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網易嚴選抓住了風口,卻很難說有前途?

網易嚴選的處境十分尷尬。

前不久,網易發佈了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根據財報顯示,網易第四季度的營收為157.35億元。其中,遊戲業務佔比達到了8成。

為什麼網易嚴選抓住了風口,卻很難說有前途?


曾經被寄予厚望的電商業務呢?

根據網易的說法,由於網易考拉以2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阿里,剩下的網易嚴選體量太小、數字不好看,因此財報中不單獨羅列。

令人尷尬的是,就在網易考拉被出售後的半年時間裡,網易的市值反而上漲了56.5%。


也就是說,資本市場認可網易剝離電商業務的做法。

如今,考拉已經成為了“阿里動物園”的一份子,而剩下的網易嚴選則繼續在寒風中繼續蕭瑟!

01

護城河太淺

即便抓住了風口也是枉然

時間回溯至2016年4月。

網易嚴選作為網易旗下的生活家居品牌,正式上線。在初期的幾年時間裡,網易的確顯示出了強勁的增長能力。

為什麼網易嚴選抓住了風口,卻很難說有前途?


在網易嚴選成立兩週年的慶祝大會上,網易公佈了一組數據:

“2017年網易嚴選的營收增速達800%,按照這個趨勢的話,網易電商業務的規模很快就將超過遊戲業務。”

正因為此,丁磊才會信誓旦旦的說:“要讓電商業務再造一個網易!”

為什麼網易嚴選能夠實現迅速的發展呢?

一方面,“好的生活,沒那麼貴”的品牌理念迎合了當代年輕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迅速覆蓋大批中產階級;


另一方面,在ODM模式下,網易嚴選通過甄選一線品牌製造商,親自負責採購、品控和物流等多環節,嚴格控制產業鏈上游。

也就是說,敢為人先的網易嚴選,精準的踩準了中產階級所推崇的“無品牌”、“高品質”的風口!

可是為何,明明具有先發優勢的網易嚴選,最終卻掉隊了呢?

在我看來,有諸多方面的原因。


為什麼網易嚴選抓住了風口,卻很難說有前途?

第一、從自身的角度來說,由於品類擴展、產品SKU迅速從幾百增加到上萬,導致品控和管理跟不上。

結果必然導致,品牌形象和市場美譽度大為受損!

第二、從競爭對手的角度來說,隨著網易嚴選商業模式的成功,小米優品、淘寶心選、京東京造先後入場,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

簡單的說,此先是獨家生意,如今大家都開始進來搶食!

第三、戰略的混亂,至始至終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

一方面,相比於遊戲業務,電商業務屬於低毛利生意,因為即便增收也未必增利;另一方面,網易作為“現金奶牛型”企業,虧損幾個億尚且還能接受,但如果虧損額進一步放大,那麼這樣的生意便需要打個問號。

至始至終,網易嚴選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沒有形成明晰的戰略節奏。而這背後,既有公司基因的緣故,也有關鍵人物的缺失。

一句話概括就是:

網易嚴選受益於行業風口,得以迅速壯大。但是,當競爭對手紛紛進入市場後,網易嚴選的優勢便不復存在。

說到底,還是因為品牌護城河太淺!

02

流量變得越來越昂貴

“小眾用戶”道路越走越窄

前不久,網易嚴選CEO接受採訪時說到:

“2020年,網易嚴選定位為品牌升級年,嚴選不是平臺,而是品牌。”


為什麼網易嚴選抓住了風口,卻很難說有前途?

怎麼理解這句話?

在網易嚴選看來,自己既不是拼多多、淘寶那樣的綜合性電商平臺,也不是唯品會、蘑菇街這樣的垂直電商平臺。

如果硬是要找一個答案的話,其實就是線上版的無印良品!

也就是說,網易嚴選希望外界能夠將其視為“無印良品”式的品牌。


不過,這依舊不能掩蓋其作為平臺的事實。

一方面,作為網易的電商業務,網易嚴選從一開始走的就是精品電商路線,只不過產品全部是自營;另一方面,網易嚴選目前的月活用戶數大概是150萬人,而非我們常說的會員概念。

那麼問題來了,精品電商平臺的網易嚴選,如何獲取流量呢?

網易嚴選既不屬於阿里系也不屬於騰訊系,而且自身也不具備強勁的獲客能力。這就意味著,如果網易嚴選試圖尋求高速增長,那麼在流量越變越貴的背景下,必然需要投入高昂的成本,甚至發生短期虧損。

如果不加大投入,那麼在小眾市場的道路上只能會走越窄,尤其在淘寶和京東的步步緊逼下。

03

與拼多多、淘寶相比

網易嚴選始終無法“下沉”

網易嚴選也在試圖尋找改變。

比如,為了獲取流量,網易嚴選將店鋪入駐進了京東、天貓和拼多多平臺。


為什麼網易嚴選抓住了風口,卻很難說有前途?


但現實的問題卻是,同樣作為平臺,別人會心甘情願為你做嫁衣?即便別人願意給予一定的流量,那也一定建立在用錢買的基礎上。

其實,最尷尬的是拼多多網易旗艦店。

根據店鋪銷售數據顯示,儘管網易嚴選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入駐了拼多多,但截止到目前的累計銷量僅為2100件。

為何會這樣?

在我看來,根本原因是網易嚴選的0DM模式和拼多多的C2M模式存在天然的衝突!

另外,為了獲取更多流量,網易嚴選將目光瞄上了“下沉市場”。

打開網易嚴選APP,你會發現在首頁有一個“9.9超值專區”入口。也就是說,網易嚴選也在向聚划算和拼多多學習,試圖在用戶獲取上找到突破口。

可問題是,網易嚴選的定位是新中產消費群體,與“9.9超值專區”不是一群用戶群體。更讓網易嚴選沒想到的是,“9.9超值專區”與其原有定價相沖突,反而降低了原有用戶的好感度。

如此一來,網易嚴選便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一方面,網易嚴選想要在“下沉市場”有所作為;但另一方面,“下沉”意味著價格更低,勢必與品牌定位和原有用戶群體相沖突。


04

總結


如今,網易嚴選的優勢幾乎消失殆盡。

從流量的角度,網易嚴選沒有強大的流量做支持;從SKU上的角度,也不如淘寶豐富;從產品質量的角度,與京東精造相比也沒有多大優勢;從價格的角度,網易嚴選徹底輸給了拼多多。

而且,在物流和金融上,網易嚴選都需要求助於第三方!

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ODM模式在誕生的初期十分的先進,但是隨著平臺流量的不斷匯聚尤其是雲計算和大數據的廣泛應用,這樣的商業模式在效率和資源對接上已經不再領先。

最後,從網易的角度來說,儘管網易嚴選短期內不會被淘汰,但是也很難在巨頭的夾縫中獲得新發展。


或許,步“網易考拉”的後塵,是最為理想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