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青秀區強鎮:伶俐鎮!

伶俐鎮

伶俐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全鎮總面積264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8個村委會,有人口32280人(2017年)。鎮內設有火車站,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水運碼頭,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邕江河、湘桂鐵路、桂海高速公路貫穿境內。該鎮農業人口3.2萬,非農業人口0.4萬。全鎮有黨委2個,黨總支部5個,黨支部44個。全鎮共有耕地面積37098畝,其中水田15551畝,畲地21547畝,人均佔有耕地約1.2畝。農業生產以種植、養殖和林木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西瓜、花生、玉米等。有林地面積214856畝,森林覆蓋率達71.1%。2006、2007年連續兩年獲得南寧市鄉鎮“經濟發展進步獎”,2009-2012年連續四年榮獲南寧市科學發展“十佳鄉鎮”;2006-2012年先後榮獲自治區農村中等專業實用人才培養先進集體、自治區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南珠杯”競賽優秀獎、自治區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南寧市先進單位、首府創建文明城市活動先進單位、青秀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各類榮譽100多項。2014年,伶俐鎮榮獲“全國重點鎮”殊榮。

中文名稱

伶俐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

下轄地區

伶俐、獨嶺社區,王京、石塘、上王、沱江、望齊、那樟村委會

政府駐地

南寧市青秀區伶俐鎮振伶路1號

簡介

南寧市青秀區伶俐鎮地處南寧市東部,距南寧市區35公里,東接橫縣,南毗南陽鎮,西連長塘鎮,北與賓陽縣、興寧區接壤。全鎮總面積264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有人口32280人(2017年)。全鎮有黨委2個,黨總支部5個,黨支部44個。全鎮共有耕地面積37098畝,其中水田15551畝,畲地21547畝,人均佔有耕地約1.2畝。農業生產以種植、養殖和林木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甘蔗、西瓜、花生、玉米等。有林地面積214856畝,森林覆蓋率達71.1%。全鎮基層組織健全,幹群積極向上。

2001年,伶俐鎮被評為南寧市“1997—2000年鄉鎮運輸船舶安全管理”先進集體、農村改廁先進單位、抗洪救災先進單位和村民自治模範鄉鎮;2006、2007年連續兩年獲得南寧市鄉鎮“經濟發展進步獎”,2009-2012年連續四年榮獲南寧市科學發展“十佳鄉鎮”;2006-2012年先後榮獲自治區農村中等專業實用人才培養先進集體、自治區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南珠杯”競賽優秀獎、自治區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南寧市先進單位、首府創建文明城市活動先進單位、青秀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各類榮譽100多項。2014年,伶俐鎮榮獲“全國重點鎮”殊榮。[2]

伶俐鎮

經濟發展

2001年全鎮糧食種植面積50315畝,總產量1012.4萬公斤,因受特大洪水災害,比上年減少523.6萬公斤;西瓜種植面積2000多畝,總產量592萬公斤,比上年增加299萬公斤;蔬菜種植面積6958畝,總產量603萬公斤,比上年增加107萬公斤;甘蔗種植面積1.32萬畝,總產量6.3萬噸,比上榨季增加1.9萬噸,增長45%;果園面積從上年的6576畝增加到6824畝、總產量從130萬公斤減少到36萬公斤;水面養魚面積2400畝,總產量42萬公斤,比上年增加2萬公斤;生豬年末存欄11795頭,年內出欄19305頭,比上年增加2875頭;年內家禽出欄29.3萬羽,比上年增加6.2萬羽;鄉鎮企業總收入1.37億元,比上年增長8%;財政收入655萬元,比上年增長1.16%;農民人均純收入1746元,比上年增加118元,增長7.2%。 全鎮8個行政村通公路、電話,佔全鎮行政村總數的100%;全鎮行政村建有辦公樓7棟,總建築面積為1160平方米。對教育投資1萬元,有完全小學8間,鎮辦中學1間,小學入學率100%,鞏固率為l00%;升初中率為95%,鞏固率為98%;考上中專分數線以上3人;有鎮圖書館1間,藏書5300冊。有農村合作醫療所8個。投資22萬元,建成人畜飲水工程4處,解決2300人和1800頭牲畜的飲水問題;投資77.94萬元分別建成沼氣池609座、幹廁128座;投資5萬元,修建鄉村公路14公里。應參加婦檢7454人,參加婦檢7095人,佔應檢人數的95.18%;完成計劃生育“四種手術”439例;出生349人,佔計劃出生總數的69.8%;多孩率為2.29%,綜合節育率90.22%,人口出生率為10.7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5‰。發生民事糾紛案件144起,受理141起,調解14l起,調解成功136起,調解成功率為96.4%。發生治安案件50起,破案42起,破案率為84%。刑事案件發生15起,破案8起,破案率為53.3%。

南寧市青秀區伶俐鎮養兔場

2004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為31808萬元,比2003年增長13.5%;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1.02億元,比2003年增長11%;鄉鎮企業總產值為5045萬元,比2003年增長10.03%;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51902畝,總產量15501噸,同比分別增長1.5%、3.35%;生豬出欄27800頭,同比增長18.3%,肉類總產量3006噸,同比增長24.4%;水果總產量為2100萬噸,同比增長5%;綠化造林4800畝,完成全年任務117%;2004年財政收入為7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398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98‰以下。

青秀區伶俐鎮優良品種皇帝柑

歷史沿革

1950年設伶俐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設鄉,1994年建鎮。位於邕寧縣東部。1997年,面積200平方千米,人口3萬。湘桂鐵路、南柳高速公路過境。轄伶俐、石塘、獨嶺、王京、沱江、上王、那樟、望齊8個行政村。2003年末,面積264平方千米,總人口32322人,轄伶俐、獨嶺2個社區,王京、石塘、上王、沱江、望齊、那樟6個行政村,共61個自然村、188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伶俐圩,距縣城34千米。2004年底改屬青秀區;總戶數為8894戶,總人口32629人,其中農業總戶數為7499戶,人口29440人,非農業總戶數為1395戶,人口3189人,轄2個社區,6個行政村;64個自然坡、188個村民小組。

組織結構

南寧市青秀區伶俐鎮黨委下轄獨立黨組織共18個,其中黨總支3個,黨支部15個,全鎮黨員共617名,其中男性黨員539名,女性黨員78名;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黨員共173名,農村黨員444名。

社會事業

2002年以來,該鎮在上級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實踐招商引資、結構調整、經營資源、產業互動、以人為本“五大理念”,以推進“一主三化”(以民營經濟為主,推進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產業化)為突破口,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斷提高鎮域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努力實現“二增三高”(經濟發展增速、城鎮吸引力增強、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提高綜合財政收入、提高農民收入)目標,促進鎮域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努力構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先後榮獲了:“南寧市農村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級一級司法所”、“南寧市第二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工作先進集體”、“南寧市農村生態能源建設先進單位”、“南寧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南寧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集體)”、“南寧市村民自治模範鄉(鎮)”、“廣西村民自治模範鄉(鎮)”、“先進基層黨組織”、“南寧市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先進集體”、“市、縣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責任制一等獎”、“南寧市創建安全文明鐵道線先進鄉鎮”。連續三年榮獲原邕寧縣“三個文明”評比一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