毕竟谁上去,都不大能解决问题,顶多感慨一句:变天了。



不过,当我们看惯了公知大V们眼中的那个民国,再细细琢磨,老百姓对民国这个天可能也不怎么满意。

就像《我这一辈子》里的赵二说的:“这民国的天,变得比猴屁股还快。”

那时节,估计就会有不少老百姓怀念起大清朝来,至少有皇上在,稳当,没那么多变数,哪像现在,一会儿张大帅,一会儿委员长的。

其实呢,天永远是别人的天,变不变都是人家的事儿。老百姓再怎么折腾,也摸不着天的脚后跟儿。



说到底,我们人人都是赵二,为了自己和家人能过得好点儿,上窜下跳地不安分。最后一回想,真TM扯淡!

等等等等,咱也配姓赵?

想多了。


达摩说


其实不管是清朝如此,纵观中国历史几千年,每一个朝代灭亡的时候基本上老百姓都是欢呼雀跃的,因为每个朝代末期基本上都是官逼民反造成的,老百姓生活的不好,自然就想到造反,朝廷灭了都想着能过上好日子。

清朝自然也是这样,而且清朝末期带给老百姓,带给整个中华民族的灾难实在是太多了,罄竹难书啊。

对于老百姓来说,那时候没有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没有接受任何的教育,那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是国家,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国家概念,只要谁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好,那肯定都是支持的。清朝几十万人,为什么能够打败几亿的汉人,清朝前期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这几个皇帝手里,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确实不错,所以很多人都支持清朝的统治。

但是到了清朝后期,中国进入近代以来,也就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就被西方国家踩在脚底下了,后来的日本又开始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看看清朝的后期都做了什么,每次外国入侵,还没打就先割地赔款讲和了,每次赔款这些还不是从老百姓身上来吗?《辛丑条约》,赔偿白银四亿多两,但是这些国家的为了羞辱中国人,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赔偿一两。对于老百姓来说,割地可能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但是赔款之后就是增加赋税,老百姓肯定不愿意了。

清王朝彻底的让中国人在整个国际社会上抬不起头来,甚至影响到了现在,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难道还不希望他灭亡吗?


中国历史研究所


不见得吧,我通过资料或者电视了解的内容来看,中国的老百姓幸灾乐祸者有之,麻木不仁者有之,隔岸观火者有之,痛心疾首者亦有之,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咱们中国国人的思想和清朝两个方面来分析了:

首先,咱们中国老百姓自古接受的的就是儒家教育,接受了儒家思想,强调的就是安于现状和隐忍思想,但人的本性是不会受到某种思想所压制的!当长期压抑的情绪有一个爆发点的时侯,目睹压抑自己的枷锁被争开时,看到曾经压在身上的势力垮台的时候,那份激动,那份快感,那份情感的表达方式就是幸灾乐祸!不要说清朝,即使以前的王朝也有这种情况,这不是清朝的特色!

再说清朝,从入关后就对汉族为主的老百姓大加杀戮,再加上“剃发易服”对老百姓人格的巨大侮辱,文字狱对知识分子的噤若寒蝉,巨大的民族矛盾始终贯穿整个清朝的历史,老百姓一方面做顺民,另一方面对清朝有着深深的恨意!这种观念一代代传承了下来,直到清末的来临,老百姓有了发泄点,这也就是所谓的幸灾乐祸了!

中国的老百姓是勤劳的,同时也是斤斤计较,精于算计的,很多资料和文学家描述下的麻木不仁的中国人只是外表,中国人的感情永远是最丰富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在一个特定时间点上会表现的淋漓尽致!老百姓的幸灾乐祸就是真性情的表现!欢迎关注!





寅哥解惑


我还真没在历史记录中见过老百姓大都幸灾乐祸,当然,革命党肯定是弹冠相庆的。我见过最多的就是老百姓对民国政府的不信任,毕竟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崇拜,老百姓连什么是宪政都不理解,更遑论什么民主共和。老百姓普遍的反应,基本都是没有皇帝那岂不是要天下大乱,所以老百姓才有对共和政体的不信任的反应。

所以,可以很自然的理解为何袁世凯称帝大多数底层老百姓并不反对,因为在他们潜意识里就是有皇帝比没有皇帝好,什么共和国,老子不知道,也不愿意去知道。只不过相比于有没有皇帝,老百姓更关心的生活是否有保障,是否能维持温饱,毕竟老百姓只在乎谁能让他们好好的过日子,能更好的过日子,至于是谁上台,则是无关紧要的事。

