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这场“保供战”已经打响

随着疫情防控的有力推进,我们的生活也在逐渐恢复正常,复工复产有序展开。有一个行业的复工复产,尤其“特殊”,它直接关乎着大家的“菜篮子”和“钱袋子”。在苏州,这场“保供战”已经打响。

苏州这场“保供战”已经打响

为保供 苏州专门出台“猪九条”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2月份CPI指数,同比上涨5.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1.9%,在各种商品中稳居第一,食品中猪肉价格影响CPI上涨约3.19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要减少老百姓的食品消费支出,降低猪肉价格成为关键。

苏州这场“保供战”已经打响

为平抑猪肉价格,从2019年12月28号起,苏州就开始分批向市场投放部分储备猪肉,至今已累计投放近千吨。

业内人士分析,猪肉价格高,主要来自供给不足。根据苏州市农业农村局的统计数据,苏州大市范围内26家规模养猪场,生猪存栏数仅为正常存栏的50%左右。

苏州这场“保供战”已经打响

随着非洲猪瘟疫情趋于平缓,恢复本地生猪供给已是当务之急。

2月26日,省政府发布《江苏省进一步促进恢复生猪生产政策举措》(“新九条”),江苏对年出栏商品肉猪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给予重奖。根据省“新九条”,

下达给苏州恢复生猪生产2020年度目标任务为出栏96万头、存栏56万头。

苏州这场“保供战”已经打响

3月3日,《苏州市进一步促进恢复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举措》正式发布,共计九条。新政策首次提出将恢复生猪生产目标列入2020年高质量发展考核,并明确对有地产生猪建设任务并完成目标考核的市(区),给予一次性奖补1000万元

苏州这场“保供战”已经打响

3月7日,李亚平赴吴中区、吴江区督导生猪养殖项目建设

眼下,“猪九条”带来的积极影响正在显现:

1.存量复产

在太仓市娄星畜牧良种场,原来年出栏商品猪可达1万头,不过受非洲猪瘟影响,去年以来存栏量急剧下降。

苏州这场“保供战”已经打响

根据苏州出台的“猪九条”,自2020年1月1日到2021年3月31日,市级财政对新增出栏5000头以上、1万头以下商品肥猪的规模猪场给予50万元奖励。5000头以下猪场由各市(区)自行制定奖励政策。

苏州这场“保供战”已经打响

畜牧良种场负责人介绍,有了政府政策的支持,无疑增加了信心。目前太仓市娄星畜牧良种场已引入了150头母猪,近期计划再增加400头,力争尽快恢复到疫情前的出栏水平

苏州这场“保供战”已经打响

2.新建增量

对于今年新建的每个万头规模猪场,苏州将在乡村振兴政策用地计划中调拨落实1-2亩建设用地计划。规模猪场配套建设则纳入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认定标准。

苏州这场“保供战”已经打响

根据市农业农村局规划,全市计划在相城、吴中、张家港、常熟、昆山等地新建9家现代化规模养猪场,未来年生产能力达32.38万头生猪

目前,各地都在按要求加快新建项目进度,尽快遴选养殖主体,压缩行政审批流程,力争到5月底,一半以上新建项目动工建设。

苏州这场“保供战”已经打响

3.建设域外基地

为弥补出栏空缺,确保供应,苏州还在大力扩展域外基地建设。去年,常熟市已与宿迁泗洪县签订了15万头生猪保供协议,吴中、相城和苏州高新区积极与苏北生猪主产区对接沟通,已有意向性合作,近期将集中赴对接地落实生猪养殖指标。

苏州这场“保供战”已经打响

通过存量复产、新建增量、域外基地建设以及新政鼓励,苏州正多管齐下,切实保障市民的猪肉供应。

苏州这场“保供战”已经打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