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张勋复辟的时候北京城家家户户挂龙旗,人人争着戴假辫子,除了对共和政体的不信任之外,再就是民国玩的太烂的结果。清政府由于之前的新政,留下了一套很不错的底子,但是被民国败的一干二净。再加上民国军阀内战打的不亦乐乎,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难以为继,自然会怀念能够维持国家统一、维持社会稳定的清政府,比如说建国后浙江省曾经进行过田野调查,一位经历了晚清和民国的老农表示农民清朝时候过的好,到了民国就不行了(根据数据统计,清朝田赋的税率一直维持在2%-4%这一区间,农民的负担并不严重,相反清朝税收大头主要来自榷关以及海关海外贸易收入,对于一个农业人口占到90%以上的农业国家来说,这点税率已经是非常低了)。这也从一个方面反应了老百姓对民国的失望以及对清政府的怀念。再加上对共和政体的不信任,所以民国年间那句名言民国不如大清就是这么来的。这句话表面上是说民国不如大清,我认为是在传达有皇帝比没有皇帝好这一观念,也就是对共和政体的失望以及不信任。

当年的辛亥元老蔡济民在进入民国后写下两句诗: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来假共和。这句诗本质上就是对民国、对共和、对辛亥革命的否定,毕竟他们当初单纯的理想根本不是能够通过暴力革命来实现的。

但是这也恰恰说明了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的代价远小于暴力革命。所以,这也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黑色幽默。

最后说一下,大清完蛋并不可惜,可惜的是整个国家随着大清的倒台而陷入倒退。


北洋海军炮手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看了很多达人的问题,感觉基本都被题目带沟里去了。先设定清朝灭亡时老百姓幸灾乐祸,然后详细阐述幸灾乐祸的原因。问题是:老百姓真的幸灾乐祸了吗?

“今天的地种了吗?真是闲的蛋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李二狗同志!

如果清朝灭亡时,老百姓真的幸灾乐祸了,倒也不是件坏事,毕竟幸灾乐祸也是一种感情。

就好像一对小情侣分手,如果彼此恨对方倒也不算太差!毕竟恨也是一种感情。最可怕的就是心如止水,无爱无恨。

如果老百姓真的幸灾乐祸了,那么民国的建立不会如此地“不温不火”,民国也不会在清朝的基础上继续积贫积弱。因为老百姓知道清朝不好,所以立志要努力建设出一个更加强大的新政权!

所以,清朝的灭亡,老百姓绝对没有欢呼雀跃,也没有呼天抢地。这是为什么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辛亥革命不温不火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是一个意外,远在美国的孙中山领导了多次起义,但是屡战屡败,根本就没有想到武昌起义能彻底埋葬清王朝。

而辛亥革命从1911年10月10日开始,到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只用了5个多月的事件,就彻底颠覆了统治全国276年的清王朝。

这个效率不可谓不高,但是就如同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一样,因为进展太快,很多问题根本就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比如辛亥革命开始后,南方诸省纷纷独立,而北方仍旧控制在清王朝手中,为了尽快统一全国,袁世凯为首的北方和孙中山为首的南方进行了数月的谈判,最终以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清朝皇帝退位为结局。

看似清朝灭亡,实则因为革命的极其不彻底,导致社会大环境根本没有得到实质的改变。

很多人说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基于后来的袁世凯复辟失败和张勋复辟失败而言的。不过静夜史认为,之所以两次复辟失败,除了称帝者不成气候,最重要的还是列强的态度,他们不想我国再出现一家独大的皇帝,所以皇帝彻底没有了市场!

而人民,则一直在愚昧中前行着。

虽然辛亥革命要强制剪辫子,但是很多人仍然死守着自己的底线,坚决不剪辫子,这是“幸灾乐祸”?

在广大农村,尽管民国政府一再三令五申,但是残害妇女的缠足等风气仍然大行其道,地主阶级依然作威作福。为了自身利益,很多地主阶级从上到下摇身一变,成为民国时期的都统、县长,清朝以来的保甲制度仍然禁锢着广大农民,该交的税一分钱不能少!

和清朝相比,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不用高呼万岁了。

这样的社会现实,你让我怎么“幸灾乐祸”?

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所以列强的势力仍然盘踞在各大城市,不仅如此,为了减少列强的干预,民国政府宣布清朝时期和列强签署的条约继续有效。

也就是说,《辛丑条约》中平摊到老百姓头上的钱,一分钱都不能少,列强用机器生产,冲击我国的小农经济,让农民彻底失业,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这样的现实,你让他们去“幸灾乐祸”?

最后,虽然辛亥革命“不温不火”,但是毕竟不是和平交接,也是需要打仗的。打仗就会生灵涂炭,就会祸及百姓。对于小富即安的老百姓而言,这绝对不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

所以你让老百姓幸灾乐祸,要看辛亥革命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


答案是几乎没有什么!

2、清朝的愚民政策

鸦片战争时,清军和英军在虎门海面交战,沿岸的老百姓饶有兴致地观战,看到清军战船被毁、人员落水还欢呼雀跃。八国联军侵华时,老百姓不仅不躲避,还争先给八国联军提供各种帮助,所谓“扶梯者众”。

很多人据此认为,老百姓对清朝恨之入骨,所以恨不得外国侵略者狠狠打击清王朝,帮自己出一口恶气!

说这句话的人,应该好好想想侵略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比如旅顺大屠杀,比如八国联军北京大屠杀!

有句话叫“无利不起早”,导致老百姓争先为侵略者服务的,是侵略者提供给他们的好处,或者说潜在的好处。比如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后,周围的八旗子弟趁乱也开始在圆明园中大肆搜刮,这是他们动起来的最主要原因!

马嘎尔尼访华时,沿途的老百姓也给提供方便,但都是有偿的,你不付钱试试。再说了,老百姓给这些红毛鬼子也是注水肉等次品。

为什么老百姓如此“不爱国”?只看钱办事呢?静夜史认为是清朝长久以来的愚民政策导致了这一切。

文字狱作为我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从北宋的“乌台诗案”开始,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特别是清朝,但凡有明和清的字样,都会被认为是反动,清朝统治者也利用这一点一次次掀起腥风血雨,大量屠杀知识分子。

文字狱在清朝达到巅峰,尤以乾隆年间为甚,清朝从顺治入关到乾隆时期文字狱越来越残酷。其中顺治帝施7次,康熙帝施20多次,雍正帝施20多次,乾隆帝施130多次。史学家顾颉刚认为:“清代三百年,文献不存,文字狱祸尚有可以考见者乎?曰:有之,然其严酷莫甚于清初。”

在文字狱的文化恐怖下,知识分子纷纷开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这样的情况下,莫谈国事成为人们的生活形式!广大人们逐渐愚昧无知。

不过清朝皇帝认为这还不够,于是开始从科举入手,立志让所有的知识分子也彻底傻掉。康熙多次举行儒生交流大会,目的不是弘扬儒学,而是当着天下儒生的面,攻击儒学,贬斥孔孟,以此颠覆儒生的三观,达到愚民的目的!

再加上乡里制度中的“教化”制度,清朝的愚民政策全面而深刻。

事实证明,清朝很成功!

对于很多一辈子也见不到皇帝的人而言,他们的认知里已经没有了世界,而是只有自己,还有口袋里的钱。这样的人,就是鲁迅先生痛斥的愚昧的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所以,让这些人一下子具备现代的意识,具备国家、民族和天下观,是不现实的!

再说了,民国不是也希望百姓更愚昧点吗?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这个其实不止清朝,历朝历代末期,面对朝廷的灭亡,百姓肯定都是幸灾乐祸的,原因无他,民心丢了而已。不要说什么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普通百姓不关心那个,普通百姓关心的只不过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柴米油盐罢了,而每个朝代末期,由于百姓的切身利益遭到了迫害,导致百姓对朝廷再无一丝期望,这才是造成老百姓甘愿当旁观者的根本原因。

朝廷的腐败和负担的加重,使得百姓对朝廷彻底失望

清末时期,朝廷官员和八旗子弟的腐化堕落已经到了极致,作为满清王朝的特权阶级,朝廷官员和八旗子弟享受着太多的特权。普通百姓的生计都成了问题,而他们大多却依然享受着优越的生活,这加剧了普通版百姓对朝廷各级官员和八旗子弟的仇恨,更加剧了百姓对朝廷的失望。

此外,满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实百姓并不关心,但巨额的赔偿却使得清政府对百姓的压榨更加残酷,这才是百姓最不能接受的。以清政府末期的财政收入,偿还巨额赔款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们只能不断加重赋税,这使得普通百姓本就困苦的生活雪上加霜,这才是普通百姓对清政府和西方势力痛恨的主要原因。


正如前文所说,百姓其实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纵观中国历史,只要还有活下去的希望,百姓是不会走上造反之路的。正因为生存不下去,才使得百姓对朝廷最终失望透顶,甚至不惜参与叛乱,太平天国、捻军之乱之所以规模庞大,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百姓选择旁观,只是因为与自己切身利益无关罢了

正因为王朝末期百姓对朝廷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因此百姓对于王朝的兴衰和改朝换代自然不会太过关注。只要生活有所改善,百姓又岂会在意谁当这个皇帝?

正如前文所说,满清政府因为一系列的战败,导致普通百姓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百姓开始仇恨洋人,认为没有他们朝廷就不会对自己这么狠。我想,这才是义和团声势浩大的原因,百姓天真的认为,只要赶走了洋人,自己的生活就会有所改善。

然而,当百姓们发现自己的支持只是徒劳,不仅生活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在洋人清算时朝廷还拿自己的性命来平息洋人的怒火,这种情况下,百姓们还会去支持朝廷吗?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到了后来,面对清军和洋人交战,百姓自然不再关注,只选择做个旁观者。


综上所述,因为丢掉了民心,所以百姓才会对清王朝不再关注,甚至有些幸灾乐祸。但我认为对于清王朝的灭亡,普通百姓在最初幸灾乐祸过后,更多感到的是迷茫,因为清朝亡了、皇帝没了,百姓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